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

身心障礙者的口腔保健 醫師籲:不可忽視!

身心障礙者的口腔保健 醫師籲:不可忽視!#身心障礙

身心障礙人士的口腔衛生維持不易,然而若不重視身心障礙人士的口腔衛生保健,其由於口腔衛生問題所衍生的身體不適及情緒問題,對於身心障礙人士本身以及照護者而言,都會是極大的困擾。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牙科何曼麗主任表示,針對身心障礙人士,為了保持口腔領域的清潔,透過口內各器官的健康管理,與培育、維持、恢復其口腔機能的方式來提昇身心障礙者健康照護品質。何曼麗解釋,口腔保健對於有身心障礙的人士而言,不只口腔的型態與機能健全成長,促進全身的成長與發育,使他更加健康外,還具有以下的意義:防止因蛀牙疼痛之類的口腔疾病所引發的異常行為(恐慌症狀、自殘與傷害他人的行為等),讓患者能以安穩的情緒生活。藉由保持外觀的清潔感與去除口臭的方式,來改善患者的人際關係,讓他的社會生活更加圓潤。透過每次飯後刷牙的習慣,讓患者掌握生活的韻律,進而確立規律生活的步調。透過維持靜止狀態的方式,來培育其忍耐力與自制力。可改善患者口腔內的過度敏感與麻痹等異常感覺。透過口腔保健,來幫助患者建立與他人的基本信賴關係與親密行為。每天刷牙的習慣能訓練患者的手指細微動作,以及眼睛與手部的協調動作之類的機能,並且讓他掌握身體的概念。而且還能讓患者累積辨識物品或動作的經驗,對其學習與發育上有正面影響。何曼麗說明,當身心障礙人士無法自理口腔衛生時,須由照護者在患者後方,患者採坐姿,先使患者對異物不產生排斥,即所謂去敏感法,從遠至近,由外而內,循序漸近,提高生活品質達到口腔清潔的目的。延伸閱讀「身心障礙者口腔衛生照護方式」圖片: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263

精神病友及家屬受多重「權益」保障 你不可忽視!

精神病友及家屬受多重「權益」保障 你不可忽視!#身心障礙

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社工師侯曉雅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會工作室在去年(99年度)曾舉辦家屬座談會,辦理法律權益的講座及家屬綜合座談,主要是讓家屬了解該如何維持及捍衛家屬應得的法律權益,並且促進與家屬的醫療合作關係。擁有專業法律背景的陳正興醫師,在經營精神病友的權益有著深遠的看見及努力,在會中提升與會家屬的權益及知識。「權益」意味著公平、衡平、平等對待,在法律上的意義是指公民受法律保護的權利和利益。會中,陳正興醫師根據身心障礙者的權益,分別以稅法、民法、精神衛生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法條來做詮述,以下就此統整摘要:一、 權益部份:所得稅:精神衛生法規定的嚴重病人可列報身心障礙扣除額104,000元。遺產稅:被繼承人之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及父母,如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之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或精神衛生法規定之嚴重病人,且未拋棄繼承權者,繼承人於申報遺產稅時,得檢附身心障礙手冊影本或醫師診斷證明,以扣除身心障礙扣除額557萬元。牌照稅: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免徵汽車牌照稅(汽車燃料稅沒有免徵)。其他:停車/健保費補助/租貸房屋租金補助/生活輔助器具補助/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生活津貼/交通優待/專用牌照/學費優待/就醫優待/醫療看護費用補助/公益彩卷經銷商/購屋利息補助/勞保失能給付。二、保護部份:對精神病人不得有遺棄、身心虐待、強迫或誘騙病人結婚、留置無生活自理能力之病人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其他對病人或利用病人為犯罪或不正當之行為。嚴重病人應設置保護人(嚴重病人是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嚴重病人情況危急,非立即給予保護或送醫,生命或身體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由保護人予以緊急處置。監護宣告: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監護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依前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撤銷其宣告。受監護之原因消滅,而仍有輔助之必要者,法院得依規定,變更為輔助之宣告。受監護宣告之人,無行為能力。輔助宣告: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為訴訟行為。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有位家屬詢問若病友有暴力行為的傾向,家屬請警察協助就醫卻遭到拒絕,該如何處理;陳正興醫師表示依據精神衛生法第32條規定,若病友友傷害他人或自己之「虞」(表示有傾向就可、不必有實際行為),當地主管機關就有責任立即護送病友至適當的醫療機構就醫。謝家佩醫師表示平日對病友的觀察很重要,若有症狀出現,應該提早就診,以減低住院的機會;然急性症狀期的病患很難有病識感,鼓勵家屬多與病友溝通,引導病友自身如何面對疾病,提高疾病的認知,家屬亦勿過度承擔責任而使自身身心健康受威脅,宜多與尋求社會資源來協助。盧護理長亦表示急性症狀期應該著重在症狀的處理,待穩定或慢性期時,與病友討論、讓其能夠自行比較病況的差異,進而提供疾病及藥物的衛教、並加強自我照顧的能力。

福利即時通

福利即時通#身心障礙

案例小民患有精神疾病多年,病情控制穩定並積極參與社區復健,近日透過就輔員轉介獲得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因小民領有精障手冊,健保保費由社會局補助,小民擔心雇主因知道自己是精神障礙者,而產生刻板印象,但又不願放棄享有社會局補助健保保費的福利,如此兩難讓小民苦惱不已。福利即時通:依據「身心障礙者參加社會保險保險費補助辦法」第 5 條 身心障礙者自付部分保險費補助之標準如下:一、極重度及重度身心障礙者全額補助。二、中度身心障礙者補助二分之一。三、輕度身心障礙者補助四分之一。第 9條 身心障礙者得向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 (市) 政府以書面聲明放棄保險費之補助,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以刪除媒體資料方式向保險人申報,於下次核計保險費時取消補助。前項放棄補助得申請回復,並於依規定程序核定後補助之。但已取消補助之補助費不予追溯補助。身心障礙者因第七條媒體資料交換對其權益有不利影響時,得申請直轄市、縣 (市) 政府核准後,不列入媒體資料交換,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直接補助,不受第六條第一項、第七條及第八條規定之限制。所以小民可以攜帶身心障礙手冊、身分證及印章到戶籍所在地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先辦理放棄健保保費之補助,小民自行向健保局繳納保費。如此一來小民就喪失享有健保保費補助的福利嗎?不是的!社會局仍提供自行繳納者申請保費補助,故小民可於每年6月及12月憑繳交收據向戶籍所在地之縣市政府社會局〈處〉辦理健保保費補助,如此一來小民不用擔心工作權利被影響,又可持續享有社會局補助健保保費的福利。若想再獲得更多相關資訊請洽高市社會局第四科,高縣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

兒童性侵害 加害者有1/2以上是熟識者

兒童性侵害 加害者有1/2以上是熟識者#身心障礙

日前一位男敎師,疑似對一名現年國中生連續性侵害三年,導致晚上常作惡夢,食欲全無。男學生之父親曾受敎於這名老師,以前也被性騷擾過,獲知兒子也受害,氣憤不已。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何志培表示,近年來,台灣的性侵害事件層出不窮,令人怵目驚心。據統計資料顯示,青少年、兒童受害者就佔了67.8%,近三分之二強。學者芬高洛指出,性功能障礙的女性中有很高比例在童年時有被強暴的經驗;戀童症者在童年時也多有遭性侵害的經歷。這些研究結果引起大眾重視兒童性侵害問題。何志培說明,國內杏陵基金會曾公佈一項調查指出,台北市國小三、四年級學童有4.3%曾被性侵害,引起各界關切。兒童性侵害乃指發生在兒童與成人之間的性接觸,而且兒童被利用當做成人發洩性慾的工具。此等性接觸包括身體接觸和非身體接觸二大類。根據男學生之母和那位老師的對話錄音帶,男學生母親說「小孩書讀不好、吃不下、睡不著,去看精神科,小孩本來很優秀,還叫你阿公」,而那位教師則回答「儘量不要那麼難過,慢慢把它忘記……」。何志培認為,那位男學生的精神嚴重受創,也許已罹患「創傷後壓力障礙症」,需作適當的精神復健。國內的一些研究亦發現,性侵害受害的中學生比起未受害者,明顯地產生創傷後壓力疾患和不良的性反應等現象。一般民眾以為性侵害者大多是陌生人。事實上,加害者不祇是陌生人,有不少是熟識者,且佔二分之一以上比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繼(養)父母、叔伯、師長、兄姐的朋友、鄰居等。性侵害者男女性別都有,以男性居多(如本案件的男性教師)。受害者不全是女性,男性也會遭受性侵害(如本案件的父子遭同一男老師侵害)。何志培進一步表示,施虐者不一定使用暴力施行性侵害,有時是以賄賂、哄騙或情感為手段。性侵害者未必是中上年紀、缺乏性關係的人。施虐者有時是比受害者稍長的人,如兄姐、朋友等等。有人說,性侵害者是社會低下階層的人。其實,性侵害行為在各種社會階層、居住地區、宗教或種族皆會發生。此外,施虐者不一定有骯髒、猥褻的外表,有時是文質彬彬或道貌岸然者。從臨床實務分析,性侵害者不一定為滿足性慾而施虐,大多是為滿足權力感來消弭生活的壓力及挫折。他們通常沒有罹患精神疾病,祇有少數是身心障礙者。綜觀此事,敎育單位應儘快協助受害學童及其父向性侵害防治中心求助,並接受專科醫師的診察和心理治療。

4/2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請您一同關懷!

4/2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請您一同關懷!#身心障礙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腦部病變所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與唐氏綜合徵等疾病不同,它不會影響自閉症者的面容,因此自閉症者容貌與正常人沒有區別。自閉症的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閉症的症狀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主要特徵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復刻板以及活動和興趣範圍的顯著侷限性。自閉症的病因尚無定論,目前主要有神經系統損傷、腦的特定部位功能低下、多巴胺係統缺陷、遺傳、病毒感染和免疫缺陷等10餘種觀點和假說。現代醫學手段還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專家說,2歲至6歲是自閉症最佳治療時機,越早治療越好。全球現約有3500萬人患有這種疾病,且正在迅速擴大,不分地區、種族、與社會階級都有發生自閉症的可能,目前全球每20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以美國為例,每150個兒童就有1位兒童患有自閉症,每94位男孩就有1位男孩患有自閉症,因此聯合國於2007年12月18日第76次全體會議上,通過從2008年起,每年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關懷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認識和關注,而國內自閉症人口的現況,依內政部社會司的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自閉症人口,計有8,151人,較2007年的7,207人,增加達944人,其增加率為11.59%,是去年度國內各障礙類別人口數增加最快的族群,對於政府、社會,乃至於社區、家庭均將造成衝擊,不容忽視。或許在你身邊就有一個自閉症的朋友但你卻不了解他,也或許你以為宅男就是自閉症的一種,長久以來,社會大眾對自閉症誤解甚深,需要更多熱心民眾一起來認識及關注,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邀您跟您的朋友一同幫自閉症族群發聲!請在即時通訊軟體上註名『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請大家一起關懷自閉症者』!或請上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網站 http://www.autism.org.tw

預防蛀牙大作戰!寒假免費塗氟活動

預防蛀牙大作戰!寒假免費塗氟活動#身心障礙

「張開嘴,只要咬住氟膠牙托約1-2分鐘,半年內蛀牙就不會找上你」,為降低齲齒率及落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將於寒假期間舉辦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主任陳立愷指出,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一般小朋友約75%有蛀牙,身心障礙小朋友因不懂得刷牙技巧,蛀牙率特高,約95%。尤其是寒假期間,適逢過年,兒童容易攝取過多甜食,此時若疏於口腔照護,更易罹患蛀牙,而蛀牙形成原因主要是由牙齒、細菌、食物加上時間等因素形成。陳立愷表示,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目的,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減少蛀牙機會。當然正確刷牙及保持口腔衛生良好習慣,仍是最重要的。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包含有飲水加氟、局部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使用等。由於飲水加氟影響人口及環保層面較複雜,且濃度不易控制,所以局部塗氟經評估是目前最有效、經濟的預防蛀牙方法。此次引進先進氟膠,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為使塗氟達到最好效果,陳立愷建議,要塗氟兒童,應在塗氟前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尚未洗淨,則必須在塗氟前再刷一次;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本次活動利用寒假2月2日至2月6日(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舉辦5歲至12歲兒童免費口腔篩檢及塗氟,各院區每日限額40名,共計1,200名,額滿為止。請事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牙科報名,電話預約就醫時間(各院區聯絡電話如下方所列),不需掛號費、健保卡,但需帶家長私章、戶口名簿及兒童牙刷。陳立愷提醒,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等弱勢團體學齡兒童不受名額限制,弱勢團體部份可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林佳儒小姐(1999或2786-1288分機8203),將派專責醫師前往服務。■ 活動報名時間:97年1月22日至2月6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 4:30(1月24日至2月1日為年假),額滿為止,歡迎各位家長及早爲家中小朋友報名,以免向隅。

寒冬送暖~聯醫免費健檢 照護身障者健康

寒冬送暖~聯醫免費健檢 照護身障者健康#身心障礙

今年度由社團法人中華(臺北)生命勵關懷協會捐款,指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免費健康檢查。這是首次針對臺北市低收入戶不分障別持有中度(含)以上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辛苦照護的家人(除配偶外,應為二等親以內親屬),提供免費且詳盡的健康檢查,期望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健康照護目的。以往對身心障礙者的醫療保健服務,只有全民健保針對35歲以上之小兒麻痺患者,每年可接受ㄧ次免費成人健檢。對於其他障別的民眾,僅限於提供優待掛號費或部分負擔,且每家醫院的規定不盡相同。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就醫的身心障礙者,掛號費優免且部分負擔只要繳納50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希望透過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協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及早發現病徵,以掌握黃金治療期,並藉由提供醫療照護機會維護市民健康,落實公立醫院照顧弱勢族群社會責任。身心障礙者常因疾病造成生活不便,也容易缺乏敏銳病識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而導致健康問題。另根據內政部2006年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身心障礙者目前有92.96%住在家庭,主要照顧者以配偶占27.04%最高,父母占21.14%居次,其中主要照顧者有78.91%為女性,每天平均照顧時間長達14小時,突顯出許多家庭照顧者面對繁重照顧工作下,身體常會產生極大的負荷,間接影響健康與日常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配合這項捐贈,特別擬訂「臺北市聯合醫院健康關懷照護計畫」,協助對象為設籍臺北市低收入戶,且持有中度(含)以上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主要照顧者一名(除配偶外,應為二等親以內親屬),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保健套餐式健康檢查,每戶至多補助2名,共計可補助1,000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符合本計畫補助對象者,可檢具身心障礙手冊、低收入戶卡、戶籍謄本或戶口名簿影本,以親自或電話方式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仁愛、和平、中興、陽明等五家院區社會服務室提出申請,實施期間自即日起至經費用完為止。由於本次的受檢對象包含各類障別民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貼心的依受檢者不同需求,選擇不同會診科別的個人化服務,如聽障者,可依需求提供耳鼻喉科會診。除了身體檢查外,對於身心障礙者及主要照顧者心理狀態,我們使用了簡式健康表問診,希望對有需求的受檢者,提供進一步的協助。如有相關問題,請撥打電話1999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會服務室洽詢。

選擇老人安養機構 建議「三思」、「四步」

選擇老人安養機構 建議「三思」、「四步」#身心障礙

現今家庭結構改變,家中若有失能者,家人常無法兼顧而選擇將失能者送至長期照護機構照顧。一方面能依需求得到適當的照護,也讓家庭維持良好的運作及生活品質。而長期照顧機構指的是什麼呢?所謂機構式服務指的是廿四小時有人員照顧生活起居。依據主管機關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衛生單位主管、由護理人員申請設立的護理機構,如護理之家、日間照護;另一類是由社政單位主管的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機構等。這兩類機構法源不同、主管機關不同,但業務上有重疊性。台東基督教醫院護理部 - 倪頌惠主任表示,各類機構依據提供服務及功能的不同,大致如下:(一)護理之家:主要由護理人員負責,廿四小時均有護理人員照顧,屬護理機構。主要提供身體功能嚴重依賴,必須廿四小時照護的失能者。提供專業醫療及護理服務,如抽痰、氣切護理、氧療、藥物注射、插管灌食、導尿管護理、傷口護理等。因護理之家所需專業人員較多,提供的專業服務較多,且為團隊合作如醫師、營養師、復健師、社工、藥師等共同服務,故收費亦較高。(二)長期照護機構:收住的對象與護理之家相似,亦是廿四小時提供照顧服務,不同之處是設立的負責人非護理人員,屬於老人福利機構。(三)養護機構:同樣屬於老人福利機構,住民以健康狀況不良、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我照顧,需要他人協助照料及簡易護理服務如復健、口服藥物督導等無須醫護技術服務需要者。不過現有的養護機構也收入住插有鼻胃管或導尿管者。(四)安養機構:亦屬老人福利機構。主要提供生活上的照顧,以健康狀況良好、可以正常走動,並能自我照顧者為主要收入住對象。機構提供三餐飲食、文康休閒、生活安排、身體保健等服務。■ 如何選擇照護機構?先考慮被照顧者的狀況及需要,選擇合適的長期照護機構。如果老年人處於生活能自理者,可考慮合法立案之「安養機構」。若是屬於健康不良、生活起居需要照顧,但狀況穩定,沒有複雜或較多的醫護技術性需求,則可選擇「養護機構」。但若是屬於長期罹患慢性疾病臥病在床,需使用氧氣或有氣切、鼻胃管等需要專業護理技術服務者,「護理之家」可能是較好的選擇。選擇照護機構,倪頌惠主任,建議「三思」及「四步」。◎ 何謂三思?一思:思考一下家人所需要的照顧內容(一)可請教醫院的醫護人員(大部份醫院設有出院準備服務護理人員),有關後續照護應注意的事項;亦可請教社工相關社會福利服務措施(例如: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等),以及後續照顧的相關服務及資源。(二)可請教當地社會福利單位或衛生所相關的照護服務資源:各縣市已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您亦可直接電洽中心的個案管理師,請管理師協助評估您及您家人的照顧需求。二思:思考照顧失能家人在人力及物力上可負擔性(一)長期照護需要家人的長期支援,當您遇到家人需要長期照護時,宜先評估目前家人照顧的可行性。當失能狀況較輕微,照顧需求較低時,家庭照顧不失為可行方案。當失能狀況嚴重及照顧需求多,且家人照顧無法負荷時,可能可以思考其他替代方案,例如:日間照護/日間托老,或機構式(養護機構、長期照護機構或護理之家機構)的照護。(二)長期照護的時間,短可以是幾個月,長則會長達幾十年;而照顧上的費用,可比較在家或在機構照護所需花費的有形及無形費用,以及家庭的負擔能力。如果您及您的家人已選擇機構照顧,則應思考家人送至機構後,如何協助失能家人適應新的機構生活。三思:勿道聽塗說不要隨意聽信非專業人員的推薦,請教相關專業人員的意見是您明智抉擇的第一步。您有絕對的權利去選擇您需要的機構,並確認被照顧的品質。◎ 何謂四步?第一步:家庭會議盡可能召集所有相關者討論以形成共識。瞭解老年人本身的意願,盡可能尊重老年人希望的照顧方式,讓他參與決策過程。討論內容包括:機構地點、照護費用、負責的聯絡人,以及家人想瞭解的問題。例如:機構地點最好離家近或交通方便,以利家人探視;照護費用的考量、家庭成員負擔比例、繳費的方式等。第二步:蒐集資料蒐集機構的數目最好多一些,包括:電話、住址、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可以先向熟識者打聽,最好有類似經驗的親友,可提供相關資訊。其次,向各縣市衛生局所設立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詢問,那裡列有該縣市的長期照顧機構資源,並可協助評估照護需求,提供相關的資源。向專業人員或老人福利團體、長期照護機構打聽也是一種方式,可以由不同角度提供相關的訊息。第三步:初步篩選蒐集資料後,依照先前討論的重點選擇較合適的機構,再進一步與機構接觸,瞭解更多的內容。第四步:實地訪視倪頌惠主任強調,親自參觀是選擇機構最重要的過程,因為可以觀察到機構環境的安全、合適性、機構照護的實際狀況,以及機構中被照護者的生活品質等。最好能參觀多家機構來作比較,實際的勘查可以得到許多機構的確實訊息。總之,從瞭解被照顧者的需要、決定接受照護的方式、選擇適當的照護機構,以及入住後的適應等,是需要付出更多的關注與心力。機構與家人共同分擔照護的責任,希望被照顧的家人生活得有意義、有品質。而過程中尊重、溝通、協調是很重要的,尊重被照顧者的感受與需求,將有助於減少抗拒和壓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