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產階段的身體變化 妳了解多少?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余靜雯
諮詢/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蘇鴻文
馬偕醫院婦產科門診護理師 陳碧雲
越接近生產的時刻,準媽咪越擔心:「我什麼時候會生呢?」、「該怎麼判斷我要生了呢?」…,其實當寶寶要誕生之前,身體會出現許多徵兆,而「如何察覺產兆?」就成了每位新手媽媽必修的課題。
懷孕37週後正式邁入待產的階段,也意味著寶寶隨時都會出生,此時,孕婦的身體會開始出現一些變化,為生產作準備。通常在生產前兩週左右,許多準媽媽會發現原本隆起的肚子有逐漸下移的趨勢,呼吸也會變得比較順暢,胃所受到的壓迫感減少了,全身湧起一股「輕鬆感」,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蘇鴻文表示,這是因為胎兒的頭部已經進入骨盆腔的緣故,這種情況在初產婦身上特別明顯。也因為胎頭位置逐漸降低,有些孕婦甚至會有便意與頻尿的感覺,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需特別緊張。
此外,部分敏感的孕婦可能會察覺胎動減少了,除了因胎兒成長迅速,羊水減少,胎兒可以活動的空間相對的減少之外,胎頭進入骨盆腔更使得胎兒「行動不便」。至於胎動的次數多少算是安全呢?目前尚無定論,因為胎動的次數因人而異,而且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也不同。蘇鴻文醫師倒是建議孕婦最好利用睡前靜躺在床上時觀察胎動,只要在2個小時內可感受到10次左右的胎動,就可以放心。
不過出現上述的情況,並不足以代表馬上要生了,到了真正生產的時刻,有些人會有痛經的感覺,有的人會腰痠、下腹悶痛、肚子有下墜感,這些都可能是子宮活動加劇,即將生產的徵兆。
一般而言,當出現落紅、破水、規律的陣痛三大產兆,就有可能是寶寶要誕生的徵兆,值得一提的是,這三種狀況不一定會一起出現,也沒有一定的出現順序,但只要有任何一種狀況發生時,都有可能即將分娩。
當進入產程時,子宮頸會開始變薄,子宮頸口上的黏液會隨著掉下,這時微血管也開始破裂,陰道會摻雜一些粉紅色或暗紅色黏液分泌物,這就是所謂的「落紅」,屬於正常生產前的前兆。
落紅後通常不會馬上生產,如果尚未出現陣痛或破水等其他產兆時,準媽咪可以先洗澡,然後再前往醫院檢查,醫師會評估子宮頸打開的狀況,再建議準媽媽先回家休息或直接入院待產。
比較擔心的是有部分的出血並非落紅,而是意味著某些警訊,孕媽咪不可不慎。例如:可能出現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等危險情況,蘇鴻文醫師指出,如果孕媽咪發現流出來的分泌物是血紅色,甚至是鮮紅色,出血量如同月經來時的量甚至更多,這時就該盡快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