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

醫訊/家庭照顧者支持性關懷活動

醫訊/家庭照顧者支持性關懷活動#關懷

照顧者這個角色不分國籍、種族、年齡及性別,人人皆有機會擔任,照顧的感受可能因為人、事、時、地、物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它可能讓人感覺是甜蜜、辛勞、疲憊或無奈的,而負面的感受通常多於正面,所以照顧者的情緒及壓力問題是非常值得重視且需積極去解決的。照顧者透過團體活動的參與可獲得支持及放鬆,我們期待照顧者能勇敢的走出來,能夠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紓解心中的壓力,並透過成員彼此資源的交換及人際關係的拓展,讓照顧者感覺自己不孤單、不寂寞且能得到其他照顧者及相關社會資源的支援。有鑑於此,奇美醫學中心附設居家護理所自2005年起至今陸續辦理各式各樣的家屬支持團體活動,成效良好;所以2012年將繼續舉辦,期待可以給「家庭照顧者」放鬆與成長的空間,希望照顧者放下手邊的照顧工作,在這裡有機會可以認識與自己同樣心情的照顧者,透過彼此分享照顧經驗,獲得更好的照顧技巧及心靈安慰,讓照顧者們能互相支持順利地過生活。1.時間:2012年4月、6月、8月、10月(第二週的星期六,上午九點至十一點)。2.參加對象:家庭照顧者或有興趣民眾。3.地點:奇美醫學中心教學大樓B1會議室4.報名方式:電話報名06-2812811轉53051-53055聯絡人:居家護理所黃麗娟護理長、魏秀慧護理師

用心關懷受刑人 才能真正減少犯罪

用心關懷受刑人 才能真正減少犯罪#關懷

近來社會事件頻傳,很多社會大眾都會建議要把犯人關到死,或是直接死刑等,但是這樣的作法往往無法根絕社會亂象,反而是因為進過監獄,認識更多的幫派份子,進而犯下更多罪行。為了減少受刑人出獄之後再犯罪的機會,生活的藝術協會長期致力於協助受刑人淨化心靈,讓他們能夠重新找回良知,在出獄之後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根據協會自己的統計,透過協會輔導的受刑人,有高達8成的人願意真心改過,出獄之後也朝向好的方向前進。生活的藝術協會理事長廖碧蘭表示,國際生活的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古儒吉大師曾經說過,當人生病的時候,需要進醫院治療,當人心生病、犯下罪行的時候,需要到監獄去服刑,但是監獄並沒有治療受刑人的心理問題,所以這些犯人出獄之後,依然會為非作歹;但是其實受刑人可以一套完整的方法,讓他們重新找回自我的良知善念,等受刑人出獄之後,才能夠真正對社會有所貢獻。廖碧蘭理事長表示,古儒吉大師率領國際生活的藝術基金會,設計出一套有創意、成效良好的公益方案,有助於受刑人的更生、減少暴力及對藥物的依賴,教導他們能夠對過去的行為負責並成功地處理未來需面臨的衝突、壓力的生命技術。這些方案在印度與美國,與政府單位合作,成果十分豐碩。全球實施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荷蘭、北歐、巴西、英國、德國、南非和印度等國家,超過15萬受刑人受益。台灣截至目前為止已有2千人上過此課程。未來可望結合政府或國內機關團體,進一步發展並擴大此公益服務。

關懷新住民 助融入台灣、快樂生活

關懷新住民 助融入台灣、快樂生活#關懷

據移民署統計,嘉義縣市地區目前共有近一萬六千名外籍配偶,克服語言、文化等障礙在台落地生根生活。嘉義基督教醫院84年起以醫院為中心,成立菲語、泰語福音中心、同心園外配服務據點、越南小組、印尼小組等,投入對外籍移工及新住民的關懷,尊重外配原鄉文化並助其盡快融入台灣生活,多項創新的作法也獲得內政部移民署肯定,獲得「100年度推動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工作有功團體」表揚。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指出,嘉基投入外配及外籍移工關懷已十多年,早期僅提供泰國及菲律賓移工的關懷,95年起接受嘉義市政府委託,與雙福基金會合辦「同心園」外籍配偶社區關懷據點,提供諮詢、職能訓練、成長團體等服務。目前除菲語、泰語福音中心外,並有印尼小組、越南小組及陸籍配偶的關懷事工,除讓來自異鄉的新住民能彼此扶持外,嘉基也長期舉辦職業訓練及社區宣導活動,讓新住民姐妹們在生活中取得更多優勢的就業條件。「來台灣只有生小孩的功能」、「外配來台都是為了賺錢」,市居服同心園外配關懷據點主任林玉琴指出,許多人對於新住民都有類似的刻板印象,這些無法訴諸於具體的觀念,都讓新住民在台生活多了很多說不出的心酸。為幫助新住民培養更多專業能力,同心園多年來也舉辦如翻譯、電腦、照顧服務員訓練、機車考照等培訓課程,促進他們融入台灣生活,並透過社區宣導活動,邀請社會大眾及外配全家動員認識多元文化,並進一步接納及肯定。而為讓遠在異鄉的姐妹們更加認同現在的生活,同心園在今年中首度舉辦的「新住民紀錄片研習營」也獲得許多好評。由專業導演逐步引導新住民觀察生活,找出對生活認同之處,並透過鏡頭與影片陳述,說出生活週遭的故事,當中就有一位曾受到家暴的新住民姐妹,拍出自己藉由婚姻仲介來台後,在台灣十多年的生活甘苦,盼能改變民眾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也讓許多人看完後也為新住民的堅毅感到敬佩。林玉琴指出,在推動外配關懷的過程中,除由嘉基透過組織化的形式給予協助外,也推動「自助團體」鼓勵新住民彼此關懷,例如邀請越語老師培訓越配擔任志工,關心同鄉姐妹、由越裔女宣教士探訪遭受家暴貧病的外配家庭,近期更有印尼翻譯主動與台灣音樂牧師夫婦聯繫,每週固定教印籍配偶與小孩音樂、舞蹈,都讓新住民感受到滿滿的關懷,也更能發現身邊的幸福。

泰勞異鄉打拼辛苦 給予適時關懷吧!

泰勞異鄉打拼辛苦 給予適時關懷吧!#關懷

據統計,高雄地區目前約有三千多名泰籍移工,遠渡重洋來台打拼。嘉義基督教醫院15年前於嘉義市成立暹羅園泰語福音中心,投入泰籍移工關懷,日前並舉行「高雄關懷中心獻堂暨暹羅園15周年感恩禮拜」。嘉基暹羅園牧師艾應昌表示,嘉基高雄關懷中心未來除每週舉行禮拜聚會,也將依據泰國的傳統節慶舉辦各式活動,定期小組聚會等,讓在異鄉打拼的泰籍朋友擁有聚會與正向抒解的地方。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表示,嘉基因鄰近工業區,經常有許多外籍勞工至醫院求診,看見外勞在台灣的需要,十五年前開始投入泰籍移工的關懷,更有泰勞在台受洗成為基督徒後,返鄉創立教會傳道。雖許多泰勞在來台前便已知道暹羅園,但隨著台灣對於外籍移工的人力聘用增加,泰籍移工在台灣的關懷需求也更高,盼望嘉基高雄關懷中心的成立,能幫助更多來台打拼的異鄉人,不管是泰籍或是其他國家的朋友,讓他們返鄉後能幫助更多家鄉人。嘉基暹羅園牧師艾應昌為泰籍僑胞,早年在泰國的教會工作,當時許多泰勞帶著淘金夢到台灣,當中也有艾應昌教會中的會友,到台灣後卻因文化、語言的差異而無法擁有教會生活,為此艾應昌向台灣教會申請來台,開始投入泰籍移工的關懷,起初幫助泰勞翻譯、至各工業區探訪、至病房探視等,後來更於電台開設泰語廣播節目、舉辦潑水節、父親節等活動,紓解異鄉情愁。今年8月艾應昌也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成為道地的台灣人。艾應昌說,關懷泰勞事工固然辛苦,但看見許多泰勞參加聚會後的轉變,也樂見許多泰勞返鄉後發揮己力幫助更多家鄉人,像顆種子在台灣種下,在泰國萌芽,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世界愛滋日拋開歧視 期盼喚起大眾對愛滋的關懷

世界愛滋日拋開歧視 期盼喚起大眾對愛滋的關懷#關懷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有100位關懷愛滋感染者的志工,昨上午特地換上紅色衣服,在台北101的LOVE雕塑前排列巨型紅絲帶,呼應今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讓愛滋歸零(Getting to Zero)」,目標是愛滋「零增長、零歧視、零死亡」,期盼在這天能讓全世界都重視且關心愛滋病。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文章表示,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至西元2004年為止,全球遭受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已超過6千萬人,造成2千萬以上的人口死亡,產生1300萬名的愛滋孤兒,一般來說,愛滋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有二種說法,第一,感染後約2-6星期會出現感冒樣的原發性感染症狀,第二,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期間,一般是5-10年(目前稱為隱形期或次臨床期),後者的愛滋病患因沒有症狀,愛滋病患可能繼續從事高危險性行為,因此容易成為愛滋病毒防治的漏洞。衛生署疾管局表示,目前的藥物治療確實可以改善愛滋病患的存活率,但仍然沒有辦法治癒愛滋病,所以預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疾管局提醒民眾,要有忠實可靠的性伴侶、不要與別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如刮鬍刀、牙刷、針頭等、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等,來降低感染愛滋病的機率。愛滋病的眼部會發生什麼症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95愛滋病不是絕症?專家:已如慢性病可控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07愛滋血液空窗期長難檢驗 捐血者的良心最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095

男人有煩惱別硬ㄍ一ㄥ! 勇敢說出來避憾事發生

男人有煩惱別硬ㄍ一ㄥ! 勇敢說出來避憾事發生#關懷

60歲的老張望著身體健康檢查報告發呆,40歲的周先生為了負擔貸款過著日復一日的加班生活,24歲的阿明是社會新鮮人但工作還沒有著落…。他們的生活遇到了困境,甚是百感交集、萬念俱灰;當他們選擇以自殺來處理困境,帶來的不是問題的解決,反而是將自己推入一條不歸路、也令關心自己的親友擔心與不捨。其實,他們可以不必自己一個人面對。類似上述面臨的生活問題在社會新聞中反覆出現,其中部分民眾在遭遇困境時因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式,而出現了自殺的行為。根據衛生署於今年6月15日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99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中,7成為男性,3成為女性;臺北市男性自殺死亡率亦比女性高,而99年自殺死亡人數中,6成4為男性,3成6為女性,男性自殺死亡率為女性自殺死亡率的1.8倍。若針對男、女性自殺方式進行比較,發現男性使用致命性自殺方式前兩名的比率為女性的1.3倍。從男性的自殺問題,顯示男性的身心健康需我們一同重視與守護,以避免不可挽回的遺憾。不同年齡層的男性所遭遇的困境並不相同。依據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服務的資料顯示,目前男性使用者(31.5%)遠遠低於女性使用者(68.5%)。因此,男性一般需要旁人親友更多關注,設身處地的關懷才能貼近受困者的想法,也才有適時提供協助的機會。

現代人壓力好大 別輕忽憂鬱症狀

現代人壓力好大 別輕忽憂鬱症狀#關懷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表示,整個臺北市都會的心理衛生需求在持續增加。首先,臺北市身心障礙者人數自85年至99年底,由5萬7,441人增為11萬4,664人,其中慢性精神病人由4,709人,增為1萬3,976人(較98年增加328人);再加上失智症及自閉症,此三類增加人數,已躍居全市身心障礙者人口數前五名。依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門診量統計,已自85年10萬多人次,至99年底已逾15萬人次。上述的民眾需求也反映在臺北市的心理諮商所與心理治療所,近5年總數由8家倍增到16家,並有9家新開的私人精神科診所。雖然臺北市近兩三年的自殺率已經呈現逐步緩降的趨勢,或許處於極端壓力困擾狀態的民眾在減少,但民眾各自在生活中仍需要面對不同挑戰課題,憂鬱症防治仍是長期需要關注、持續推廣的重要工作。臺北市2011年憂鬱症篩檢日的重點,特別放在親子與老年人的關懷。根據臺北市衛生局99年校園普測(N=57,475人)結果顯示,家長如果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不足1小時,則其子女能夠感受到家長瞭解自己的比例僅約六成,但是每天被父母親陪伴長達1~3小時的青少年,有近九成都覺得自己被父母親瞭解並且有較佳的親密感,而親子間的瞭解程度愈高,子女的身心適應狀況愈良好,相對降低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在老年人方面,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之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各年齡層每十萬人口自殺粗死亡率,以65歲以上者之35.8人為最高,且當各年齡組自殺死亡率與上年比較均呈現減幅的狀況下,僅65歲以上年齡組反而增加5.6%。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更呼籲年長者因為比較不會去表達內在困擾與低落的情緒,建議民眾可以多利用「注意長者的生活起居作息」、「表達對長者的在乎和關心」及「協助長者尋求專業評估」等方式來協助身邊的長輩。進入21世紀的10年來,社會環境更加快速地變化;傳播工具更加多元發展,資訊腳步也變得愈來愈快速,世界形成「地球村」的同時,危機的影響也成為全球化,牽一髮動全身。我們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多元,憂鬱症也成為現在人常見的現象,因此學習適時紓壓很重要,免得壓力累積下又出現憂鬱症的困擾。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憂鬱症防治協會等眾多單位,日前舉辦憂鬱症篩檢日活動,以「關懷長者、親子同樂抗憂鬱」為主題概念,強調藉由老、中、青三代的親子關係提升,進而關懷長者及青少年,來覺察其身心健康狀態及協助及早就醫。

找回兒童笑容 為失落的育幼院院童身心健康盡一份關懷

找回兒童笑容 為失落的育幼院院童身心健康盡一份關懷#關懷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資料顯示,全台共有113間兒童及青少年安置福利機構,目前收容院童共3,447人,在桃園地區就有8間兒童及青少年安置福利機構,長庚醫院志工團隊長期關懷各地安置福利機構,其中一間位於桃園縣八德市的育幼院,至今成立六年,服務252位院童,目前收容20多位院童,這間育幼院是「菩提之家」。菩提之家的院長很用心在經營育幼院,四處募集物資,但因為沒有企業資助,社會資源較缺乏。菩提之家院長曾說過,收容的院童大都是家庭有經濟問題、遭受身心暴力或遭家人遺棄,這些院童在原生家庭裡缺少健全家庭給予的關懷照顧,三餐不正常,有些家庭無法支付健保費用,生病了也無法就醫,更有些院童長期遭受家人身心虐待,種種的遭遇都在院童的身心上都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傷痕,但育幼院經費有限,只能給予院童安全就學、衣食無虞,心理治療及醫療費用是額外一筆支出,院童需要長期心理輔導,需要專業醫療團隊關懷院童身體健康狀況。長庚醫院在接收到菩提之家的訊息後,認為醫院本就應為社會盡一份心力,尤其兒童的身心健康將替國家未來奠定穩固的基礎,於是在王正儀院長及黃璟隆副院長領導下,推動了關懷弱勢兒童專案。多次探訪菩提之家,發現院童心理問題以及蛀牙程度較一般兒童嚴重,於是針對菩提之家設計完整治療計畫,結合兒童內科、眼科、心智科、牙科、社工師及大專志工等數十人專業醫療團隊攜手關懷弱勢兒童,積極整合專業醫療資源,成立關懷弱勢兒童健康照顧長期計畫。幾乎每位院童有牙齒問題,院童不敢開懷大笑-平均缺牙、蛀牙率為4.79顆,去年暑假安排菩提之家院童來醫院做初步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將近有一半的院童檢查結果異常,包括血糖偏高、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血尿、蛋白尿及尿道發炎,在給予生活及飲食建議後,再次追蹤檢查結果,異常結果明顯改善。在兒童牙科醫師檢查後,幾乎每位院童都有蛀牙現象,平均每人蛀牙顆數高達4.79顆,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近一次的學童口腔健康調查顯示,國內12歲兒童平均每人有2.58顆蛀牙,菩提之家的院童蛀牙狀況明顯嚴重。由於這些院童在原生家庭裡缺乏父母親關注牙齒清潔的問題,來到育幼院後,安置院童多,工作人員無法盯著每位院童刷牙,於是造成院童蛀牙嚴重,其中有位小女孩在開心時總是不敢開口大笑,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她的蛀牙高達18顆。牙科醫師表示,蛀牙對兒童的心理健康、自信心及未來人格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但牙科療程長,且缺牙、根管自療及拔牙後需自費牙套及假牙,費用不斐,因此長庚醫院成立專案協助完成院童牙齒的後續療程,讓院童恢復口腔中咬合力的平衡,保有美觀功用,建立院童自信心。43% 院童有心理障礙,並接受積極治療,10%院童學習障礙,20%院童情緒問題,13%院童智能障礙,院童安置原因常在社會版上看到,像是由親生父母、繼父母或同居人施虐,導致兒童遭到不當管教、身體虐待、精神虐待、刻意忽略等,而這些因素對於兒童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的因素,可能造成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菩提之家的院童在接受心智科醫師訪談後發現院童智能不足、學習障礙、情緒低落的比例高於一般兒童,然而院童經過心理師多次個別心理輔導後,表示自己自信心增加,發現自己也是有優點的,與同學之間的互動較以前好,人際關係變好,也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當輔導療程結束後,院童都希望心理師可以再繼續幫助、輔導他們,讓自己變得更好。經過長庚醫院專業醫療團隊關懷照顧,菩提之家院童自信心增加,人際關係變好,身體也更健康了,未來長庚醫院將持續關懷弱勢兒童,讓國家未來主人翁擁有強健體魄,成長茁壯。長庚醫院拋磚引玉,率先關懷弱勢兒童,也誠摯呼籲社會大眾響應關懷弱勢兒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