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吃副食品有順序 從液狀果菜汁開始
2011/7/13(2022/3/15 18:38更新)
小英(化名)是一位年輕媽咪,她的寶寶已經滿四個月了。最近,寶寶常常做出伸手拿食物的動作,小英考慮要給寶寶吃「副食品」。該怎麼開始呢?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彭莉玲營養師表示,患者來到營養諮詢門診,請教有關副食品的製作原則及注意事項。營養師提供嬰兒副食品的六大餵食原則給民眾參考。
- 開始的時間:約4~6個月;很多媽咪問營養師的第一個問題通常是:「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添加副食品?」最好的時機是,當寶寶對可以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時,時間大約在4~6個月。初期添加副食品的目的,主要是訓練寶寶的吞嚥能力及適應新食物。
- 建議量:一次一種,由少至多,同一種食物觀察一週,適應後再添加新的。
由低濃度的米湯、果汁開始,一天1~2次。此時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仍是母乳或配方奶,媽咪不需擔心寶寶因為副食品吃的不足而營養不足。同一種食物先少量給予(約一匙),觀察寶寶有無出現「過敏反應」,再逐漸增加濃度及量。經過一週對這項食物適應後,才可以繼續餵食或添加新的食物。 - 餵食的方法及器具:一個碗(杯)、一支湯匙;提醒媽咪將食物裝在碗(杯)內,用湯匙餵食,而不是將副食品裝入奶瓶讓寶寶吸允。若寶寶進展到7個月後,可以給較硬的食物讓寶寶拿著吃,例如:磨牙餅、塊狀水果、土司條等。如此既可以訓練寶寶手部握的動作,也可增加進食的趣味性,切記照顧者要在一旁看著,以免寶寶噎著。
- 副食品的順序,應從液體/半流質(糊狀)/半固體(泥狀)/條狀/固體(塊、碎狀);配合嬰兒消化系統的進展,從液狀的果汁、菜汁開始,進展到糊狀的穀類(如米糊),泥狀的果泥,再慢慢給予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泥),適應後,可慢慢給予固體食物(如碎麵條)。
- 食材添加順序:穀類/水果/蔬菜/豆類/肉類/蛋類;一般來說,4~6個月只能添加米類食品和蔬果類,麥粉則6~8個月左右再添加。寶寶7個月後可提供富含蛋白質的肉、蛋黃、豆類等。讓寶寶從肉汁(湯)開始嘗試肉的味道,可用雞骨加蔬菜一起熬成高湯,再用高湯來煮副食品。易過敏的蛋白質(如帶殼海鮮、貝類、蛋白)、水果(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堅果(如花生)及巧克力則最好滿一歲以後再添加。
- 照顧者的正確態度:營造愉快的用餐環境,切勿強迫餵食,要尊重寶寶的個別差異;寶寶剛開始不習慣副食品時,父母不要放棄,隔幾天再試;或是以其他副食品替代,讓寶寶漸漸習慣。可在用餐區擺放寶寶熟悉的物品(如洋娃娃、小汽車),並放輕柔的音樂。一個讓寶寶感到安全、舒適的環境可以提升他接受新食物的動機。
寶寶吃副食品時,有時吃一口就不吃是正常的。只要寶寶頭圍、身高、體重在正常範圍內,家長無須太過擔心!「營養好又易消化吸收」是選擇副食品的重要原則,希望家長可以用愛及耐心,讓寶寶在食物堆中快樂的成長、茁壯成大樹一樣。
彭莉玲提醒民眾,一般「食物過敏」反應大多會在吃完食物後馬上表現出來,例如:皮膚泛紅、發癢、鼻塞、氣喘、流眼淚、嘔吐、腹瀉等症狀。所以,餵食副食品的時候,一次只能先嘗試一種。並且要連續試一週,確定寶寶對此食物不會過敏後,才換另一種副食品。若是兩、三天後才出現類似過敏的反應,大多是「食物耐受性不良」,並不是過敏的情況,只要讓寶寶再適應幾天即可。
延伸閱讀「原則小技巧」: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299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