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講座/糖尿病正確用藥

講座/糖尿病正確用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若未按時服藥或擅自中斷服藥,恐怕上急診掛病號。有些病人誤以為多吃一顆藥,壓低血糖就能開心大吃大喝,卻不知糖尿病用藥有安全劑量範圍,一旦藥物過量,可能出現致命的低血糖反應。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2(四)舉辦生活保健講座,由藥師彭雯琳主講「正確用藥觀念-糖尿病病人」。歡迎糖尿病友或親友們參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正確用藥觀念-糖尿病病人時間:107年3月22日(四)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講座/代謝症候群與痛風須知

講座/代謝症候群與痛風須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飲食西化,隨著年齡增加,代謝症候群必例越高;而攝取高普林的鍋物,恐使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痛風發作就得付出「慘痛」代價,輕微碰觸關節都會加劇疼痛,甚至可能面臨洗腎。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將於3/22(四)舉辦衛教講座,由新陳代謝科醫師李國陽主講「代謝症候群與痛風」,為您建立正確的代謝症候群與痛風知識。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病友們與家屬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代謝症候群與痛風時間:107年3月22日(四)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轉1008(社會工作室劉大任社工)

巴金森氏症健忘 給提示、選項有幫助

巴金森氏症健忘 給提示、選項有幫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力,這些功能使我們進行每天的日常生活,並應付突發狀況。巴金森氏症病友因為大腦病理改變,可能產生認知障礙。認知障礙在巴金森氏症中雖屬常見,但並非每一位病友都會有認知功能改變的狀況,且每位病友的障礙缺陷輕重不同。輕度認知疾患當病友的認知缺損僅是輕微程度時,並不損及個人日常生活的活動程度,稱之為「輕度認知疾患」;約有25%的病友,會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可能在疾病早期就發生,這些認知狀況可能會造成生活上某些層面被影響,但不至於會影響到病患整體的日常生活功能。重度認知疾患當一個以上的認知範疇出現問題時,稱之為「重度認知疾患」;且這些認知問題,顯著地影響了病患的日常生活或職業功能。記憶力常常找不到錢或重要證件、對看過的電視或報紙內容記得很少、不容易記住與別人不久前才約好的時間、不容易記住別人剛剛交代的事情等等,這些都和記憶力有關。記憶力是病友或家屬最常提的認知功能問題,記憶能力可以被分為不同歷程與類型,包含:1)立即記憶/幾秒到幾分鐘以內的記憶。2)短期記憶/幾分鐘到一整天的記憶。3)長期記憶/幾天到幾年以前的記憶。4)描述性記憶/對於事實或事件的描述,描述性記憶牽涉到海馬迴與顳葉。5)程序性記憶/如何進行特定作業的記憶能力,例如如何繫領帶或騎腳踏車等。程序性記憶則涉及了額葉與基底核。巴金森氏症病患記憶問題  在有提示時可成功回憶巴金森氏症病友的記憶問題,比阿茲海默症患者輕微,巴金森氏症病友在回憶訊息上稍有困難,通常在有提示或有選項的情況下,能順利成功地回憶出訊息,因為提示或選項,能幫助患者從大腦記憶儲存庫中把訊息提取出來。(本文摘自/巴金森氏症病人的運動/大塊文化)

失智症「日落症候群」 免躁動有訣竅

失智症「日落症候群」 免躁動有訣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失智症患者常有「日落症候群」,只要一靠近天黑的傍晚時期,就會開始躁動。照護技巧是在天色變暗之前,就把窗簾都拉上,並且將家裡的燈全都打亮,只要撐過傍晚的時段,病患常常都可以安定下來。避免患者白天睡太多 夜晚用安眠藥的惡性循環至於讓許多照顧者煩惱的「晚上不睡覺」的問題,通常是白天時,家人可能看老人精神狀況不好,便讓他們去睡覺;或是晚上吃完飯沒多久,也早早讓他們去睡覺,好讓自己可以專心做其他家事。可是,這反而成患者晚上睡不著,影響其他家人的作息。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表示,雖然失智症患者本身也容易有日夜顛倒的問題,但主要照顧者可以改變照顧方式,必免患者在白天睡太多,到了晚上才給安眠藥強迫他們睡覺。那到了隔天,患者當然又昏昏沉沉想睡覺,落入了惡性循環。平時多參與活動消耗體力、避免過早入睡甄瑞興建議可以在白天時,安排患者去日間照顧中心,或是多參與活動消耗體力,累了才容易入睡。晚上也不要讓患者太早入睡,因為老人的睡眠時間較短,若八點就上床睡覺的話,可能十二點一點就要起床了。同時提醒大家,也要打造比較容易入睡的空間與環境,降低環境的干擾因素,飲食上也要注意,是否有在晚餐、睡前,吃了比較容易興奮的食物,造成患者晚上精神變好等等。從生活上的各個層面為患者設想,漸漸調整為正常的生活作息,才能減輕照顧上的負擔。(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活性氧酸化傷害細胞 是老化元兇!

活性氧酸化傷害細胞 是老化元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體的細胞中有一種稱為「線粒體」的細胞小器官,其功能是將呼吸進來的氧氣轉化成維持生命的能量。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呼吸進來的氧氣,其中2%至3%會變化成反應性高的「活性氧」。活性氧劇烈酸化 傷害人體細胞活性氧的酸化力非常強,很容易改變接觸到的物質,產生酸化現象。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鐵釘一旦氧化之後,就會變得十分脆弱,促使「鏽」產生的物質就是活性氧。原本活性氧是被免疫細胞用來分解外來的異物,但是過多的活性氧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活性氧產生的劇烈酸化會傷害人體細胞和細胞內部的DNA,因此一般人都知道,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高血壓、癌症、糖尿病、失智症等200種以上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活性氧。此外,活性氧也會減弱腸內細菌的繁殖能力,降低免疫力,提高疾病的風險。老化現象 是活性氧導致酸化許多研究學家認為,除了疾病以外,老化現象也是「酸化」的結果。容易造成掉髮、頭髮變白、皮膚斑點和皺紋增加、眼睛的水晶體混濁造成視線模糊、骨頭和牙齒變脆弱,活性氧堪稱是老化的元兇。為了預防疾病和老化,日常生活中必須留意如何避免體內產生過多活性氧,但是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其實我們整天都曝露在到處充滿活性氧的環境中。除了呼吸以外,紫外線、大氣污染物質、抽煙、行動電話產生的電磁波、使用酸化的食用油炸出來的食物和使用化學物質的食品添加物,都是造成體內產生活性氧的原因。藉飲食攝取抗氧化物質 減緩老化為了避免這一類的活性氧對人體造成不好的影響,體內原來就有將抑制活性氧的酵素,我們稱之為抗氧化酵素,一旦活性氧的數量高於酵素,加上人體隨著高齡增長,對抗活性氧的能力減低,就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威脅。人類對於活性氧的抵抗力只會越來越低,是無法避免的,但即使因為老化導致抗氧力衰退,人類還是可以藉由「飲食方式」從外面攝取抗氧化物質。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材,都是顏色鮮豔、香氣、苦味、辣味強烈的植物性食材,為了預防活性氧所引發的疾病,就必須積極攝取這一類食材。(本文摘自/腸壽食/常常生活文創)

注意!想成功減肥不能沒有蛋白質

注意!想成功減肥不能沒有蛋白質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1)雞胸肉/雞胸肉每100公克就含有23公克的蛋白質,再加上富含必需胺基酸,能提高肝臟功能,又不含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堪稱最佳的減肥聖品。此外,雞胸肉的價格較其他高蛋白食物低廉,料理時不需再加任何添加物,只要稍微汆燙或烘烤便能食用,身體的消化吸收也較快。2)蛋白/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少,蛋白質含量高,是非常有助於減肥的食物。每顆蛋約含有3.5公克的蛋白質,不方便準備減肥餐的人,也可以此用來補充蛋白質。但是,蛋黃含有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有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風險,因此請少量攝取。「雞蛋」富含蛋白質與鈣質、維他命、礦物質、抗氧化物質等各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並非集中於蛋白或蛋黃其中一方,而是各自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所以沒有必要停止雞蛋的攝取。在減肥期間攝取雞蛋時,只要將蛋白與蛋黃的食用比例控制在3:1即可。3)大豆與豆腐/「大豆」每100公克含有30.4公克的蛋白質、380卡的熱量。由於富含膳食纖維,能使人產生飽足感,並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是頗受推薦的減肥食品。「豆腐」同樣也是最佳的植物性蛋白質,每100公克含有8.4公克的蛋白質、79卡的熱量。由於富含寡醣,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吸收。在植物性食物中,豆腐是少見含有必需胺基酸的食物,因此被視為優良的蛋白質供給源。4)牛肉/牛肉每100公克約含有21公克的蛋白質,為高蛋白食物。尤其是腰內肉(即菲力牛排的部位)的卡路里較其他部位低(每100公克的熱量為154卡),相當適合減肥時食用,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不菲」。若是搭配「松茸」一起吃,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指數。肋脊肉(即沙朗牛排的部位)每100公克雖然含有218卡的熱量,但是脂肪含量少,肉質柔嫩,是頗受好評的減肥食物。肋脊肉能改善貧血,適合搭配萵苣或芝麻葉等蔬菜一起食用。減肥時,選擇汆燙或烘烤的調理方式,避免使用醬料或調味料,才是最聰明的減肥方法。5)鴨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每100公克含有18.3公克的蛋白質、134卡的熱量,是減肥時的優質營養供給源。在限制使用鹽巴等調味料的情況下,「鴨肉」是僅次於雞胸肉的最佳選擇。每週吃一次鴨肉換換口味,有助於體力的補強與養顏美容。鴨肉要選擇色澤鮮紅且具有彈性的部位,使用烘烤或煲湯的方式調理,調味料則要少加。6)鮪魚、鮭魚等魚類/每100公克的鮪魚,足足含有28.3公克的蛋白質。因為卡路里低(每100公克只有132卡),直接食用生魚片,就是想吃高蛋白食物時的好選擇。食用罐頭食品時,最好選擇低鹽產品,並以熱水汆燙,去除油脂後再吃。直接食用生魚片時,可搭配具有殺菌效果的生薑。鮭魚每100公克也含有20.6公克的蛋白質,也是優良的高蛋白減肥食品,但是卡路里較高,要選擇生食、清蒸、烘烤等方式調理。7)蝦子與鮑魚/蝦子每100公克含有93卡的熱量、18.9公克的蛋白質。蝦肉富含鈣質、牛磺酸等營養素,對高血壓的預防與成長發育有極大幫助。雖然熱量偏高,不過因為還含有甲殼素,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建議挑選外殼堅硬、身體透明有光澤的蝦子,以清蒸或烘烤的方式調理。鮑魚是低脂肪、低卡路里的食物,蛋白質的含量占12.9%。由於富含無機質與礦物質(鈣質、磷等),有助於母乳的分泌,是非常值得推薦給產後減肥者的食物。8)魷魚/魷魚每100公克含有18.2公克的蛋白質、87卡的熱量。但是膽固醇含量高,不可攝取過量。購買時,最好挑選肉身乳白色,透明且富有光澤的魷魚,以直接生吃或汆燙的方式調理,盡可能減少使用調味料。9)牛奶/牛奶每100毫升含有3.2公克的蛋白質、60卡的熱量。此外,牛奶富含鈣質,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及幫助青少年的成長發育。與其說攝取牛奶是為了補充蛋白質,不如說是為了提高血液中的鈣濃度,阻斷體內脂肪的囤積。牛奶能增加胺基酸的攝取量,對素食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低脂牛奶雖然沒有濃醇的滋味,但是富含鈣質、卡路里較低,非常適合用來減肥。(本文摘自/驚人的1天4餐雞肉減肥法/采實文化出版)

講座/體重控制

講座/體重控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肥胖指「代謝症候群」,因為身體儲存過多皮下脂肪所造成,容易導致現代病。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45公斤,或BMI大於或等於35並已有因肥胖引起之合併症。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1(三)舉辦營養講座,由營養師蘇哲永主講「體重控制」,介紹體重控制的基本知識與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身體健康與體重控制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體重控制時間:107年3月21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門診前洽詢:02-2249-0088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食物代換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食物代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則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3月21日(三)舉辦營養科講座,由營養師蘇筱媛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的份量代換,使病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糖尿病友及家人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7年3月21日(三)下午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看東西如隔水 勞累致視網膜病變

看東西如隔水 勞累致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7歲的陳先生是工廠作業員,肩負全家六口生計,下班後還得打零工。一年前突然發現右眼模糊,看東西如隔一杯水,右眼影像更扭曲變形。檢查才得知罹患「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治療後視力從0.3恢復到0.8,陳先生終於能夠安心繼續工作。壓力大、勞累 易誘發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視網膜科主任張耀中表示,經眼底螢光攝影檢查後,確診陳先生罹患「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右眼因視網膜排水不良,造成黃斑部視網膜下嚴重積水,視力僅剩0.3,評估後透過「光動力雷射治療」,一周後解除積水問題,一個月後視力上升到0.8,成功在工作恢復良好表現。「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好發於30至50歲男性,致病原因不明,不過統計上患者大多是性急、沒耐心、工作狂等特點的「A型人格」,研判誘發因子與壓力大、易緊張、生活勞累、情緒波動大有關。有些患者黃斑部水腫後,會於3至4個月內自行吸收,並伴隨視力恢復,然而如陳先生的慢性患者,可考慮使用「光動力雷射治療」治療。老化、吸菸、壓力、滑手機 影響黃斑部健康「光動力雷射治療」為自費項目,先在手臂注射光敏感性藥物,經血液循環到黃斑部,再以雷射光瞄準黃斑部漏水處,激發藥物治療。治療後一天內避免暴露在陽光或刺激光線下,再漸漸恢復正常室外活動,才能大幅緩解症狀。張耀中主任提醒,若黃斑部積水問題超過3個月,或一年內症狀反覆出現2至3次,可考慮接受「光動力雷射治療」。老化、吸菸、壓力、長期滑手機都會影響黃斑部健康,治療後也應禁止咖啡因、酒類、高糖高脂等食物,學習放鬆減輕壓力,並充分休息,才能達到最好的預後。

孕婦飲食要注意!「李斯特菌」傷胎兒

孕婦飲食要注意!「李斯特菌」傷胎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食物看起來沒有壞,還可以吃?當心感染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食品如遭受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汙染時,外觀看或聞起來,可能沒有腐敗,但仍然可能使人生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持續發燒、肌肉酸痛、嚴重頭痛和頸部僵硬等。孕婦、老人、免疫系統低弱族群 感染李斯特菌風險高孕婦、老人和免疫系統低弱等族群感染李斯特菌的風險較高。孕婦受感染時,可能只有輕微的類似流感症狀,卻可能導致流產、早產、新生兒感染,甚至死胎。國內曾發生孕婦愛吃生菜,導致胎兒染菌出現腦膜炎的案例。孕婦與免疫能力低者,應避免生食及進食高風險食品,或食用未經殺菌的牛奶、軟質乾酪或未經煮熟的蔬菜,食物徹底煮熟再吃較安全。國際已發生多起因食用遭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汙染的沙拉、即食肉品或哈密瓜等,造成大規模食品中毒案件。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歐盟國家,已將李斯特菌症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項目。國內也曾在冷凍及冷藏的包裝肉製品檢出此菌,疾病管制署於今年1月1日起,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並於1月16日發布首例李斯特菌症法定傳染病確診個案。即食食品存放不超過1天 生肉與熟食分開放根據資料顯示,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對環境適應範圍很廣,在有氧或無氧的環境中均能生長,廣泛存於自然界中,常被發現於土壤、腐生植物和許多哺乳動物的糞便中。健康成人的糞便中,有5%可分離出這種菌,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源。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通常以食物和水為傳染途徑,在4℃下可持續生長繁殖,但加熱至72°C以上就能殺死。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就是平時做好飲食與手部衛生,即食食品於冰箱中存放盡量不要超過1天。生肉應與蔬菜、熟食和即食食品分開存放;處理生、熟食使用不同器具;處理未經煮熟的食物後將手、刀和砧板洗乾淨,以免污染。(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51期資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