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隱形眼鏡也是醫療器材 挑選遵3步驟

隱形眼鏡也是醫療器材 挑選遵3步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老花眼鏡是醫療器材嗎?答案是對的。隨著各種醫療器材不斷推陳出新,從出生嬰兒用的保溫箱、民眾常用的隱形眼鏡、受傷時貼的OK繃、老花眼鏡等,皆為隨處可見的醫療器材。食藥署彙整出簡單易懂的「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幫助您正確選用適合自己的醫療器材:1)什麼是醫療器材/醫療器材就是除了藥品外,用以達成診斷、治療、減輕及預防人類疾病等功能之產的品,例如生物科技與醫學結合催生檢驗試劑,可用於診斷流感、愛滋等疾病;機電工程與醫學結應用造出了電刀,常用於攝護腺腫大切除手術;而化學工程與醫學需求產生了液體性繃帶,用來保護傷口之用;紡織技術與醫學結合編織出了醫療用口罩,用來防止飛沫、微生物傳染,這些產品都是醫療器材。2)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不要小看這一串號碼,這代表該項產品已經過食藥署審查,證明該產品安全效能及品質。3)使用前詳閱說明書/才能確保挑選了正確的醫療器材,且能發揮其應有效能。此外,食藥署提醒民眾為保障自身消費權益和生命安全,如有發現不良品或於使用時/後發生不良反應,請立即於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qms.fda.gov.tw/tcbw/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通報。(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51期資料)

椎間盤突破裂 內視鏡新手術復原快

椎間盤突破裂 內視鏡新手術復原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於/綜合報導)69歲的楊先生搬重物時一用力,突然後腰劇痛癱軟,經診斷為椎間盤破裂,壓迫神經。聽聞親戚手術後下肢癱瘓,讓楊先生遲遲不敢動手術,2個月後才就醫進行新型內視鏡手術,解除痛楚。這種手術只要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隔天可出院。退化造成椎間盤突出 壓迫神經引起疼痛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表示,一般的椎間盤突出是退化造成,椎間盤內的髓核和纖維環一起扁化,突出後壓迫到神經,引起疼痛。椎間盤破裂是指髓核穿破纖維環流出,壓迫到神經。楊先生是腰椎第5節和薦椎第1節的椎間盤破裂,髓核流出卡在神經和骨頭中間。不管是椎間盤突出或破裂,都可利用新型內視鏡手術,切除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手術時間僅約1小時,傷口小至0.8公分,由於局部麻醉,病患全程清醒,當接觸到神經組織時病人可即時反應,減少脊椎神經損傷風險。術後疼痛感低,可下床活動,隔天便可出院。脊椎管狹窄也可應用此手術。不像傳統手術需全身麻醉,傷口大、復原時間長。常下背痛應是姿勢不良造成趙紹清醫師指出,過去傳統手術造成極少數傷及神經而癱瘓例子,病患常因此不敢手術,改以保守復建或藥物治療,但如果成效不好,還是要積極手術治療,解決痛源。脊椎會出問題,通常是姿勢不良和動作不當造成,所有下背痛的民眾,要注意改善平日不良姿勢。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切忌不當使用腰力,才能防止脊椎傷害。

新型藥物治療 鱗狀細胞肺癌展新機

新型藥物治療 鱗狀細胞肺癌展新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59歲翰昇(化名)因咳血來到醫院急診,經X光片檢查及切片後,確診為鱗狀細胞肺癌,且有骨轉移的現象;院方立刻以化療進行治療,但腫瘤情形卻遲遲不見改善,且多次復發讓他難以忍受,一度想要放棄治療。在醫療團隊評估後,改投以新型抑制血管新生劑再搭配化療同時進行,才將腫瘤控制穩定,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中。鱗狀細胞肺癌治療選擇少 但仍有一線曙光收治該名患者的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說明,儘管鱗狀細胞肺癌與肺腺癌同屬非小細胞肺癌,但鱗狀細胞肺癌患者能使用的藥物與肺腺癌相比,是少之又少;再者,確診時患者多半已經是晚期肺癌,在手術難以治療及治療藥物選擇有限的情況下,患者多半容易放棄。所幸,目前已有新型新生血管抑制劑能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治療藥物應慎選 符合負擔才能長期治療魏裕峰主任分析,雖然近年晚期肺癌治療較以往已進步許多,但多數治療如標靶藥物皆著重於肺腺癌治療,肺癌患者一旦檢測出罹患晚期鱗狀細胞肺癌之患者,只有化學治療或電療的選項,容易意志消沉且放棄治療。所幸目前已有免疫療法或抑制血管新生劑開啟治療之路。但免疫療法並非人人合適,約略只有兩成的病人有效,且健保不給付,治療費用昂貴,許多家庭皆因此背負更沉重的壓力。魏裕峰主任根據臨床資料指出,新型抑制血管新生劑,與傳統製劑相比,透過產生更為專一的特異性鍵結,阻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活化,進而阻斷腫瘤血管的新生,不同以往的血管新生製劑,除了適用於肺腺癌患者,研究顯示,亦能延長鱗狀細胞肺癌患者整體存活期;隨著免疫療法與新型抑制血管新生劑的在台灣獲得適應症,著實為鱗狀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更多希望。預防肺癌發生 應從拒絕菸害做起魏裕峰主任提醒,55歲以上年長者、有家族史、有吸菸習慣、工作環境暴露在有害物質的民眾,皆為肺癌的高風險族群。若想避免肺癌纏身,呼籲吸菸民眾應戒菸,而不吸菸的民眾,則盡量避免吸入二手菸,平時出門則可配戴口罩,或是考慮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等,若想了解更多肺癌相關資訊可前往「肺癌衛教網」查詢。(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流感併發肺炎 7旬翁撿回一命卻失能

流感併發肺炎 7旬翁撿回一命卻失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長達5天的清明連假將至,不少民眾已規劃好旅遊計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顯示,流感疫情雖逐漸趨緩,但近期氣溫變化大、連假將至,人際交流頻繁易造成病毒傳播。一名患高血壓及腦中風的69歲男性,身體免疫力低下,感染A型流感併發感染肺炎,一度敗血性休克。後來雖然治癒出院,但每日需抽痰維持呼吸道暢通,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肺炎鏈球菌潛伏在鼻咽腔中 免疫力下降時侵襲壢新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聲平說明,肺炎死亡率持續上升,除了高齡化社會來臨,肺炎鏈球菌是全球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原,不僅可透過飛沫傳播,且長期潛伏在人類的鼻咽腔當中,免疫力下降時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年長者和慢性病患應特別留意。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肺炎攀升為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疾管署推測除了人口結構老化外,105年初霸王級寒流及嚴重的流感疫情也是原因。壢新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謝國洲表示,一旦感染肺炎,恐致使病情急轉直下。研究顯示肺炎患者即使痊癒,肺部受損已大幅提高復發的可能性,近5成的肺炎患者十年後會死亡。慢性病患、長者、曾罹肺炎者 應接種疫苗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近期北半球溫帶地區流感活動度高、病毒型別多樣。黃忠智院長建議,民眾出國前應先備妥個人藥品,並提前注射相關疫苗,台商、經常出國的商務及旅遊人士應注意肺炎感染風險。民眾可於醫院或分級醫療的基層診所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陳聲平醫師及謝國洲醫師呼籲慢性病患者、65歲以上成人、曾罹肺炎者等肺炎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年年接種流感疫苗、並且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

會胖又開胃!減肥請遠離含糖飲料

會胖又開胃!減肥請遠離含糖飲料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一開始減重時,只要每天減少大約五百大卡的攝取熱量,一個月差不多就可以減掉約兩公斤的體重,所以可以從每餐減少幾口飯、細嚼慢嚥,並且在飢餓時攝取高纖、低熱量的蔬菜,以增加飽足感。蔬菜的烹調方式最好是川燙,如果是生菜沙拉,可以用油醋取代沙拉醬。喝完含糖飲料 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在食物的選擇上,首先要戒掉的是沒有飽足感,又容易加速肥胖的含糖飲料。喝完含糖飲料後,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會有開胃的效果,就會讓你想要吃下更多的食物。但若是能將含糖飲料的卡路里,換成具有飽足感的食物,就可以讓你減肥時,不用再節食與挨餓。要避免太油、太甜,以及油炸類的食物,具備這三種特點於一身的食物就是甜甜圈。所以每次病人問我減肥時,什麼食物不能吃。我都會請他們記住甜甜圈。只要具備類似甜甜圈特點的食物,盡量少碰為妙。另外,也要避免西式濃湯與中式勾芡類的食物。濃湯在烹煮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奶油與麵粉,才能維持濃郁的口感與香味,而勾芡類食物則是含有大量的油脂與澱粉。這兩種食物的熱量都很高,如果可以,盡量少吃。至於啤酒則是名副其實的「液態麵包」。只要一直喝啤酒,圓圓鼓鼓的啤酒肚是絕對不會消的。減肥可多攝取蛋白質食物在減肥時,可以增加的食物是蛋白質,而且蛋白質的攝取,對於年長者又特別重要,因為蛋白質可以幫忙他們維持正常的肌肉含量,減少肌肉的耗損,特別是含有支鏈胺基酸的食物,對於年長者維持足夠的肌肉量是很有幫助的。這些支鏈胺基酸包含白胺酸、異白胺酸與纈胺酸。含有這些支鏈胺基酸的食物包含豆類製品,如豆漿與豆腐,以及魚類、雞肉、雞蛋、牛奶與堅果。但是,因為蛋白質的代謝與排除需要靠肝臟與腎臟進行,因此每天的飲水量一定要足夠,才不會因為增加蛋白質的攝取,而造成肝、腎的負擔。如果可以,在減重的過程中,要定期檢測肝臟與腎臟功能。 (本文摘自/照顧父母-不讓父母的小病痛,變成大危機/寶瓶文化) 

深色瓶身減緩氧化!選購好橄欖油須知

深色瓶身減緩氧化!選購好橄欖油須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不要用已經半氧化的橄欖油、烹調過程中定時補充油量,並在快煮熟前加入最後的油,都是避免烹調造成營養流失的好方法。我總是在煮好的料理上淋新鮮的橄欖油,這是我媽教我的,她說烹調過和新鮮的橄欖油味道不一樣,能增添風味。用油烹調的問題是可能產生有害的物質。這種風險通常源於用蔬菜油煎炒食物,毒素隨著油煙釋出。因此我建議不要油炸(反正也不健康),或用超過發煙點(可看到油煙)的溫度烹調。爐具及廚房保持通風。橄欖油選購注意事項選擇「冷壓初榨」的頂級橄欖油。檢查瓶身的採收或製造日期,盡量選最新鮮的,深色瓶身可減緩油的氧化程度。淡味或特淡不代表熱量多寡,而是經過精煉加工。特淡橄欖油基本上沒有任何香氣或色澤(及營養價值)。原裝進口指的是橄欖油裝瓶或進口地,不一定是生產地。如果進口國與生產國不同,瓶身上應該會列出真正的產地。小型製造商(沒有經過中盤商大量收購並轉賣給大企業)更可能販售純正的頂級橄欖油。如果橄欖油通過加州橄欖油協會的測試,確認為真正的頂級橄欖油,而不是濫竽充數的廉價油品,瓶蓋會加上封條。炒橄欖食譜除了在飲食中加入大量的橄欖油之外,也可享用整顆橄欖的天然風味。我建議各位嘗試不同品種的橄欖,每個人喜歡的顏色、醃漬方式和調味都不同。試試這道美味的食譜。炒橄欖(4人份) 3大匙橄欖油 4瓣壓碎的大蒜 2杯(480公克)未去籽的大顆橄欖(卡拉馬塔橄欖或油漬黑橄欖) 1/4杯(60毫升)紅酒醋 1小匙乾燥奧勒岡在熱鍋中加入油和大蒜炒1分鐘,再加入橄欖和紅酒醋。中大火炒到汁液濃縮剩一半後加入奧勒岡。趁熱搭配義大利麵包、喜歡的起司和紅酒食用。(本文摘自/超完美地中海飲食指南/常常生活文創)

講座/頭頸癌友電療後復健

講座/頭頸癌友電療後復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頭頸癌患者進行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後,可能會出現牙關緊閉、張口困難、舌頭活動度不足、頸部肌肉纖維化等症狀,面對這樣的副作用,如何透過確實的復健運動進行改善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3月20日(二)舉辦癌症講座,由物理治療師簡美珍主講「頭頸癌電療後身體好僵硬,我該怎麼辦?」,物理治療師將在課程中帶您認識放射線治療後的影響,以及如何使用彈力帶輔助復健,講座內容豐富,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02)89667000轉分機2176。(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頭頸癌電療後身體好僵硬,我該怎麼辦?時間:107年3月20日(二)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三樓第四會議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76

避免美耐皿餐具!高溫恐溶出三聚氰胺

避免美耐皿餐具!高溫恐溶出三聚氰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國人愛吃火鍋,各式麻辣燙、涮涮鍋在臺北市如雨後春筍般擴展店面,但涮肉餐具材質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美耐皿筷子經重複高溫涮煮火鍋容易溶出三聚氰胺超過標準「2.5 ppm」,不可不慎。美耐皿餐具經高溫 有食入三聚氰胺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外調查火鍋店提供給消費者涮肉的餐具材質,選擇北部及南部共6個縣市,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嘉義市、臺南市及高雄市,抽查121家火鍋店。北部88.9%火鍋店已提供不鏽鋼夾子或非美耐皿筷子給消費者涮肉煮火鍋;南部72.4%火鍋業者提供不鏽鋼夾子或非美耐皿筷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 105年起,臺北市衛生局開始輔導火鍋店提供CNS304級以上不鏽鋼夾子或非美耐皿筷子給消費者涮肉,避免民眾使用美耐皿筷子重複涮煮火鍋,降低食入三聚氰胺的風險。美耐皿餐具因清洗、使用磨損 恐逐漸溶出三聚氰胺臺北市衛生局呼籲,連鎖火鍋店應依規定,主動於營業場所以中文顯著標示非一次使用的餐具原產地、材質及耐熱溫度。美耐皿餐具會因清洗、使用而磨損,逐漸提高溶出三聚氰胺的疑慮,臺北市衛生局將公告連鎖火鍋店應針對美耐皿餐具定期自主檢驗,確保符合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使民眾安心外食。臺北市食安委員會委員楊振昌說明,美耐皿餐具因便宜、漂亮而廣為使用,耐熱溫度約110至130℃,但仍需視塑膠產品特性而定,提醒餐飲業者及一般消費者,使用美耐皿餐具前,應先確認餐具的耐熱溫度等材質特性,降低美耐皿餐具溶出有毒物質的風險。如美耐皿餐具有破損、刮痕或變色時,應立即淘汰。

全球1/9人口缺乾淨水 嚴重恐致命

全球1/9人口缺乾淨水 嚴重恐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至少8.4億人口缺乏安全乾淨的飲用水,相當於每9人中就有1人過著不乾淨的水生活。高雄市大寮國小邀請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到學校進行「一杯乾淨水,轉變非洲的健康、教育與未來」生命教育,在322水資源日前夕,讓小學生了解當前非洲缺水景況,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珍惜水資源的行動。缺乏水資源國家 孩童因衛生不佳而腹瀉或致命小朋友體驗「一瓶水過一天」生活,設身處地體驗,缺水國家的人們每天可取用的水有限,一點一滴都不能浪費。衛生教育也是水資源議題中重要的一環,在缺乏水資源的國家,有許多孩童因為沒有良好的衛生知識,導致腹瀉甚至引發足以致命的疾病。大寮國小校長呂純仁表示,從小就必須珍惜水資源,尤其在南部地區。藉著生命教育讓孩子們學習當今水資源缺乏的狀況,也希望他們了解相關的衛教知識,從自我開始做起。未來一周學校將會發起募款活動,用小零錢創造大愛心,幫助非洲地區的孩子有乾淨的水可以使用。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主任陳雅玲表示,生命教育讓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及早接觸水資源課題,也讓他們知道聚沙成塔的概念,即使是一塊錢也能幫助到缺水國家的小朋友,獲得安全且乾淨的水源。於非洲10國推動方案 預計幫助逾11萬人世界展望會於各國進行水資源暨衛生工作,增設與修建水井、儲水槽、供水站等水資源設備,協助當地設置廁所及洗手台等設施以推廣正確的衛生習慣,並且成立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讓社區能逐步自主管理水源。2018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於非洲剛果、馬拉威、馬利、尚比亞、賴索托、莫三比克、尼日、查德、衣索比亞及獅子山等10國,推動水資源暨衛生方案,預計幫助逾11萬人擁有乾淨水源與衛生設施。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各界響應「一杯乾淨水,轉變非洲的健康、教育與未來」水資源行動,捐款支持世界展望會於非洲進行的水資源暨衛生工作、資助缺乏乾淨水國家的兒童,幫助當地獲得乾淨飲水與良好衛生設施,一同轉變孩子們的健康、教育與未來!捐款等資訊請洽世界展望會專線(07)-722-3608轉66。

國健署最新飲食指南 攝取蛋先於肉類

國健署最新飲食指南 攝取蛋先於肉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於/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我國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高達99.8%,堅果種子不足1份的為91%,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為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為86%。而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有53%、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有4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的有39%,顯示國人未均衡飲食的比例極高。每日飲食指南 將蛋在蛋白質攝取優先順序中提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水果及蔬菜攝取不足,造成全球約14%胃腸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臟病死亡及9%中風死亡,而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可以預防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為協助民眾培養均衡且適量的飲食型態,國民健康署公布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也同時公布「國民飲食指標」及嬰兒期、幼兒期、1-2年級學童期、3-6年級學童期、青春期、男士、女士、孕產期、更年期與老年期等10個生命期營養建議,亦同時更新「素食飲食指南」內容。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強調均衡飲食,並教導民眾實際作法,修正重點包括:1)將「全穀根莖類」修正為「全榖雜糧類」/讓民眾對於全榖雜糧類能有更廣泛的認知,全榖雜糧類除了民眾熟悉的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2)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攝取蛋白質食物類時,為避免吃入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選擇這類食物應有其優先順序。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富含營養,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修正為「豆魚蛋肉類」。3)將「低脂乳品類」名稱改成「乳品類」/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為有減少脂肪攝取的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為攝取全脂乳品,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國民健康署提醒國人遵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養成正確的均衡飲食習慣,確保身體健康,維持理想體重。各項飲食建議及相關訊息,可於 http://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0查詢及下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