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大

溫差大易患心血管疾病 5習慣齊護心

溫差大易患心血管疾病 5習慣齊護心#溫差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預測秋分後早晚溫差可高達10℃,溫差大時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31%。另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造成21,569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977人死亡,遠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48,784條人命。因此,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長輩及慢性病病人,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心臟病的典型症狀 胸口有壓迫感、疼痛持續超過15分鐘以上。 疼痛延伸到肩膀、頸部、手臂。 胸部不適,同時有輕微的頭痛、暈厥、流泠汗、噁心、呼吸急促。 非典型的胸痛、胃或腹部疼痛。 噁心或頭昏。 無法解釋的焦慮、虛弱或疲勞。 心悸、流泠汗或蒼白。小改變產生大影響 五項習慣讓您更安心民眾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嚼食檳榔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臟病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外,近年來受氣候變遷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心臟病與中風急性發作的誘發因子。其實日常生活的小改變就可對心臟血管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國民健康署呼籲平時就應力行護心行動,從小地方開始愛護自己的「心」,落實健康生活形態。(1)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以蒸、煮、川燙取代油炸。(2)規律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多爬樓梯少搭電梯、多走路、少開車。秋天早晚溫差大,提醒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運動時要注意保暖可以多加外套穿著,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3)向菸說不:不管是直接吸菸或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血管傷害及罹患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提供的二代戒菸服務,讓戒菸不再是難事。民眾可多利用國民健康署設置的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洽各縣市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服務。(4)定期健檢:了解自己的血糖、膽固醇、血壓及體重指標(BMI),掌握自己身體健康狀況,另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多加利用。(5)三高控制:管理心血管疾病的源頭是三高控制,已有三高的民眾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研究指出,食用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因為它可令低密度脂蛋白上升,並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大幅提高得 冠心病的風險。應減少攝取含氫化油脂的加工食品如餅乾、薯條、甜甜圈、洋芋片等油炸或烘焙食品。將可有助於減少攝取反式脂肪酸攝取,以確保身體健康。

溫差大過敏更嚴重 12招擊退冷氣病

溫差大過敏更嚴重 12招擊退冷氣病#溫差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影響,台灣夏天一年比一年熱,炎炎夏日,待在冷氣房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不過長時間窩在冷氣房,也是會生病的!高溫下自律神經會使血管擴張,把熱氣排出體外,但如果室內外溫差超過5度以上,身體表面感覺到外面的冷空氣,使皮膚或毛細孔收縮,避免熱的釋出,兩相衝突下,生理功能就會紊亂失衡。長時間處於冷氣房,使末梢血循差又不排汗,肌肉緊繃,新陳代謝變慢,而且腸胃活動也減弱,排熱機能無法充分運作;當身體的排熱機制來不及運作,體溫直線飆升,就會造成脫水等現象。室內外溫差控制在5度以內以中醫角度,中暑現象屬於「陰暑」,因皮膚毛孔、微血管收縮,體溫調節失衡,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身體倦怠等類似感冒症狀,因此也稱為「熱感冒」或「暑濕性感冒」。為了不擾亂自律神經的平衡,室內外溫差還是控制在5度以內較好。冷氣病可能加重過敏症狀冷氣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但是確會造成一定生活困擾,例如流鼻水、鼻塞鼻癢、打噴嚏、眼睛乾澀、輕微咳嗽、頭昏頭痛、倦怠、全身痠痛、注意力不集中、全身痠痛、經常容易感冒等,這些和一般過敏性鼻炎症狀的確很像,但是更像中醫所說的「表寒證」。12大擊退冷氣病的方法1、冷氣溫度控制在攝氏25~28度間。2、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患者,可戴上口罩,減少呼吸道不適。3、在桌上放一杯水,幫助調整室內環境的濕度。4、多喝溫開水,可適量飲用薑茶,幫助身體保暖。薑茶以不過量為原則,避免中暑。5、每半小時~1小時,起身活動筋骨。6、體質較虛者,可穿戴薄外套、薄絲巾,保護肩頸部位的溫暖。7、少吃冰冷食物,例如生魚片、冰品、冰飲、大啖西瓜。8、要到戶外前先在走廊適應溫度,減少強烈的溫差所帶來的不適。9、按壓穴道,例如風池穴、合谷穴、耳朵。(1)風池穴」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線相交、拇指所觸凹陷處。有助放鬆頭頸部肌肉、舒緩頭痛。(2)合谷穴:位在手背拇指、食指間,二指併攏高起之虎口處。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適度揉按能讓全身的氣動起來;帶動腸道的蠕動,發揮調節腸胃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的好處。(3)按摩耳朵:出現頭痛症狀時可按摩耳朵四周,調整腦部血液循環,減緩頭痛。10、多運動增強血管彈性,讓毛細孔恢復正常排汗調節體溫功能,增強人體對抗溫差的耐受力。11、有意識地多眨眼,保持眼睛濕潤,避免眼睛乾澀所造成的慢性發炎。12、冷氣或電風扇口不要直接對身體吹,容易造成頭痛以及關節部位受寒而痠痛。

日夜溫差大 小心氣喘、過敏發作

日夜溫差大 小心氣喘、過敏發作#溫差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因暖冬,日夜溫差加大,每當天氣從熱轉涼時,氣喘患者吸入冷空氣,呼吸道就開始狀況百出。根據國民健康署針對氣喘民眾的提醒,若室內室外溫度差異達7度以上,容易誘發氣喘、過敏發作。加上正值流感旺季,近2、3周氣喘患者紛紛回籠找醫師拿藥,求診人數也增加。超過8成氣喘患者的病情控制 仍有進步空間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997至2001年間,平均每年27926人次因氣喘住院,平均住院日數為6.4天,平均醫療費用為新台幣16829元,平均每年因氣喘住院的費用高達4.7 億元。有氣喘的成人的年度醫療費用,是沒有氣喘的成人的2.7 倍。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的治療指引,依氣喘控制程度將國內氣喘患者抽樣結果分級,超過8成氣喘患者的控制仍有進步空間。台北榮總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彭殿王指出,當氣喘患者控制不佳,容易引發急性發作跑急診,嚴重時更需住院治療,影響工作、睡眠及生活品質。加入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 降低5成以上住院率健保署自2001年11月起,推動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期望透過醫療團隊給予正確衛教資訊,加強病患自我照護的能力,減少急症及併發症的發生。至2016年追蹤結果顯示,目前約近3成氣喘患者加入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照護。參與改善方案患者的住院率為1.6%,而未參與方案患者則為3.5%,顯示加入此方案,可降低5成以上的住院率。不僅提升氣喘患者照護能力及改善生活品質,長期而言,亦能有助於整體醫療費用的降低。氣喘就像三高 必須長時間監控彭殿王主任說明,「Healthy Lung台灣健康肺計劃」針對現行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更深入討論,擴大影響力,提高方案執行的品質,鼓勵醫療單位積極參與、患者收案,讓氣喘患者獲得妥善照護。並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讓病患可以清楚了解,同時促進醫療單位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讓患者增加認同感,提升氣喘病患對自我疾病照護的重視及按時用藥與規律回診的重要性。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Healthy Lung台灣健康肺計劃」希望改善國人肺部健康、降低氣喘危害,連結學會、基層診所,期盼透過專家學者們的拋磚引玉,擴大更多醫師的投入,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氣喘患者。彭殿王主任提醒,氣喘就像三高,必須長時間監控,這是氣喘病患最易忽略的一塊。氣喘患者常因為救援治療效果很好,誤以為氣喘不需要任何控制。事實上,氣喘的控制需要醫病共同配合,期望持續透過計劃,幫助基層院所強化氣喘患者照護網,告別急性發作陰霾。

夏天速進冷氣房 當心誘發氣喘7原因

夏天速進冷氣房 當心誘發氣喘7原因#溫差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夏天理應是氣喘病患最舒適的季節,但總會有些例外。王先生有氣喘病史,回診時抱怨,不是夏天天氣熱了,應該比較不喘,怎麼還是容易感到胸悶、喘、呼吸不順?氣喘患者對於天氣變化非常敏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科護理師林麗萍說明,一般氣喘患者對於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有時還沒真的變天,氣道就先起變化。胸悶、喘、呼吸不順是最常見的症狀,氣喘患者對氣候產生的敏感度雖然因人而異,但病患常以為夏天到了,對氣喘狀況就不再留心。經室外高溫進冷氣房 溫差大誘氣喘現在夏天溫度動輒30幾度以上,到正中午甚至比人體均溫36度還高,此時最想立刻衝到室內去吹舒適冷氣降溫,但是要小心,就因為這樣冷熱溫差太大,導致氣喘症狀無法獲得緩解。林麗萍護理師提醒,會造成氣喘急性惡化的誘發因子包括:1)過敏原,例如塵螨、蟑螂、花粉。2)香菸、空氣汙染或其他刺激性氣體。3)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4)運動、情緒起伏太大。5)藥物引起,例如:阿斯匹林。 6)控制型藥物遵從性不佳所衍生的困難控制。7)氣候變化,例如溫差太大、氣溫降低或濕度變化等。

溫差大小心冷氣病上身 過敏恐加重

溫差大小心冷氣病上身 過敏恐加重#溫差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炎炎夏日,待在冷氣房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尤其當從悶熱的戶外進到冷氣房中,更是人人喜愛的夏天消暑方式,然而醫師指出,室內外溫差大,小心冷氣病上身,過敏症狀更嚴重!冷氣病增4成 頭暈、頭痛上身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表示,夏日因為冷氣病就診比例約增加3~4成,其中以女性患者為多,常見病人因為進出冷氣房,出現頭暈、頭痛、肩膀痠痛、眼乾,或是過敏症狀加重等症狀。而想要舒服吹冷氣避免症狀上身,勢必要有好的預防措施,她表示,維持室內溫度在26~28度、不要對著冷氣的出風口;本身體質較虛者,可以在辦公室準備薄外套、圍巾甚至是帽子保暖,多喝溫開水,少喝冷飲,並且每半小時~1小時就起身活動,另外,若要到戶外時,先在走廊適應溫度,才能減少強烈的溫差帶來的不適。3穴位幫助減緩症狀穴道的按壓,也能降低冷氣病引起的不適,像是風池穴有助於減緩頭痛,太陽穴可幫助紓解壓力,攢竹穴則可減緩眼睛痠澀。因此,進出冷氣房可按摩這三穴位,對於局部不適可有舒緩效果。薑茶暖身 小心喝多反中暑另外有些人認為喝薑茶可以暖身,林巧梅醫師說,生薑雖有祛寒的效果,然而夏天喝薑茶容易有中暑之虞,因此她建議,在冷氣房內飲用,但以不過量為原則,民眾應多加留意。

補血必吃鴨血?豬血+維他命C也行

補血必吃鴨血?豬血+維他命C也行#溫差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日「黑心鴨血」事件鬧的沸沸揚揚,業者疑似將飼料用的肉雞血,滲入食用鴨血中混充鴨血原料,而目前已知老四川、鼎王、無老鍋等名店紛紛淪陷,飼料用雞血混充鴨血,除了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外,就連製造出的鴨血,也可能會有生菌過多、抗生素殘留等問題,因此,不論是來源或製作過程,都充滿著許多食安風險。豬血+維他命C 有助提升吸收率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有許多民眾為了補血,都會選擇以吃血補血的方式進行補充,尤其是含有豐富鐵質的鴨血,但其實除了鴨血外,也可選擇豬血、雞血等來補充,雖然鐵質含量較低,但可藉由餐後補充維生素C的水果,來提升吸收率,只要持續補充,也可以達到補血的效果。鴨血強烈刺激性 對大腸黏膜傷大最後,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飼料用的材料在衛生標準上不適用於人體食用,除易發生細菌感染等問題外,冬天民眾常愛吃麻辣火鍋加上鴨血,但鍋裡的食材多屬於高油脂,且具有強烈刺激性,對大腸黏膜傷很大,吃太多會引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所以,提醒民眾應適量為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