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

講座/保鈣飲食知多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為鈣質,99%的鈣質分布在骨骼與牙齒,如果鈣質攝取不足,常見骨質軟化症、骨質疏鬆症等併發症。一般而言,骨密度會在30歲前達到最高峰,隨著年紀增加,骨鈣慢慢流失。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的速度將會比同年齡的男性更快。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12日星期(一)舉辦講座,由營養師施淑梅主講「保鈣飲食知多少?」,此場團衛將介紹如何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保鈣飲食知多少?時間:107年2月27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情緒壓力大!「章魚壺心肌症」好傷心

情緒壓力大!「章魚壺心肌症」好傷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項針對嚴重生理疼痛(如心臟病發)和心理疼痛(如重度憂鬱症)病人進行的研究,在三十名受試者中,有二十八名認為心理痛比生理痛更糟糕。一位典型的病人說,斷了一條腿再怎麼痛,還是跟憂鬱症的痛苦沒得比。這種說法的意義相當驚人。我們最終或許能夠提出科學性的說明,瞭解心理疼痛究竟是如何傷害病人。但就這個訊息,我們能做些什麼?章魚壺心肌症 情緒緊繃傷害心臟安妮是憂鬱症患者。我給她百憂解和SSRI,並請她尋求一些社會支援,找到兼職的幫手照顧她的孩子,這樣她就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時間。幾週後,安妮的症狀大幅改善。最後,她身體的疼痛和憂鬱症狀一起消失了。這是最好的結果。放任心理疼痛不處理,將會導致真正的生理危害。例如,醫學界認為,章魚壺心肌症(又稱為心碎症候群)是一種因為緊繃的情緒壓力(哀傷、恐懼、憤怒或驚駭)導致兒茶酚胺激素激增,而對心臟產生實質的傷害。如果處理得宜,情況很快可以逆轉,但病情也可能非常嚴重。胸痛數小時 章魚壺心肌症經藥物治癒我個人碰到過兩次這樣的病例。我在就讀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四年級時,遇到第一個病例。我在心臟科樓層執勤時,五十五歲的建築師納森承認已經胸痛好幾個小時了。納森在工作上面對許多壓力,但他的心臟一向沒有毛病。事實上,他的體格完美,而且每年都會找家庭醫師做健康檢查。急診室的住院醫師開始幫病人裝上各種管線,靜脈的、動脈的、中心靜脈導管等,以及監控、測量生命徵兆的儀器,同時準備將病人移往心導管室。住院醫師忙著工作時,我和納森聊及他工作面臨的巨大壓力,以及他的經濟狀況。他被送至心導管室,檢查通往心臟的動脈。如果其中有任何阻塞,心導管會找出阻塞處,並加以處理。納森的心導管檢查結果是陰性的,他的冠狀動脈沒有問題。心臟科醫師診斷是章魚壺心肌症,叮囑一些支持性照護方式和解除焦慮的藥物。納森復原並出院,好像沒來過醫院的健康人士一樣。(本文摘自/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寶瓶文化)

糖友輕忽糖尿病 當心併發症要你命!

糖友輕忽糖尿病 當心併發症要你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據統計,第二型糖尿病自發病開始算起,十年後得到心肌梗塞的風險,比一般沒有糖尿病的人多了20%左右,終其一生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高出二至四倍,罹患腦中風的機率更高出三倍,危險性不言可喻。臨床發現,糖尿病患併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血糖控制不好、已有長久的糖尿病病史卻未警覺,或同時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情況,當寒流來襲時,血管收縮導致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發生。不按時服藥、飲食亂吃 糖尿病患併發心血管疾病義大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盧永川提及,有一位年約50歲的糖尿病友,是個業務主管,經常需要應酬,又因忙碌沒時間運動;他認為自己平日沒有不適,因此未按時服藥、飲食也幾乎亂吃;再加上原本的高血壓、高血脂,忽略了自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直到某天寒流來襲,聚餐後胸部悶痛難耐,做了心導管後才警覺應該要好好控制三高。所幸,在使用了新一代的SGLT2抑制劑三個月後,該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數值表現良好,進一步詢問之前為何不好好吃藥的原因,才表示是因為業務工作經常會誤餐,再加上吃傳統降血糖藥物時,容易有低血糖情況,才不願意認真服藥。盧永川主任說,傳統的降血糖藥物,容易有低血糖的副作用,病友常會額外多吃來避免低血糖,長期下來難免會有體重過重的情形,這些情形都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盧永川主任建議糖尿病友,若合併有三高情形,就要使用正確的藥物做調配,並在生活型態上做好體重控制,包括從飲食、運動、生活型態各方面著手,可降低日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SGLT2抑制劑對心、腎、胰臟都可達到保護效果盧永川主任指出,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中,SGLT2抑制劑與GLP-1受體促效劑都被證實除了有降血糖的作用外,也有額外降低體重的好處。在2018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中,也將SGLT2抑制劑列入對於心臟血管具有保護效益。SGLT2抑制劑的作用機轉是將體內升高的糖分從腎臟排出體外而不回收,以此降低血糖;也因為糖份排出不回收,會增加卡路里的排出,間接可降低體重。再者,帶出糖分時,也會一併帶出水份,等於也減少了血壓。從臨床試驗中,也證實SGLT2抑制劑有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長期使用對於心臟、腎臟、胰臟等都可達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單獨使用極少發生低血糖現象。該名業務主管,將可能會造成低血糖的藥物調整成SGLT2抑制劑後,整個人舒坦許多,也願意開始調整飲食作息並且加入運動習慣,體重下降約三至四公斤,如今血壓、血脂及血糖的數值都在理想的範圍內。盧永川主任提醒,一經確診為糖尿病,病友們務必要積極生活型態控制加上合理用藥,若有低血糖症狀,可與專科醫師討論,找出最合適的個人化治療,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驚!糖友歲末聚會竟突然心肌梗塞!

驚!糖友歲末聚會竟突然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55歲的資深業務小王,糖尿病多年但就醫斷斷續續,病況也不穩定。因為業務關係,平日交際應酬多,到了歲末,愛吃鍋的他,總是與客戶、廠商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聚會,卻毫無警覺這些飲食方式早就讓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大幅提升。直到某天突然急劇胸痛,被送往急診救治,才發現血壓、血糖都過高,且冠狀動脈嚴重阻塞,及時安排心導管手術才撿回一命。在埔里專門診治糖尿病的開業診所院長陳宏麟指出,糖尿病患若已出現神經病變,發生心臟缺氧狀況時,會比沒有糖尿病史的人感覺更遲鈍,因此當發生心肌缺氧、血液灌流不足時,就會突然覺得胸悶、胸痛,但這時通常已經很嚴重了。「如果這些情況出現在游泳或開車途中,那就更加危險了。」糖尿病治療除控糖外 應積極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無論是美國或加拿大、甚至是國內醫界,目前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不僅留意血糖、血壓與血脂的控制,也相當重視藥物的使用與併發症發生的影響,因此要求市面上對於降血糖藥物必須有藥物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大型研究報告。陳宏麟院長說,在糖尿病的用藥上,如今已有更多對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選項,而在糖尿病的治療上,更強調早期積極、聰明介入,「必須夠早、夠積極,選擇的藥物也要求更適當,這也是如今醫療講究個人化、客制化用藥的目標。在糖尿病的藥物選擇上,建議以不會有低血糖、不會增加體重、長期效果可見為主,如此才能一箭多雕。」他指出,糖尿病已經被公認為下一世代全球性的疾病,必須早期介入加以控制,而傳統的降血糖藥物若長期使用,在擔心有低血糖風險情況下,臨床上有時候不會將治療目標設定在更合適的範圍內,長期來看,如果血糖仍高無論對大小血管的傷害都大。SGLT2抑制劑顧心保腎優異處多在新一代的藥物中,SGLT2抑制劑與GLP-1受體促效劑等血糖藥物都已被證實對心臟血管有保護的效益,其中SGLT2抑制劑,在2018年世界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中,也成為針對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疾病的第一線併用治療。SGLT2抑制劑屬於一種全新作用機轉的降糖藥,不僅可控制血糖、改善血壓、尿酸情況,也能降低體重,對於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也有很好的降低效果,且可與多種藥品搭配服用,長期使用對腎臟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當然,除了適當的藥物介入外,飲食生活才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對於冬天愛吃火鍋類的糖友,仍建議以蔬食為主,且薑母鴨、麻油雞適量就好,而在天寒地凍吃了熱呼呼的鍋類後,更要小心戶外的冷空氣會造成血管的不穩定性。此外,陳宏麟院長也提醒,冬天適度的運動仍然必要,餐後散步對血糖有一定的幫助,千萬不要因天冷而懶得動,得不償失。 

我討厭過年!「球球兒」的心聲

我討厭過年!「球球兒」的心聲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春節假期甫剛結束,除了慶祝傳統節日,過年也是許多家庭溫馨的團圓日。但對於「球球兒」來說,春節卻是最不想面對的節日,現代婦女基金會自91年起進駐各地方法院提供服務,每年協助超過1萬個因故進入法院訴訟的家庭。在爸媽分居、離婚訴訟衝突中被拉扯的孩子,稱作「球球兒」,有的是父母你爭我奪的「橄欖球」,有的是雙方避之唯恐不及的「躲避球」,或是淪為出氣筒的「棒球」。現代婦女基金會發現,過年期間是這些進入法院的高衝突家庭爭執的高峰,光是孩子要在哪過年就能吵得不可開交。大部份雙方雖不同住 但家庭衝突的狀況並沒有因此降低現代婦女基金會駐台北地院家暴/家事服務中心督導黃心怡表示,農曆年前後都會接到家庭衝突案件,該會106年1月到3月深度服務的夫妻爭訟案件共有424件,其中雙方有未成年子女的案件共有319件約佔四分之三。這些家庭的父母雙方多已分居(46.1%)或離婚(35.9%),平均有1.53個孩子,而雙方進入法院訴訟的主因為「保護令聲請」佔46.1%,「離婚」佔45.5%,「監護爭議」佔44.6%,及「探視爭議」佔30.3%,可以見得大部份雙方雖不同住,但家庭衝突的狀況並沒有因此降低。這群高衝突家庭的夫妻,23.7%曾在過年期間彼此有激烈的爭執,最常出現的是過年要在誰家過年,何時回夫家/娘家,是否只能初二回娘家等等。此外,也有15%的夫妻曾在過年期間與對方親屬發生爭執,面臨離婚或分居中的夫妻,通常連帶著親屬間的敵意也會很重,爺奶叔伯阿姨可能會對對方能否探視孩子,或將孩子帶回家過年有意見,或是冷言冷語、語帶嫌棄等等,也讓家庭中的孩子知道親屬對於自己的爸或媽充滿批評,更讓孩子對父/母或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春節期間最大的衝突點還是孩子然而爭訟中的父母,春節期間最大的衝突點還是孩子。有30.7%的高衝突夫妻曾在過年期間因為孩子發生爭執,其中最大爭執點就是除夕夜、大年初一要跟哪一邊過年,交付/接送孩子的時間點等細節。黃心怡督導提到曾服務一個離婚家庭,爸爸媽媽都希望小孩跟自己吃年夜飯,雙方爭執不下,最後協調成5點到8點跟爸爸吃飯,8點以後去媽媽家吃飯,孩子對過年的印象就是天氣很冷、晚上很累還要趕場,還得面對爸媽吵架,有時爭吵到孩子寧願不要過年。同心守護球球兒 ─ 高衝突家庭協助計劃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爸媽即使分手,孩子仍然渴望與雙方維持原有關係,而曾經高衝突的父母,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才可能放下對立、成為共同為孩子好的「合作父母」。為了協助這群孩子及家庭,現代婦女基金會特別發起「同心守護球球兒─高衝突家庭協助計劃」,提供包括兒童諮商及團體、親子會面協助、親職諮詢/講座、合作父母教練等高衝突家庭相關服務,幫助父母協調親子關係及討論適合子女的照顧計畫,每年協助超過3,000個家庭降低衝突的頻率和強度,伴孩子邁向復原之路。邀請民眾捐款幫助這些球球兒家庭,降低訴訟帶來的傷害,減少孩子因失去家庭溫暖而身心受創或發生偏差行為的可能。

嘴破別輕忽!免疫功能亂肝炎恐上門

嘴破別輕忽!免疫功能亂肝炎恐上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有嘴破的經驗,不少人認為是火氣大,其實口腔狀態與身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醫師指出,口腔黏膜的菌群生態豐富,影響人體免疫、神經、血液、消化等各大系統;若是經常反覆發生嘴破,最好找出真正原因。女性容易嘴破 可能是其他疾病台大醫院口腔內科主治醫師孫安迪指出,嘴破是民眾常見的口腔問題,可能出現於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包括嘴唇、頰側、舌頭,通常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且具有反覆發生的特性,有時幾天就能癒合,有時卻是久久不癒,可能是單純潰瘍,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口腔菌群失去平衡 口腔黏膜產生病變孫安迪醫師說明,口腔中存在各式各樣的細菌,約有5、600個不同菌種,彼此維持平衡,更影響免疫系統、自律神經系統、血液循環、消化系統等,當口腔菌群失去平衡,就會導致口腔黏膜產生病變。反覆口腔潰瘍 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孫安迪醫師強調,反覆性口腔潰瘍導致免疫功能紊亂,可能造成睡眠不足、過勞、壓力大、消化不良、貧血,甚至是腹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疾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習慣性流產」 中西醫合治助懷孕

「習慣性流產」 中西醫合治助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懷孕是喜事,但對習慣性流產的患者而言,卻是再一次的煎熬。39歲的蘇小姐結婚未滿3年就流產3次,第3次懷孕在第6週仍有監測到寶寶心跳,可惜最終仍未如願足月產子。經西醫婦產科多項檢查,子宮鏡檢查中發現蘇小姐有子宮中膈,立即以內視鏡切除。虛寒體質 經中醫調理、安胎終於穩定生產「子宮中膈」是造成習慣性流產原因,但在術後卻遲遲沒有好消息,蘇小姐擔心39歲高齡,卵子品質不斷下降,擔憂無法順利懷孕,流產的陰影也揮之不去。蘇小姐與先生討論後決定尋求中醫調理改善體質。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王淑秋表示,患者較怕冷,夏天吹冷氣時、冬天常四肢冰冷,喜歡喝溫飲熱食,屬於中醫「虛寒性體質」。經過幾個月的調理第4度懷孕,先前蘇小姐懷孕的月份都未超過2個月,安胎治療的時間需超過以往流產的月份。確認懷孕後,以補腎安胎的藥物治療3個月以上,加上產檢一切穩定,終於在去年底平安順利產下健康寶寶。43、44歲孕婦 早期流產率高達5成王淑秋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定義,連續2次或以上的流產就稱為習慣性流產。造成流產的原因很複雜,常見染色體異常、免疫問題、內分泌異常、先天性子宮異常、發炎感染、工作繁忙和緊張壓力等。其中年紀與流產的關係最大,主要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35至40歲孕婦的早期流產率約1/3,而43至44歲的早期流產率更高達1/2。另一統計發現,隨著流產次數增加,下一胎流產比率愈高,以流產3次為例,預估下次懷孕再流產機率高達51%。面對習慣性流產,高齡患者內心的壓力比一般人還高,為防止流產再度發生,除了尋求西醫婦產科詳細檢查外,可以配合中醫診治,醫師會依據體質類型和針對原因給予治療和安胎,大大提升順產機率。

健檢常見「脂肪肝」 醫師教正確減重

健檢常見「脂肪肝」 醫師教正確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8歲的郭姓病人患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雖然定期服藥控制,近半年來抽血報告發現肝功能指數中的GPT數值異常且常倦怠。胃腸肝膽科醫師發現,病人體重一年內上升10公斤,平常的血糖藥物也沒有規則服用。腹部超音波診斷為嚴重性脂肪肝,肝臟切片檢查確診為脂肪性肝炎(NASH)。造成脂肪肝原因眾多 C型肝炎、酗酒皆為原因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寶寶說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在亞洲國家如台灣、東南亞國家、韓國、日本及中國發生率逐年上升,為約15至45%。脂肪肝是俗稱「肝包油」,在健康檢查中最常被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的異常影像的項目。正常的肝臟約有3至5%重量的脂肪,當脂肪超過5%以上或組織切片30%以上的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即稱為「脂肪肝」。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包括病毒性肝炎(C型肝炎最相關)、酗酒、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壓、藥物、內分泌異常、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等疾病。若將病毒性肝炎及酒癮排除,因其他代謝因子引起的脂肪肝,通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大多數脂肪肝病人沒有明顯症狀,部分病人可能容易疲倦、全身倦怠、噁心、嘔吐、右上腹部不適、腹脹等,少數病人可能發現肝功能異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嚴重恐導致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可分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未有肝細胞損傷,演變成肝硬化或肝衰竭危險性較低;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為已造成肝細胞損傷,可能造成肝硬化或肝衰竭甚至演變成肝癌。近幾年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族群中約8、9成的病人都是肝臟脂肪堆積,對於肝臟的影響不大。但10%脂肪肝病人會合併發炎甚至壞死,也就是脂肪肝炎。這些病人的肝臟會由肝纖維化慢慢進展成肝硬化,0.5%機率發生肝癌。飲食、運動、作息調整 有助改善脂肪肝脂肪肝的治療著重於控制體重、血糖及血脂肪,適度運動、營養師指導的飲食、調整生活習慣非常重要。減重進度是每週約0.5至1公斤,適度減少7%至10%體重,即可改善肝功能和脂肪肝程度。由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有發展成導致肝硬化及肝癌的機率,有脂肪肝病人都應適當控制體重,並定期檢查肝功能、α-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早期發現肝硬化及肝癌,以便及早治療。林寶寶醫師提醒,飲食控制和減重在脂肪肝病人固然重要,但某些減肥藥物可能會造成肝臟及心臟的負擔,使用此類藥物前請先諮詢專科醫師。減重不可過於快速,快速減重會造成不良代謝變化以及引起脂肪溶解釋出游離脂肪酸,對肝臟造成更大傷害。

講座/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

講座/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癌病人於手術或治療期最直接面臨的就是飲食改變,病人這段期間可能因治療副作用食慾減低、進食量變少,忽略營養充足;或是病人營養品喝膩了,家屬與病人陷入苦惱,不曉得還有哪些替換方法?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27日(二)舉辦癌症資源中心講座,由營養師孫文蕙主講「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營養師將於課程中與病人及家屬雙向互動,傳授如何提供充足營養並打破營養迷思。(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時間:107年2月27日(二)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三樓第四會議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76

10項本能訓練 改善活化健康

10項本能訓練 改善活化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人類的本能分成好幾個階段:大致上可分成反射、習性、智慧三個層級。所有的本能,都是在同一體內連續不斷出現,並非由各個種類或類別「各自為政」。所有的本能都會跨越階層或種類而緊密結合:也就是說,訓練一項本能,也有助於提升另一項本能。便祕改善後 提升消化吸收本能、增進免疫本能調整呼吸本能,有助於消除壓力,壓力消除後,睡眠本能獲得滿足,睡眠品質便會改善,同時也對排泄本能帶來正面影響,治好便祕:便祕改善後,腸胃內部的環境也能獲得改善,不但可以提升消化吸收本能,也有增進免疫本能的效果。本能的作用,就像這樣「環環相扣」。既然每種本能都緊密的相連,不管從哪一項本能開始訓練都可以。不一定要從低層次逐步往高層次邁進訓練本能的時候,不一定要從低層次逐步往高層次邁進。不管從哪裡開始訓練,都能有效改善健康,而且個別的成效,也會慢慢擴大到全身。因此,不管從哪一項開始都無妨。(1)調整「吃、喝、拉、撒」的生活節奏。(2)維持「空腹感」的生活。(3)注意要適度禁慾。(4)適度運動,「走路」最好。(5)保留「沉思時間」。(6)欣賞藝術,增加「人性」深度與厚度。(7)接觸大自然,找回「最原始」的心。(8)打造放鬆的環境。(9)白天吃得少,晚餐吃得好。(10)正視疾病,勇敢治療。(本文摘自/身體本來就會的11個自癒運動/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