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

足部遭樹葉刺傷 婦人破傷風感染死亡

足部遭樹葉刺傷 婦人破傷風感染死亡#痙攣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首例破傷風通報死亡個案,為南部一名75歲女性,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病史,血糖控制不佳。於農曆年前打掃自家庭院時足部遭椰子樹葉刺傷,隔日到診所就醫,接受抗生素與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一劑,一週後傷口因感染惡化而紅腫,且出現吞嚥困難、頸部僵硬及脊椎痙攣向後彎曲等症狀,至醫院就醫診斷為破傷風,隨即轉診至醫學中心入住加護病房,雖經醫護人員救治,在家屬要求下選擇自動出院,不幸於次日往生。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潛伏期約3至21天,主要是破傷風桿菌透過汙染的傷口侵入血液所引起。常見的初期症狀為腹部僵硬及肌肉痙攣,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為沿著脊骨的肌肉痙攣,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彎曲,呈現半圓形的弓狀,躺下時僅頭和腳著地,並伴隨強烈的肌肉收縮疼痛,嚴重者可能死亡。依疾管局資料顯示,每年通報破傷風病例數約為10餘例,近十年來死亡病例僅5例,目前政府提供2個月、4個月、6個月及18個月大幼兒免費接種含破傷風在內之五合一疫苗及小學入學前接種含減量破傷風之混合疫苗,接種後可維持保護力10年以上,民眾如有需要可每隔10年自費追加一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 疾管局提醒民眾,平時清理家園或工作時,民眾若發現傷口有被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或被生鏽的器具割傷,應儘速就醫治療,並主動告知醫師傷口污染情形。除傷口妥善處理外,由醫師評估相關疫苗接種史及感染破傷風的風險,決定是否追加破傷風類毒素,或應合併使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破傷風引發痙攣現象 延誤就醫恐致死

破傷風引發痙攣現象 延誤就醫恐致死#痙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表示,今年出現首例破傷風通報死亡個案,為一名南部71歲男性,6月初搬運機械時曾遭生鏽器具砸傷腳趾,僅自行處理傷口未就醫,後出現吞嚥困難、牙關緊閉及頸部酸痛情形時曾至診所就醫,13日送醫急診經醫護人員救治,仍不幸於21日往生。衛生署疾管局表示,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潛伏期約3~21天,初期可能出現破傷風痙攣現象,需特別留意。破傷風主要是土壤或媒介物受到動物或人類的糞便污染後,透過一般傷口、撕裂傷、燒傷或注射受到污染的藥物,導致破傷風桿菌由開放的傷口侵入血液所引起。常見的初期症狀為腹部僵硬及肌肉痙攣,典型的破傷風痙攣現象為「角弓反張」(沿著脊骨的肌肉痙攣,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彎,呈現弓狀,躺下時僅頭和腳著地)及臉部表情出現「痙笑」(指面部肌肉痙攣引起的揚眉、咧嘴),並伴隨強烈的肌肉收縮疼痛,嚴重者可能死亡。疾管局提醒民眾,如遇災後清理家園或平時工作時,應注意進行個人防護,若有被土壤、塵土或動物及人類糞便污染之傷口,或被生鏽的器具割傷,除應儘速至醫院接受傷口的處理外,如有感染破傷風之虞,其先前如已按時接種過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或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可依據醫師的評估適時追加破傷風類毒素,提高破傷風免疫力。

睡覺嚇一「跳」 當心夜間腿部痙攣

睡覺嚇一「跳」 當心夜間腿部痙攣#痙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我們剛入睡或睡的正熟時,突然因小腿傳來劇痛而驚醒。腿部痙攣是腿部局部肌肉強直收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以及劇烈疼痛。最常發生在小腿肚的肌肉,常發生在夜間睡眠,症狀持續數秒至數分鐘,醫學上稱之為「腓腸肌痙攣」。根據統計,發現腓腸肌痙攣中年以上較易發生,夜間腿部痙攣的盛行率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增加。靜態腿部痙攣於年過65歲之健康族群盛行率37%,8成發生於夜間,80歲以上更達8成的人有此經驗;懷孕婦女也是腿部抽筋的好發族群,可能與體內鎂離子濃度偏低有關,多於懷孕25週之後,八成發生於夜間,整體上對胎兒發育無影響,卻會導致睡眠品質變差。郭綜合醫院家醫科陳佳伶醫師解釋,造成腿部抽筋的原因包括以下,足部構造問題,如:扁平足、膝反曲等,肌肉的過度使用、久坐、坐姿不良,長時間站立,穿不合腳或不舒服的鞋子,代謝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肌肉病變;週邊動脈或腿部靜脈曲張等。老人夜間腿部痙攣,可能會增加夜間跌倒之危險。此外抽筋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些被忽略的病因。故應仔細評估有無週邊循環疾病影響、膝關節退化、脊椎退化性關節炎併脊髓腔狹窄、或刺激附近的神經根,造成所控制的腿部肌肉纖維易突發強烈收縮所致;如孕婦易抽筋建議平時穿彈性襪,避免長時間步行與站立;盡量工作或行走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之原則來進行。陳佳伶醫師建議,突然發生的小腿抽筋,要和緩牽拉抗抽筋的肌肉,可將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及在睡覺前泡點熱水或按摩易抽筋的部位,幫助血液循環及肌肉放鬆,或是針對易抽筋的部位做伸展運動。冬天時天氣寒冷,小腿抽筋發生的機率更高,因此在寒冷天氣中更要注意腳部的保暖;冷氣、電風扇也不宜對著腳部吹。此外足板過度下垂有可能會誘發小腿的抽筋,所以睡覺時應避免讓足板過度下垂,飲食多補充鈣質、維生素D的食品,如小魚乾、海帶、豆類製品等。

老翁乾眼症狂點人工淚液 眼瞼痙攣眼皮狂跳40下

老翁乾眼症狂點人工淚液 眼瞼痙攣眼皮狂跳40下#痙攣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日前一名80歲老翁近兩個月雙眼狂跳,眨個不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醫師江立峰昨天指出,這名老翁的症狀為眼瞼痙攣,醫師解釋,老翁原先已有乾眼症,因自行增加人工淚液點藥頻率,使眼睛發炎,促使眼睛眨得更厲害,正常人一分鐘眨眼12至20次,老翁一分鐘眨40到50次,眨到眼睛難以睜開,寸步難行。 醫師解釋,老翁本身已有乾眼症,常不自覺眨眼分泌淚液,加上自行增加人工淚液藥量刺激,才會導致眼瞼痙攣,台大醫院一般神經科楊智超醫師在衛教文章中表示,當眼皮不停使喚時表示,控制我們眼皮閉合的肌肉「眼輪匝肌」產生了不正常的收縮,使我們的眼皮緊閉,無法張開,視線等同被遮蔽了,雖然眼睛本身沒問題,卻也如同眼盲一般,這種「眼瞼痙攣」的現象,大多於四十歲後發生,通常會先有眨眼次數增多的現象,持續的時間愈來愈久,一般而言,這種現象都是兩邊同時發生的。楊智超醫師表示,目前治療眼瞼痙攣的首選方法就是在眼眶的周圍局部打入肉毒桿菌毒素,這種治療方法在經過十年的臨床應用後,療效已被肯定,不過這種治療並不是做一次就一勞永逸的,一次的治療效果可能持續數個月,若是症狀復發的話,仍須再注射,一般而言,目前治療眼瞼痙攣的方法已經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最後,江立峰醫師則提醒,若有眨眼一週以上情況,則務必儘速就醫。「眼中風」小心是腦中風的前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973眼瞼閉合不全,兔眼症狀!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93眼皮不聽使喚,小心「眼瞼痙攣」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3646

夏天潮濕悶熱 小心暑熱後遺症

夏天潮濕悶熱 小心暑熱後遺症#痙攣

炎熱暑假已經過了三分之二,時序上雖已過「立秋」,但此時臺灣氣候仍然很熱,一般要等到「白露」後,天氣才會漸漸涼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黃詩硯表示,近來天氣溫度有愈飆愈高的趨勢,其中在中醫科門診中,亦發現暑熱後遺症患者有漸漸增加現象,以中醫角度來看,暑熱後遺症可分為下列幾類型:第一類型,就是俗稱「中痧」的患者,因為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出汗過多,造成頭暈目眩、口渴、尿少的情形,中醫認為在汗出過多的狀況下容易耗氣,所以會有頭重腳輕、嗜睡的症狀發生,且因暑熱就像蒸籠一樣,讓熱氣在人體內悶燒,如果熱氣不能去除,甚至會發生煩躁、坐立不安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熱昏厥、熱痙攣。用中醫方法如何迅速讓體表熱氣降低呢?黃詩硯建議,可使用刮痧、拔罐方式;刮痧方法:沿著後髮際頸部偏外側向肩部(風池穴到肩井穴)及背部(膀胱經)刮、上臂外側及下臂前及側面(肺經)刮痧。刮痧完,會感覺刮痧處表面溫度增高,熱氣不斷往外散出。但是對於太過勞累、有心臟疾病的患者要小心慎用。她提醒,平日飲食保健應減少冰品及涼飲的食用量,多飲溫水,溫熱飲品可以幫助血液循環,體內熱氣就容易散去,多喝些能幫助散熱的飲品,並且要趁溫熱時喝,才能真正達到體內散熱目的。第二類型的患者,在酷暑天氣中,常要奔波於烈日下,而且常常進出冷氣房;或者是在烈日下工作、打球後,立即沖涼浴或灌冰水的青壯年,在身體盛熱狀況下,沖涼浴或灌冰水雖然很暢快,但這類型患者可能發現自己容易頭痛、肩頸僵硬、肌肉痠痛,晚上睡覺甚至會容易落枕,這是因為在大太陽下,毛孔是張開的,張開的毛孔容易被冷氣、涼水(中醫稱之為「寒邪」)入侵,寒氣進入體內後,因為有收緊特性,所以肌肉容易緊繃、用力不當或姿勢不良就容易拉傷,造成肌肉僵硬或是落枕。黃詩硯教導民眾,自我保健可以從穴道按摩著手,除了上述的尺澤穴和少海穴外,如果頭痛狀況加重,可加強按壓合谷穴,若是疼痛牽連到頸部造成肩頸僵硬,可以使用後谿穴緩解。後谿穴在握拳時,手腕外側,本節後的橫紋尖端骨邊凹陷處,可減緩肩頸肌肉僵硬不適。第三類型的病人以濕疹居多,由於臺灣夏天潮濕悶熱,再加上冰涼飲料已經是夏天必需品,暑熱容易夾雜著濕氣膠著在身體裡,這類型病患在流汗多又不容易散熱的手彎處及腳掌、脖子,或者女性陰部都容易發生如過敏般小紅疹,這是體內濕氣與熱氣因為不能順利排除,散發在皮膚上形成的,在門診治療上,黃詩硯使用桂麻各半湯加減,幫助熱氣從體表發散,或者用豬苓湯幫助清利體內濕熱,都可以幫助病患濕疹症狀緩解。黃詩硯提醒民眾,在平時個人衛生上應注意儘量穿寬鬆衣物,容易患濕疹的患者應選擇棉、麻質等吸汗透氣質料,避免悶熱;分泌物多、容易陰道發炎的女性,在悶熱夏天應避免穿緊身牛仔褲,避免使用護墊時間太長,形成濕熱環境,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延伸閱讀「穴位圖」: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030

糖尿病患者每年有千人因「熱中暑」死亡

糖尿病患者每年有千人因「熱中暑」死亡#痙攣

文/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 牛柯琪教授醫學研究部 林茂村教授傷造口室 李凱莉組長每年夏天一到,世界各地紛傳熱浪襲擊,因熱中暑死亡人數上千人,最有名是2003年熱浪襲擊下,一個夏天法國就因此死了3,000人,1979到1997年間美國有7,000人因此死亡,1995年芝加哥熱浪襲擊時死亡了700人,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每年亦有大量朝聖民眾因無法承受高熱中暑而死亡,其中糖尿病患者居多,據估計每年10萬人中約有450~1,800人發生熱中暑。專家認為實際上熱中暑的診斷是被嚴重低估的,而且一旦發生中暑其死亡率高達50%。近年來因為温室效應,全世界暖化氣候形成兩極性變化,今年全球各地均傳高温,日前北京高達攝氏40度,台北台東等地亦高達38度,許多城巿的氣温超過35度己極為平常,最近全省有數起因中暑而死亡的案例,多是老人家,多歸因於體弱、不懂得防護及未及時補充水份引起。奇美醫學中心醫學研究部林茂村教授及高壓氧科牛柯琪教授合作,經過數年的努力共同發現,高壓氧治療對熱中暑時,能解除高熱所引發的心血管循環系統失衡和多重器官衰竭,可降低組織破壞所造成的氧化壓力和發炎反應,特別是對腦神經系統有保護作用,血壓、心跳與呼吸亦迅速恢復正常值,因此垂危的生命得以挽救回來;這些重要的成果已發表於重症醫學雜誌及歐洲藥理學雜誌,並且已成功的應用於臨床病患,其結果亦發表於國際性雜誌期刊。當四周環境的温度過高再加上太陽的幅射熱,人在這種環境下體温快速上升,心跳加快,體表的血管擴張血液到體表會將過多的熱散發出來。但是如果劇烈的運動、四周通風不良、體能不足、系統性的疾病或飲用水不足時,中樞及周邊調控體温的能力快速喪失,體温快速上昇,高溫很快造成全身性嚴重的傷害:熱衰竭:多發生於原本身體健康者,如:運動員、礦工、軍人、建築工人等。因為高温導致缺水缺鹽,體温雖昇高但多維持在攝氏40.6度以下,病人會感覺虛弱、蒼白、皮膚潮濕出汗、口渴、頭痛、循環虛弱。如果不盡快處理就會進入神智不清和熱中暑的休克狀況。熱中暑:除了前述熱衰竭處理不當快速惡化至中暑以外,熱中暑多好發於老年人、小孩、肥胖、心肺疾病或有系統性障礙者。他們的身體在高温的環境下無法於短時間內作有效的調整,於是很快的體温昇高到40度以上,皮膚呈潮紅,除了上述的頭痛、嘔吐無力外,高熱破壞體內所有組織的蛋白質,病人很快的進入昏迷狀況,此時循環系統開始喪失功能,多重器官衰竭,腦神經系統逐漸失效,若不及時治療其死亡率超過50%。熱痙攣:此類病患在高温環境下,體內鹽份不足導致小腿痙攣疼痛有時擴散至上腹或上肢,而且頻率增加且程度加劇。熱昏歇:熱不適應,皮膚周邊血管擴張,皮膚濕冷,因缺水脈搏微弱且快,血壓微降,同時因腦缺血會有昏歇的感覺。皮膚病變:有的人會有熱疹或蕁麻疹。隨著温室效應,未來夏天地球發生熱浪的機會愈來愈多,預防勝於治療,當外界環境不斷上昇高於30度以上,濕度超過60%時不適於戶外劇烈運動,必須多喝水,適當補充鹽份,充足睡眠飲食與休息。而老年人、體弱者、有心肺血管疾病及系統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者,應避免暴露於這種惡劣環境中。熱中暑時因為高温造成全身性缺氧,組織的破壞和多重器官的衰竭,其病理機轉及致命的結果都和許多疾病如:嚴重外傷、燒傷及感染引起的敗血症等相似。高壓氧經由抑制發炎反應:降低氧化壓力,解除水腫及缺氧而逹到救命的效果。延伸閱讀「熱中暑之危險因子」: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81

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天氣溫差大,小心血管疾病發作

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天氣溫差大,小心血管疾病發作#痙攣

文/臺北縣立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黃兆康在一波波溼冷的寒流假期中,免不了大魚大肉、喝酒助興,作息不正常在所難免,但這些卻又都是影響心血管的不良因子。臺北縣立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兆康建議民眾,該好好檢視及照顧自己的身體,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發作。首先從飲食方面著手。黃兆康醫師表示,最好食用低脂奶類,每日限飲二杯。新鮮的肉、魚與蛋類、豆類及其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干等,也可增加五穀根莖類及新鮮蔬菜類的攝取,但芹菜、胡蘿蔔等含鈉量較高的蔬菜宜少食用。黃兆康醫師指出,對心血管患者而言,按時吃藥仍是最重要的,是防止突然發作的關鍵。不仿利用年後作息回歸正常,好好回診,調整使用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入春時氣候變化較大,早晨最好等太陽升起溫度升高再出門及需注意出入溫差太大的環境。出門時要注意衣物的保暖,最好吃些點心,喝點溫水並隨身攜帶如硝化甘油類急救藥品,防止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缺血。適量的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能量及精神上的壓力,可以增加心搏輸出,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慢走等非劇烈運動。生活型態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起居有規律,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同時保持快樂的心情,加上正確的飲食、按時服藥及適度的運動,就可以遠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如何吃得有風味又安全?飲食宜避免過量或過多油膩及醃製、滷製、燻製等含鈉成分較高的食物。烹煮食材時宜用植物油為主如大豆油及玉米油。調味料可選用白糖、白醋、五香料、杏仁露但避免辣椒、胡椒、咖哩粉等刺激品。醋、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可增加風味。香菜、草菇、海帶可增添食物的甘美味。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有鮮味,以減少鹽及味精的用量。使用人參、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等中藥材及香辛料,可以減少鹽量的添加。可多用酒、蒜、薑、胡椒、八角、花椒及香草片等低鹽佐料,或味道強烈的蔬菜,如洋蔥,利用其特殊香味,達到變化食物風味的目的。

癲癇發作,竟是腦瘤發作?

癲癇發作,竟是腦瘤發作?#痙攣

痙攣或是癲癇,不但會造成腦部傷害,更可能有其他隱藏性原因造成,若有意識喪失,眼珠上吊,牙齒緊咬,嘴溢白沫,四肢用力伸直或是用力抽動…等發作情形,應及早尋求小兒神經科醫師做診斷及治療。病童甲是一位15歲學童,因在學校有意識喪失及四肢抽動情形,緊急送至急診室。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簡穎瑄診察,懷疑有腦部構造異常,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懷疑是動靜脈畸形或是血管瘤,之後再經血管攝影進一步確診為血管瘤,目前血管栓塞後狀況穩定。病童乙是一位3歲女童,經常性的失神、發呆,口部像是有嚼口香糖的動作,經腦波確定為失神性發作且給抗癲癇藥,給藥後狀況改善許多,但家屬卻隨意停藥改服中藥,發現癲癇惡化之後,又隨意增加抗癲癇藥劑量到處拿藥。簡穎瑄表示,癲癇是一種腦部細胞瞬間活動異常所引發的現象,臨床上有各種不同表徵,包括意識障礙、肢體抽搐、自動症、皮膚感覺異樣…等,在發作時,電器生理學檢查(如腦波記錄圖,或腦電圖)顯現一大群腦神經細胞有異常性的齊發放電狀況。簡穎瑄指出,造成癲癇發作病因:在腦部有某種病變或傷害存在,如疤痕(頭部外傷、腦膜炎)、腦膿腫(細菌感染化膿)、腦瘤(原因不明)、先天性畸形(動靜脈畸形、腦部先天發育障礙)、腦中風(腦血管阻塞或出血後皆可)、全身代謝障礙(低血糖、內分泌失調、缺氧等)。她說,若是確定病因,應就醫師囑咐追蹤治療,以避免藥物不當治療的副作用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