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更年期障礙困擾 中醫治療重滋腎疏肝

更年期障礙困擾 中醫治療重滋腎疏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位40初頭歲的婦女,因老公琵琶別抱失婚對感情不再信任,全心投入職場,每每工作到一半就突然耳鳴,午後出現熱潮紅,變得很怕熱,一開始以為是不是生了什麼重病了吧!在好閨蜜的大力推薦下求助中醫。圓扶原中醫診所李培泠醫師表示,女性卵巢機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衰退,大概從40歲開始,濾泡期會逐漸變短,黃體素也會減少,降低生育的機會。而卵巢因為沒有血液供給而完全萎縮,就會完全無月經。連續12個月無月經產生,就會定義為更年期。如果出現週期拉長、經血量減少或體內雌激素濃度逐漸下降,代表身體已進入更年前期。更年期常見的四大症狀1.熱潮紅:80%的更年期女性會出現熱潮紅的症狀。熱潮紅剛開始會先從胸部上方和臉部開始發作,慢慢延伸到全身,且持續2到3分鐘。相較於白天,晚上更常發生,嚴重者經常會影響到睡眠。2.夜間盜汗:更年期女性經常會在睡覺時大量盜汗,濕透全身,經常要半夜起來換衣服。3.情緒低落:雌激素降低,容易導致情緒低落、憂鬱。4.骨質疏鬆:雌性素快速減少,也會使骨質快速流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更年期障礙主因為腎虛從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障礙的主因為腎虛,而氣血陰陽不調和、肝氣鬱結、肝火上炎則為次要因素,在治療上會以滋腎和疏肝為主,並根據每個人症狀不同而加以調治。在治療上,常用熟地黃、肉桂、阿膠、柴胡、木香跟鬱金等。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 改善更年期不適面對更年期各種不適的症狀,影響到生活品質,該怎麼辦?擅長「無相氣學」的李培泠醫師分享,更年期的婦女,子宮卵巢供血會減少,因此改善骨盆腔血液循環是很重要的事,而藉由順氣推拿手法,可以將骨盆腔的歪斜調整過來!此外,脊椎兩邊的交感、副交感神經也能透過鬆弛的手法使其平衡,減少盜汗情形,使得血盡量往下走而不會衝上頭,改善熱潮紅的症狀。李培泠醫師也建議,更年期的婦女在照顧家人健康及忙於工作的同時,更別忘了要抽出時間關心自己的健康。放鬆心情、多多從事戶外活動、培養運動習慣,也有助於改善更年期不適的症狀喔!

補冬吃高鈣纖蔬湯 健康又無負擔

補冬吃高鈣纖蔬湯 健康又無負擔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11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象徵冬天的來臨,俗話說「補冬補嘴空」,在臺灣習俗裡立冬這天需「補冬」,透過進補恢復元氣之外還能抵禦寒冬。花蓮慈濟醫院由營養師范綱傑、范睿示範如何運用常見的豆腐、芝麻、白糯米粉、起司條及新鮮的當季蔬菜等日常食材,細火慢燉製作立冬應景的「高鈣纖蔬湯」,料理方式簡單、容易上手。一碗「大補湯」富含一日所需的鈣質及三分之一的膳食纖維。來碗暖呼呼的熱湯 最感溫暖幸福!「立冬田頭空。」(立冬節氣時,此時水稻收割已全部結束,所以田裡空空。)立冬,多在每年陽曆十一月七日或八日。隨著立冬的到來,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卻有補冬的習俗,立冬時特重食補,用以補充元氣、抵禦冬天的嚴寒。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千萬不可盲目亂吃。簡易日常食材 在家就可料理給家人吃選用當季食材,包含菠菜、新鮮黑木耳、胡蘿蔔、香菇、芹菜、甜玉米等等熬煮湯頭;鍋裡的豆腐起司丸子,則是將豆腐捏碎與白糯米粉、黑芝麻混勻揉成團,再將起司條揉成球包進糯米團裡,就是豆腐起司丸子。范綱傑營養師表示,豆腐起司丸子中的豆腐、黑芝麻、起司條富含鈣質,其中大豆異黃酮可協助體內鈣質保留以預防骨質疏鬆、具抗氧化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另外,湯裡頭的菠菜、黑木耳、香菇、芹菜、甜玉米、金針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維生素,不只熱量較低外,膳食纖維還可以調節血糖,幫助膽固醇代謝、促進排便,能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暖呼呼的湯品很適合冬天 且補鈣又補高纖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約有81~97%以上的國人鈣質攝取不足,而男、女性的平均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五到七成。以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十九歲以上成人,每日須攝取到一千毫克的鈣質,營養師范綱傑說,希望讓民眾在立冬「補冬」時,藉由「高鈣纖蔬湯」補足一日所需鈣質及三分之一膳食纖維,才是真正的補到身體所需又能健康無負擔。

小四罹脂肪肝!戒手搖飲助減重復健康

小四罹脂肪肝!戒手搖飲助減重復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就讀國小四年級的王小弟身高160公分,體重75公斤,從小長得又高又胖,體重一直是同齡孩子的95%以上,高壯體格讓父母引以為傲,總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甚至「現在胖一點,以後長高就會瘦下來」,以致於王小弟養成「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習慣,經常喝手搖飲、吃速食。直到日前校內健檢更意外發現肝指數(GPT)比正常值高出數倍,經抽血和超音波檢查,確診為「脂肪肝炎」,才讓父母驚覺大事不妙。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王小弟GPT指數高達185,所幸透過減少糖飲、體重控制和運動後,有效改善肝臟發炎,肝指數也恢復正常,讓他重建信心,拒絕再被稱為「胖虎」。過多熱量會轉換為脂肪堆積在肝臟 造成脂肪肝炎脂肪肝是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疾病,可分為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前者是由酒精造成,後者主要為攝入過多熱量所致。體內過多的熱量會轉換為脂肪存積起來,當脂肪堆積在肝臟,會引起肝臟發炎而導致肝細胞被破壞,此時肝指數就會升高,稱之為脂肪肝炎。有效控制體重 即可改善脂肪肝炎陳德慶醫師指出,雖然瘦子也會有脂肪肝,但肥胖仍是脂肪肝最大的危險因子,因此,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建議9歲以上體重過重的兒童,應定期接受脂肪肝篩檢,雖然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脂肪肝炎,但只要有效地控制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炎,甚至讓脂肪肝完全消失。戒除手搖飲與果糖攝取 為當務之急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家長以為減少吃油膩食物就可以減少體內脂肪,但其實體內過多的熱量都會轉化成脂肪,因此,單純減少攝取油脂,卻未減少飲食的總熱量,並不會改善脂肪肝,其中又以戒除手搖飲為當務之急,因為手搖飲使用的大部份是果糖,而比起其它種糖類(如砂糖和葡萄糖)果糖更容易造成脂肪肝。陳德慶醫師提醒,脂肪肝是慢性問題,平時不會有症狀,通常於健檢時才會被發現,有些人總認為脂肪肝為良性,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而置之不理,但只要肝臟發炎時間長,就可能會走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因此建議多選擇天然健康食物,減少高油高糖食物,養成固定良好生活習慣,例如每週運動150∼300分鐘,都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降低脂肪肝病風險。

水質監測有把關 安全泡湯才健康!

水質監測有把關 安全泡湯才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涼,又到了泡湯的好時節,溫泉能讓人通體舒暢,消除寒意與疲勞。臺北市衛生局為提供安全衛生的泡湯環境,透過汲水檢驗及定期營業衛生稽查,為大眾的泡湯品質把關。截至今(108)年9月底止,共抽查260家次,溫泉水質抽驗共計412件,不合格13件,其中7件大腸桿菌群超標、6件總菌落數超標,經予輔導並請業者限期改善,複檢後皆合格。為強化溫泉浴池衛生安全管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溫泉泡湯旺季(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時,每月皆進行水質抽驗,泡湯淡季(每年3月至9月)時,每3個月亦會進行1次水質抽驗,水質標準為總菌落數每1mL池水量應低於500 CFU,大腸桿菌群每100 mL之含量應低於(含)6 CFU,同時配合定期營業衛生稽查,為泡湯品質把關。心血管疾病患者5禁忌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氣溫變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需定期血壓監測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以免泡湯時,發生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意外。而若一旦發生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及肢體麻痺情事,應於第一時間,施予適當急救處置,再趕緊送醫,以提升存活率。1)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2)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意外。3)泡溫泉時溫度勿超過40℃,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4)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避免飯後馬上泡溫泉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因為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5)有三高及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泡湯時最好有親友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天冷泡湯去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余燦華科長提醒民眾:進入浴池前須將身體澈底洗乾淨,並考量自身狀況,若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與血友病患、皮膚敏感度差、飽餐及空腹均不適合入浴。並參考業者公告之酸鹼值及水溫標示。泡湯時間以不超過10-15分鐘為原則,並請注意補充水分,眼睛避免接觸池水,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離池並通知服務人員。

揮別性早熟!避免孩子提前轉大人

揮別性早熟!避免孩子提前轉大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吾家有女初長成,照道理說應該是讓爸媽們感到相當驕傲又欣慰的事情,但如果孩子是提早發育,變成「小大人」,想必就讓爸媽們相當苦惱了。圓扶原中醫診所何昱樺醫師表示,女生的性早熟一般是指8歲前,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或是初經來潮。性早熟的原因可能和以下幾點有關:1.環境賀爾蒙:是類似人體賀爾蒙的人工化學物,容易在體內引發相似雌激素的作用。環境賀爾蒙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像是裝冷飲的塑膠杯、塑膠玩具、食物和化妝品內都有,一旦進入體內後就會長期存在,難以代謝排出。2.飲食西化:經常吃油炸、高糖高鹽的精緻食物造成的肥胖,是導致性早熟的一大原因。3.睡眠不規律:生長激素的分泌多在晚上,而且要是在熟睡狀態,如果孩子經常晚睡,不只會導致壓力賀爾蒙分泌,也會影響性荷爾蒙的調節,讓孩子性早熟也長不高!從中醫觀點來看,以上三個原因都容易使得腎之相火偏旺、腎陰虧損,導致孩子提早出現第二性徵。那麼一旦孩子性早熟,是不是就很難再繼續長高了?何昱樺醫師分享,在門診中遇到許多案例,都是等到孩子初經來了才想要積極治療、轉骨。但很多人都忽略女生的發育黃金期,其實是在出現第二性徵到初經來之前。因此如果發現孩子開始有第二性徵,像是有發現孩子胸部提早發育,建議可以提早治療。中醫在治療性早熟上,會針對每位孩子不同的情況來調理脾胃、滋陰降火、改善睡眠,並透過內服中藥搭配針灸,對症下藥。再配合上生活作息、飲食的改變,還是有機會可以逆轉性早熟的,但如果等到初經來了才治療,就會比較困難一些了!

路跑爬山膝蓋痛?鍛鍊股四頭肌減損

路跑爬山膝蓋痛?鍛鍊股四頭肌減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股四頭肌的訓練,主要可以增加肌肉量,減輕膝蓋負擔,不過除了運動強度高的,也適合有膝蓋關節問題的人,進行肌群復健,只是這部分的伸展動作,強度和進行方式,也不同。因此無論男性或女性,股四頭肌都是非常重要的肌力訓練課題!對男性能看出是否作好重訓基本功,對女性有助於擺脫象腿、肉肉腿!2招股四頭肌訓練及伸展動作,助減輕膝蓋磨損與疼痛動作1.高腳杯深蹲訓練部位:股四頭肌、腿後腱肌群、臀大肌、腓腸肌、比目魚肌。步驟:(1) 採站姿,雙手可持壺鈴或啞鈴,輕靠在自已胸前,較為省力。(2) 雙腿打開與肩同寬並微微外八,維持骨盆與脊柱在良好曲線,腹部核心穩定。(3) 吸氣下蹲至大腿約與地面呈平行。(4) 再吐氣用臀部與腿部力量往上回起始位置。動作2. 抗力球伸展伸展部位:股四頭肌。(1) 準備好抗力球與瑜珈墊,左腳呈現弓箭步、右腳跪在瑜珈墊上,而右腳小腿靠在抗力球上伸展。(2) 當右腳小腿越往臀部方向靠近,股四頭肌的伸展會越多,重複並交替動作。

在生活中 注意力訓練可以玩什麼?

在生活中 注意力訓練可以玩什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導演札維耶·多藍執導的《親愛媽咪Mommy》榮獲2014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的青睞,劇中單身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患有過動症的15歲兒子,描述成長過程中孩子情緒失控時所表現出的暴力傾向、無法適應新環境時的自卑,家屬在照顧上的種種挫折以及社會大眾的標籤化眼光,讓母子兩人都過著身心俱疲的生活,而這些煩惱都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家庭中常面臨到的問題。仁愛院區精神科楊捷茹職能治療師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在衝動控制及注意力持續等功能較一般孩子不足,但透過家屬及孩子一同努力,建立適當的生活規範及親子互動,可以逐漸縮小此差距,並增進全家的生活品質。生活中可協助孩子安排規律的作息時間及運動習慣,避免過多糖分的飲食及過多聲光刺激的數位媒體使用。除此之外,可以在日常家務中分配孩子參與簡單任務,例如以貼紙或喜愛的玩具做衣櫃標誌,引導孩子自行整理衣物、教導下參與部分烹飪程序,例如洗菜、洗水果等。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延長專注力市面上常見的注意力訓練遊戲書,包括迷宮、密碼破解、數字填色或大家來找碴等紙上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並隨著難度提升,延長其注意力維持時間,可以配合使用獎勵制度提升孩子的參與度,也可將此類活動應用在動態的遊戲中。例如使用家中玩具及家具擺設成障礙賽,請孩子沿路收拾相同顏色的玩具,再請孩子標記各色玩具數量,將數字列設為每次遊戲時間的通關密語,讓孩子一邊遊戲一邊訓練專注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將於明年(109年)推出「兒童注意力團體」職能治療自費團體。讓團體成員藉由視動練習、團體遊戲及討論,學習專注力和人際策略,增進孩子的自我管理及組織能力,以增進孩子的成就感及親子間的正向互動經驗。

半夜頻尿無法入睡?4大方法助改善

半夜頻尿無法入睡?4大方法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如果白天小便的次數大於4到6次,或者半夜起床小便的次數大於2次,且經常因為持續襲來的尿意而無法好好睡覺,那麼你可能就有頻尿問題。圓扶原中醫診所王緯迪醫師說明,從中醫觀點來看,頻尿主要和腎氣不足有關。治療上主要透過針灸和內服中藥兩大方式1.針灸:針刺關元、氣海、太溪、崑崙、足三里、築賓、 三陰交等穴位,搭配灸法,有助於補腎益氣,進而改善頻尿、夜尿的情況。2.內服中藥:一般來說會使用濟生腎氣丸、縮泉丸 來利水消腫,加強溫腎祛寒,有縮尿止遺的作用。另外,像是山藥、芡實、冬蟲夏草、何首烏、女貞子、淫羊藿、杜仲等常見的中藥材也都是養腎的好幫手。改善頻尿的四大方法1.睡前少喝利尿飲料:像是咖啡、紅茶、綠茶這些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都有利尿作用,要注意不要在睡前飲用,尤其是年長者,以免半夜一直跑廁所,影響睡眠品質。2.補充足夠水分:每天要喝滿自身體重乘以30cc的水量,除了可以維持健康以外,還能訓練膀胱!3.鍛鍊骨盆底肌肉:透過「凱格爾運動」的骨盆底肌肉運動,也可以幫助改善尿失禁、頻尿問題。4.攝取補腎食物:在中醫的五色五形理論中認為,「黑能入腎」,因此可以多攝取黑芝麻、黑木耳、黑豆、黑棗、黑米等食物。此外。桑葚也能補肝益腎,非常適合肝腎陰血不足的人食用,還有栗子也很適合腎氣不足、頻尿的人食用。以上四個都是日常中可以幫助改善頻尿的方式,醫師也建議大家,如果有頻尿問題,還是要盡早就醫,找出頻尿原因,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害羞、尷尬而排斥就醫,以免導致其他併發症喔!

血糖與腎臟有關 糖尿病是洗腎主因!

血糖與腎臟有關 糖尿病是洗腎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什麼!罹患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變,甚至還要洗腎?」烏日林新醫院腎臟內科邱智弘醫師表示,在診間遇到不少民眾都不知道,其實血糖與腎臟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根據統計目前在接受洗腎的病人中,其中竟有25-45%是因為罹患糖尿病而走上洗腎之路,可見得糖尿病是國人最常見的洗腎主因!血糖與腎臟健康 息息相關一般民眾因老化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每年約為0.8 ml/min;但因糖尿病腎病變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每年竟約有12 ml/min,因此與非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退化相比較,糖尿病患者提早洗腎的機率高上許多。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抽血、驗尿,來檢查腎功能與蛋白尿的程度。其中,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數值可顯示出腎臟的功能,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為120 ml/min,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 ml/min為末期腎臟衰竭。慢性腎臟病分期飲食應採低鈉、避免蛋白質攝取過量邱智弘醫師提醒,良好的血壓及血糖控制尤其重要,一般糖尿病人血壓建議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內;血糖方面建議空腹血糖值應維持在90-130 mg/dl,糖化血色素(HbA1c)在7%,此外也要注意血脂控制。不僅可以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進行,甚至可以恢復回正常蛋白尿;另外,飲食採用低鈉及避免大魚大肉攝取過量蛋白質。在用藥方面,避免腎毒性藥物、非類固醇抗炎藥等,皆可以有效的減緩腎功能的喪失。依據美國腎臟資料系統(USRDS)的年報中,台灣無論是洗腎的發生率或盛行率都是世界最高;而今年9月衛健保署公布的數據中,顯示台灣洗腎醫療費約為449億元,是「最燒錢疾病」第一名。糖尿病患者避免洗腎的不二法門,正是隨時把關腎臟健康,尤其是同時擁有蛋白尿和視網膜病變的病人更要注意,這樣的病人幾乎皆伴隨糖尿病腎病變,更容易加速腎臟的惡化,平常更要留意治療及預防糖尿病腎病變惡化的重要性。

寶寶歪脖子 小心是先天肌肉性斜頸

寶寶歪脖子 小心是先天肌肉性斜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出生才2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媽媽發現他的頸部習慣歪向左側,就醫診斷才發現是「先天肌肉性斜頸」,經過9個月的治療後,目前寶寶左側的胸鎖乳突肌厚度已恢復到正常範圍,建議發現小朋友有這樣的問題,一定要盡快接受治療,大部分的患者可恢復正常的狀態,避免其它併發症發生。造成歪脖子原因眾多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陳克銘醫師表示,先天肌肉性斜頸又名「歪脖子」,目前成因眾說紛紜,可能是胎位異常或生產時拉傷胸鎖乳突肌導致的,其他包括先天性頸椎異常、頸椎脫位、痙攣型斜頸、頸部腫塊或感染等,也可能會造成小兒斜頸的發生。不論是先、後天的斜頸,患者都會有一側的胸鎖乳突肌特別緊縮,會讓臉轉向患側對側並合併頭頸側彎至患側,而斜頸嚴重的個案,甚至可直接在胸鎖乳突肌上摸到硬塊或纖維化組織。目前超音波影像儀及頸部X光是檢查評估斜頸時的主要工具,利用超音波影像儀可量測腫塊大小、評估預後並判斷是否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透過頸部X光則可鑑別診斷其他頸椎異常或脫位所造成的斜頸。斜頸的治療效果和斜頸的嚴重程度、開始接受治療的年齡有關,若是能夠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大部分的患者可恢復正常的狀態,並避免其它併發症發生。斜頸若沒治療 嚴重恐致脊椎側彎陳克銘醫師指出,斜頸若沒有經過適當的治療,將來可能會造成患側臉部漸漸變小、頭蓋骨不對稱、患側胸鎖乳突肌及頸部筋膜攣縮變形,甚至可能造成下頸部及上背部的脊椎側彎。因此提早進行保守治療,如患側胸鎖乳突肌的被動伸張運動、超音波熱療、主動運動強化對側的肌力,也可將治療原則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注意姿勢的調整和照顧等,可以讓治療效果達到最佳化,也能有更好的預後!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也接受過適當的保守治療,但仍然有嚴重斜頸或臉部畸形狀況時,則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斜頸不是可怕的疾病,若是發現有疑似斜頸的可能,或診斷為斜頸,一定要盡早就醫治療,相信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並避免其它併發症的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