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人士的口腔衛生維持不易,然而若不重視身心障礙人士的口腔衛生保健,其由於口腔衛生問題所衍生的身體不適及情緒問題,對於身心障礙人士本身以及照護者而言,都會是極大的困擾。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牙科何曼麗主任表示,針對身心障礙人士,為了保持口腔領域的清潔,透過口內各器官的健康管理,與培育、維持、恢復其口腔機能的方式來提昇身心障礙者健康照護品質。何曼麗解釋,口腔保健對於有身心障礙的人士而言,不只口腔的型態與機能健全成長,促進全身的成長與發育,使他更加健康外,還具有以下的意義:防止因蛀牙疼痛之類的口腔疾病所引發的異常行為(恐慌症狀、自殘與傷害他人的行為等),讓患者能以安穩的情緒生活。藉由保持外觀的清潔感與去除口臭的方式,來改善患者的人際關係,讓他的社會生活更加圓潤。透過每次飯後刷牙的習慣,讓患者掌握生活的韻律,進而確立規律生活的步調。透過維持靜止狀態的方式,來培育其忍耐力與自制力。可改善患者口腔內的過度敏感與麻痹等異常感覺。透過口腔保健,來幫助患者建立與他人的基本信賴關係與親密行為。每天刷牙的習慣能訓練患者的手指細微動作,以及眼睛與手部的協調動作之類的機能,並且讓他掌握身體的概念。而且還能讓患者累積辨識物品或動作的經驗,對其學習與發育上有正面影響。何曼麗說明,當身心障礙人士無法自理口腔衛生時,須由照護者在患者後方,患者採坐姿,先使患者對異物不產生排斥,即所謂去敏感法,從遠至近,由外而內,循序漸近,提高生活品質達到口腔清潔的目的。延伸閱讀「身心障礙者口腔衛生照護方式」圖片: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