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職場壓力的三大源頭

職場壓力的三大源頭

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人力銀行分別針對勞工朋友與企業主兩方進行「職場健康指數大調查」的結果發現:「長期外食、營養不均」、「工作壓力過重」、「缺乏運動」均是勞資雙方公認的前三大職場健康殺手。而在相類似的調查中也發現:「薪水太低」、「中年轉業」以及「競爭激烈」是職場壓力的三大源頭。姚林生心理師指出,職場壓力的調適不良常會導致民眾的身體健康、家庭、人際社交、生活及睡眠品質出現困擾,嚴重者甚而出現身體與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調查發現,身陷高度職場壓力的人,如果再加上工作內容必需執行大量重複性動作的話,該人遭受過勞傷害的風險也就愈高,更甚者可能造成如過勞死、猝死症、冠狀動脈心臟等重大傷害。【 員工的壓力與情緒管理】 1.) 勇於接受挑戰,如果能夠盡量提升自己的本領,做好時間管理,強化工作效率的話,對於工作中的變化或要求就自然能夠應付,甚而在不滿意工作環境的時候,也才有機會改變不良的環境或是轉換環境。2.) 當環境不是很能改變或是自己的能力狀況有瓶頸而久不能突破,不防暫時先調整自己的期待或轉變自己原來所堅持的焦點,先讓自己學習起碼能在目前的情境不要慌亂或沮喪,因為這樣反而更影響自己的表現或未來的身心與職業發展,不妨多找人商量,互相傾訴分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3.) 學習維持一個彈性且不執著的人生態度,不管你決定使用哪一種的態度或方法來處理你的壓力,就值得你放手好好的去一試,而且如果真的行不通時,也不要忘了可彈性的改變你的因應策略或原先之選擇。 4.) 管理你的生活型態,包括:睡眠、飲食、運動、休閒、放鬆、生活作息等等,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才能讓你有充足之體力、腦力、心力來應付壓力與情緒之挑戰。5.) 建立一些人際與社會福利資源,好朋友、好同事是不會臨時從天上掉下來的,需平時就進行經營的。合得來就能進一步深交,沒有辦法很合得來的就起碼以能夠一起完成工作任務為為目標。 【在企業的部分】要能重視並引進職場心理衛生的概念,在工作環境中能提供可以讓員工了解壓力與情緒管理的資訊,不管是成立相關的負責部門或是定期邀請心理專業人員多提供相關之衛教資訊,讓整個企業能夠有適當的壓力與情緒管理知識與相配合的管道,如此必能使企業的工作氣氛更活撥、潛力更能發揮。

妙用無窮的優酪乳

妙用無窮的優酪乳

優格以牛乳為原料,經過乳酸菌的發酵,酪蛋白分解為小氨基酸,比牛奶更易吸收。脂肪粒子比牛奶更細小,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優格在發酵當中乳糖已分解,對「乳糖不耐症」者喝牛奶會腹脹、腹瀉,可改吃優格,便無此現象發生。優格內的乳酸與鈣結合成乳酸鈣,酪蛋白轉化成磷A,使鈣更易為腸道吸收。優格能使腸道內之雙叉乳桿菌轉成維生素B群。優格所含的有益菌為乳酸桿菌,有一般常稱之A、B、C三類活菌。優格添加寡糖使比菲德氏菌在腸道內生長得更好更多。【酸乳酪的功效】1.) 改善腸道內菌叢的比例:增加腸道有益菌(活性乳酸菌)抑制有害菌(大腸桿菌)的孳生,維持菌叢平衡狀態,達到有益菌85%、有害菌15%。2.) 重整腸道功能:尤其服用抗生素後,造成腸道益菌減少引起腹瀉,食用優格可增加有益菌數量,服用抗生素2小時後食用優格,可降低服抗生素,容易引發的腹瀉。3.) 降低膽固醇:乳酸菌可幫助排除體內的脂肪,減少膽固醇量。4.) 強化免疫系統:保護DNA免於受到致癌原的傷害;加強自然免疫及後天免疫;腸道好菌增加,抑制壞菌數量,降低毒素入侵體內,增強免疫力,減少發炎及罹患癌症機率。5.) 預防及減輕泌尿道、生殖道感染:乳酸菌代謝後所產生的乳酸改變泌尿道、陰道pH值,具酸性,pH值5∼5.5。在偏酸環境中各種有害病原菌不易滋長,尤其是對抗黴菌更有效。6.) 增加抵抗力:乳酸菌可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如癌症、感染,且能延緩腫瘤的開始及減少腫瘤的發生率,乳酸菌能增加自然殺手細胞(NK)的數目,加強殺手細胞的殺癌毒性,延緩腫瘤的發生,迅速修補致癌原所引起的DNA損傷。7.) 促進腸蠕動:可預防及改善便祕。【如何正確吃優格】早晨空腹吃,有益菌直接入腸道,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順暢;可搭配水果吃,補充優格所缺乏的維生素C;可沾食或拌菜,如自製優格沙拉醬,加入橄欖油、檸檬汁或番茄醬,可佐食生菜、拌水果或沾餅乾吃,也可將優格加入濃湯或咖哩飯內,經過加熱後活性乳酸菌功效減少,但仍保有蛋白質、纖維成分。優格與水果、蔬菜同吃,所含植物纖維可提供乳酸菌營養,且延長乳酸菌保留於腸道的時間。切忌與燒臘食品(如香腸、火腿、臘肉)共食,加工食品內添加亞硝酸,會與優格形成亞硝胺是致癌物質,盡量避免同吃。此外,糖尿病與痛風患者不能吃優格,500c.c.優酪乳有400大卡的熱量,而市面上優酪乳內添加多量糖分,因此糖尿病不宜食用。而所含菌類皆是高核酸物質,會形成普林,痛風病人更應避免食用。(本文擷取自「癌症飲食全書」一書,由原水出版社發行)

癌症篩檢,您做了嗎?

癌症篩檢,您做了嗎?

最理想的癌症防治策略是從預防著手,如改變不良之生活方式、採取促進健康行為、阻絕致癌物入侵人體。但癌症的誘導期及潛伏期均很長,所以早期患者不會感到身體不適,況且癌症致病因子複雜,許多癌症的病因至今仍然不明,所以癌症的防治除了以上的初段式預防外,尚需配合次段式預防,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正是癌症次段預防最重要的方法。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篩檢下的定義為:「篩檢是利用可迅速操作的檢查,在症狀未曾發病的人群中,找出疑似病例。篩檢並非診斷,篩檢結果如為陽性,應落實轉診到醫療院所,再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求得正確的診斷與必要的後續追蹤與治療。」下面就以國人常見的癌症為主,列出篩檢指南內容,一般民眾與高危險族群可以選擇的篩檢項目。【肝癌的篩檢】一般族群: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篩檢。高危險群:建議每四至六個月追查甲型胎兒蛋白或超音波。年輕(四十歲以下)而肝指數正常或只是輕微變化且經證實尚無肝硬化之B型或C型肝炎患者,大概可以一年做一次超音波掃瞄即可。【子宮頸癌的篩檢】一般族群:子宮頸抹片檢查與骨盆腔理學檢查、年齡小於十八歲開始有性行為的婦女,每年檢查一次;經過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檢查正常,經由醫師判斷可減至二至三年一次﹔而已婚婦女至少每年一次,到六十五歲以上。高危險群:每年檢查一次抹片,六十五歲以上仍需繼續抹片檢查。 【乳癌的篩檢】一般族群:大於二十歲的每位女性應每月乳房自我檢查(最好在月經結束後一星期內,若停經的婦女可在每月固定的一日檢查)。乳房理學檢查是二十至四十歲的婦女,每三年一次;四十歲或以上的婦女,每年一次。乳房X攝影檢查則是四十至四十九歲每兩年做一次,五十歲或以上每年做一次。高危險群:三十五歲起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四十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五十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超音波為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小於三十五歲的婦女,由於擔心日後放射線影響較大,可考慮先做超音波檢查。【大腸、直腸癌的篩檢】一般族群:糞便潛血檢查,四十歲或以上每年檢查一次(每次連續三天)。直腸指診,四十歲或以上每年檢查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在年齡五十歲時做第一次,以後依醫師指示,每三至五年檢查一次。高危險群:三十歲以後做第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依醫師指示,每二至三年做一次,五十歲以後每年做一次。【攝護腺癌的篩檢】一般族群:肛門指診及PSA,建議五十歲以上之男性每年檢查一次。高危險群:必要時加做經直腸之前列腺超音波檢查。【其他】如肺癌、胃癌、鼻咽癌、口腔癌、膀胱癌的篩檢尚無定論,民眾應尋求專業,參加篩檢,並密切追蹤。(本文作者:台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 - 梅彪祥 主治醫師)

草莓族性行為開放,禁止不如教育正確避孕法

草莓族性行為開放,禁止不如教育正確避孕法

根據2006年一份針對13~25歲年輕人所進行的「七年級生性生態關鍵報告」中發現,七八年級青少年初次性行為年齡層越來越低,平均每五個高中生就有一人已非處子之身,半數以上的年輕人第一次性行為經驗都發生在18歲以前;而且父母全然不知。令人驚訝的是,根據調查中亦發現,有二次以上交往經驗者,從認識到發生性行為的時間越來越短,充分顯示出年輕世代對於性的好奇心與衝動,超越家長的想像。這也難怪近幾年來小媽媽的比率提高,相較於成年人生育率下降,有反其道而行的趨勢。對於此現象,麗心婦產科診所廖子緯醫師表示,年輕人在沒有健全的避孕觀念下就發生性行為是很冒險的舉動,許多小女生根本不好意思向對方說No,也不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我們也常常從社會新聞上看到,這些小媽媽甚至連自己懷孕了都不知道。東方人父母對於性教育不是抱持著三緘其口的態度,就是把它當作地雷話題,總是避之唯恐不及。其實,一昧的限制兒女的行動,還不如給予正確的性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導正確的避孕方式。目前歐美先進國家專家們主張的最佳避孕方法為“雙重防護”--就是不僅男生要使用保險套,而女生也要同步使用口服避孕藥。這是因為保險套雖有防止性傳染病功能,但避孕效果只有70~85%,若要達到更可靠的避孕效果,低劑量的口服避孕藥是適合健康的小女生們的避孕選擇。特別是在台灣,不喜歡帶套的男生佔大多數,若女生面對這樣的性伴侶,選擇服用低劑量的避孕藥,是安全又能保護自己的方法。目前比較新的避孕藥是含有類似女性黃體素-屈螺酮 (drospirenone, 簡稱DRSP)的低劑量口服避孕藥,這類口服避孕藥是年輕女性可以考慮的選擇,因為這種避孕藥除了有99%以上的可靠避孕效果能避免非計畫性懷孕的狀況發生外,還能夠協助女性調整內分泌,改善皮膚出油以及長青春痘的問題,加上這種含DRSP的新型避孕藥有改善水腫的效果,大多數人長期使用也能保持體重不變,甚至輕微降低體重。如果有月經不規則或經痛的現象,規律的服用避孕藥也可以改善這方面的問題。廖醫師説,目前口服避孕藥種類甚多,建議在服用前應先至醫院就診,主動告知醫師妳的健康情況以及目前正服用之藥物,由專業的婦產科醫師看診診斷後,醫師排除一些禁忌症後,給予用藥的建議。此外,廖醫師提到,口服避孕藥唯一較為不便的就是要記得每天服用,目前避孕藥幾乎都會在產品上做到提醒的標示,幫助女性容易記得服用。另外,也可以利用手機設定每天鬧鐘提示等方法來提醒自己,就不容易因為忘記服藥而降低避孕效果了。廖醫師提醒草莓族小女生,愛惜自己的身體是每個人都要負起的責任與義務,千萬不要輕易的把自主權交在對方的手中,切勿心存僥倖不避孕,而讓意外懷孕打亂自己的人生規劃!本篇文章出處:http://www.wewomen.com.tw/doctor/doctor_blog1.asp?id=40&aid=238

6招讓你的脾氣冷卻下來

6招讓你的脾氣冷卻下來

有幾個方法可以控制憤怒,使你的脾氣冷卻下來,其中的要訣在於找出一個最適合你使用的方法,然後反覆練習,直到它成為一種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家一起練習。以下是幾個可能的方法:1.) 離開現場。每當你覺得好像沒辦法控制住脾氣了,就走開。只要跟孩子說:「媽咪需要一點休息時間,讓自己冷靜一下。」如果你需要把自己鎖在浴室裡才能控制得了,那就去吧。 2.) 利用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學習對自己說出簡單、積極的訊息,例如像:「暫停一下,要冷靜。」「把持自己。」「我能處理這件事。」選擇一句最讓你感到安心的話,然後每天練習幾次,直到可以派得上用場。 3.) 學會「暫停與呼吸」。一旦你覺得脾氣就快要爆發了,告訴自己說:「暫停!冷靜!」並且立刻深呼吸一下(必要的話深呼吸兩、三下)。讓腦部吸收氧氣是達到放鬆的最快速方法。 4.) 想像可以讓自己冷靜的事情。想想能夠幫助你感覺冷靜、心平氣和的人或地方———例如你的另一半、海灘、床鋪、後院等。在你的脾氣就要爆發,以及感覺身體的警告徵象蠢蠢欲動之前,趕緊閉上眼睛,想想會令你感到平靜的人臉或地方,並且慢慢地呼吸。 5.) 做深呼吸。閉上眼睛,深深吸氣,然後想像你正在一棟非常高的建築物頂端的電梯裡面,按下一樓按鈕,慢慢呼吸三次,在電梯下降時看著每一層樓的按鈕慢慢亮起。當電梯下降時,你的壓力也跟著釋放。 6.) 放鬆壓力。找出你身體感覺最緊繃的地方,也許是脖子、肩膀肌肉或下顎。閉上眼睛,集中在這個地方繃緊三、四秒的時間,然後放鬆。在做這個動作時,想像壓力慢慢隨著融化。 (本文擷取自「媽媽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一書)

如何確認「把妝卸乾淨」?

如何確認「把妝卸乾淨」?

卸妝的三大指標部位─ 眼部睫毛膏、臉部粉底與唇部口紅。睫毛膏代表著附著力最強、抗水力最高的頑強彩妝。粉底則是與肌膚最親密的彩妝。口紅則是最易卡色素的化妝品。只要這三部分能卸除乾淨,這樣的卸妝力就夠了。將相同型態或不同型態的卸妝品,以同樣的方式來做卸妝力試驗,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卸妝力的差別。如何「正確按摩卸妝」?用「快速卸妝」的心態使用卸妝油是不對的。卸妝油,是以油溶油的方式,跟臉上的彩妝做親密接觸。彩妝中還有很多油不溶、水也不溶的粉體,是要靠著大量的卸妝油在臉上慢慢的推,浸潤軟化粉體在皮膚皮溝毛孔口的附著力之後,才能「浮出」皮膚。因此,卸妝油的使用方式,是要「溫柔且停留一些時間」的按摩。溫柔的程度,是不造成臉部肌膚泛紅,也就是要比平時做臉部按摩的力道還輕些。卸妝的過程,不需要皮膚吸收滲透什麼物質進去,臉按摩到紅透,增加小分子的香料與防腐劑等滲入的機會,反而易引起過敏。停留的時間,一般三分鐘就夠了。但若是強調不脫妝、不暈染、超防水等化妝品,就要多注意一下停留的時間是否足夠?按摩協助是否確實?卸妝油用量是否足夠?只要是正確的按摩卸妝,一次就能達到完全卸妝的效力。除非你擦的粉與睫毛膏跟藝人明星一樣是重裝備,或者你太省了,卸妝油的用量少得可憐,連指腹按摩滑動都有困難。如何「正確沖水無殘留」?改用溫水(我們的測試溫度是38~40℃)來沖,卸妝油比較不會「請不走」。只要把握,使用卸妝油後一定要再次用洗面乳確實洗臉,使用卸妝油後的洗臉應該用溫水而不是冷水,這樣就能免去殘留的疑慮。(本文擷取自「品牌沒有告訴你的事」一書)

飲食減肥的迷思

飲食減肥的迷思

飲食減肥的核心有二,一是「降低熱量攝取」,二是「促進飽足感」,這是不少文獻均一再強調的事,只是大多數人均只做到第一項,且方法也不正確,以致於事倍功半。因此,真正有效的減肥方法,一方面要精算「每人每日所需攝取的熱量」: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每日約需要2000-2800大卡,女性約需要1600-2300大卡。另一方面,就是要選用「低熱量密飲食」,因為減肥時每日攝取的熱量通常比平常少約500大卡,甚至1000大卡,若您選用的食物熱量密度越高,所吃進的食物量就越少,這樣就不容易產生飽足感,往往導致減肥的失敗,相反的,當食物熱量密度越低,因為熱量是固定的,所吃進的食物量就越大,這樣才足以維持飽足感,減肥才會有效果。若想真正減肥成功且減少復胖的機會,還是要藉由正規方法,先從「認識六大類食物」、「均衡飲食概念」、「認識隱性脂肪食物」著手,再學習「簡易食物熱量計算」,最後再搭配攝取「低熱量密度飲食」(通常是低脂低糖飲食),以維持飽足感,雖然有些困難且費時,但一但您學會了這些方法,將一輩子受用無窮,除了減肥可以DIY外,減肥效果亦能持久。(本文作者: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家庭醫學科 王志嘉醫師)

提創意做公益,陽光公益獎等你來挑戰

提創意做公益,陽光公益獎等你來挑戰

不管是捐一張發票、貢獻一個想法,還是送上一聲加油,用心、用行動,將愛傳出去,這就是做公益。你曾想過嗎?除了捐錢出力,還可以用創意做公益!由陽光基金會所主辦的「第一屆陽光公益獎」,邀請所有的部落格格主們運用自己長才,不管是攝影、散文、漫畫、還是影片製作,加上獨一無二的創意表現,合力推廣血管瘤寶寶成長的故事繪本—「天使太用力」,希望能在25天內創造250個公益,讓創意成為全民公益生命力!《天使太用力》是一本記錄著血管瘤寶寶仟璽自出生以來,和媽媽一起勇敢對抗疾病的真實故事,書中說著顏損兒家庭的艱辛,社會的一點點鼓勵,都是顏損家庭背後最大的支持力量。藉由這本繪本的出版,陽光希望能讓社會大眾對顏損兒家庭多一分認識與關心,降低外界因為不了解而對顏損兒家庭造成的無心傷害。陽光基金會宣廣部組長李憶琦表示,公益團體因為資源缺乏,常常需要藉助公民網路的力量來進行活動推廣。因此陽光基金會舉辦「第一屆陽光公益獎」,邀請各方部落格格主加入「天使太用力創意團隊」競賽,親自投身公益活動,透過漫畫、塗鴉、文字、攝影等方式,向更多人介紹繪本,分享自己創意的同時,也運用自己創作的魅力做公益。為了吸引更多的部落格主加入競賽的行列,「陽光公益獎」的比賽類別,除了一般常見地圖文組與漫畫組,還特地增列了「KUSO組」與「志不在得獎組」,以提升格友們的參與動力,評審群更包括艾瑪、酪梨壽司、輔大猴、四小折、卡謬佬、史丹利等知名部落格主,他們也率先示範,告訴大家其實做公益一點也不難,而是全民都可以參與的趣味活動!《陽光公益獎》活動網站:http://www.sunshine.org.tw/npostar/活動時間:即日起到11月30日止《參考作品》圖文組飛高高 飛高高 抱在懷中輕輕搖天使的寶寶 甜甜的笑 無憂無慮沒煩惱飛高高 飛高高 愛你的小手和小腳天使的寶寶甜甜的笑 愛你的唇邊和眼角乖寶寶 乖寶寶天使留下愛的記號 永遠不會把你忘掉天使的祝福 天使的驕傲鳳梨冰:http://blog.pixnet.net/pineappleice/post/10560523KUSO組卡謬佬:http://tw.myblog.yahoo.com/elton-blog/article?mid=24490&prev=24507&next=24359漫畫組輔大猴:http://www.wretch.cc/blog/fjumonkey&article_id=9131168

紫外線光療在皮膚病的運用

紫外線光療在皮膚病的運用

紫外線光療在皮膚病的運用相當的廣,常見的療效包括:(1):全身性乾癬,或掌蹠局部頑固性乾癬。(2):白斑症。(3):成人全身頑固性異位性溼疹及全身性結節性癢疹。(4):尿毒性、黃疸性皮癢症及後天性免疫缺乏徵候群之發癢性疹。(5):皮膚T 細胞淋巴瘤、淋巴瘤樣丘疹病、泛發性扁平苔癬、類乾癬。(6):全身性硬皮症、硬皮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7):慢性頑固性掌蹠汗疱疹。蔡呈芳 醫師指出紫外線光療的療效,主要來自免疫調節、色素再生及真皮組織分解三方面,其中以免疫調節最為重要。照光療法一方面是照射後誘發細胞釋放及製造免疫調控因子。尤其是表皮的角質細胞會放出細胞激素如第10及6介白質、促黑色激素、前列腺素E2,這些物質本身就有消炎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改變細胞表面的分子構造,特別是讓角質細胞及直接負責免疫的蘭格罕氏細胞上的ICAM物質減少,而ICAM可以吸引及刺激引起乾癬發炎T細胞前來作用。近來另外的研究也發現紫外線照射後,因細胞表面感受器的改變,也會讓細胞對原本引起發炎的刺激反應降低。最後一方面則是誘發致病細胞如T淋巴細胞的凋零死亡,也連帶的讓發炎物質第三型干擾素減少。除此之外,藉由紫外線直接對細胞核DNA作用,使細胞中的去氧核醣核酸合成減少,紫外線照射也會使調節細胞週期的p53蛋白質形成,使增生速度受抑制,能抑制乾癬病表皮細胞的增殖。

子宮內膜癌,胖姊胖妹高危險群

子宮內膜癌,胖姊胖妹高危險群

胖姊胖妹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研究顯示,超重9至23公斤的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為正常體重婦女的3倍,超重23公斤以上的,則高達10倍。 體重超過78公斤的人罹患率是體重低於58公斤者的2.3倍,96公斤以上的人,則是58公斤以下者的4.3倍。上半身的肥胖尤其是危險因子。 研究顯示,腰臀圍比值偏高者罹患率升高,腰圍與身高的比值偏高者亦然,體重與腰腿圍比值皆在一般人口的最高25%(亦即比3/4的人高)者,是其他一般人的5.8倍罹患率。 鄭丞傑醫師指出由於體脂肪偏多會合併血中的黃體素,及血清中荷爾蒙結合的球蛋白(SHBG)偏低,如此一來,血中的內生性非蛋白結合的雌三醇(Estriol)便上升,因而刺激引發癌症。 素食者血中之雌三醇、全部的雌激素(total estrogen)及泌乳激素(prolactin)皆偏低,SHBG則偏高,因此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會下降。 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新鮮水果、全麥麵包及義大利麵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低。相反地,多吃牛肉或脂肪的食物,會使得腸道對雌激素的吸收增強,因而提高罹癌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