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防超級細菌無藥可用 亞東籲大眾就醫「4不1要」

防超級細菌無藥可用 亞東籲大眾就醫「4不1要」

抗藥性細菌的高盛行率是醫界的重大挑戰,不僅影響醫院患者,隨著病患出院攜帶抗藥性細菌回家或長照機構,逐漸擴散至社區。亞東醫院12日舉辦抗生素衛教講座,邀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到院,設計互動式問答,同時設置細菌主題看板,提升民眾對抗藥性細菌的認識。 羅一鈞表示,衛福部已推出「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預計明年投入2億元,盼達成5年內抗生素用量減5%等7項主要目標。透過政府、醫師和民眾攜手合作維護抗生素的多樣性,應對抗藥性威脅。 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強調,在生活中遵守「四不一要、診間三問」原則。四不:「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私自購買抗生素服用;「不」服用他人抗生素;「不」隨意停藥;「一要」要遵循醫師指示。推廣「診間三問」的概念,詢問醫師「處方是否包含抗生素」、「抗生素需服用多久」、「服藥有無注意事項」。 抗藥細菌 隨患者回家進入社區 楊家瑞指出,細菌為求生存,服用抗生素後,有些細菌會被消滅,但抗藥性細菌會佔據「地盤」,形成抗藥性菌株;這些抗藥細菌隨患者回到家中,進入社區。此外,為防家禽家畜感染,一些農牧業者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導致耐藥性細菌進入水源,危害環境。 內科部主任廖俊星提醒,抗藥性問題在肺炎鏈球菌及大腸桿菌中特別嚴重。肺炎鏈球菌多存在於呼吸道,與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相關,政府推廣疫苗大幅降低感染率。然而,肺炎鏈球菌感染常由病毒引發,疫苗僅是一部分,還要配合勤洗手、戴口罩才能防止傳播。 大腸桿菌主要棲息在腸道,與尿道感染和腹腔感染相關,孩童期的大腸桿菌通常無抗藥性,隨年齡增長與抗生素使用增多,抗藥性問題逐漸浮現。不當使用抗生素會助長大腸桿菌抗藥性,建議小病如感冒應避免使用抗生素。 民眾普遍認為益生菌能改善腸道健康,益生菌不能達到最佳保健效果,更重要的是多攝取蔬菜、少食紅肉,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此外,胃酸在保護腸道中扮演重要角色,過度服用胃藥降低胃酸,易讓外來細菌入侵腸道。 抗生素與消炎藥 不混為一談 廖俊星指出,許多人仍將抗生素與消炎藥混淆。抗生素是對抗細菌利器,無法殺死病毒;感冒多由病毒引起,非細菌導致,消炎藥可緩解症狀。輕微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例如尿道感染,透過多喝水、不憋尿可減少風險,僅在發燒或全身性反應時需用抗生素;一般皮膚傷口多數能自行癒合,僅紅腫嚴重時才使用抗生素。 亞東醫院長期致力抗生素衛教,加強與民眾溝通,提升對抗藥性細菌的認識,增加醫護人員專業培訓,強化在抗生素管理與感染控制專長,控制抗藥性細菌蔓延。

「消炎藥≠抗生素」用藥迷思你中了嗎?成大醫院抗生素衛教巴士啟動 全面防堵抗藥性危機

「消炎藥≠抗生素」用藥迷思你中了嗎?成大醫院抗生素衛教巴士啟動 全面防堵抗藥性危機

成大醫院李經維院長表示「抗生素並非萬靈丹,它的使用必須建立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濫用抗生素不僅無法改善病情,反而可能產生副作用,甚至造成細菌抗藥性的問題。」。為提升民眾對於抗生素使用正確認知,及響應世界抗生素認知週,成大醫院於11月4日至11月8日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呼籲抗生素不當使用已演變成全球性的公衛危機,需大眾共同努力對抗。 破除抗生素迷思:抗生素非消炎藥 成大醫院李經維院長強調「正確用藥觀念是守護全民健康的關鍵」,讓民眾理解抗生素與一般消炎藥的差異,是當前醫療衛教的首要任務。最常見的用藥迷思,常把抗生素誤認為是消炎藥。「『消炎』本質上是減輕發炎反應,而發炎可能源自感染、外傷、過敏等多種原因。抗生素的功能是專門對抗細菌感染,並非所有發炎症狀都需要使用。」另外像感冒、喉嚨痛等常見症狀,大多是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不但無效,反而可能破壞體內原有的細菌生態平衡。李院長以比喻說明:「就像在花園裡使用除草劑,不僅會殺死雜草,連有益的植物也會受到波及。」 針對一般民眾常見的運動傷害,李經維院長表示,像扭傷等造成的發炎,只要適當休息並搭配消炎止痛藥,就能有效改善,完全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作為醫學中心,我們有責任帶領民眾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強調,成大醫院近年來在抗生素管理上投入大量資源,包括建立完整的用藥監測系統、強化醫護人員教育訓練,以及推動跨院際合作計畫。 成大醫院副院長暨南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柯文謙醫師說明抗藥性的形成機制。「細菌具有驚人的適應能力,在抗生素的壓力下,會不斷演化出新的抗藥機制。這就像是一場軍備競賽,而人類開發新藥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細菌的演化速度。」 超級細菌來襲!抗藥性危機不可輕忽,成大醫院建立抗藥監測系統盼防堵細菌危機 「更令人憂心的是,我們發現有些細菌不僅對單一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更出現了多重抗藥性的情況。」柯文謙醫師指出,這種「超級細菌」使得許多原本容易治療的感染變得棘手,「以往我們還有後備藥物可以使用,但現在連最後一線的抗生素都可能失效。」 為了應對這個挑戰,成大醫院建立完整的抗生素管理機制。柯文謙醫師表示:「我們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包括建立抗生素處方審核制度、定期進行抗藥性監測、加強感染管制措施,並推動跨科部合作。特別是在加護病房等高風險區域,我們更建立了抗藥監測系統及應對機制。」 同時,柯文謙醫師也特別提到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抗藥性問題不是單一醫院或單一科別能夠解決的,需要醫療體系、政府部門、學術機構的共同努力。」他透露,成大醫院已與疾病管制署和多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網絡,共同分享抗藥性監測數據和治療經驗。 「抗生素是珍貴的醫療資源,需要全民共同珍惜。」面對抗藥性威脅,成大醫院呼籲各界攜手合作,透過正確用藥觀念,共同守護全民健康。 觀看更多: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YVjR7cAHAaQGuoHP/ 

全台首創互動式抗生素衛教巴士開進奇美!醫:濫用恐淪『無藥可醫』困境

全台首創互動式抗生素衛教巴士開進奇美!醫:濫用恐淪『無藥可醫』困境

抗生素濫用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為提升民眾正確用藥觀念,奇美醫院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推出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透過互動式設計讓民眾更了解抗藥性細菌的危害。 抗藥性細菌威脅日益嚴重 需醫病協力防治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表示,抗藥性細菌不僅存在於醫院內,更會在社區中傳播。為此,奇美醫院自1997年起即建立嚴密的抗生素監測與管理機制。2012年更率先全台引進「基質輔助雷射脫附游離/飛行時間質譜儀」,大幅縮短菌種鑑定報告時效,讓醫師能更快速確診並使用正確抗生素,有效提升病人存活率和照護品質。 林院長進一步解釋,醫院也導入自動化細菌鑑定系統,從接種分離定量到影像分析,都能進行智能管理與流程優化。「質譜儀配合自動化接種鑑定系統,讓我們能快速制定精確的治療方案,不僅改善病人存活率,也能減少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目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細菌的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林院長指出,醫院透過感染管制委員會制定抗生素用藥指引,並由感染科醫師進行審查,確保用藥適當性。 民眾用藥迷思多 醫師籲遵醫囑按時服藥 奇美醫院內科部部長暨南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副指揮官湯宏仁醫師提醒,民眾常見的用藥迷思包括:症狀改善就自行停藥、減少劑量延長服藥時間、誤將抗生素當消炎藥使用等。 「劑量不足又延長服藥時間,反而會增加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湯部長強調,民眾應遵醫囑完整服用處方藥物,若有剩餘應送回醫院處理,不要隨意丟棄。他也呼籲醫護人員在處方時,應詳細向病人說明用藥方式與注意事項。 攜手推動衛教 期望建立正確用藥觀念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陳宜君所長表示,抗生素抗藥性是世界衛生組織自2000年起即開始關注的議題。這次衛教巴士展覽透過活潑的設計與互動方式,讓民眾更容易理解抗藥性的危機。 奇美醫院也推動「四不一樣、掛號三問」的用藥原則,提醒民眾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院方表示,展覽將持續至本週五,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來參觀,一同為對抗抗藥性盡一份心力。

「2024疫苗十大新聞」票選正式開跑!快來選出你心中的疫苗話題王

「2024疫苗十大新聞」票選正式開跑!快來選出你心中的疫苗話題王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親友相聚、熱鬧慶祝的同時,也別忘了健康是最珍貴的禮物。疾病傳播的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高風險族群,更需要特別關注!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一直以來關注民眾健康,每年都會舉辦「疫苗十大新聞票選」活動,期望透過回顧與疫苗相關的熱門議題,喚起大家對疾病預防的重視。

固齒神方改善牙齦出血  銀花清新漱口水緩解牙周炎

固齒神方改善牙齦出血 銀花清新漱口水緩解牙周炎

健康的牙齦刷牙時並不容易出血,如果經常刷牙出血,肯定就是牙齦出問題了。牙齦出血少部分是由於全身疾病因素如白血病或是血友病,但絕大部分是由牙周炎引起的。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中醫師表示牙周炎在中醫來看其實跟體質有關係,牙齦出血幾乎都伴有口臭及牙周病的症狀,少數者甚至有家族慢性病史。究其原因,通常不乏是睡眠不足、暴飲暴食、壓力大等現代文明病之因素所造成。因為這些不良行為極易造成體內臟器之負擔,使得自身免疫力下降,口腔血管脆弱,甚至凝血機制紊亂。所以飲食及生活作息不正常常常是致病元凶,而牙齦經常出血常與「胃火旺盛」有關。飲食愛吃烤辣炸等容易上火食物,加上經常熬夜,形成就會形成「陰虛火旺」的體質,都容易增加牙齦出血的機率。中醫臨床上可配合「清熱和胃、涼血止血」調理。而還有一種牙齦出血是屬於氣血兩虛型的體質,通常發生在老年人牙齦萎縮的狀況,患者常常講話無力,身體怕冷,牙齦流血顏色較清澈,不易止血,治療可配合補氣養血的方式治療中藥對於口腔保健,牙齦出血、或是牙齦萎縮,嚴重則會讓牙齒鬆動脫落,影響咀嚼消化功能,中醫師也有一套。周大翔中醫師保健牙齒可以「叩齒,是唐朝的「藥王」孫思邈提倡的牙齒保健方法。叩齒有「晨起叩齒三十六,到老牙不落,」的說法。具體做法是將把嘴巴微微合上,讓上下排牙齒發出響聲輕叩36下,疏通經過口腔的經絡,若能在三餐飯後上下叩齒,更能固腎健脾,幫助消化。「但要注意叩齒力道不可太大,以免傷害牙齒組織, 而牙齒出血多半是牙周病引起,清朝陳修園的醫書內記載固齒神方之中藥牙粉 藥方成份: 1.青鹽: 5錢. (請勿用一般的海鹽代替). 2.石膏: 5錢. 3.補骨脂: 4錢.製. 4.花椒: 1錢5分(去目). 5.白芷: 1錢5分. 6.南薄荷: 1錢5分. 7.旱蓮草: 2錢5分. 8.防風: 2錢5分. 9.細辛: 1錢5分.全部研磨成細粉保持乾燥即可使用 花椒、細辛偏溫熱藥材,口腔發炎或體質偏屬燥熱的民眾建議將這2味藥材去除;虛寒體質的民眾也可以加點炮附子。另外,若有嘴破情形的民眾則不建議使用,以免刺激傷口導致傷口疼痛不適。 周大翔中醫師解釋以上是這一帖中藥牙粉藥方成份,用於防治牙周病,改善牙齦出血,通常可用一般的牙膏在沾固齒神方,刷完牙後漱口,接著用手指或牙刷按摩牙槽2~3分鐘,每天早晚兩次有助於口腔局部血液循環,就會發現牙齒有比較堅固不會搖動,而兒童若從小用此牙粉,就比較不會蛀牙。 如果是牙齒導致的口臭,中醫常常歸類為胃火旺,建議可使用中藥水漱口可以將牙齒表面沒有被細菌發酵的食物沖掉,減少牙齒發炎、預防蛀牙,像是金銀花、薄荷、淡竹葉,荊芥,玄參,生甘草等,就很適合當漱口水使用,能夠抗菌、改善牙齦發炎。 銀花清新漱口水 材料:金銀花2錢、薄荷2錢、淡竹葉5錢、玄參3錢、生甘草3錢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玄參滋陰消腫;薄荷發散風熱有抑制發炎、止痛效果;淡竹葉清涼解胃熱,生甘草清熱、抑菌的功效。 作法:取上述混和中藥材加入1000ml水煮沸5分鐘,放涼即可使用,隨時漱口。在口中含20cc中藥漱口水,先低頭讓漱口水浸泡口腔前部牙齦,再來向左、向右擺動,泡左右側牙齦,接著往後仰浸泡後側牙齦,每次浸泡約3分鐘後即可吐出,每天飯後使用。

創新微創手術新紀元 單孔腹腔鏡讓子宮肌瘤手術傷口更隱密

創新微創手術新紀元 單孔腹腔鏡讓子宮肌瘤手術傷口更隱密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婦產科手術也朝向更精緻微創的方向發展。傳統腹腔鏡手術需要3到4個傷口,但新一代的單孔腹腔鏡手術只需在肚臍處開一個1到1.5公分的小傷口,就能完成子宮肌瘤切除手術,不僅恢復快速,更能大幅減少術後疼痛,讓患者重返正常生活的時間大幅縮短。

甲狀腺功能低下致肥胖  中醫利水消腫去痰濁

甲狀腺功能低下致肥胖 中醫利水消腫去痰濁

一名26歲女性,總是覺得懶散睡不飽,做事總是沒什麼衝勁,更讓他在意的是不斷增加的體重,不管怎麼節食總是瘦不下來,減重特別的困難,小心這可能就是甲狀腺低下導致。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醫認為臟腑功能失調容易造成身體虛弱,身體自然會想要把更多的營養吸收進來,但是卻無法有效的代謝,久了以後就會囤積在身體裡面,造成氣虛型的肥胖,所以要以補氣溫陽的方式來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這通常發現在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如果還是以利水消脂的藥則常常徒勞無功,所以吃補藥也可以減重,就是非這類型的患者莫屬了。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長期的便秘與膽固醇超標常常也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徵兆,甲狀腺低下導致身體內分泌系統失常,腸胃沒有足夠的動能將宿便排出體外,長期下來產生危害身體的毒素 在中醫來看就是所謂的痰濁,也會連帶影響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進而造成痰濕型的肥胖體質。在臨床表現上常出現畏寒、舌苔淡白、疲累、拉肚子等症狀。男性還可能會出現性功能低下、陽萎、女性則可能出現月經不順、經血過多、下腹冷,不孕等情形,吳宛容中醫常用溫陽的四逆湯、真武湯來調整甲狀腺功能,使甲狀腺分泌趨於穩定,而體重才有下降的可能。 在日常生活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睡眠品質,充足的睡眠是穩定內分泌系統最好的治療方式,飲食習慣方面建議使用含碘的鹽,而非食用玫瑰鹽、海鹽或岩鹽等精緻鹽品,因為缺碘容易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而造成水腫與虛胖。 吳宛容分析本身如果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避免過度加工的澱粉類食物如蛋糕、蔥油餅、油條、餅乾等容易干擾甲狀腺功能、如果要減重平常應減少精製糖、油、砂糖、鹽、玉米粉及麵粉類等製作的精緻食物,多吃新鮮自然的食物或較粗的澱粉如番薯等,可以幫助調節內分泌和免疫系統,而市售加工過的堅果包括核桃、花生、葵花籽、杏仁、松子、開心果等,因添加糖和鹽等調味料屬於富含脂肪的高熱量食品,脂肪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葡萄糖,除血糖升高與成脂肪囤積之外,也會導致甲狀腺分泌不穩定,如果要吃,也要掌握吃未加工堅果和每天不可超過20至30公克的原則。此外其他加工類食物,包括加工肉、罐頭肉、醃製水果和醬菜,都要盡量避免,才可以有效對抗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肥胖喔。

秋冬新冠、流感雙重威脅!醫籲:新冠病毒像間諜 伺機攻擊各個器官 千萬不可輕忽!接種疫苗可預防重症風險

秋冬新冠、流感雙重威脅!醫籲:新冠病毒像間諜 伺機攻擊各個器官 千萬不可輕忽!接種疫苗可預防重症風險

許多人以為新冠病毒已經不再具威脅,但事實上新冠病毒尚未消失,從家醫科及耳鼻喉科門診量來看,疫情並未降溫;而同時間,原本以秋冬兩季為流行期的流感病毒也來攪局,今年夏季,已出現為數不少的病例數。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指出,過去三年新冠病毒肆虐,流感病毒因「免疫負債」而造成現今病毒十分活躍;且疫情結束後,國人頻繁出國也可能將南半球的流感病毒帶回國內,導致病毒已經一年四季都存在。他提醒,民眾應盡早接種流感與最新JN.1新冠疫苗,以提早獲得保護力。 流感+新冠 兩病毒加乘  加重長輩疾病嚴重度 黃振國理事長分享從9月初開始,就在10名疑似病患中篩檢出4名A型流感患者,顯示流感病毒的威脅早已來臨。年長者與慢性疾病患者是新冠與流感重症的高危險族群,主要是因免疫功能較弱,難以有效抵禦病毒入侵,若同時有兩種以上病毒感染,加上本身伴隨的慢性疾病,多重影響下更容易增加疾病的嚴重度。 黃振國理事長表示,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雖然都會造成呼吸道感染,但新冠病毒的影響範圍更廣泛,「新冠病毒就像間諜般,會隱藏在各器官中,伺機攻擊心臟、肺臟等,甚至影響大腦導致有腦霧現象。」而流感多侷限在上呼吸道,但嚴重時仍可能導致心肌炎、肺炎等,也一樣不能輕忽。 病毒變異速度快 施打疫苗仍是防疫重點 針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民眾會擔心現有疫苗是否有足夠保護力?對此黃振國理事長強調,病毒變異快速確實會影響疫苗的保護力,臨床的確有不少重複感染的案例,儘管如此,仍建議民眾要持續施打疫苗,「因為這次病毒的變異程度更大,接種最新的JN.1新冠疫苗能提供一定的保護力,減少重症的發生。」 坊間也有民眾擔心疫苗的副作用而不敢接種,黃振國理事長表示現今疫苗研發技術已經更加成熟,臨床試驗更充足且經持續監測後,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比例與嚴重程度都比過去低。他建議民眾可在身體狀況良好、選擇適當的時間並與醫師溝通自身狀況後施打疫苗,避免將其他病症與疫苗副作用相混淆。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醫界普遍預測新冠疫情下一波高峰將在秋冬報到,黃振國呼籲,接種疫苗仍是預防重症最有效的方法,千萬不要心存僥倖,畢竟病毒變異難以預測,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不相同,應積極評估自身風險,透過施打疫苗來保護自己與家人,才是最佳防疫策略。

最快5分鐘完成治療! 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助乳癌病友減輕負擔

最快5分鐘完成治療! 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助乳癌病友減輕負擔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治療武器日益多元化,使得治療效果大幅提升。現今,在治療同時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已成為重要目標。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藥物的問世,不僅能提高存活率,更能大幅縮短治療時間,讓病友能迅速回歸日常生活,減輕長期治療帶來的身心壓力。 HER2標靶藥物帶來治療突破:照亮惡性乳癌病友的希望 一名70多歲的女性因走路不穩而前往醫院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她的乳房長了腫瘤,並伴隨著腦部轉移,最終被確診為HER2陽性乳癌。然而,在接受HER2雙標靶治療後,這位病友的腫瘤明顯縮小,腦轉移情況也獲得了良好的控制。至今已經三年,重新獲得了生活的行動力和新希望。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主任指出, HER2乳癌病友存活期往往不長,但隨著雙標靶藥物的發展,大幅延長病友的存活期。張建仁主任進一步說明,「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陽性乳癌病友約佔台灣所有乳癌病例的四分之一,當HER2基因過度表現時,癌細胞會快速生長,故這類型癌症的侵略性較高。所幸,雙標靶的問世改寫了這類病友的命運。」 雙標靶治療無論在早期或晚期乳癌治療上都有其重要角色。張建仁說明,早期HER2陽性乳癌若透過手術、化療與雙標靶治療後,5年無病存活期(DFS)可達8成5以上。對於晚期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也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HER2雙標靶給藥方式大躍進:大幅縮短乳癌病友治療時間 傳統的HER2雙標靶治療主要透過靜脈注射或人工血管給藥,這種給藥方式往往需要根據病友的身高與體重計算劑量。每次治療前,病友需等待藥物調配,隨後進行長時間的靜脈注射。首次療程時間約為2.5至3小時,後續療程每次也需耗時1.5至2小時。對長時間留院的乳癌病友來說,是一個艱鉅的挑戰,這個治療過程容易對病友的身理及心理造成雙重壓力。 醫療技術的進步為乳癌治療過程帶來了嶄新的突破。雙標靶皮下注射藥物是將兩種HER2標靶藥物結合為單一劑型,簡化了治療過程。首次治療僅需8分鐘,而後續每次療程僅需5分鐘,相較於傳統靜脈注射,病友在醫院的停留時間大幅減少,使治療過程變得更輕鬆便利。此外,皮下注射方式還能降低靜脈炎或血管損傷等併發症的風險,從而減輕病友的生理負擔。 減輕乳癌病友身心負擔 重拾正常生活 張建仁主任指出,在治療乳癌的過程中,病友的心理負擔也不容忽視。長時間待在醫院不僅增加了感染的風險,還容易讓病友產生焦慮或沮喪。隨著雙標靶皮下注射的出現,病友在治療過程中的停留時間大幅縮短,僅需花費極少的時間便能完成治療,減少了對日常生活的干擾。 乳癌病友的年齡層逐漸降低,許多病友在診斷出乳癌時仍處於工作或家庭責任重大的階段。對於這些年輕病友來說,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的便捷性尤為重要。張建仁主任強調,皮下注射不僅能減少病友在醫院的時間,更能讓他們迅速恢復日常生活,兼顧工作與家庭,讓治療不再成為生活的負擔。 張建仁主任呼籲,乳癌治療已進入精準化,建議病患在接受治療時同時也要調整心態,這對後續治療及長期生活品質都至關重要,並應有充足睡眠以助身體恢復,選擇天然且均衡的飲食少加工醃製食品,且要規律適度運動、維持良好社交生活,透過積極的治療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必可重拾健康人生。 圖/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張建仁醫師

天天喝牛奶還是骨鬆?中醫補鈣食療治療骨質疏鬆症

天天喝牛奶還是骨鬆?中醫補鈣食療治療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質流失」的疾病,在正常情況下,骨質在體內從小持續累積(即俗稱之「骨本」,bone mass),到25歲上下時,達到最巔峰,之後隨年齡逐漸下降流失,婦女於更年期停經後,因賀爾蒙影響流失速度大幅增加,因此骨質疏鬆最常發生於停經後之婦女等。也可以說骨質疏鬆症是種隱形的疾病,直到骨折發生,一般人根本很難察覺,更年期後開始是氣血不足,長期過度勞動,或大病後引起精氣虧損,使得骨枯髓減,所以中醫的病理轉機大多離不開腎虛,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骨頭的發育、生長、強弱均與腎氣的強弱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骨質疏鬆易骨折,腎虛則腰痛,而骨質疏鬆臨床症狀以腰痠痛為主,所以補腎中藥在步入老年化的前期使用,具有預防和減輕骨質疏鬆的作用。因為腎是先天之本,須靠後天脾胃的生化滋養與氣血循環的暢通,才能發揮腎的正常功能,適當的健脾也是治療的方法,只要好好養腎,就能達至骨骼強健的效果。腎有儲存精氣作用,要令精氣充沛,就要靠脾胃轉化的水谷精氣補充。因此,脾胃的健康與腎臟的健康是息息相關。 有統計顯示,全台長者每年都在增長。隨著人口老化,患上骨質疏鬆的人數亦明顯上升 骨質疏鬆的成因是骨骼鈣質流失所致。中醫典籍記載:「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這明確指出腎主骨的概念。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為何現代人骨質疏鬆如此嚴重,臨床上常常發現酸性濕熱體質的人特別容易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這主要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現代都巿人喜歡吃零食,例如:薯片、煎炸食物、雪糕、巧克力、汽水、奶茶及啤酒等,這些油膩及含有高糖分的食物,會令身體體液由中性變為酸性。當體液偏酸,身體的平衡機制會啟動,並從骨骼中抽取鈣質。這樣會令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而壓力也會造成骨鬆,當我們情緒經常出現大波動或長期精神受壓,身體的荷爾蒙分泌會出現失衡,影響脾臟及腎臟的排毒功能。毒素積聚會令身體體液偏酸,鈣質會因而流失。 莊可鈞中醫著重陰陽平衡,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戒除垃圾食物,減少體液變酸,從而減低鈣質流失。另外,我們也可以多吃含豐富蛋白質及鈣質的食物,以補充身體的鈣質所需。充足而有適量的運動可以穩定情緒,增加身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鍛煉鍊身體的平衡感,使骨骼保持健康。 多補充含鈣質食物:小魚乾、牛奶、奶製品、芝麻、豆類、豆腐、金針、海菜、蕃薯葉、蕃茄、芥蘭菜、木耳、枸杞、蛋黃、杏仁、全麥麵包。另女性於懷孕與哺乳期鈣質每日應攝取1,000~1500毫克才能補充生理所需。 補鈣食療:小魚乾補腎養胃排骨湯 材料: 1. 肉從蓉2錢、麥門冬3錢、紅棗2錢、炒白朮2錢。 2. 豬小排1斤、苦瓜1條、小魚乾1兩。 3. 鹽1小匙、薑片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2000cc,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500cc,過濾取湯汁備用。 2. 豬小排洗淨川燙,小魚乾洗淨用水泡軟,苦瓜切小塊狀。 3. 取一瓦鍋,放入豬小排、小魚乾、苦瓜和薑片,倒入藥汁和清水3000,置電鍋蒸熟加鹽即可。 功效: 肉從蓉補腎為更年期骨鬆的第一妙藥,麥冬養陰生津,防止藥性太過溫躁,白朮與紅棗調養脾胃,促進鈣質吸收,苦瓜可防止藥性太過溫躁,豬小排,小魚乾則為鈣質最佳來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