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制度實施近30年,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面臨醫療投資不足、資源分布不均、健保財務吃緊等隱憂,改革勢在必行。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明,民眾只注意到可近性、可負擔性,但其實更注重品質與價值,否則恐健保、醫院不會倒,但醫護人員會倒。
台灣健保制度實施近30年,但隨著台灣人口老年化,面臨醫療投資不足、資源分布不均、健保財務吃緊等隱憂,改革勢在必行。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明,民眾只注意到可近性、可負擔性,但其實更注重品質與價值,否則恐健保、醫院不會倒,但醫護人員會倒。
醫療糾紛原因包括假性醫病糾紛,如溝通不良、醫師態度欠佳等,當醫療的過程或結果不如預期,醫病之間難免出現紛爭,甚至衍生成訴訟,造成兩敗俱傷。《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於2024年起正式實施,並建立全新的「醫療爭議調解」程序,一般民眾可以善用調解來爭取權益、解決紛爭。
阿珠嬤前幾年在A醫院開肚子的刀,後來一直很不舒服,最近家人帶去B醫院檢查才發現有一個針頭在裡面,需要開刀取出來。阿珠嬤一家希望原本A醫院手術的醫師負責任,但電話預約才知道他已經離職,不曉得換到哪間醫院去了?A醫院還告知他們不用為離職醫師的醫療行為負責,阿珠嬤一家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Amy因恥骨疼痛與腰痠到中醫診所治療,卻只有男性中醫師一人進入診療室,並無其他護理人員跟診,醫師要求她脫掉褲子採坐姿,並以確認疼痛位置為由,未再詳細說明與告知並取得同意的情況下,徒手翻開她的內褲,且無穿戴手套就徒手上下觸摸私密處,嚇得Amy拍開醫師的手,後續醫師不發一語地迅速針灸完後便匆匆離開診療室。讓Amy不僅在就醫過程中留下陰影,更質疑醫師是否藉由提供醫療服務之便對患者性騷擾。
「34歲產婦進入手術室分娩,1小時後卻傳來子宮破裂命危、新生兒死亡的消息。因事發後院方並未在第一時間完整說明、更於當晚神隱失聯,氣的家屬前往事發診所撒冥紙抗議⋯⋯」因醫療爭議而灑冥紙、抬棺抗議的案件時有耳聞,或有些人選擇進行平均5至8年的醫療訴訟,但追根究底,真相釐清了嗎?爭議解決了嗎?能夠預防再發生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台大醫學院教授、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昨日在臉書發文,提出對台灣醫療糾紛加劇建議改善方法,他在文中提到台灣醫師,是全世界正當專門職業中疑似犯罪與涉訟率最高的,每年大約1%;目前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看15次門診,手術共約150萬次,如再加上檢查、住院照顧,無論是護理師、藥師、醫檢師、放射師、呼吸治療師、住院醫師或是主治醫師,大家都太忙了。王明鉅說,對於每年有這麼多醫師被告,無論病方是向檢察官提起告訴、自訴,或是民事求償,或者根本還沒告,只是向醫院投訴、向衛生局投訴,對於任何一個在線上執業醫師來說,從接到傳票之後,向檢察官報到,接受詢問說明清楚,就算最後不起訴處分,大概半年就過去了,如果家屬不服,那又是另一個半年。他指出,醫療法82條許多立法委員們提出了修正案。只是這些修正案只能改變與修正病方提出訴訟之後的結果,沒辦法減少「被不斷投訴」及「被告」這個讓醫療人員最煩悶、灰心、沮喪甚至痛苦的狀況發生,只能讓事件不斷發生後,減少醫療方被傷害的嚴重程度而已。在現在全民健保制度下,尤其是內、外、婦、兒、急、麻這些科別醫療人員們,是這個社會緊急與重症醫療能夠24小時365天持續運轉,一直撐持為整個社會服務最重要的醫療專科群。但正因他們常為著生死一線的病人努力與奮鬥,碰上病人醫療結果不好甚至死亡的機會,要比別科多得多,當然被告機會也大得多。所以如果這些人常常被告,然後一個個灰心喪志離開,絕對不是社會之福,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最珍貴的醫療資源。在不能限制人民訴訟權利下,要減少醫療糾紛對於醫療人員的傷害,能做的只是不能讓他們太容易就被告,如果不能針對所有醫療糾紛訴訟程序限縮,那至少從限縮急重症科醫療人員的醫療糾紛訴訟程序開始,接下來再擴及所有區域醫院與醫學中心。而限縮其實也不是真正的限縮,只是與目前完全沒有限制,想告就告的方式有一點不同。如果病方仍堅持要起訴,這是他的權利,但在訴訟前,由被委託但非醫界第三方,先和病方溝通,列出病方認為的爭議點,透過這些爭議點整理,病方可以審視有沒有道理,這時由消基會、醫改會與律師公會所組成的第三方,所提出來理性中立的各種建議才有可能被聽得進去。最後他寫道,這些作法只是技術性手段,對於徹底解決醫療糾紛無效,根本之道是改變全民健保付保費吃到飽制度,所帶來的醫療資源浪費,如果每人每年平均門診次數可降到10次以下,不必修正任何法律,也不必增加任何限制。(台大醫學院教授、前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 授權轉載於臉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形,一般民眾可能會選擇到醫院進行一次「影像學檢查」 (如:X光、超音波等),然而常在醫師解說報告後,仍然一頭霧水,在得不到想要的病況說明下,許多人也許會重新至另一間醫院掛號、再進行一次檢查,然後又再經歷一次不安得等待心情,而報告結果出爐也已是一個多月後的事了。二次判讀檢查報告 減少民眾身心不安感影像專科醫師池永昌表示:「其實,有這種困擾的民眾,可以考慮選擇醫療影像二次判讀。」所謂二次判讀是指,在醫療院所申請檢查的報告或影像,透過網路將需要判讀的資料傳送給國內外專科醫師,即使不出國看病,也能獲得國內外專科醫師建議,透過專科醫師做雙重確認、意見交換,評估建議的治療方式,大約5個工作天就能得到判讀結果,民眾可以不用飽受重覆檢查、等待報告的煎熬。近年來,延誤就診、醫療糾紛等事件屢見不鮮,根據統計,二次判讀能改善約九成以上的誤診率,降低誤診風險,同時也能幫助病人免去可能不必要的治療。尤其民眾在做重大醫療行為決定之前,若進行二次判讀,也讓自身評估治療方針是不是必要。池醫師提醒,每個醫師的專業認知有限,只要民眾對自身的醫學檢查報告有任何疑慮,都可以借由二次判讀協助釐清疑慮。健康為人生基礎 多一個動作多一分保障在台灣現行的健保制度下,醫師每日面對眾多病患,每位病患所分配到的看診時間可能僅有短短幾分鐘,儘管醫師口頭說明症狀沒什麼問題,不少病患內心仍有一絲擔憂。因此,若能充分討論、獲得更多醫療資訊,就能減輕心中的懼怕。池永昌醫師說,「既然健康是一切的基礎,那麼做好未來健康規劃、諮詢第二方中立客觀專家意見,也是理所當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解決台灣嚴重的醫療糾紛,防止5大皆空的問題,今(5)日醫勞盟於高雄舉辦「國際醫療糾紛關懷與醫療調解研討會」,希望能早日達成減少不必要的醫糾訴訟,以更人性化的方法進行醫療調解溝通,謀求病人與醫療方間合作與雙贏的目標。醫療糾紛一直是醫界最頭痛的問題,導致現職醫師遠離重症醫療、離開臨床工作,醫學生避免選擇5大科的首因;當訴訟成為唯一的溝通手段,醫病關係日益惡劣,彼此間防備、無法信任,直接導致醫療品質惡化,內外婦兒急診重症等科醫師大量出走。若不尋求改變,台灣醫療崩壞必定無法避免。研討會將邀請日本學者與國內醫療法律專家,希望透過集思廣益,探求醫法合作與醫病雙贏之道,改善台灣現階段醫療糾紛的溝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