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1112世界肺炎日 流感季 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 慎防肺炎鏈球菌侵襲

1112世界肺炎日 流感季 高風險慢性疾病族群 慎防肺炎鏈球菌侵襲

台灣感染肺炎鏈球菌概況 與談貴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李秉穎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醫師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被政府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疾病 ,截至今年10月台灣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病例近200例,達5年來同期新高,65歲以下民眾也超過6成 ,事實上,尚未在公費補助施打範圍中的19至64歲風險慢性族群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最高可達17倍  ,更應保持警覺,千萬別掉以輕心! ● 台灣每年因肺炎死亡的人數超過一萬人,長期位居國人第三大死因 ,尤其在秋冬流感季,感染流感並引發肺炎住院的患者,若合併細菌感染,死亡風險將增加近3.4倍 ,其中,肺炎鏈球菌是引發細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 肺炎鏈球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點名為當前最需要被關注的十五種超級細菌之一 ,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顯示,超過10%肺炎鏈球菌對第一線抗生素 (如盤尼西林)具有高度抗藥性,而60%肺炎鏈球菌對於常見治療藥物 (如克林黴素、紅黴素) 具有高度抗藥性,導致臨床上肺炎治療困難 。 ● 肺炎鏈球菌中易引發侵襲性疾病的血清型多達10餘種,最具威脅的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因其堅硬的外殼讓免疫系統難以察覺並抵禦,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成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前5大血清型,台灣接種 PCV13 後,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 所佔比例仍維持約10% , 降不下來,民眾更應主動詢問醫師,挑選適合的疫苗積極預防! 慢性病族群為肺炎鏈球菌感染高風險族群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 ●  50歲以上成人如患有多種疾病,會顯著增加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的風險。相較無共病者,若有5種以上共病,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風險達9倍 。 ● 隨著年齡增加,氣喘、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族群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越高 。 主題1:不讓糖尿病跨越免疫防線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邱政洵醫師 ●   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統薄弱,加上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肺功能損傷風險是健康成人1.6倍 。肺部健康不佳使病菌更易入侵,與健康成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增4倍  ●   因糖尿病患者常伴隨肥胖、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共病,「肺炎」風險增,如今已成糖友致命殺手,十年來台灣男女死亡率分別飆升五成及九成,相對於糖友較熟知的共病,如心血管、腦血管及腎臟病住院率下降,肺炎住院率卻在上升 ,尤其遇上「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3」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提高插管、入住加護病房甚至死亡的風險 。 主題2:呼吸道疾病秋冬防禦大解密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 ●   氣喘患者因長期呼吸道炎症,肺炎鏈球菌更易侵入體內並影響肺功能,與健康成人相比,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4倍 , 。感染後可能加重氣喘症狀,並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等,甚至可能引發急性氣喘發作併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 。 ●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肺功能較差,與健康成人相比,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高達9-10倍。「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則是引發COPD急性惡化主因,加速肺功能衰退和疾病進程,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 主題3:遠離腎病殺手守護腎臟從避免感染開始 與談貴賓: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副院長 許永和醫師 ●   慢性腎臟疾病晚期病患免疫功能較為低下,相較同齡健康者,18-64歲慢性腎臟病患,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增加17.5倍 。 ●   「感染」是腎病病患第 3 大死因 ,2020年因感染住院的末期腎臟患者,近4成在出院後一個月內死亡 。而因「肺炎」住院的腎病病患,也有逾 3 成出院後一個月內死亡 。 ●   感染「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的慢性腎臟患者易提高重症以及入住加護病房風險 。 肺炎鏈球菌疫苗介紹及施打建議 與談貴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張嘉興醫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 李秉穎醫師 ●   我國現行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最新型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所謂價數指的就是疫苗能預防多少種血清型,如15價可以預防15種血清型 。 ●   2024台灣 ACIP最新建議除了幼童及65 歲以上老人外,也建議19 歲以上至未滿 65 歲的成人慢性疾病族群(包含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   今日11/12為世界肺炎日,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攜手四大醫學會(包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呼籲19-64歲風險慢性病族群,秋冬流感高峰當心肺炎鏈球菌感染釀重症致死,立即諮詢醫師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遠離肺炎致命威脅!

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

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

探索罕見疾病的展覽「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降低30公分,走進罕病『軟骨發育不全症』人生」今(11/12)起至11/17在南港瓶蓋工廠免費公益展出。展覽以動態體驗、裝置藝術、紀實攝影、文件紀錄、影像、生活輔具、行動支持等七大展區,生動且立體的呈現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的生活處境,期盼增進公眾對罕病群體的理解並更多支持。而此次展覽也將於每日下午15點進行公眾導覽活動,邀請民眾、學校團體踴躍報名參加。 什麼是軟骨發育不全症? 馬偕紀念醫院首任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暨馬偕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林炫沛醫師表示,軟骨不全症(Achondroplasia,簡稱ACH)發生率約為二萬五千分之一,絕大多數是由於基因突變所致,也就是父母親基因均正常,但在精子或卵子形成的過程中「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3」(FGFR-3) 基因發生突變,影響軟骨生長,導致身材矮小,終生身高平均只約130公分,四肢比例也特別短。不僅如此,患者常因頭顱底部讓腦幹、脊髓通過的枕骨大孔過於狹小,會有壓迫神經、影響呼吸、引發水腦等併發症,出生後第一年的死亡風險約 2%-7.5%,比普通人高出6 倍,,;成年後仍易產生腰椎管狹窄,下肢神經易受壓迫,進而影響行走能力,故提醒:「現代醫療體系越來越完善,只要患者定期檢查並接受必要的治療,上述的風險皆可大幅減低。」 是患者母親也是病團理事長 楊芳美盼藝術展覽打造更友善包容的社會氛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楊芳美,27年前不到一歲的兒子因四肢和頭型異常就醫,確診為軟骨發育不全症,一路陪伴無論是自己的孩子,亦或是協會病友走過上學期間易碰到的學校環境不友善、同學間的言語欺負,導致內心長期不自信、與成年後求職碰壁的低潮失落,她對於患者和家屬可能遭受的各種誤解與不平等有著深刻體會,楊芳美理事長表示,期望藝術展覽能開啟公眾與罕病族群間的對話,以及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創造對罕病患者更友善溫暖的社會氛圍。 展覽亮點1. 踏進降低30公分的紅毯軌道 體驗小小人兒的日常視角 前松菸策展人陳宜豐與如芸制作谷宛儒此次共同協作策展,團隊表示,展覽命題「我的平凡日常,誰的詩與遠方」不僅向公眾叩問,也呼應罕病族群嚮往的「平凡」值得人們深思,包括無需因身高外觀被人盯著看,上學、工作、與日常生活不因疾病而挫折受限制,以及對健保政策福利與醫療平權的盼望。因此,展覽中央特別設置一段深約30公分、舖設紅毯的軌道,邀請觀眾降低身高,走進憋仄受限的半開放空間中,體驗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的日常視角,以及生活中明明低調卻被異樣眼光注視的窘迫與不自在。 展覽亮點2. 裝置藝術《平凳 EVEN Bench》直指多元社會對差異的包容與共生 展覽特別邀請到艸執荒地質造所主持人吳卓昊、乘四建築師事務所程禮譽建築師聯手創作,兩位創作者以空間專業為切入點,打造專屬於本次展覽的抽象敘事《平凳 EVEN Bench》。這件作品以雷射切割的黑鐵與水刀加工的石材卡接交疊而成,儘管兩者本質相異,但透過理性精準的製程與結構分析,尺度與材質相異的零組件最終能組構成為一個穩固協調的作品,象徵不同群體在社會中彼此連動並互為支撐的關係。石材側面光滑俐落的收邊與粗糙原始的頂部鑿面,也轉譯了你我在面向常態大眾時習以為常的優雅與慣性,以及由於缺少面對罕病患者的經驗而展露出來的原始狀態。吳卓昊表示:「椅子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物件,但若以小小人兒的身高來看,卻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須面對的眾多挑戰之一,因此藉由《平凳 EVEN Bench》的高度差異與平衡設計,希望能讓觀者體會到生活中隱含的公平和差異,作品命名的諧音,也在為弱勢的罕病群體對於『平等』的迫切與渴求發聲。」 展覽亮點3.生活智慧王等級的日常輔具大集合 為了呈現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生活的真實樣貌,策展團隊與協會合力募集約15樣特別的日常輔具和公眾分享,台灣帕運羽球女將,同時也是病友的蔡奕琳對於這一區的展品特別有感觸,她表示,小小人兒因身高矮、四肢短小、三叉指、跛行或雙腳無力等問題,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有大大小小的困難要克服,爸媽和親友總會想方設法的四處尋找生活好物,讓他們能順利的獨立度過一天,從可一秒切換成筷子或湯匙的神奇餐具到上廁所夾衛生紙的小工具,從拿高處物品的取物夾到上公車時用的折疊椅,從水龍頭延伸器到省力開罐器,樣樣都是生活智慧王一般的神奇小物,她出國比賽時常常想要通通帶出國,向選手村的他國選手們炫耀一番。 罕病基金會: 健保政策對罕病的照顧,不僅能穩定社會,也體現國家的人道關懷與對生命的重視 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3年9月罕見疾病通報個案統計,全台軟骨發育不全症患者人數為438位,其中14歲以下的未成年患者約70位左右,這些數字背後不只有因長不高、併發症嚴重而身心皆為病所苦的患者,還有為孩子的未來與治療焦急憂心的父母親友們,所組成的一個又一個弱勢罕病家庭,因此健保政策對罕病的照顧,不僅能穩定社會,也體現國家的人道關懷與對生命的重視,希望所有觀展民眾能發揮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讓「理解」、「尊重」、「平權」成為台灣最美的公民素養和社會價值。

肺癌第三代EGFR標靶健保擴大給付   最大宗病人群體受惠

肺癌第三代EGFR標靶健保擴大給付 最大宗病人群體受惠

一名科技老董高齡九旬的母親,一年前突然嚴重喘咳,送醫檢查意外發現已是第4期肺腺癌無腦轉移,選擇自費第三代標靶近7個月,原本幾乎占據肺部的腫瘤大小縮小剩局部,也不喘了,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從事文創產業的42歲小寧,平日不菸不酒,且幾乎不下廚,前陣子莫名出現顏面抽搐,持續3-4個月,就醫檢查竟診斷為第4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8月底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幾週後腫瘤縮小,且幾乎無副作用,治療後的生活與過往無異。所幸,兩名患者受惠於第三代EGFR標靶晚期一線健保全面擴大給付政策,皆已申請健保給付持續使用第三代標靶治療,目前病情控制穩定,腫瘤持續縮小中。 晚期肺癌治療接軌國際  領航2030癌症死亡率降1/3 肺癌是「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三冠癌王,對國人健康及無數罹癌家庭造成巨大衝擊。健保署重視病友權益與提升醫療品質,逐步將一線治療接軌國際。113年10月1日起,肺腺癌EGFR突變第三代標靶健保擴增:(1) 晚期一線全面給付,橫跨第3B、3C、4期; (2) EGFR基因突變,含Exon 19 Del或 Exon 21 L858R;(3) 不限腦轉移。由於台灣的肺腺癌病患當中,約55%帶有EGFR基因突變,病人群體占最大宗。此擴大給付政策,補足晚期治療的最大缺口,可望提升晚期肺癌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被視為完善晚期肺癌治療拼圖最關鍵的一步,有望成為「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健康台灣政策目標的領航者。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未來將持續在健保財務可負擔下,致力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優化治療策略與選擇,讓更多患者受益。 台灣癌症基金會張文震執行長在記者會中感謝政府、醫界與相關病友團體的共同努力,促成肺癌第三代標靶給付擴增這項健保大事。第四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僅1成,第三代標靶擴大給付,讓最大宗的病人族群受益於健保的保護傘下,及時獲得有效且國際認可的標準治療,對病友與家屬而言是引頸期盼的好消息,大幅減輕了經濟負擔,也提高治療成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余忠仁院長說明,肺腺癌第三代標靶給付擴增政策上路,不但意味著台灣晚期肺癌一線健保治療和國際同步,更為完善台灣肺癌治療拼圖迎來重大突破。與國際接軌,有助於台灣整合國際最佳的肺癌治療實踐,從而提升國內的肺癌治療水平。病人擁有和國際標準治療同步的健保治療選擇,及早接受適切治療,有更好的預後、良好的生活品質、有效延長整體存活,進而逐步實現國家政策目標。 1成變9成!年增4千名晚期肺癌EGFR突變患者受益於健保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指出,第3期肺癌病友往往面臨極為艱辛的治療過程,由於病情複雜,常常需要多專科團隊的密切討論,才能找出較適合的個別化治療方案。此次健保擴增和國際治療指引接軌,適用對象從第4期擴及第3B、3C期,無疑是一大福音。此外,也涵蓋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或EGFR Exon 21 L858R基因突變患者,且不限腦轉移。從過去只有1成患者可獲給付,擴大給付後有近9成晚期肺癌EGFR基因突變患者可受益於健保治療,一年新增約4千名患者受惠,實為一大德政。 台灣肺癌學會羅永鴻理事表示,第三代標靶是各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晚期一線治療首選,研究證實可降低未來腦轉移的可能性或提升腦轉移的治療成效,有效延長整體存活期。這樣的治療成果有助病友在生活中更少受到疾病影響,保持日常活動的穩定性。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徐培菘秘書長提到,藥物治療不僅要有效控制病情,更應考慮如何減少副作用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第三代標靶不僅在疾病控制上效果顯著,且副作用明顯較少,可順利維持日常生活與工作,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自費治療常人恐難以負擔  感謝健保擴增救命助回歸正常生活 科技公司董事長黃先生高齡九旬的母親確診EGFR突變第4期肺腺癌無腦轉移;42歲病友小寧則是第4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帶有EGFR Exon 21 L858R基因突變。兩位病友都是此次第三代標靶健保擴大給付的新增適用對象,故可在10月給付政策上路後,改用健保給付持續使用第三代標靶治療,病友及家屬都非常感謝健保擴增救命。黃董事長坦言自己當時查遍各種資料後,決定自費給母親使用療效較好且副作用較少的第三代標靶,但仍感嘆看到很多病友適用第三代標靶,卻無力自費負擔。很感謝健保從10月起全面給付第三代標靶,讓更多晚期病友及其家庭獲得照顧,真是一大德政!病友小寧也分享,真心感謝政府與健保署與國際同步,擴大給付第三代標靶,等於是給予病友及其家庭最大的支持和勇氣,幫助減輕經濟壓力安心治療,回歸正常生活。 肺癌一線治療同步國際 病友權益與臨床研究皆受惠 當台灣的健保政策與國際標準治療同步,可顯著提升台灣在全球新藥臨床試驗中的地位,同時也讓病友更早受惠於新藥治療。台灣肺癌研究學會楊志新理事長表示,以晚期肺癌為例,第三代標靶是國際標準治療,國際上多項臨床試驗的收案標準都是第一線必須使用過第三代標靶的病患,才可進入臨床試驗。當患者有機會參與臨床試驗接受先進的新藥治療,就可能受益於創新藥物的早期應用。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吳教恩委員說明,台灣的一線健保治療若能與國際標準治療同步,會使台灣的醫療環境與其他國家接軌,吸引更多國際藥廠將台灣納入臨床試驗的地區之一,因為病友接受的標準治療與國際一致,讓試驗數據具備全球可比性,就能提高台灣的國際臨床試驗參與機會,進而促進國際間的合作與技術交流。 病團期盼未來癌症治療政策更完整 對於近年來台灣引進新藥較為困難且條件嚴苛的難題,癌症病友關懷團體也期待政府在推動健保改革同時,也能納入做為長遠布局新藥給付策略的參考,以期更多癌藥加速接軌國際,嘉惠更多癌友。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表示,十分感謝政府已編列50億的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未來期望能儘速完成癌症防治法修法,讓癌症新藥基金法制化能永續運作。此外,基金運作機制須讓新藥可近,應加快盤點當前健保新藥給付與國際標準治療之間的落差,儘速將療效明確的新藥納入給付;落實病友參與,建構能解決病友用藥困境亦能幫助健保永續的癌症新藥基金。癌症希望基金會嚴必文副執行長則指出,癌症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病人有好的存活也衍生醫療上「財務毒性」的副作用,尤其肺癌病人的治療費用高於其他癌別。由於健保資源有限,近幾年來便有「商保協同健保」的討論,盼政府進一步推動公私協力的醫療保障模式。健保署委託國衛院執行的研究於本月5日發表研究成果,盼相關政府單位能審慎參考研究結果,疾行落實商業保險與健保之間的合作,打造雙贏局面,更好的協同資源,訂出民眾買得起、看得懂、確實有保障的「第二層健保政策險」。

「2024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促進產學研醫跨域交流 見證臺灣 mRNA 創新巨大潛力 創造本土共好研究環境

「2024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促進產學研醫跨域交流 見證臺灣 mRNA 創新巨大潛力 創造本土共好研究環境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與莫德納台灣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舉辦「2024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延續去年首屆所激發之 mRNA 科研動能,第二屆持續收到來自產、學、研、醫等領域的多件優秀研究案件踴躍參與評選,再次證明臺灣本土的創新研發潛力,不容小覷。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指出,期待此獎項帶動臺灣 mRNA 創新產研交流,發掘本土生醫研究潛力,並促進臺灣生技領域發展 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也鼓勵研究先進們在 mRNA 研究技術領域能夠持續突破、創造臺灣共好的生技研究與產業環境。 今(8)日公布獲獎名單,同時舉行頒獎典禮,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莫德納 Covid-19 全球醫學事務負責人 Mary Bausch-Jurken(瑪麗·包許·尤肯)以及評審委員們等多位專家出席,一場生技醫療產業界的交流峰會熱烈展開。 本屆經公開徵件收案,共有 35 件研究案報名,來自全國產、學、研、醫界,包含傳染病、免疫腫瘤罕見疾病、藥物傳遞等領域的專案,每個案件優秀程度不分軒輊,業經專家評委們審慎遴選後,最終 5組獲獎團隊誕生。獲選「2024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的 5 個研究案,研究領域涵蓋傳染病預防、腫瘤癌症治療等,分別為: ⚫ 安立璽榮生醫股份有限公司(Elixiron Immunotherapeutics Inc.):創新 T-Action 技術開發腫瘤免疫治療之核酸藥物(Novel mRNA-based cancer immunotherapy enabled by T-Action technology) ⚫ 台大醫學院陳炳宏博士團體(Dr. Ping-Hung Chen's tea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ollegeof Medicine):整合自然殺手細胞庫與腫瘤微環境調控奈米藥物之精準實體癌免疫療法(Integrating Natural Killer Cell Library with Tumor Microenvironment Modulating Nanomedicine for Precision Solid Tumor Immunotherapy) ⚫ 清大化工基因與組織工程實驗室(Genetic and Tissue Engineering Lab):人類蛋白奈米顆粒以自動包覆 RNA、靶向遞送與用於癌症治療(Engineering Human Protein Nanoparticles for mRNA Self-packaging/delivery and Cancer Therapy) ⚫ 研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AcadeMab Biomedical Inc.):開發安全暨有效的登革熱核酸疫苗(Development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mRNA-LNP dengue vaccine) ⚫ 國立中興大學蕭貴陽老師跨體學實驗室(Kuei-Yang Hsiao’s Lab-X-Omics at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環型核醣核酸增益蛋白質表現系統應用於 RNA 藥物(Enhanced Protein Expression in CircRNA as RNA Therapeutics)「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旨在賦能、扶植臺灣本土研發團隊,加速 mRNA 研究發展。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表示,「透過這個獎項讓我們見證了台灣 mRNA 研究的無限潛力,更加堅定我們對舉辦這個獎項的信心。每個投稿案件都帶給我們驚喜與啟發,希望可以透過這個獎項鼓勵更多團隊勇敢追求創新,為生技醫療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活力,帶來更多的突破與進展」。 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院長連續第二年擔任「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評審,今年作為評審委員會代表分享,國家衛生研究院同樣持續推進產研合作,希望能在生技、醫藥、公衛等各項領域尋求最適合的解方,優化各疾病領域之治療方案,造福更多患者,增進國人的健康,今年在評選過程中,看到許多研究團隊們充滿熱忱地投入各項研究感到非常欣慰,相信他們的研究將為未來臺灣生醫界帶來新篇章。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提及,臺灣有很好的研究動能,但早期研究的推進往往受到時間、經費等考驗,最終能成功商業化的研究更是百裡挑一。他也期許透過此產研合作計畫拋磚引玉,能讓更多臺灣優秀的研究成果落地實踐。 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也分享,我們針對每個團隊的研究類型、階段配對了最合適的導師,就是希望能提供臺灣團隊們相應的建議與幫助。首屆五組獲獎團隊們皆已經與莫德納的總部科學家們進行了一對一的輔導諮詢,李宜真總經理說,「總部的科學家對於台灣團隊的研究感到驚艷,已經迫不及待看到今年獲獎團隊們會在與莫德納的一對一業師輔導後,產生什麼新火花。」 今年莫德納 Covid-19 全球醫學事務負責人 Mary Bausch-Jurken(瑪麗·包許·尤肯)特別跨海來台擔任頒獎人及演講嘉賓,她表示,莫德納持續推展 mRNA 疫苗與藥物的研發,莫德納的科學家們不受既有窠臼限制,持續突破技術應用版圖,推進全新治療或預防方案的落地,守護人類健康。Mary Bausch-Jurken(瑪麗·包許·尤肯)說,莫德納身為 mRNA 創新研究的領航者,很開心自己能有機會參與今年的「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頒獎典禮,對於臺灣的 mRNA 研究動能、多元的研究領域,更是讓她看到 mRNA 應用的無限可能與潛力,也很期待臺灣生技產業的未來發展。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致力於扶植臺灣生醫新創團隊,積極鏈結國內外生技資源,然而,生技領域需要產、官、學、研、醫各界戮力合作,缺一不可,才能有機會共同發掘出 mRNA 更多的應用可能,創造一個共好的產業研究環境,讓研究先進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專注投入創新研究發展,為臺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的建造盡份心力。 圖/「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促進產學研醫跨域交流 圖/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致詞透過這個獎項讓我們見證了台灣mRNA研究的無限潛力,更加堅定我們對舉辦這個獎項的信心

菸味問題無所不在! 台灣健康聯盟調查近7成民眾有生活菸味困擾且女性自認難避免!

菸味問題無所不在! 台灣健康聯盟調查近7成民眾有生活菸味困擾且女性自認難避免!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107年至111年成年人吸菸率整體提升1%,對此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籌備會7日舉辦「我的生活菸霧瀰漫,誰為健康買單? 生活菸味困擾與政策建言」記者會,公佈調查發現,民眾日常經歷菸味困擾的比例高達68.5%,甚至有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不太能透過自己的力量解決。會中邀請民進黨林月琴委員、國民黨林沛祥委員、民眾黨黃珊珊委員、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祕書長孫銘宗、理事陳佳煌及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郭斐然醫師,共同呼籲政府加強控菸政策,並在即將召開的菸品健康福利捐評估會議上,採取具體行動提高吸菸門檻、降低吸菸率,減輕社會弱勢的困擾。 年輕族群最容易聞到菸味、女性選擇默默忍受 台灣健康聯盟籌備會調查顯示,68.5%民眾經常被迫接觸到殘留或飄散的菸味。籌備會召集人吳玉琴指出,儘管台灣吸菸率約15%,但菸味卻遍及社會的每個角落,例如調查中指出常見的來源來自於住宅環境、路邊及娛樂場所等,都是民眾無法避免的日常生活情境。當菸味來自家人、同事等親近關係的人時,有些人雖感到不適,卻無法要求對方停止吸菸,調查當中有民眾更選擇默默忍受,因為即便勸說也無效,而這樣的經驗女性最常遇到。 我們還可以看到,30-39歲的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困擾的族群,有菸味困擾比例高達91.6%,吳玉琴補充,我們可以想像很多因菸味困擾的民眾,往往處於家庭或職場中的弱勢地位。例如,很多女性作為太太或媳婦角色,經常因丈夫或公公的吸菸習慣而不得不在家中忍受菸味。這些人在維護家庭和諧與健康之間進退兩難,所以普遍會選擇「不去特別作什麼」,導致無法有效保護自己的健康。 立委呼籲:即刻檢討政策以遏制吸菸率上升 長年關注兒少權益的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二手菸殘留化學物質不僅會增加中耳炎和哮喘發作機率、降低抵抗力,甚至造成兒童認知能力缺陷,菸蒂亦會造成食物鏈汙染,讓全民健康受到危害,她也分享,時常在搭計程車時遇到菸味,會造成頭痛、暈車,抽菸不只是個人行為,而是影響全體國人健康。林月琴指出,菸害防制法在2009年新規上路後,吸菸率逐步下修,但近年吸菸率回升到14%,少年吸菸比例也在往上走,都令人非常憂心;生活環境中若有人吸菸,連大人都難以拒絕菸害困擾,更何況是兒童,因此政策有必要加大引導民眾戒菸或提高吸菸的門檻,而菸捐每年編列超過4億元用於戒菸服務、2.6億用於私菸查緝,應持續提升相關預算,強化醫療院所服務的量能、杜絕私菸,對全民才有長期的助益。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說,身為一個二寶爸,煙味的麻煩一直都存在,不僅對自己身體有害,也對年紀小的孩子造成潛在影響。立法者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協助不同族群、文化和年齡層的人遠離菸味,同時也要照顧比較難戒菸的族群,努力去溝通與協調,讓社會觀感更好,未來有關菸害防制法的修法,他也會盡一份力。 民眾黨立法委員黃珊珊則表示,一個政策要成功要有推跟拉的動力,推的利器就包含菸捐,不但可以減少購買,也能減少吸菸的量。她提到,菸捐、菸稅自開辦以來一直都是長照基金的重要財源,未來長照負擔會逐漸加重,在不影響長照服務、減少吸菸率的目標下,菸捐調漲不僅能成為一個穩定財源,也能降低吸菸率,幫助菸癮朋友逐步遠離,在國際角度上,台灣僅有54%的菸品稅負比,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HO)75%的建議值仍有一段距離,調高菸稅、菸捐的比例是減少吸菸率的必要之惡。 專家建議政府應明確制定減害目標 台灣拒菸聯盟祕書長郭斐然醫師則指出,菸害防制法的目的,是要降低吸菸率,收取菸捐或菸稅是要抑制菸品的消費,希望政府應設定具體政策目標,例如將吸菸率降低至特定數字,或每兩年、五年固定調整菸捐。最後呼籲國健署參考國際經驗,將國人吸菸率調查頻率從每兩年一次改為每年進行,以更準確掌握吸菸趨勢。 調漲菸捐應對標經濟增長與國際標準 針對政策面的改善,台灣健康永續福祉協會理事陳佳煌表示,台灣經濟自2016年以來表現亮眼,2016年至2023年間平均經濟成長率達3.1%,優於新加坡、韓國與香港,創下東亞最佳表現,並超越全球平均成長速度。隨著經濟成長,消費者物價指數從105年為95.86,112年為105.51,經計算物價漲幅約12.13%,但菸捐卻未能反映實質經濟的變化與需求。 陳佳煌建議,若臺灣朝WHO建議的目標採行定期性檢討的調整機制,如目前的《所得稅法》及《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都有類似機制,可將菸稅捐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經濟成長率等因素進行原則性調漲,使菸稅捐的漲幅不能低於其他物價。 協會秘書長孫銘宗則建議台灣菸價相對於鄰近國家如韓國、香港、新加坡、日本、中國大陸仍然較低,政府應考慮通過立法,每兩年調漲菸捐5%至10%,讓現行菸品稅負比50.78%逐步朝向WHO建議目標75%。 最後,吳玉琴說,他希望透過今日的記者會及調查,提出兩點建議。第一,政府希望吸菸率在2025年降至12.7%,但若菸捐、菸稅沒有調漲,可能無法達成目標,呼籲國建署採取行動,不該再漠視。第二,菸害防制法第4條授予衛福部及財政部每兩年定期召開會議,檢視菸捐調整機制,但15年來凍漲,似乎已成惰性,建議未來應該斟酌菸捐或菸稅隨物價指數調漲,若不調漲也要適度公開凍漲理由,下半年國建署即將召開評估會議,希望能重新檢視相關價格的調整。

晚期肝癌治療 免疫治療成標準療法 延伸至中期肝癌

晚期肝癌治療 免疫治療成標準療法 延伸至中期肝癌

台灣在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控制下,肝癌的發生率仍高居男性十大癌症的第四位,死亡率更位列第二。主要是在目前的高危險群篩檢下,仍有一半的肝癌新個案在確診時已處於中晚期甚至末期,這使得治療更加困難。 過去,晚期肝癌的治療方式有限,然而,近年來免疫治療的進步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療已逐漸成為晚期肝癌的標準療法,透過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不僅能延長患者生命,也能提高生活品質。這一變革為晚期肝癌治療開創了新局面。最新的治療趨勢亦已將免疫治療推展到中期肝癌。 中期肝癌個人化治療成為關鍵 學會制定中期肝癌治療指引 中期肝癌是屬於異值性相當高的族群,因此治療方式應該因人而異。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黃怡翔講座教授近年的研究發現「7-11準則」,以及放射影像的型態可以作為中期肝癌需要全身性治療的依據。 因應中期肝癌治療的變化,台灣肝癌醫學會積極制定完成中期肝癌治療指引。期能提高中期肝癌病患接受根除性治療的機會。這一最新進展象徵著肝癌治療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提高患者接受根除性治療的機會,讓更多中期肝癌患者在早期介入下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 台灣肝癌醫學會與國際接軌 推動亞洲肝癌治療進步 台灣肝癌醫學會不僅致力於國內的肝癌治療發展,學會也積極與國際醫學界接軌。由黃怡翔理事長帶領下已與日本肝癌醫學會(JLCA)及韓國肝癌醫學會(KLCA)密切合作,透過共同研究與聯合舉辦的研討會,持續推動肝癌治療的創新與進步。這一跨國合作,為亞洲地區的肝癌患者帶來更多新的治療選擇與希望。 台灣肝癌專科醫師名單查詢 提供病患完整支援 台灣肝癌醫學會除推動治療標準化,亦致力於提供患者更多便利服務。在學會的官方網站上,提供肝癌專科醫師名單,供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屬查詢,協助病患尋找合適的專科醫師,獲得最專業的治療建議與照護。 圖/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 黃怡翔發表肝癌最新治療指引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在台北松菸 蔡淑臻首次進入開刀房 強忍淚水:謝謝顱顏孩子給予我勇氣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在台北松菸 蔡淑臻首次進入開刀房 強忍淚水:謝謝顱顏孩子給予我勇氣

每一個微笑背後,都是一段勇敢的旅程。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2024年11月06日上午10點,假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開幕記者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宗旨是幫助唇腭裂暨顱顏患童接受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全人醫療照顧,並於1998年跨足海外展開「唇腭裂」國際援助,推動國際服務至今 26 年,累積走進9個國家,進行92次義診服務,培育183名當地種子醫療人員到台灣學習,幫助超過23,370人次海外顱顏患者獲得治療,累計飛行 418,230 公里,足以繞行地球10圈。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展覽,展區從菲律賓、印尼和蒙古這三個國家的顱顏孩子生命故事為出發,看見他們如何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幫助下重獲笑容。這些國際行動不只修補了顱顏孩子外表的裂痕,更撫平了顱顏家庭心靈的創傷。展覽中特別規劃互動裝置,「迎面挑戰!」闖關桌,在圓形桌面上設置五個迷宮關卡,象徵國際行動面臨的挑戰,透過遊戲互動讓民眾彷彿自身參與國際行動。展覽即日起至11月13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西側舉辦,無法到場的民眾,可透過線上展覽同步參與:https://beauty.nncf.org/。 本次開幕記者會特別邀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年度代言人、金鐘影后 蔡淑臻出席站台,分享她今年八月份遠赴蒙古參加「用愛彌補」義診團的親身經歷,並首次公開自己在手術室中觀摩醫療團隊為顱顏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以及跟著基金會工作人員搭乘來回六個小時的車程到蒙古顱顏家庭的心情。「得到金鐘獎後,我仍然會自我懷疑。但顱顏孩子們讓我找到力量,這是他們給我的最大勇氣。」——金鐘影后蔡淑臻 「All Help! 你我都可以幫忙」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是需要有很多人的加入才有辦法完成,其中包括外科醫師、麻醉醫師、護理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志工等。本次開幕記者會更邀請到「用愛彌補」義診團醫師-臺灣長庚醫院顱顏中心整形科盧亭辰醫師(女外科)、基金會資助培育的尼泊爾籍矯正牙科醫師Dr. Anup及其他國家種子醫療人員到場。感謝外交部NGO國際事務會陳剛毅執行長、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理事長王金英出席給予肯定。 《厚伊水水》的寓意:跨越語言,跨越國界 《厚伊水水》這個展覽名稱源自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創辦人羅慧夫醫師曾以地道的台語許下的承諾,希望讓海外的先天顱顏缺陷孩子們也能透過外科整形變美。創辦人的願景,也象徵基金會的國際行動,跨越語言與文化,走進各國醫療資源匱乏的角落。《厚伊水水》展覽不僅講述國際醫療救援的成果,更是見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在這26年裡如何改變了世界。 「顱顏孩子們讓我找到力量,這是他們給我的最大勇氣。」——蔡淑臻 今年八月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邀請年度代言人蔡淑臻參與「用愛彌補」義診團2024蒙古行,蔡淑臻戴上了手術帽,進入蒙古的手術室,與義診團隊一同見證這場生命改變的過程。在兩天半的時間裡,醫療團隊為17位患者進行了手術,每一場手術都如同一場「馬拉松」,醫療團隊不分晝夜地進行著。基金會年度代言人蔡淑臻回憶道:「儘管我曾在戲中扮演外科醫生,但當我親眼目睹孩子們上手術台,那份無懼的勇氣深深震撼了我。」此次義診團隊共為17位顱顏病患進行了手術,而蔡淑臻則感染到手術現場的緊張氣氛,見證每一個生命改變的瞬間。她感慨道:「手術進行時,我看見孩子們無所畏懼,這樣的勇氣與堅強,真的是我見過的最純粹的力量。」 蔡淑臻特別讚賞羅慧夫顏顏基金會國際行動的「三部曲」,特別是其中「灌溉/培訓醫療人員」的理念:「這個方法走的非常前面,像前幾年疫情爆發時台灣醫療團隊無法出國進行義診,但是因為有培育海外的種子醫療人員,所以他們仍然可以繼續在自己的國家為顱顏孩子進行治療。」 個案故事一、12歲蒙古男孩舒米亞在台灣義診團5次救治下逐漸重拾笑容 12歲的蒙古男孩舒米亞出生時患有嚴重的顱顏裂,臉部從嘴巴到鼻子的裂縫比一顆乒乓球還大,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歷經多次手術。然而,即便如此艱難,他始終以堅強的態度面對。他說:「我不怪父母,只怪自己,為何會生成這個樣子。」這句話讓人心酸,但也展現了他過人的成熟與勇氣。 在羅慧夫顏顏基金會帶領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協助下,舒米亞已進行了五次的重建手術,逐漸重拾笑容。在基金會的安排下,年度代言人蔡淑臻親自拜訪舒米亞的家,是典型的蒙古包。對於舒米亞曾經說:「我從不怪爸媽,只怪我自己,怎麼生成這個樣子。」成熟又體貼的話語,讓蔡淑臻印象深刻。她跟著舒米亞去提水,陪舒米亞在原始的蒙古草原上玩黑白猜,兩人還拿著相機互相拍照,建立了深刻的友誼。 從基金會工作人員轉述「舒米亞在手術後醫生幫他把紗布拆下來時,他整隻手都在發抖,但是他很勇敢,一滴眼淚都沒有掉。」舒米亞的勇氣讓蔡淑臻相當感動:「就像他的名字的意思,是『蒙古勇士』,我(蔡淑臻)真的從他身上獲得很多力量。」 個案故事二、6個月大的唇腭裂蒙古男孩 在父親勇敢的堅持下來到這個世界 蘇勒德是來自蒙古6個月的小男孩,他出生時患有雙側唇腭裂,讓他的家庭在迎接新生命時面臨了重大挑戰。懷孕五個月時,蘇勒德的母親在超音波檢查中得知孩子的狀況,這讓她一度陷入掙扎,甚至曾考慮終止懷孕。但蘇勒德的父親堅持:「這是我們的孩子,無論他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會愛他。」 蘇勒德有兩個姐姐,一個7歲,一個3歲,全家生活在烏蘭巴托的貧民區,父親是一名鑿井工,收入不高。即便如此,這個家庭對蘇勒德的愛無比深厚。在「用愛彌補」義診團隊的安排下,蘇勒德終於接受了修補手術。手術後,蘇勒德的母親輕聲唱著蒙古民謠,安慰這個曾經讓她陷入掙扎,如今讓她感到驕傲的孩子:「不哭不哭,醫生幫你動好手術囉,現在你是個帥氣的小男孩喔!」基金會年度代言人蔡淑臻在旁默默陪伴,同時手持相機和手機,紀錄下她所看見最美麗的畫面。 蔡淑臻坦言即便獲得了金鐘影后,每當要挑戰一件新的事情,仍會對於自己有所懷疑。「但是這次經驗讓我發現,原來我真的可以幫助到他人。藉由把顱顏孩童、義診團與基金會的故事分享出去,希望更多人都可以一起響應,不論是捐款支持,或是參與展覽,都會是很棒的行動!」 圖/年度愛心大使蔡淑臻與今年勇闖開刀房的攝影照合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圖/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帶領貴賓體驗展覽裝置象徵國際行動是需要多方力量合作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Discovery《醫療先鋒:再生醫學》一探尖端醫學的現在與未來

Discovery《醫療先鋒:再生醫學》一探尖端醫學的現在與未來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醫學領域的變革也接踵而至。再生醫學—這個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領域,正逐步進入主流醫療舞台。許多曾被認為「無法治癒」的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神經退化等疾病,透過幹細胞療法、外泌體技術和基因療法等手段,竟然有望翻轉病情!Discovery 全新節目《醫療先鋒:再生醫學》,帶領觀眾一探醫學最先進領域之一的再生醫學,如何借助細胞和基因的力量,為令人絕望的疾病帶來治療突破!《醫療先鋒:再生醫學》將於 11月13日星期三晚上8點於 Discovery 頻道首播,12月8日星期日晚上9點於 Discovery Asia 頻道播出。 幹細胞療法為退化性疾病、慢性病患提供治療新契機 Discovery前進再生醫學發展先驅國家—日本,紀錄關節受損的運動員、慢性病患,和因罕見神經疾病而生活無法自理的年長患者,透過三位患者的真實治療故事,展現幹細胞療法如何逆轉他們的病情、突破人生逆境,重獲健康。 日本的腰旗橄欖球選手長期在場上快速切球、傳球,經常深度彎曲和伸展膝蓋導致關節軟骨受損,連完成日常基本訓練都很吃力,更遑論突破成績、為國爭光。來自新加坡的糖尿病患者,為了重獲健康,平時注重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還成了三鐵選手,病情卻始終沒有任何改善。高齡73歲罹患神經細胞退化性疾病的患者則是平衡、言語、吞嚥都有困難,病情日漸嚴重,連眼睛轉動都難以控制。對他們來說,現有的醫療技術僅能勉強維持病況,而這樣的「不癒之症」像揮之不去的陰影,糾纏著許多人的生活。 再生醫學的出現,有機會帶來治療新契機。日本再生醫療學會理事長岡野榮之在節目中提到:「再生醫學指的是一種突破性的治療方法,借助細胞和基因的力量,來治療以前無法治癒的疾病。」患者幹細胞治療的主治醫師小林奈奈也在訪談時表示:「對於那些至今讓患者感到痛苦、悲傷,甚至對未來絕望的情況,我們現在能帶來一線曙光。」當傳統治療方式無法奏效時,透過再生醫學作為輔助性的治療方向,讓更多病患有機會能如常人般,不需再與自己身體的病痛拼搏,提升生活品質,看見新生的可能。 再生醫學幹細胞療法的挑戰與突破  在再生醫學的範疇中,「幹細胞療法」被認為是再生醫學中最具潛力的技術之一,幹細胞會分化成不同的細胞,成為建構身體的基礎,利用回輸來修復或替換身體目前受損的組織。現已能透過基因編程來創造更高功能的細胞,如何在再生醫療中運用這些細胞,將成為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 間質幹細胞具有強大的分化潛力,可分化成軟骨細胞、脂肪細胞等,修復或替換受損的細胞與組織,尤其在治療退化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臨床試驗上廣泛應用。長庚大學醫學系葉漢根教授也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找出最佳幹細胞捐贈者的「超級幹細胞」,這些幹細胞的適應性和再生能力更強,有望匹配更多的患者需求,讓更多疾病獲得有效治療。 雖然再生醫學極具發展潛力,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療效長期數據不足、高昂的治療成本,以及幹細胞的培養有賴大量技術人員不分晝夜悉心操作和試驗研究,不僅曠日費時、且耗資甚鉅。 隨著技術進步與政策支持,這些問題有望在未來逐步解決,並推動再生醫學走向更大規模的臨床應用。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 David Sinclair 曾表示,人類有望更加長壽,甚至活到150歲,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再生醫學帶來的革命性轉變,使全人類都有機會得以活得既長久又健康!《醫療先鋒:再生醫學》節目將於11月13日星期三晚上8點於 Discovery 頻道首播,讓觀眾一探尖端醫學的現在與未來。 《醫療先鋒: 再生醫學》預告片:https://youtu.be/LB30m4kneXk?si=KU6zaXPls7Omu4Er

孩子總是抱怨又累又渴? 醫:有可能是「這疾病」 醫界、病友團體共同呼籲提升疾病認知與友善環境

孩子總是抱怨又累又渴? 醫:有可能是「這疾病」 醫界、病友團體共同呼籲提升疾病認知與友善環境

家長注意!若學齡兒童常讓老師抱怨孩子上課疲倦、喝水又喊口渴、一直上廁所,小心別誤下判斷,認為是孩子逃避上課!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提醒,這可能是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身體缺乏胰島素,無法有效調節血糖,孩子正在經歷高血糖時的症狀!由於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多在兒童期和青春期前後(10~19歲) ,醫師提醒若有上述症狀,再加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就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 每年約有近500名患者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終身得靠胰島素治療,照護上需注意行動、飲食、治療是否會導致低血糖而危及生命,讓許多家庭措手不及,也很需要學校、安親班等師長、同學的支持 李洮俊醫師就分享,曾有學校因為擔心照護資源不足,而拒絕第一型糖尿病的學童入學。致力於糖尿病校園衛教活動的愛胰協會常務理事劉苑菁護理師分享:「例如,這些孩子在上課時發生低血糖需要立即進食被誤以為偷吃東西、使用數位設備監測記錄血糖卻被認為有特權攜帶手機,或注射胰島素時被誤認在注射毒品,甚至以為糖尿病會傳染等。這些偏見可能讓孩子在校園中不敢公開病情,進而影響他們的血糖控制與健康管理。」因此愛胰協會從2019年與台灣諾和諾德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校園講座,提升友善環境。「有小糖友回饋,活動後同學們不再投以異樣眼光,能夠自在地在學校測量血糖和注射胰島素,若有低血糖等狀況也能獲得即時協助。」 今年世界糖尿病前夕,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與愛胰協會聯手,邀請日本模範糖友以及醫師至臺中市大里區立新國民小學解說疾病及照護。模範糖友大村詠一為前日本國家有氧體操選手代表,4歲開始接觸有氧體操,8歲時發現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一度因為飲食以及治療影響他的體操表現,但在持續努力下,於2002、2003年的有氧運動競技青年組取得世界冠軍,退役後積極參與推廣去汙名化活動。他分享道,自己小時候會躲起來打針,不想解釋自己的疾病,怕被同學可憐,但在老師的鼓勵下在一次作文中分享,沒想到意外的獲得許多同學的幫助,甚至還有朋友幫他創作繪本讓大家認識一型糖尿病。大村也鼓勵在場糖友同學,不要因生病而變弱,反而應該因病而更堅強,在持續治療的同時更為努力!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楊宜瑱醫師提醒師生,「發現有異狀,例如糖友臉色蒼白、意識混亂、口齒不清、精神恍惚等需盡快通知師長及校護,補充糖份或給予升糖素等緊急協助,但其實第一型糖友透過胰島素治療以及血糖監測,也能很健康自在的生活,無須給予過度關注或限制糖友的生活或運動。」 立新國民小學校長蔡添元表示,學校也有在學的糖友,很開心能與協會合作提高疾病認識,學校安排在學的糖友家長入校參與這次活動,向大村學習交流。「學校重視每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樣的活動不僅提升師生的健康知識,也讓學生學會如何尊重和支持不同健康需求的同學,創造師生安全、溫馨與和諧的學習環境。」李洮俊醫師則補充,國健署有發行”學校糖尿病照護參考手冊”供師長、校護參考,再搭配校園的衛教活動,定能改善小糖友的校園生活品質。 圖/11月4日糖尿病校園友善宣導活動(左起:翻譯員、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副秘書長 林冠怡、日本模範糖友 大村詠一、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 徐慧君、臺中市大里區立新國民小學校長 蔡添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部長 楊宜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大揚 圖/日本模範糖友大村詠一帶動臺中市大里區立新國民小學學童進行有氧體操

全球首款搭載4D感測器的助聽器上市 模擬大腦聆聽方式提升語音接收率

全球首款搭載4D感測器的助聽器上市 模擬大腦聆聽方式提升語音接收率

聽力損失不會產生紅腫熱痛,經常容易被忽略而導致腦組織萎縮和憂鬱,進而增加失智的可能性。但仍可透過若干徵兆及早發現與矯正,例如不自覺地將電視音量調高、日常溝通對話也有雞同鴨講、答非所問的狀況。 聽損未矯正-失智找上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博士研究中指出輕度聽損至聽力嚴重受損的人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要高出一至五倍。使用助聽器的年長族群,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可減緩一半。馬偕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教授也指出,老化最大危機就是失智,其中最能延緩失智的可控因素為「控制聽覺損失」。針對聽力的預防保健,應該有規律地聽力篩檢,如發現聽力出現缺損就應該配合輔具評估,投資聽力健康是可以終身獲利的。 然而傳統助聽器普遍使用方向性技術來提升語音理解,然而方向性技術難以還原真實聲音場景,如此一來大腦需消耗額外認知能量來理解語音,進而導致聆聽費力度提升,恐增失智風險。。 與丹麥技術大學合作視聽沉浸實驗室 實現「大腦聽力科學」 為了探索大腦在正常狀態下如何自然處理聲音,丹麥助聽器百年大廠Oticon與丹麥技術大學合作,設計了一套深度沉浸式虛擬聲音體驗,利用64聲道球形揚聲器在視聽沉浸實驗室(AVIL)進行測試,透過測試者頭部和身體移動以及腦波紀錄,研究人員分析了語音和環境聲音是如何在大腦中獲得平衡。並將研究結果結合獨家專利技術,推出全球首款搭載4D感測器的助聽器Intent,帶來更貼合大腦自然處理聲音的聽覺體驗,實現「大腦聽力科學」。 台積電AI晶片再發威 催生新型智能晶片升級 Oticon憑藉其源自台積電的新型智能晶片Sirius,搭載深度神經網絡技術 DNN 2.0,及首度載入助聽器的4D感測器技術,推出全新AI助聽器Intent,此款全新助聽器的核心概念為捕捉並支持使用者的真實聆聽意圖。根據視聽沉浸實驗室(AVIL)實測結果顯示,即使在單一或複雜的聆聽環境,Intent都可以幫助不斷進行聲音的適應調整,語音訊息接收增加逾三成,語音理解力也顯著提昇。並根據腦電圖(EEG)顯示,配戴Intent助聽器的使用者對周圍聲音的專注度也明顯提高。 瞄準個人意圖的4D感測器技術 科林助聽器資深聽力師蔡鋕鑫指出,能放大語音並抑制噪音的助聽器已經是「基本款」,即使身在同一個聆聽環境中,每個人的溝通目的仍有所不同。有些人希望能專注在一對一交談的情境,聚焦聆聽特定對象說話;有些人則需要隨時對周遭環境保持留意,以確保能及時對環境變化做出反應。Oticon Intent中的4D感測技術可綜合運算「360°聲音場景」、使用者的「頭部轉動」與「身體運動」狀況,以及實際的「對話活動」四大面向,精準快速辨識使用者當下的溝通目的,迅速改變助聽器設定,給予使用者個人化的支持。 體驗數位生活-情感連結無遠弗屆 除了突破性聽力科技,Intent可以直接從Apple及Android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串流音訊,配合藍牙設備進行手機通話與音樂、影劇的聆聽,為使用者帶來高品質的聆聽享受。此新一代的高速充電款,充電2小時即可以提供一整天的電池使用量,30分鐘快速充電亦能補充8小時的可用電力。 聽力達人靠助聽器完美展現幽默長才 擁有長達16年助聽器配戴經驗的金鐘金馬雙金影帝陳博正西哥號稱「助聽器達人」,他表示戴上Intent後立即感受到聆聽清晰度的提升,即使是在過去覺得吃力的多人對話場合,都覺得溝通起來更加輕鬆舒適,也更能發揮自己的幽默長才,評價為是一款"真正懂我"的助聽器。 衛部醫器輸壹字第015082號|北市衛器廣字第113090108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