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並非只會手抖,醫提醒:單側肢體無力、肩膀莫名痠痛都要留意

巴金森病並非只會手抖,醫提醒:單側肢體無力、肩膀莫名痠痛都要留意#巴金森病

一名45歲左右的男子,從去年6月開始右手便有無力的情形,以及肩膀也不時感到痠痛,看了骨科、神經外科都沒有效,也曾懷疑是否為中風,但做核磁共振都找不到問題,結果輾轉至基隆長庚看了神經內科,才發現是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 基隆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蘇豐傑說明,個案至很多醫學中心都未找出問題,一直到其門診後發現右手有顫抖的情形,同時發現動作變得緩慢僵硬,加上脫下口罩發現有巴金森病的「撲克臉」(面部很難有表情)症狀,經過抽血與腦部的多巴胺掃描檢查後,確診為巴金森病。 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常常會被忽略,蘇豐傑醫師門診也不乏是已經生活受到影響的病人才來就診,如走路已經出現困難、四肢無力,或者是坐在椅子上連起身都有問題,後來才發現是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藥物不是越強效越好! 耐心等待藥效發揮、配合醫師調整用藥是關鍵 巴金森病治療是一種長期抗戰,醫師需要依據病程進展隨時調整用藥,也要有耐心等待藥效發揮作用。不少病患與家人會反應一直有按時吃藥,但為何治療幾年之後,會出現走路遲緩,有時過馬路會突然停在馬路中間的「斷電」現象,或者是有時候走太快,還會突然像被絆倒一樣跌倒的情形? 蘇豐傑解釋,會產生這現象的主要是因為藥效的波動性造成,當治療時間久了,藥物的有效蜜月期一過,病人對於藥物的反應開始下降,因此會出現藥物的「開關」現象,這時應該馬上回診,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用藥調整。 蘇豐傑說明,巴金森病的治療藥物有分左旋多巴(L-dopa)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2大類,以效果來說,左旋多巴的效果明顯,但用藥久了較容易產生像是上述的「斷電」情形,主要原因是因為比較強效,但久了效果會降低所造成的反應。 和醫師討論巴金森病治療用藥目標 延長藥物藥效發揮時間 因此,如果病患本身年紀不太大或運動活動狀態尚可的話,他初期會建議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由於藥效比較長久,也較不會出現藥物的「開關」現象,之後再視情形調整。以門診這名病患來說,初期是先以左旋多巴來觀察治療效果,後來評估病患年紀尚輕,便建議其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做長期的治療方式。 巴金森病除了生理方面的症狀外,還有很多病人也有「非動作症狀」,像是情緒變得起伏不定、容易暴躁生氣、封閉自我等,蘇豐傑補充,家人也應該多留意,如果是與巴金森病相關的情緒憂鬱,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也有改善效果。 蘇豐傑也提醒,所有的用藥內容都必須透過醫師觀察病患用藥後的反應,與是否有相關共病才能決定,不同藥物也有不同的副作用與適合的體質,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遵循醫囑用藥、定時回診和醫師討論用藥狀況,不可任意停藥、調藥,否則不僅影響效果,甚至也可能有生命危險。 他更強調巴金森病患者一定要維持適合自我體能運動習慣,對於整體治療有好的影響。一般民眾平時也可以透過每月8號「巴金森病手指操」(拇指與食指的快速開合檢視)來自我檢視靈活度,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點我看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ZiEHRqcL8  看看其他病友和家屬在社團討論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locale=zh_TW (圖/基隆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蘇豐傑醫師)

巴金森病被誤診為中風,延誤一年治療!醫:這些症狀要特別留意

巴金森病被誤診為中風,延誤一年治療!醫:這些症狀要特別留意#巴金森病

一名60幾歲患有三高的男性,退休後發現開始有行走遲緩,像齒輪一樣會卡住的情形,原來以為是中風,治療1年始終沒有改善,後來轉診到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發現其實是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這一年時間因為未能找到正確病因,狀況一直都沒有好轉。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建欣說明,巴金森病不見得發作就有典型的手抖症狀,有時是伴隨半邊的肢體僵硬造成走路困難,或者是變成撲克臉沒有表情,更有一些是非動作症狀如情緒低落、焦慮等。這些都很容易誤以為是老化,或是精神狀態有問題。 李建欣表示,近兩成(15%)的巴金森病的患者初期不會手抖,但有肢體僵硬的症狀,因此會表現在如寫字變慢或者字體越寫越小。有些也會有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的症狀,或者是便秘,情緒低落,四成(40%)會合併憂鬱、睡眠障礙等問題,這些非動作症狀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多數甚至拖了一年才看醫生。」 巴金森病最常被忽略的「非動作症狀」  像這個案例就是沒有手抖的症狀,就診時以「巴金森病手指操」測試卻發現明顯動作遲緩,另外也有表情僵硬的情形,經過整體評估檢查後,判斷是巴金森病。經過用藥治療,1個月內就發現症狀明顯好轉,也能夠正常走路了。 點我看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ZiEHRqcL8  巴金森病常見表現: 動作症狀: 肢體僵硬(寫字變慢) 手抖(從單側變成雙側) 撲克臉(臉部表情僵硬) 駝背 小碎步 非動作症狀: 情緒起伏、波動大 焦慮 睡時會突然手腳揮舞 便秘 頭暈 李建欣指出,巴金森病多發生在60歲以上長者,男女比例為6:4,如果是年長者的發作病程相當快,延誤治療容易惡化,會很快從手抖、走路不穩到必須要有輔助,一直到生活無法自理,甚至是臥床的狀態。因此,及早發現並且正確治療是很重要的關鍵。 巴金森病用藥最重要是接力治療 巴金森病是不可逆的,因此只能以藥物控制不再惡化為目標。李建欣說明,目前緩解及控制巴金森病的藥物依照機轉不同大致分為左旋多巴(L-dopa)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兩大類。 李建欣說明,左旋多巴(L-dopa)藥物是直接轉化作多巴胺,效果較為明顯,通常會用於70歲以上、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而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則建議70歲以下的巴金森病患者優先使用。 但在治療上,每個病人的用藥方法可能都不一樣,會視病人的疾病進展來調配,巴金森病的病程長達15~20年,必須依照個案不同需求來做「接力治療」的對策,舉例來說,較年輕的巴金森病人還有很長的存活時間、甚至仍處於需要工作的狀態,會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A)來做長期的治療規劃,視情況再搭配左旋多巴(L-dopa)使用。另外,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巴金森病的患者10年內因其他共病就醫第一名的就是憂鬱症,因此多注意病人是否有憂鬱症狀發生,並選擇可同時治療巴金森病引起憂鬱症狀的藥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李建欣提醒,有些中晚期巴金森病人會因服用左旋多巴(L-dopa)濃度太高或濃度太低,出現無法自主控制動作的「異動症」,或突然停止動作「斷電」的現象,因此,病人在服藥過程中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形,建議讓醫師了解用藥後的變化,隨時觀測,藉以調整藥物的運用,才是長期對抗巴金森病、延緩失能的最佳方法。 看看其他病友和家屬在社團討論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locale=zh_TW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巴金森病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一直把巴金森病當作憂鬱症治療,直到發現動作變得遲緩,輾轉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醫師的門診就醫,才發現是巴金森病。許永居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症早期常與憂鬱症搞混,民眾應及早了解病徵以免延誤就醫。 巴金森病、憂鬱症共病比率近3成 巴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疾病,隨著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所產生的動作行為等障礙。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一般人理解的如手抖、走路不穩、四肢僵硬等較容易判斷的症狀,事實上情緒變化也是一種徵兆。 許永居醫師解釋,由於巴金森病初期很多時候會表現是在情緒或睡不好的問題,因此多數患者或是家人會以為是憂鬱症。他提醒,如果50歲以上,生活中沒有發生事故或驟變卻無端開始憂鬱,又伴隨行動力的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警訊。 巴金森病與憂鬱症同時存在的比例為20~30%,有些病患甚至是先發生憂鬱才開始有動作遲緩。 依據病程發展狀況 從最一開始就先制定治療目標和策略 許永居醫師分享,病患一開始從覺得莫名開始常常情緒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覺,在兩、三年前開始看身心科吃憂鬱症的藥,近一、二年竟然開始發現自己走路常常快跌倒,甚至日常工作已受到影響,不僅手抖拿東西不便,連坐下都需要家人攙扶。家人覺得不對勁,輾轉到門診掛號後,才發現原來的憂鬱情形就已經是巴金森的前兆。 所幸透過藥物搭配治療,不僅動作遲緩獲得改善,連憂鬱也好轉,原來幾乎已經到了第四期連坐下都需要人攙扶的情形,現在竟可以進步至第二期,能自處做簡單工作,患者與家人都非常開心。 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狀態為單側至雙側的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到了第三期會明顯失去平衡感、需要人攙扶,這也是門診最常見的案例。如果到了第四、五期已經是需要輔助甚至臥床的末期,幾乎是不可逆。 透過「手指檢測」提早預防  吞嚥困難也要注意 許永居醫師表示,診間觀察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在60~70歲居多。這幾年發現年齡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並非完全是罹病年齡下降,而是跟病識感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近幾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廣的每月8號「自我手指檢測」對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幫助。 許醫師建議民眾除透過「自我手指檢測」,也就是將食指與拇指快速比OK的姿勢來觀察協調性之外,也可以觀察自己平日是否有出現吞東西困難、晚上睡不好、排便出現問題等,都可以提早作為病徵的觀察。 每月8號巴金森自我檢測,點擊看更多 及早發現、巴金森藥物可同步改善憂鬱 目前治療巴金森治療藥物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與「左旋多巴」為主,如果是65歲以下、動作障礙症狀較不嚴重,就會建議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治療,它也能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如果較為年長、動作障礙症狀嚴重,就會使用左旋多巴。 許永居醫師補充,因為巴金森病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與醫師非常緊密的互動、討論,因此病患在用藥、症狀上有任何反應,就應主動告知醫師來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更重要的是就近治療,病人就醫方便外,能幫助醫生隨時掌握病程發展狀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 最後許醫師不忘叮嚀巴金森病患生活作息調整,可減患病程惡化 在安全範圍內,有人陪同下多走動、多曬太陽。 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 打太極、騎腳踏車、水中走路。 提早就醫是防堵巴金森惡化最好方法,有高達50%機率的巴金森末期甚至會演變為失智症,及早發現並且治療控制,就能延緩疾病惡化。 「幸福巴士」巴金森病友社團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許永居醫師)  

年輕型巴金森病 初期症狀大不同

年輕型巴金森病 初期症狀大不同#巴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過去大家普遍認為巴金森病為高齡者的疾病,但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目前10至15%病患確診年齡不到40歲。據臨床觀察,年輕型巴金森病患者比起年長患者更容易出現自我封閉狀況,因為中壯年正值衝刺事業、成家重要階段,若確診巴金森病,對個人與家庭都是一大衝擊。年輕型巴金森病較無顫抖症狀 反表現肢體僵硬、動作異常對於巴金森病,大家印象中的症狀多半是「顫抖」。吳瑞美主任表示,除了顫抖以外,動作變慢、肢體僵硬、無力、字越寫越小等都是巴金森病初期常見的症狀。其中,年輕型與老年型巴金森病初期症狀表現也有差異。年輕型患者初期比較不會出現顫抖症狀,反而多表現於肢體動作上,例如肢體僵硬、動作異常等。40歲的正雄(化名),過去曾是事業有成的高階主管,3年前確診巴金森病。剛開始出現肩膀痠痛、右手發麻,誤以為是五十肩發作,先至骨科就診,然而治療後症狀卻不見改善,甚至開始出現右腳步行遲緩、手拿東西不穩,轉診至神經科才確診為巴金森病。罹病初期正雄整天怨天尤人,更對家人隱瞞病情,悲觀認為自己最後喪失原有生活及工作。所幸在醫師及親友開導,正雄害怕的事情並沒有發生。近年,正雄也常鼓勵像他一樣的病友,只要積極治療,相信未來一定會有能治癒的藥物出現。吳瑞美主任指出,因部分症狀容易與五十肩、腕隧道症候群或其他疾病混淆,臨床高達3成患者會求診復健科、骨科等,以致無法即時對症下藥、延誤治療時間。內外在壓力大 高達43%巴金森病患者併發憂鬱症根據統計,43%巴金森病患者併發憂鬱症。吳瑞美主任說明,憂鬱症多發生於患者「剛確診」及「病程後期」,除了疾病造成左腦功能變化,更因多數患者起初對巴金森病都不瞭解,確診情緒交雜,再加上外在賦予的壓力,易使患者沉浸在低迷的情緒,與世隔絕、併發憂鬱症。此外,更有研究顯示,年輕患者及有僵硬與動作遲緩症狀明顯的患者,比一般巴金森病患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巴金森病的腦功能損傷不可逆,若沒有及早發現、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更可能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其實只要及早發現、按時回診治療,便能維持正常生活,而工作只要沒有繁複肢體動作,基本上不會有明顯的影響,患者毋須擔心。吳瑞美主任表示,現在已有多種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會依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甚至對於多數合併憂鬱症的患者,也能獲得緩解。吳瑞美主任也呼籲,切勿輕忽巴金森病初期徵兆,如出現肢體發麻、刺痛、不自主抖動或肢體僵硬的狀況,就應該優先到神經科求診為宜。

巴金森病非老人專利!發抖恐已中晚期

巴金森病非老人專利!發抖恐已中晚期#巴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約4萬名巴金森患者,並且罹病人數逐年增加。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指出,近2成巴金森病患者於青年發病,近期門診最年輕的發病案例僅18歲,顯見巴金森病並非大家過往所認知的老年病。雖然巴金森病的病名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了解疾病的人卻少之又少。巴金森病延誤治療 恐會加速失能、增加失智與憂鬱症風險根據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最新一份巴金森病認知網路調查發現,逾9成民眾不清楚巴金森病的初期症狀,大多對巴金森病早期症狀的認識僅限於「抖」,導致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巴金森病若延誤治療,恐會加速失去行動(失能)、表達能力的速度,更也增加合併失智與憂鬱症的風險。據統計,高達7成民眾皆將巴金森病與失智症畫上等號。吳瑞美主任表示,巴金森病與失智症雖然都屬於腦部神經性疾病,但是巴金森病的症狀是先以神經退化性、進行性動作障礙問題表現。巴金森病不只「抖」,初期症狀可分為3種:單側手抖、行走緩慢小碎步、面具臉(臉面無表情)。其中約3成患者早期症狀為走路步態不穩、行動緩慢,民眾多輕忽此問題而延誤就醫。巴金森病造成腦部功能的損傷不可逆巴金森病腦部功能的損傷不可逆,若無及早發現、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也將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據統計,約2至3成患者罹病晚期會出現失智問題,更有43%巴金森病患者會因疾病惡化而併發憂鬱症。門診中常有患者認為一旦罹病後便無法控制,只能坐等生命逝去。其實現在已有多種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會根據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患者若未妥善控制,未來可能會讓自己掉入巴金森所帶來的「失去行動能力、失去表達能力、失去快樂、失智」的四失威脅,切勿輕忽巴金森病初期症狀的徵兆。年輕型巴金森多半與基因、家族遺傳有關全台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巴金森病,所有神經病變疾病中巴金森病罹病人數僅次於失智症。然而吳瑞美主任表示,「年輕型巴金森」的發生多半與基因、家族遺傳有關。相較於年長的巴金森病患者,正值花樣年華的患者,更容易因不了解疾病而向外界隱藏、獨自承受壓力。然而及早發現疾病、按時回診治療,不論是年輕或年長的巴金森病患者都能有機會好好與病共存。

研究:太極拳、瑜珈 改善巴金森症狀

研究:太極拳、瑜珈 改善巴金森症狀#巴金森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5歲的林先生行動雖稍慢一些,外觀看起來與常人無太大差異,不說幾乎沒人知道他已罹患巴金森病10年。回診追蹤到目前為止,林先生生活完全自理,不僅不需他人協助,每天早上打球、下午游泳,還常常出國旅遊。持續藥物治療與良好生活習慣,是林先生維持正常生活、保持良好生活品質的最重要因素。巴金森病主要症狀 顫抖、動作遲緩、肢體僵硬成大醫院神經部醫師簡崇曜表示,現階段無法根治巴金森病,也無法阻止疾病進行,但藥物治療、外科手術等方法,確實對病人的生活品質、自我照顧及工作能力有很大幫助。依醫師建議規則服藥及定期追蹤,可以達到最佳治療效益,並避免副作用;良好飲食習慣、規律運動,音樂治療也助益匪淺。巴金森病是神經系統退化疾病,隨著時間、年紀越大,症狀逐漸明顯嚴重,主要症狀包括顫抖、動作遲緩、肢體僵硬。家屬帶患者求醫主訴,常常是走路小碎步、越走越快向前衝。絕大多數患者發病後7.5年,已有嚴重動作障礙而需輪椅代步。除了傳統治療 復健物理治療、音樂及舞蹈治療亦有正面效果巴金森病主要是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造成。簡崇曜醫師說明,巴金森病的治療以藥物增強腦部多巴胺系統功能為主,其中以「左多巴」的補充治療最有效。其他藥物如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也被列為第一線治療選擇。外科手術「深部腦刺激術」,對某些特定病人也有幫助,改善病人顫抖、動作遲緩、肢體僵硬等症狀,以及因為藥物治療引起的藥效波動及異動症。飲食方面要保持均衡營養、攝取益生菌與益生元增進腸道健康、維持適當體重避免過瘦;保持適量運動,有氧運動和肌耐力訓練、太極拳、瑜珈等,都有研究證實可改善症狀;可透過復健物理治療訓練肌力、步態、平衡、移位及關節活動度等。善用輔具可增加活動能力、減輕關節疼痛並減少跌倒機會;音樂治療和舞蹈治療,對於步態、平衡、生活品質,甚至認知功能,也都有研究顯示具正面效果。

盼”深腦部刺激術”納入健保 造福巴金森病人

盼”深腦部刺激術”納入健保 造福巴金森病人#巴金森病

四月十一日是世界巴金森日,花蓮慈濟醫院九日上午在世界巴金森日前夕邀請病友相聚,舉行世界巴金森日紀念活動,並請知名畫家沈廷憲老師帶領病友彩繪「鬱金香」向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醫師致敬。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自2003至2008年長期追蹤接受深腦部刺激術的病人,發現深腦部刺激術對巴金森病人的主要症狀有顯著改善,但對於年紀較大或罹病病時間較長的病患,在顫抖、僵硬、姿態及步態的改善程度則較有限。因此,巴金森醫護團隊及病友都希望健保能全額給付深腦部刺激術,照護更多巴金森病病人。 花蓮慈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陳新源指出,巴金森病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性疾病。西元1817年,英國的詹姆士‧巴金森醫師對一種運動障礙疾病做了以下的描述:「不自主的顫抖併有肌力的減退,顫抖發生在非運動期;軀幹彎曲,站姿前傾;步態會由走路的樣子變成小跑步;但理性與智力並沒有受到影響」。這發現使後來的人不斷的研究並了解病因與治療的方法,因此就以巴金森來作疾病名稱。1996年,歐洲巴金森病協會以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的生日,每年的四月十一日,定為「世界巴金森之日」。 罹患巴金森病患最大的困擾就是無法自我控制行動。常見的主訴包括「突然間就動不了,身體好像被鎖住了」,或是「吃藥一小時後,身體才能動,但過不了多久身體又失去正常活動的能力」。許多臨床統計顯示,超過四成以上的巴金森患者,在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會形成一種所謂「開關交替反應」,在藥物引起「開反應」時,病情可獲良好控制,但當「關反應」啟動時,症狀完全無法控制,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巴金森患者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之外,在幹細胞療法尚未發展成功之前,DBS深腦部刺激術是巴金森患者目前的最大希望。這種稱為「深腦部刺激術」( 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的外科手術,可以有效地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的病情。目前花蓮慈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已將巴金森治療帶入與全球先進國家同步的治療領域,陳新源主任說,「深腦部刺激術( DBS)」術式用於動作障礙疾病例如巴金森症、肌張力不全等疾病治療已是美國FDA核可,因為手術具有可逆性和可調整性,使其療效增加而副作用減少。家裡只要有一個巴金森病人,全家人都會陷入低潮。今年二月十八日才動手術的楊晴三,是深腦部刺激術病友中的第121例。他的太太葉麗娟說,楊晴三在手術後,改變很多,不但能自己照顧自己,換衣服、穿鞋子,生活自理,也找回喪失已久的信心。同是病友的手工皮鞋製作師傅黃魏銘也認為,現今的巴金森症治療方法中,深腦部刺激術是最能改善症狀的療法,遺憾的是國內尚未將整套的晶片儀器納入健保給付,不僅讓許多巴金森病人只好任病情惡化,更使許多家庭為了照顧罹患巴金森病的親人,經濟陷入困頓,希望政府能從社會成本的考量,在巴金森病人還未惡化到極點前,能有機會藉由深腦部刺激術的治療,至少能恢復生活自理、不依賴家人的程度,讓有工作能力的家人可以安心的工作,以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

兩岸深部腦刺激術高峰會

兩岸深部腦刺激術高峰會#巴金森病

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兩岸深部腦刺激術高峰會」,來自中國大陸北京宣武等七家醫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與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團隊、門諾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等二十多位醫師與會,透過討論會雙向溝通,了解兩岸深部腦刺激述的現況與發展,以及在動作障礙、疼痛、癲癇、中風等疾病的治療與相關研究成果與計畫。此次高峰會,由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陳新源主持。有來自中國大陸北京宣武醫院、天壇醫院、北醫三院、齊魯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廣東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等一行八人,及花蓮門諾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逸文、花蓮神經醫學團隊及護士等近三十人參加。近十年來,北京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在深部腦刺激術已累積個案經驗已達五百二十例,主任醫師李勇杰教授指出,目前多用在巴金森病以及戒毒、精神疾病的治療,已有相當的成效。天壇醫院副主任醫師張建國教授也分享腦深部刺激術在該院的發展;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陳玲副教授則提出深部腦刺激述個案研討,希望透過各院的經驗,改善個案術後遇到的問題。花蓮慈院是台灣單一醫學中心巴金森深腦部刺激手術量最多的醫院: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深腦部刺激術共手術99例,佔全國手術人次的46%。深腦部刺激術的成功有賴於精準的將晶片植入視丘下核,並以全身麻醉取代國外的半身麻醉模式進行手術,這項結果已獲得國際上的肯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聖皇在簡報這項全身麻醉的手術個案分析後,立即獲得熱烈討論,因為目前在國際神經醫學雜誌上僅有三篇論文,相關資訊有限。花蓮慈院神經外科哈鐵木爾醫師分享近年他與神經內科主任辛裕隆、慈濟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合作運用資訊科學的方法在癲癇醫學臨床實務上的突破與成果,以及運用在癲癇治療的多點軟腦膜下分隔術。發現多點軟腦膜下分隔術治療後腦皮質區,不僅放電減少,手術後的局部腦神經代謝也獲改善了,臨床上痙攣次數減少,連合併發生的局部癲癇也顯著改善。陳新源主任指出,這次的兩岸深部腦刺激術交流非常難得,因為中國大陸約有七成的個案是在這幾家醫院完成,當地不僅運用巴金森病、肌張力不全等疾病的治療,運用在戒毒及精神疾病的個案及經驗也很豐富,很值得慈濟神經醫學團隊學習;花蓮慈院也自今年起開始進行頑固型強迫症的深部腦刺激術人體實驗,目前已完成兩例,病人都有獲得不錯的改善。張建國教授表示,很感動慈濟人在全球的奉獻,也認為慈濟神經醫學團隊在深腦部刺激術的細緻與精進,以及未來將運用幹細胞治療、再生醫學新療法在腦中風、脊髓損傷、腎衰竭、心臟衰竭、肌肉疾病等疾病治療的相關研究計畫,都很值得兩岸持續交流與學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