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板橋中興醫院與飛利浦攜手打造『AI高階影像中心』共創精準醫療

板橋中興醫院與飛利浦攜手打造『AI高階影像中心』共創精準醫療

有鑑於國人愈趨重視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板橋中興醫院攜手飛利浦成立全新「AI高階影像中心」,引進「飛利浦新一代MRI磁振造影、極低輻射劑量CT電腦斷層、智能超音波掃描儀」等先進檢測儀器,提供全身、腦部、心臟、腹部及骨骼等全方面檢查服務,以利更有效地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報告」,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然而早期癌症的5年存活率可達8成以上,可見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為因應這項挑戰,板橋中興醫院於110年6月成立了板橋中興醫院海山院區,並以「精準醫療」為核心定位,設立高階健檢中心;111年3月,成為新北地區首家通過特管法的地區醫院,設立「癌症細胞治療中心」,為癌症患者帶來全新的醫療希望。 「精準醫療」的核心定位,讓板橋中興醫院致力於推動一系列高階影像檢查計畫 特別是MRI磁振造影、CT電腦斷層、智能超音波掃描儀等高階影像設備的引進,這些設備通常僅在大型醫療院所,並需經過專業培訓的醫事人員來操作取得清晰影像,協助醫師精準判讀。不同級別的疾病需求,常導致民眾需長時間等待,為了更妥善地照顧到當地民眾的需求,板橋中興醫院攜手飛利浦成立全新「AI高階影像中心」,引進符合各項檢查需求的先進影像診斷設備,其中新一代MRI磁振造影更是全台第一台最新機型低液氦MRI,僅需不到業界0.5%液態氦即可達到降溫效能,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時提供高品質影像,應用於全身、腦部、心臟、腹部及骨骼等全方面檢查服務;極低輻射劑量CT電腦斷層配有AI智能心臟晃動假影校正軟體及肺癌病灶自動偵測系統,保障病患安全並有效協助醫師精準判讀;智能超音波掃描儀獨家AI自動測量系統,可快速計算出心臟結構及脂肪肝數值,未來不需要到大型醫療院所排隊等候,在親切的地區醫院即可獲得高品質且便捷的健檢服務、提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獲得更精準的醫療諮詢建議。 板橋中興醫院與飛利浦的合作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這將對新北市地區的健康照護產生積極影響,板橋中興醫院期待透過這次合作,繼續提升和擴展醫療服務品質,持續守護民眾健康。 為推廣「AI高階影像中心」的成立,板橋中興醫院的健檢中心同時推出多款符合民眾需求和預算的「專業健檢套餐」。即日起,我們提供預約服務,讓更多人有機會優先體驗這些先進的醫療設備。此不僅體現板橋中興醫院對「全人健康照護」的承諾,也顯示對精準醫學治療的持續投入和不斷創新。

精準醫療領航:神經內分泌瘤治療新曙光  基隆長庚醫院成功完成神經內分泌瘤核素治療

精準醫療領航:神經內分泌瘤治療新曙光 基隆長庚醫院成功完成神經內分泌瘤核素治療

長庚醫院自2013年發展神經內分泌瘤的核醫偵測與治療技術,今年10月終於由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及核子醫學科共組照護團隊,成功執行了「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為這類罕見腫瘤的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是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這位病人為居住基隆的63歲男性,罹患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多年,曾接受過手術、賀爾蒙治療及數十次的化學治療,今年8月因腹脹、體重持續下降及長期化療相關副作用來醫院求診。經檢查診療後,醫療團隊綜合評估病人狀況,安排核素治療(PRRT)。 在實際治療前,病人先接受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與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確保體內的神經內分泌瘤適合接受核素治療,也做了抽血檢驗,確認造血功能、肝臟及腎臟功能符合標準。 10月3日治療當天,過程中並未出現傳統化學治療的噁心、嘔吐、疲倦與掉髮等副作用,完成治療藥物注射後,在觀察一晚後平安出院,返家休養。目前病人在治療後主觀感受良好,雖偶爾有夜間盜汗的情況,但經過藥物治療後有所改善。病人能夠每天維持兩小時的散步習慣,此治療對其他正常生活作息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得以繼續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賴旗俊院長肯定團隊的優異表現,他說,這項成果不但為內分泌腫瘤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寫下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癌症中心主任張沛泓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 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新診斷個案數為1,963人,占所有癌症約3.9%。這類腫瘤可以在人體許多器官中發現,八成以上會發生在消化道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可依據腫瘤是否分泌荷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 張沛泓醫師解釋,有症狀表現的患者,多半都是「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症狀發現異樣,病人可能面臨諸多原因不明之不適症狀,包括各類荷爾蒙分泌導致熱潮紅、低血糖、腹瀉、腹痛、氣喘等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非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瘤由於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往往是健康檢查作胃鏡、大腸鏡時意外發現,因症狀不明顯,被診斷出來時,常常已有遠端轉移狀況而無法透過手術切除。此時必須根據腫瘤分化狀況及疾病進展情形,搭配賀爾蒙、標靶、化療或是免疫療法;若治療效果不佳時,核素治療技術便是治療的選項。 基隆長庚核子醫學科主任陳世欣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瘤表面常具有豐富的體抑素受體,核素治療(PRRT)就是利用體抑素受體結合藥物進到癌細胞裡,再釋出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這樣精準的腫瘤治療方式,可降低治療副作用,提升病人的預後和生活品質。 陳世欣醫師強調,核素治療(PRRT)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醫療團隊的醫師、放射師和護理師等,都需經過特殊培訓與合作,才能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同時治療的醫院需有特殊的安全設施,包括廢水處理、放射線屏蔽和放射活度監控等,並經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審核才能執行。 基隆長庚團隊醫師鼓勵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不要放棄治療,現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要持續治療才有可能戰勝疾病。民眾若有神經內分泌瘤相關問題,也應儘早至門診諮詢相關科別醫師,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抗藥性感染危機 預計2050年造成每年逾3萬人死亡,超過2022年肺癌人數的3倍!

抗藥性感染危機 預計2050年造成每年逾3萬人死亡,超過2022年肺癌人數的3倍!

近來不少民眾憂心黴漿菌肺炎疫情,但除了黴漿菌有抗藥性問題,台灣也正面臨鮑氏不動桿菌、綠膿桿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P菌)等抗藥性感染的嚴重威脅,若未有妥善因應,到2050年,預計台灣每年將有3.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死亡人數相當於2022年前6大癌症的總和,甚至超過「癌症之首」肺癌死亡人數的3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表示,許多肺癌病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因感染肺炎感染;即使有藥可用,卻也可能面臨傷腎的副作用,因此呼籲政府與醫院備齊抗生素新藥,改善抗藥性感染問題,幫助病人更快找回健康。 比癌症更致命!新冠疫情3年,台灣抗藥性感染比例上升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抗藥性感染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據統計2019年全球共有127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研究顯示,若現狀持續未有改善,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多達一千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相當於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數。 台灣也無法置身於抗藥性感染風暴之外!根據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的資料(2023第二季),COVID-19疫情三年期間,我國多種病原菌抗藥占比持續攀升,部分菌種抗藥性占比超過8成(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合計83.5%),腸道菌(CRE)抗藥性占比更幾乎是九年前的3倍,不僅臨床醫師需更頻繁地投入治療,病友治療安全性也因此降低。 決戰抗藥性菌像打棒球 強投一代換一代才能守住勝利 對於重症加護病房來說,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更加地嚴峻且致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重症加護醫學中心主任許超群教授指出,加護病房病友病情原就相對危急,常伴隨多重器官功能障礙及嚴重的免疫功能障礙等;使得病友不僅感染風險較一般住院者高,抗藥性感染感染的占比也更高! 以台灣醫院內肺炎最常見的KP菌與綠膿桿菌為例。國內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資料顯示,KP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比率接近五成;而國外研究顯示當患者感染抗藥性KP菌,其死亡率50%幾乎是非抗藥性感染的2倍。當加護病房患者感染綠膿桿菌性肺炎,研究顯示其死亡率高達3成以上。另外,隨著呼吸器相關性肺炎也是造成重症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隨著呼吸器的使用時間延長、加護病房使用天數增加,研究發現其死亡率可高達3-5成。 許超群教授指出:「在過去抗藥性不是很嚴重的時代,經驗性抗生素使用多能奏效。就像是早年派出王建民,勝投率就夠高,但現在抗藥菌問題升溫,可能需換上新一代投手,例如大谷翔平,才有勝算!」 綠膿桿菌抗藥性感染 台灣西半部已淪陷 2014年綠膿桿菌抗藥性問題在北台灣相對嚴峻,但最新資料顯示,這波抗藥性危機已經讓台灣西半部都淪陷!高雄/嘉義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李禎祥教授強調:「綠膿桿菌天生就對很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本來在選用藥物時就會特別注意,現在抗藥性問題惡化,選用時就得更加小心!」 李禎祥教授補充說明,研究已知「越晚給予有效抗生素,感染死亡率越高」,問題是臨床治療病友時,微生物培養未必已經有結果。醫師需要依據醫院過往流行病學資料、病友是否可能是抗藥性高風險族群,綜合評估後決定用藥策略。否則,病友可能因為多次嘗試藥物、延長治療期間,連帶影響治療成效。 李禎祥教授分享先前的一名案例,56歲男子因感染COVID-19,引發病毒性心肌炎、雙心室心臟衰竭、心因性休克,被收治於加護病房,後因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治療。住院期間,因出現呼吸器相關肺炎,經使用第四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血液培養結果顯示有綠膿桿菌抗藥性感染,改用新型抗生素組合,才終於痊癒出院。 救肺癌,也要救肺炎!儲備抗生素新藥+感染管控,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在高抗藥性的年代,過去常用、使用成效很好的抗生素,現在也已經不一定有效了!要有不同思維。」對於臨床醫師來說,有效的藥物如同強大的武器,當面對敵人,有越多武器可以使用,勝算自然越大。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指出,近年癌症新藥接續問世,包括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存活明顯提升,但抗生素除了新藥少之外,如果沒有良好的管控與使用機制,未來可用藥物選擇將更加有限,因此決戰高抗藥菌時代,需要民眾與醫事人員共同把關。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授證 醫療服務類245項目通過將角逐金銀銅獎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授證 醫療服務類245項目通過將角逐金銀銅獎

2023年SNQ國家品質標章12月19日舉行授證,來自全台醫學中心體系、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共有245件通過SNQ醫療服務類認證,通過項目將有機會角逐下個階段「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殊榮,得獎結果將在12/22號公告。 評審團總召集人陳維昭指出,能夠通過SNQ層層審查很不容易。醫療服務類認證流程,是從研訂品質計畫、書審、報告詢答,實地Audit、及國際定位評估,囊括了18個品質指標! SNQ也將把各類品質管理指標彙編成為系統化管理流程,讓更多國內外的團隊可以參酌依循。發展台灣成為國際品質標竿典範、提升競爭力! 245項通過標章認證 提供高品質與安全癌症療法、困難疾病、高齡照護方案 總覽2023醫護服務類申請主題,團隊特別關注以癌症的治療方案(大腸直腸癌、肺癌、乳癌等)、用AI與數位系統輔助放射治療或化療過程,以及國人常見疾病的創新治療(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病、糖尿病等)、兒童困難疾病(黏多醣症、視網膜病變、過動症等)、協助偏鄉或高齡長者的整合照護(衰落症、 肌少症)等領域最多。 共同召集人陳宏一委員表示,醫療院所類今年在標準化、執行率以及資源整合、團隊合作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多數項目也具備臨床效能、服務質量提升的佐證數據。王智弘委員則建議,特色醫療組應針對治療後的成效、併發症、副作用等,進行更長時間、更深化的追蹤與分析。 12家醫院超過5個標章  三軍總醫院通過20項數量最多! 年度審查結果,SNQ醫療服務類 ( 醫療院所類/護理照護服務/長照機構服務與產品/公益服務類)共有245件通過認證,其中有12家醫院超過5項以上通過。其中三軍總醫院最多,包含以達文西手術治療婦科疾病、中西醫共建癌症精準醫療等總共通過20項;數量第二則是臺中榮民總醫院17項,包含針對腦中風、胰臟腫瘤、腎臟病的創新手術治療;數量第三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通過13項,團隊將AI大量運用於運動心電圖、居家睡眠檢測、放射治療流程、輔助敗血症診斷等;第四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通過11項,包含針對自發性顱內低壓的創新治療,以及為憂鬱症患者、拒學少年提供協助。 通過五項以上SNQ認證的醫院,還包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8)、奇美醫院(8)、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8)、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6)、高雄市立大同醫院(6)、聯新國際醫院(6)、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5)、亞東醫院(5)等。 衛福部薛瑞元部長 評審團總召集人陳維昭 醫療院所類共同召集人陳宏一以及王智弘委員發表年度審查總結 表一、2023 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療服務類通過5項以上醫療機構   (數字為通過標章數量)

國泰綜合醫院重視人才培育 二度榮獲衛福部特色傑出人才培訓獎肯定

國泰綜合醫院重視人才培育 二度榮獲衛福部特色傑出人才培訓獎肯定

人才是企業永續的基石,優良的醫療品質攸關國人生命健康,至關重要,而優良的品質建立在完善的醫學教育制度上。國泰綜合醫院重視醫師及醫事人員人才培訓,今年再度榮獲衛生福利部頒發醫療財團法人社研卓越獎「特色傑出人才培訓獎」,由國泰綜合醫院簡志誠副院長代表受獎。 國泰綜合醫院相關人才培訓措施包括,設立「院聘教師」制度,培育醫學新血,提升教師教學品質,每年約培育醫事及醫師職類(含UGY、PGY及住院醫師)學生計1,200位;提供各職類同仁多元職能培訓,舉凡主管職能培訓與遴選關鍵人才、儲備主管參與培訓計畫,透過特定專案培養專業與管理能力,並核予津貼做為激勵,同時積極辦理師資培育課程與在職教育專業課程。另為提升醫品病安人員素質並精進品管技巧,多方參與外部教育訓練課程,包括醫策會、主管機關及各類研討會等,強化多元品管工具教育訓練,並舉辦病人模擬體驗營,每項舉措都是為了讓品質改善活動能真正落實到以病人服務為導向,達成全院醫療品質提升與促進病人安全目標。 國泰綜合醫院簡志誠副院長指出,院方重視人才培訓,自創院以來,就要求每位醫師升任主治醫師前,均須至國外進修半年至1年 費用由院方全額支助,目前已超過500位,更自107年起陸續派遣計22位醫師及醫事人員接受美國芝加哥畢業後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ACGME)總部完善醫學教育訓練,且近幾年也將這樣的國外進修制度推展至其他醫事人員等,以維持高品質醫療服務。 國泰綜合醫院秉持以「培育教學、研究與創新的卓越人才」為目標,在精進醫療服務品質外,未來將持續培養各醫事職類人員投入全人與跨領域照護,照護病人及家屬。

跟好友一起變健康!優活加碼捐「4大公益團體」感謝LINE好友響應

跟好友一起變健康!優活加碼捐「4大公益團體」感謝LINE好友響應

《優活健康網》「推薦Line好友,優活幫你捐1元」公益捐款計劃,感謝大家熱烈響應,一起把愛分享出去!自2023年10月28日~2023年11月30日止,總計227人次幫助弱勢團體,優活加碼捐贈金額共6,000元,將款項捐款幫助公益團體,包括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等。

雙金影后謝盈萱戴“這個時代的鏡片”視覺順暢不卡卡 蔡司智銳鏡片全面升級 現代數位多屏生活全齡最「視」選擇

雙金影后謝盈萱戴“這個時代的鏡片”視覺順暢不卡卡 蔡司智銳鏡片全面升級 現代數位多屏生活全齡最「視」選擇

根據全台護眼趨勢調查顯示,有6成的民眾會同時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等多個螢幕,數位多屏生活型態已逐漸成為主流趨勢。除了兒童、青少年的近視問題加劇外,就連成人過往50歲才容易出現的老花問題,年齡層也逐漸下降至30~40歲,老花合併近視問題也成了文明病象徵。為迎合用眼習慣從靜態轉為動態視覺的趨勢,蔡司今推出以SmartView 2.0為核心的「這個時代」的鏡片—智銳鏡片系列,滿足從6~50歲以上的全齡完整鏡片解決方案,為數位多屏時代現代人忙碌雙眼提供更好的輔助。 蔡司智銳鏡片透過業界創新智能動態光學的3D物體空間模擬,以及眼齡優化專屬訂製的蔡司光源優視力2.0與蔡司人工智慧增強設計(IAD),利用大數據打造符合這個時代的用眼需求的鏡片,讓不同年齡層的雙眼在數位多屏生活形態下,都能擁有清晰又舒適的客製化鏡片!年度全新代言人謝盈萱,也分享了配戴智銳多焦點鏡片,讓視線游移不卡卡超清晰的小撇步! 謝盈萱活動中說到:「自己從小就有近視,是資深眼鏡族了。然而最近突然發現,自己連化妝品的小字、劇本的字都看不清楚了。不是才要迎接44歲,竟然就有老花眼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平常除了要讀劇本、看看書,還會滑手機、平板,所以眼睛比以往還要更容易感到疲累,偶爾視線轉換時還會看不清楚。」提早老化的眼睛,讓她感到措手不及。 根據國外科技網站《ElectronicsHub》統計指出台灣人平均使用手機時間超過7小時,而平均使用3C產品佔清醒時間比例也高達約43%,名列全球第15名。蔡司總經理章平達表示,此兩項數據顯示國人用眼習慣已因長時間使用3C產品與過往大徑相庭,蔡司視力保健技術與創新實驗室洞察人們的視覺行為發現,人們普遍已從定點閱讀「靜態視覺行為」,改變為移動、行進中時,視線都在數位行動裝置與生活周遭環境間不斷切換的「動態視覺行為」,更頻繁的眼球轉動使得雙眼負荷大幅加劇,然而守護眼睛健康的鏡片卻沒有與時俱進。 蔡司全新智能光學動態技術、眼齡優化專屬訂製,成就這個時代的鏡片! 有鑑於用眼習慣的改變,德國蔡司推出了全面升級的蔡司智銳鏡片系列,全系列搭載了升級版的蔡司SmartView 2.0技術,其中一項技術是透過業界創新「智能動態光學」的3D物體空間模擬優化鏡片設計,讓眼鏡配戴者擁有清晰、銳利、寬廣和舒適的視覺,輔助雙眼因應任何距離和方向的視覺任務,滿足雙眼視線游移在不同屏幕過程中,能從數位行動裝置和生活周遭環境間順暢切換,為眼鏡族提供數位多屏生活型態下良好的視覺品質。 除了智能動態光學之外,蔡司智銳鏡片系列另一個劃時代技術為「眼齡優化專屬訂製」,過往鏡片設計所有年齡都僅有相同的平衡視覺區,而升級版蔡司智銳鏡片根據現今視覺行為需求,依不同年齡,提供個人化最佳視覺區域,運用IA蔡司人工智慧增強技術,將個別配戴者的數據與特定年齡族群的1,250萬個視覺行為數據進行匹配,打造出適合6-50歲以上所有年齡層的最「視」個人化鏡片系列。 身為代言人的謝盈萱也分享:「以往為了省錢,挑選眼鏡總是以CP值為主,但戴上蔡司智銳多焦點鏡片後,才驚呼My GOD!差別真的有夠大。不僅視覺品質大幅提升,任何距離與方向的視線游移更是切換自如、順暢不卡頓。難怪會說它是屬於這個(數位多屏)時代的鏡片」她也透過自身經驗提醒大眾,除了挑選符合自己年齡及眼睛條件的眼鏡之外,在使用3C產品或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也要適時休息,畢竟眼睛是靈魂之窗,得要好好重視。

愛滋防治力量來自社群!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全新香氛『冬日暖陽』發表

愛滋防治力量來自社群!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全新香氛『冬日暖陽』發表

12月1日為世界愛滋日起,整個12月都是愛滋防治月。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在今日(12月14日)舉辦記者會,發表全新紅絲帶香氛「冬日暖陽」,呼應世衛組織2023年世界愛滋日—社群領航、終結愛滋(Let Communities Lead),象徵著社群共同力量,在愛滋防治中引領正面改變。 台灣透過公部門與社群合作,推動多元化且創新的愛滋防治策略。疾管署統計愛滋疫情自2018年起已連續6年呈下降趨勢,2023年截至10月底新增感染數為804人,亦較2022年同期886人減少82人,下降9.3%。在全球愛滋防治成效指標方面,台灣已達成90–95–95的目標,優於全球平均水準。此成果歸功於台灣各界共同努力,以及多元社群網絡的衛教宣導和政府支持。 涂醒哲董事長:社會歧視仍是台灣愛滋防治障礙 紅絲帶推新香氛正視愛滋議題 前衛生署長 涂醒哲:「愛滋在全球肆虐已超過40年,造成全球已感染人數約8,420萬人並已奪走全球約4,010萬條性命,而台灣雖已將近六年每年新增感染人數以10-15%的速度下降,但Stigma和Discrimination(歧視與烙印)仍嚴重存在於台灣社會,歧視與烙印造成大家不願意聽到、不願意看到、不願意想到愛滋相關的議題與資訊,形成愛滋防治上的很大的阻礙,紅絲帶基金會希望藉由各種不同模式的教育宣導,讓大眾了解歧視與烙印對於社會傷害,希望這次藉由與朝北巷陽的跨界合作紅絲帶專屬的香氛「冬日暖陽」,呼籲大家用愛與包容來對抗歧視與烙印,用溫暖與勇氣,一齊支持愛滋防治教育與宣導的重要性。」 全新紅絲帶專屬香氛「冬日暖陽」跨界合作顛覆想像 喚醒身心靈全新體驗 筧燭香氛調香師Hedy:「紅色,在冬天裡代表的,是溫暖、幸福和期待。冬日暖陽背後的故事是這樣:披著毛絨大衣走在冬季的街道上,寒風依然吹得刺骨。叮咚!一聲門鈴聲響,喚來了家人朋友,帶給冬季溫暖的是迎面而來的擁抱。 台灣紅絲帶,在這條道路上前進並不容易,如同在冬天吹著寒風的街道上行走,身邊的同行人並不多,但是依然堅定的朝著目標前進。我們期許冬日暖陽香氛,能夠為大家帶來正向的感受、勇往直前,迎接我們的,會是溫暖,且充滿希望及幸福的愛及擁抱。」 朝北巷陽主理人Marie:「朝北巷陽手作選品的店門口有著兩顆近兩層樓高的木瓜樹,只因一次的無心插柳,將吃完的木瓜籽播種於土壤中,生命就從一顆種子向著陽光,長成了樹,且開花結果,成為了我們朝北巷陽的精神指標。 在這裏我們匯集了台灣各地的手作職人,他們的作品,如同綻放的生命般,在這裡光彩奪目,讓更多的人知道手作的工藝之美和創作的精神所在,就如同我們支持著台灣紅絲帶的議題,希望結合更多台灣職人的創作和台灣紅絲帶公益合作,在紅商店都可以看到手作職人的作品,不論是香氛、編織、皮件,一起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手作,並關注台灣紅絲帶相關議題!有一群人在陰影處耕耘,而他們守護的是向陽之處。」 超偶林威良擔任一日店長 分享平時閨房情趣 全方位藝人林威良,近期受公益邀約擔任一日店長,除了現場獻上一首首經典浪漫歌曲外,讓現場粉絲聽得如癡如醉,更驚爆的分享日常中的閨房,熱情互動吸引不少人潮。 林威良說:「每次回家後,他會依照每天不一樣的心情點上不同的香氛,因為香味可以使人帶來好心情。尤其在閨房時,點香氛會特別營造浪漫氛圍,也能夠為相處的時光增添一份特別的溫馨。」 香氛的選擇確實可以影響情緒和心情,而在特定時刻選用特定的香氛更能營造出獨特的氛圍。這樣的習慣不僅是對自己情感的呵護,也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或許,這也是一個啟發,讓我們在細微之處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12月14日記者會當天邀請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黃薰瑩科長、臺灣露德協會理事楊惠中、帆泰吉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編輯總監陳世挺、亞培快速診斷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台北芙蓉扶輪社社長陳心怡、黃家瑋通路經理、禾凱國際有限公司李謂諭總經理、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及歌手林威良等;透過與會貴賓傳達世界愛滋日理念,共同呼籲正視愛滋防治議題,認識、了解愛滋病,並透過現階段的各種防治作為,積極達成WHO於2030年終結愛滋的目標。

政府回應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暨健康中心青銀共生會  樂齡長照邁出一大步

政府回應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暨健康中心青銀共生會 樂齡長照邁出一大步

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聯合各公協會與人民團體,於2023年7月23日通過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連署平台「建請政府推動臺灣輔助醫學特定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施行暨閒置校舍活化改為樂齡健康中心使用管理辦法」的連署門檻,行政院經兩次跨部會會議後,指示衛福部彙整各部會意見初步回應後續「建請政府推動臺灣輔助醫學特定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施行暨閒置校舍活化改為樂齡健康中心使用管理辦法」的推動。 其中特定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部分循長期照顧服務人員訓練認證繼續教育及登錄辦法所定長照人員資格,完成所需訓練並取得長照人員認證證明文件成為長照人員,登錄於長照機構,即可提供長照服務。 意即主管單位也認同輔助醫學相關療法,可以針對不健康餘命的縮短,所以希望能提升長照人員照護的服務項目。可惜的是,此回應稍有誤解提案原意,除成為長照人員外,本案所提培訓之健康人才應非僅限於長照人員或僅於長照機構提供服務。長照應為「常照」,國民多保持於健康狀態才能降低醫療支出。本醫學會也會針對這個部分繼續向主管單位爭取。 以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已開訓的「輔助醫學食品保健相談士證照班」為例,培育目的是建立日本食品保健指導士制度,主要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學習健康賦能自我保護,協助從事直銷事業工作、相關營養食品販售與醫藥人員推薦保健食品等。臺灣除須申請驗證的「健康食品」有衛福部管理外,坊間各種保健食品或營養食品多有食品安全和效果誇大不實疑慮。本案推動除能建立國民健康系統,並能匡正亂象保護消費者。 民俗調理輔助自然療法人員提升專業納入管理,解決樂齡康養健康照顧基層人力的教、考、用 有關將民俗調理輔助自然療法人員提升專業納入管理,解決樂齡康養健康照顧基層人力的教、考、用部分,衛福部回應:依據「申辦民俗調理人員專業訓練課程應注意事項」,鼓勵辦理民俗調理人員專業訓練課程,提升專業知能。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將持續推出相關專業訓練課程。積極推動各項輔助療法的臨床實證、蒐集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科學數據與相關學術性論文期刊發表。並且積極取得相關部門的專業認證。 有關活化或改制閒置校舍為老年樂齡健康管理中心部分,衛福部回應各機關或地方政府如有規劃為老年樂齡健康管理中心之需求,可循相關程序向教育部申請承接退場學校校地及校舍,進行後續活化運用作為。此回應僅針對退場學校,誤解提案原意是將瀕臨退場學校之閒置校舍,設立類似日本「社區健康總合支援中心」,讓健康的老人與學校師生共學共生。針對此項目臺灣輔助醫學醫學會將持續拜會各部會與召開論壇或公聽會,並同步選擇適當學校設立示範點,擴大政策影響力。 台灣老人海嘯已來臨,我們都將很快就會面臨高齡,為了全民未來的健康發展,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超高齡社會醫療負擔沉重  逾9成青年憂慮 三黨代表同台達共識 齊喊增加健康投資

超高齡社會醫療負擔沉重 逾9成青年憂慮 三黨代表同台達共識 齊喊增加健康投資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Dcard與大社會民調的合作調查顯示,超過9成的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沉重醫療照顧負擔感到焦慮,今(12/14)民進黨吳玉琴立委、民眾黨吳欣盈立委、國民黨蘇清泉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代表三位政黨總統候選人出席「健康投資  接軌國際」論壇,與超過19個來自產、政、學、研、醫、藥、護理與病友團體等各方代表齊聚發聲,現場三位政黨代表一起承諾將增加健康投資、守護全民健康,更提出各自代表政黨於未來執政時醫療健保的具體施政方針。 三大政黨首度達健康共識 同台為提升健康投資發聲 三大政黨代表今日同台,針對健康投資達成共識,民進黨吳玉琴立委表示,期望打造「健康台灣」,讓國人健康,國家更強,未來將增加醫療支出,提高醫療品質,在推動健康台灣的同時,相關健康產業也能蓬勃發展,讓國家更強,讓世界來台投資,成為下一個「護國神山」產業,照顧全台人民健康。國民黨蘇清泉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承諾,若由國民黨執政,將會在任內逐年提高台灣醫療保健支出的GDP佔比至8%,改善現在「缺人、缺藥、缺投資」的三缺狀況。民眾黨吳欣盈立委也指出醫療永續,政府應帶頭投資健康,改革健保制度,設保障點值下限,以及推動數位醫療,強化資源效率。 年輕族群盼政府帶頭增加健康投資 打造病得起的未來 隨著高齡少子化趨勢加劇,未來的家庭醫療負擔勢必更趨沉重,身為家庭支柱的青壯世代與未來年輕世代,首當其衝。今天的健康投資不足,將是未來世代的沉重隱憂。近期Dcard與大社會民調針對健康投資認知與現況進行調查,目前家庭醫療保健年支出將近18.5萬元,佔平均薪資高達3成,有超過9成的年輕人表示醫療支出為生活帶來沉重壓力,台灣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照護負擔預期將更加沉重,94.6%的填答者期盼政府帶頭增加健康投資。於今日論壇中,超過19個各界團體齊聲呼籲政府:「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僅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6%,顯著低於OECD國家平均8.8%,關鍵健康指標也落後日韓,政府應帶頭增加健康投資,使醫療與國際充分接軌,追上落後的健康指標,強化國家競爭力。」 專家助攻提四大指引方針 盼政府一解醫療難題 論壇共同策略夥伴之一臺灣病友聯盟表示:「當前的治療可近性也是民眾焦慮重要原因,由於健保資源有限,給付條件嚴苛,病患常常等不到新藥或僅能勉強負擔自費用藥,部份天價治療更是讓病患可望不可及。」今日論壇也集結橫跨產、政、學、研、醫、藥、護理與病友團體等各界專家,探討健康投資對策,並重申四大建言,提供總統候選人作為日後制定政策的參考,包含:成立行政院跨部會健康投資策略小組、提高公部門預算配比以增加健康投資,拓展健保多元財源並改善資源運用效率、增加新藥可近性並強化醫療體系國際接軌、將健康投資與健康指標視為國家競爭力之重點項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