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懷孕可以搭飛機嗎?懷孕出國要注意什麼?孕婦「9大旅程守則」一次看

懷孕可以搭飛機嗎?懷孕出國要注意什麼?孕婦「9大旅程守則」一次看#旅行

好不容易盼到連假出國,孕婦可以跟嗎?隨著旅遊的普及與生活型態的多樣化,越來越多孕婦選擇在懷孕期間出國旅行。然而,孕期身體的變化可能帶來額外的健康風險,《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整理一篇孕婦旅行充足的準備與適當的防護措施,能確保孕婦的旅程更加順利與安全。

為什麼你該嘗試「一個人旅行」?獨旅3大意義:讓你成為自己的依靠

為什麼你該嘗試「一個人旅行」?獨旅3大意義:讓你成為自己的依靠#旅行

隨著現代生活步伐的加快和社會的種種喧囂,獨自旅行成為許多人心靈放逐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方式,除了能讓你遠離熟悉的環境,還能藉由一個人獨處於陌生之地,我們更有機會撫平內心的雜音,傾聽真實的自我。以下我們將透過3個層面,探索獨旅的意義和這其中所蘊含的獨特價值。

擔心出國被當盤子?旅遊作家雪兒Cher:自助旅行是「學習甘願被騙」

擔心出國被當盤子?旅遊作家雪兒Cher:自助旅行是「學習甘願被騙」#旅行

許多人都擔心出國會被當盤子,其實這也是旅遊體驗的一部分。旅遊作家謝雪文(雪兒Cher)於《何必討好,反正我也不喜歡你》一書中,分享「中年生活哲學」,希望給身陷各種討厭、情緒勒索的人另外一種出口,與其在意別人的喜歡與討厭,不再討好才能真正實現自由。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出國就上吐下瀉,是水土不服嗎?4症狀當心「旅行者腹瀉」找上你

一出國就上吐下瀉,是水土不服嗎?4症狀當心「旅行者腹瀉」找上你#旅行

不少人趁著暑假時準備出過大玩一番,但有些人常常一到國外就嘔吐、拉肚子,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水土不服,或吃到不潔食物,其實這種旅行型的常見症狀,稱作「旅行者腹瀉」。《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民眾到特定地區旅遊時,應善用3大措施預防旅行者腹瀉風險,才能在遊玩時身體健康更安心。

60歲挑戰「長途旅行」自找罪受⋯她直到終點才懂:人生從沒有黃箭頭

60歲挑戰「長途旅行」自找罪受⋯她直到終點才懂:人生從沒有黃箭頭#旅行

當人生邁入晚年,不再是工作上眾星拱月的角色,生活還剩下什麼?一對夫妻走訪20座城市、鄉村及朝聖之路,帶著60年的經歷與牽絆,踏上65天的自助長途旅行。陳蘊芳(Jessica Chen)、郭憲誌(Andy Kuo)於《那些旅行教我的事》一書中,分享旅行的故事與人生觀點,幫助讀者破解迷惘,活出第二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退休旅行教戰4守則 樂活撇步大公開!

退休旅行教戰4守則 樂活撇步大公開!#旅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首先,若要出國旅行,一定要由遠而近。人的年紀越大,體力越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你不要以為旅行都在坐車,要深入一點的話,不用雙腳是走不到的。例如歐洲很多國家為了保護古蹟,遊覽車必須停得很遠,然後徒步走進去,我們那次地中海郵輪之旅就是如此,雖無拉車之苦,但仍然要充沛的體力和勇健的腳力。退休後先到歐洲、非洲、南美洲深度旅行說到腳力,就不得不提那趟紐西蘭健行之旅,我扭傷腳踝,不能純粹視為意外,這跟我平常缺乏運動,一定還是有所關聯。去歐洲、紐西蘭,就算不走路,搭十幾個鐘頭的飛機,還是需要體力的。未來幾年,趁我還沒60歲,我計畫先跑歐洲、非洲和南美洲,60歲之後,再到日本深度旅行。日本,應該是大部分國人的最愛,但真的不必太早去,一來距離不遠,二來文字也相近,交通更是便捷,所以年紀再大,應該都沒問題。不留遺產給子女就是不留遺憾給自己其次,退休之後,節儉絕對不再是美德。子女還在就學,家庭負擔當然較重,所以參加旅行團都以價格為優先考量。現在,子女都大學畢業,也都在就業,所以出國旅行真的要善待自己一些。我甚至常常在演講,或是在我其他的書中,宣揚「退休之後的消費都是打9折」的觀念。例來說,上次我們夫婦去搭地中海郵輪,兩人原價超過50萬元,如果不搭這筆錢變成遺產後,依台灣現行遺產稅率10%來課稅要繳給國家5萬元,因此這5萬元不管你有沒有去搭郵輪,其實早就不是你的了,那何不把它花掉呢?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是「打9折」的原因了。未來遺產稅率極可能調高到20%,那就是打8折,只要值得花,那就更該花了。「把它花光」是遺產稅規畫最簡單的方法。我認為,不該留遺產給子女,不然就是留遺憾給自己。不浪費時間吃排隊美食第三,無論是國外自助旅行,或是國內旅行,最不該浪費時間排隊吃人氣美食。我認為旅行該把時間花在欣賞風景、體驗當地生活風情,才有真正的價值。你花了23個小時排隊,它的美味程度有多出一般店的好幾倍嗎?我看頂多好吃個20%、30%,所以排隊吃美食是最划不來的事。上次去東京築地吃人氣美食,用掉一整個上午,卻也只是略好而已。其實日本人做事都很一板一眼,隨便在百貨公司美食街吃,根本不輸書上介紹的那些美食名店。跟團旅行雖不會浪費時間在吃飯上,但我建議少參加那些只安排中國料理的旅行團。以最近那次紐西蘭之旅為例,我們都吃當地料理,結果幾乎沒有失望過。到了紐西蘭當然要吃牛排、羊排,為何還要吃蔥爆牛肉?不塞車也不塞人​ 避開寒暑假跟春節第四,避開假日、旺季去熱門景點。退休之後,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多」,所以國內旅行儘量找週一到週五去,不塞車也不塞人,國外旅行則避開寒暑假和春節,以及現在動不動就彈性休假的連續假期,住宿、機票的訂位都相對容易得多。能夠親眼目睹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各國各地重要景點,當然不枉此生,但我現在更愛書上較少介紹的私房景點,如前面提到的東京郊區柴又,以及離威尼斯不遠的帕多瓦,因為遊客稀少,我們才能有更多的閒情逸致去體會當地風情。 最後,回國後一定要整理照片。現在因為都是用手機或數位相機拍照,愛拍多少就拍多少,喀擦喀擦毫不遲疑,結果每次都拍得太多。這時,一定要「斷捨離」,留下好的,殺掉拍壞的。我甚至有個做法,買同款的相簿,然後每次旅行就精選100張洗出來存放。這當然是老古板的做法,但無論如何,好好整理照片,才能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本文摘自/走過失業,我喜歡現在的人生/時報出版)

旅行後!閉上眼才能看見的12份禮物

旅行後!閉上眼才能看見的12份禮物#旅行

1)洞察/旅人心中都有個黑洞,接觸陌生世界會讓陌生的光進到洞裡,清楚看見洞裡模樣。2)自我覺察/我覺得沮喪、我覺得寂寞、我覺得痛苦、我覺得緊張、我覺得焦慮、我覺得憤怒。旅行時,心靈上的感覺與情緒會特別敏銳,甚至會觸及內心深層的恐懼。3)自我接納/一般人很難把看不見的東西收進口袋。唯有發現,才能接納。發現自己會沮喪、寂寞、痛苦、焦慮,把這些情緒整理完後才能接納,否則負面情緒經常會灑落滿地。4)自我實現/旅行並不代表實現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一小部分。倘若能把這一小部分與其他生命中的小部分順利拼湊,人生會更完整,並能實現自我。5)啟發/在路上,世界是一面鏡子。當你遇見一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老人,你要反問自己:有年輕人的熱情嗎?當你看見一個窮人滿臉微笑,你要反問自己:貧窮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當你被小偷拿走錢財,你要反問自己:生命中什麼東西最值錢?6)問題解決/旅行可以是逃避,旅人不必被逃避的思緒所困住。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但逃完後還是要解決問題;就像古人使用三十六計,是為了準備打贏下一場仗。旅行是一種深呼吸的預備過程,把信心預備好方能面對問題,接著解決問題。7)學習社交技能/旅行時要認識陌生人,不能只依賴嘴巴裡的語言。一個眼神、握手、擁抱、微笑,都可以當成是送給陌生人的禮物。善用全身的五感社交技能,全世界都有家人。8)認知上的改變/上路後,當你遇見不要命的年輕人、不服輸的老人、行動不方便的人、不怕貧窮的平凡人、不怕死的病人,你會開始發現「改變」並不難,難的是打破過往的認知。9)情緒上的改變/航行在海面上的船隻,能感受真實的海洋情緒;行走在路上的旅人,能貼近真實的內在情緒。因為貼近,然後傾聽,接著包容,再來接納,最後才能「以不變應萬變」。10)行為上的改變/改變完內在世界後,更重要的是外在世界的改變。 從原本懼怕陌生人,回家後要伸出接納的手;原本疏離的朋友,回家後主動打電話給對方;原本敬畏父母,回家後要寫封信給他們。行為上的實際改變,生命上能獲取實質的養分。11)參與/人會慢慢獨立,但也逐漸冷漠,進而造成疏離。真正的愛應該是參與;參與家鄉土地的一切。旅行歸來後,壞的事,讓我們加入改變的隊列;好的事,讓我們加入認同的行列。12)復原/生活久了難免會跌倒與傷害,但不要緊,旅行是一種療癒。生活在他方,有時能讓人沉澱、放鬆、靜止、歸零,讓原本傷痕累累的靈魂,慢慢復原。(本文摘自/給回來的旅行者/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