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癌症,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55歲之間。對此,國衛院團隊解密「國內乳癌基因變異圖譜」,並與歐美族群比較,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癌症醫學》(Cancer Medicine),可作為未來防範乳癌的參考。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癌症,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55歲之間。對此,國衛院團隊解密「國內乳癌基因變異圖譜」,並與歐美族群比較,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癌症醫學》(Cancer Medicine),可作為未來防範乳癌的參考。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冠,其中三陰性乳癌較常見年輕族群。今年31歲的柔柔在竹科工作,2年前摸到乳房上方有硬塊,經切片檢查確診三陰性乳癌2期,腫瘤達2.8公分且淋巴有轉移,在健保尚未給付三陰性乳癌的新一代藥物下,咬牙自費數百萬治療,所幸用藥成效顯著,術前腫瘤縮到0.5公分、淋巴變乾淨無擴散,大幅縮減手術切除範圍,得以保留乳房。
「喜歡我的乳房嗎?」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40歲單身粉領族Rebecca在忙碌的工作中突然被宣告罹患乳癌,一夕之間面臨巨變,寫實劇情引發廣大女性共鳴。醫師指出,乳癌中的三陰性乳癌因存活率較差、復發較早、容易轉移至肺腦等器官,有「最惡乳癌」之稱,呼籲年輕型病友接受術前、術後輔助治療,才有機會免除乳房重建。
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二名,且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皆逐年緩升,是大家顯而易見但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今(27)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公布史無前例針對國內的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六大呼籲。會中邀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民進黨立委王正旭、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以及醫師專家學者們等共同出席,探討該如何應對「粉紅灰犀牛」來襲,提高社會大眾及政府對於乳癌防治的重視。 乳篩防線失守!過半表示未定期篩檢 9成認為篩檢年齡應下修 據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顯示,有61.5%的一般女性及過半(52.7%)的乳癌病友罹癌前沒有定期進行乳癌篩檢的習慣。值得警覺的是,一般女性中知道乳癌可篩檢,但未進行定期篩檢比例高達61.8%,僅有38.8%受訪者有定期篩檢的習慣。探究不願篩檢原因,一般女性不篩檢的主要原因竟是年齡未到政府補助(46.3%),而乳癌病友罹癌前不篩檢的主要原因則是自認不需要檢查(42.3%)。另外「自認不是高危險群」、「不知道要篩檢」以及「害怕篩檢造成的疼痛」也都是受訪者不願篩檢的原因選項。 在乳癌篩檢政策意向調查上,有高達98.0%的一般女性及97.8%的病友認同乳癌篩檢年齡應下修至40歲;更有93.0%的一般女性及77.4%病友認同乳癌篩檢可調整為差額負擔,即補助既有乳房攝影費用,升級費用由使用者自付,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根據衛福部公布2023年全台乳癌篩檢率僅3成3,低篩檢率將嚴重影響早期治療的潛在機會。因此協會在乳篩政策上提出「乳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0歲」及「篩檢升級自由選」兩大呼籲,一方面因應目前各年齡層病友人數緩增現況,有助於落實早期治療的目標;另一方面透過差額負擔方案自由選,女性可自費補足差額,選擇精準性較高、檢查不適感較少的篩檢方式,有助於提升女性篩檢意願,也不會造成政府預算壓力。 中華民國放射醫學會醫師姚敏思補充,根據2004-2019年乳癌篩檢與乳癌確診期別分布統計可以看出,未篩檢的族群確診乳癌第三、四期的比率高達32.5%,是曾篩檢族群13.1%的2.5倍,顯見擴大篩檢率對於早期發現有重要幫助。 針對下修乳篩年齡的呼籲,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於記者會中表示,國健署目前提供的是國際上認可的篩檢方式,會持續研究國際上相關數據,朝向篩檢年齡「下修」跟「上修」的方向努力幫助病人。 面對癌症最擔心經濟負擔 能接受的自費預算僅實際支出一半 調查顯示,女性面對罹患癌症最害怕的事情前三名,不管是一般女性及病友,第一名皆為害怕造成個人及家庭經濟負擔(一般女性46.0%、病友49.3%),第二、三名則分別為害怕造成家人照顧負擔(一般女性14.3%、病友10.1%)及害怕治療副作用(一般女性11.7%、病友14.4%)。而在治療負擔調查上,可發現有67.4%的一般女性及70.2%的病友最能接受的自費預算在50萬以內,且有約半數的一般女性(46.2%)及病友(52.0%)傾向只採取健保方案治療。 黃淑芳指出,透過調查可看出,不管是一般女性或病友,一旦罹癌最害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多數傾向優先選擇健保治療,但早期乳癌患者如想使用療效較好且能減少後續復發機率的藥物,往往一年動輒須自費百萬元,與受訪者能接受的50萬自費預算相差一倍,僅能負擔實際支出的一半。因此我們呼籲健保應納入更多早期乳癌用藥,將更具效益且有效減少病友的經濟負擔。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楊展庚則認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藥物尚不足,復發及死亡率無法改善,應盡快納入如針對較惡性疾病進程快速的乳癌亞型 (如HER2+ 、TNBC)的新一代藥物,讓病患獲得完整治療。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健保署給付38種乳癌用藥,今年2月給付了三陰性乳癌抗體組合藥物,為病人省下400萬元支出,預估有450位病人可以受惠,5月也開始針對三陰性乳癌的BRCA的基因精準檢測(NGS)做定額給付,提供第一線醫師更多武器協助病人對抗癌症,健保署會朝著協會提及的六大呼籲方向努力。
57歲的劉女士,3年前確診高惡性的三陰性乳癌,並於去年癌症復發,腫瘤轉移到腦、肺,一度喪失視力及失憶,雖然緊急開腦後度過了危機,但肺部只能倚靠化療藥物控制,嚴重副作用讓她苦不堪言,導致她的體力狀況越來越不好,最在意的腫瘤大小卻沒有變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三陰性乳癌有如乳癌惡霸!當癌組織病理化驗呈現ER– (<1%)、PR-(<1%) 及HER2-,出現「三個陰性」結果,只能手術切除及搭配化療和電療,無法以荷爾蒙和標靶藥物治療,且相較其他類型乳癌,術後復發率要高出2.5倍、死亡率逾3倍!國家衛生硏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發現,MCT-1致癌基因(Multiple Copies in T-cell Malignancy 1)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表達,同時結合IL-6及IL-6R免疫療法,將能夠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效果,可望提供三陰性乳癌患者新的治療方向。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近年來癌症的頭號威脅,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治療特別棘手。所謂的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三種荷爾蒙受體呈現陰性,代表患者缺乏這些荷爾蒙受體,導致患者大多只能選擇化療,而無法採用荷爾蒙療法以及標靶治療,治療方式相當有限。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 能削弱癌細胞轉移與侵襲的能力徐欣伶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瞭解MCT-1致癌基因的致病機轉。硏究發現,MCT-1致癌基因在各類預後不良的侵襲性乳癌組織呈現高度活躍的表現,推測該基因具有顯著的致癌性。徐欣伶副研究員表示,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擾亂了正常乳腺管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會刺激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侵襲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invasion),造成乳腺細胞進一步惡化與異常增生。另一方面,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也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6, IL-6),並刺激IL-6與IL-6受體(IL-6R)進行結合而引發一系列發炎反應,不僅造成癌細胞增生並破壞細胞周邊組織微環境,同時改變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的功能。徐欣伶博士指出,巨噬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藉由吞噬癌細胞來消除其造成的威脅。然而,當MCT-1刺激IL-6與IL-6R結合後,將會誘導腫瘤周邊的巨噬細胞從抗腫瘤M1巨噬細胞變成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使得巨噬細胞不但不會攻擊癌細胞,相反地,還會供給癌細胞生長、轉移所需的細胞激素與環境。此外,MCT-1過度表現也會增加乳癌幹細胞數目和功能活性,並且降低腫瘤抑制性小分子核醣核酸miR-34a表現,上述因素都會導致三陰性乳癌的病程持續惡化。因此,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在三陰性乳癌細胞的表現量,將能夠降低巨噬細胞轉變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的機率,進而削弱癌細胞轉移與侵襲的能力。同時也能減少乳癌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降低發生腫瘤異質性、抗藥性和癌症復發的機率。目前相關研究指出,運用人類化IL-6R抗體(如:Tocilizumab)合併阻斷MCT-1活性的治療方式,確實能夠有效阻斷IL-6與IL-6R結合,進而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能力,同時減少巨噬細胞不良分化的機率,以及改善組織內微環境與減緩腫瘤惡化等,有效降低三陰性乳癌的復發及轉移。期盼這項三陰性乳癌治療的新策略,不僅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也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福部106年國人死因統計,乳癌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科技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支持研究團隊,突破性發現為最難治療的三陰性乳癌(TNBC),提供新策略方向。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TKT調控代謝平衡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王陸海院士及曾建偉博士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張金堅教授及郭文宏醫師合作,在科技部與國衛院長期共同支持下,發現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轉酮醇酶」(TKT)調控葡萄糖糖解代謝與有氧呼吸代謝的動態平衡,會影響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與轉移能力。此突破性發現為乳癌治療,特別是目前最難治療的三陰性乳癌(TNBC),提供新策略方向。癌細胞對能量的快速需求 使葡萄糖代謝機制重塑新陳代謝變異是促進癌症進展的重要因素。正常細胞代謝,重要的能量來源「葡萄糖」透過2種代謝途徑產生能量,絕大部分(80%)透過粒腺體的有氧呼吸途徑,只有一小部分透過無氧的葡萄糖糖解代謝產生能量。癌細胞正好相反,由於對能量的快速需求,癌細胞使葡萄糖代謝機制重塑,葡萄糖糖解代謝的途徑比例增加到85%,只有5%左右透過粒線體的有氧呼吸途徑。這種現象被稱作瓦氏效應(Warburg effect),這種葡萄糖代謝現象,幾乎存在於所有腫瘤細胞,而癌細胞也成癮於這種快速產生能源的糖解代謝途徑。減少TKT或添加α-KG到癌細胞 抑制乳癌細胞生長和侵襲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轉酮醇酶(TKT)隨著腫瘤生長而增加,在乳癌病人有顯著表現,特別是三陰性乳癌病人中表現最高。研究團隊利用小型核醣核酸干擾片段(siRNA)方法減少TKT表現後,發現相關代謝物α-酮戊二酸(α-KG)在癌細胞裡被提升。進一步研究發現,減少TKT或添加其代謝物α-KG到癌細胞後,可抑制乳癌細胞的葡萄糖糖解代謝途徑,增加有氧呼吸代謝途徑。讓乳癌細胞的葡萄糖代謝狀態趨向於正常細胞,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和侵襲能力。進一步利用三陰性乳癌細胞在老鼠致癌模型,證實抑制癌細胞的TKT或注射α-KG到帶有腫瘤的老鼠,可有效的抑制乳癌的生長以及淋巴腺和肺部的轉移。TKT的抑制劑結合化療藥物 加強抑制癌細胞生長基於上述發現,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TKT的抑制劑oxythiamine和目前乳癌(特別是三陰性乳癌)臨床治療的第一線化療藥物doxorubicin及docetaxel結合使用在體外及老鼠模型,測試抑制癌細胞的效果。發現oxythiamine單獨使用可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和轉移,尤其是和上述化療藥物結合使用,能夠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效果。王陸海院士研究團隊證實,降低轉酮醇酶(TKT)或添加抑癌代謝物α-酮戊二酸(α-KG)後,可讓乳癌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代謝趨向正常細胞,透過粒線體進行有氧呼吸的正常葡萄糖代謝運作,減緩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增強葡萄糖的攝取和糖解代謝途徑幾乎是所有腫瘤細胞成癮的偏好,此研究發現的抗癌策略,不僅可應用於乳癌治療,更可望應用在乳癌外的其他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年64歲的鄭姓病友罹三陰性乳癌16年,從肋膜開始,到肝臟、骨頭、肺臟、腦部,癌症持續復發轉移,絕不投降,嘗試最新治療策略,在家人支持下,勇敢與癌為伍,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活著等到新藥、新治療策略的出現。化療搭配荷爾蒙療法 提高存活期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一般外科乳癌治療中心主任陳訓徹表示,以往對於這類乳癌患者,大都採取保守治療,但越來越多臨床實證資料顯示,對於快速惡化乳癌患者來說,醫師應擬定更積極的治療策略,這類患者如能先採用化療,控制遠端轉移的腫瘤,再搭配荷爾蒙療法或標靶藥物,就有機會提高存活期。易喘、胸痛 癌細胞轉移至肋膜鄭姓患者於2000年確診2期乳癌,屬於三陰性,當時可用的抗癌武器不多,只接受了化療,2009年因易喘、胸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癌細胞轉移至肋膜,導致肋膜積水,在醫師建議下,嘗試積極治療,病情穩定,直到2011年才再度復發。轉移超過3處、術後復發 影響預後為了辨識哪些危險因子可用來預測乳癌病情發展,研究1,224位遠端轉移者的臨床診治資料,分析高惡性乳癌的危險因子,預測轉移後2年內死亡風險發現,包括轉移至腦、肝、肺而引起明顯病徵,轉移部位超過3處,術後2年內即復發,以及年齡大於70歲、三陰性等,都是影響患者預後及存活的重要危險因子。三陰性患者 轉移後年內66.8%死亡年齡大於70歲的患者,78.8%在2年內死亡,轉移的部位越多,2年內死亡率越高,術後復發時間短於2年的病友,復發後2年內的死亡率達71%,死亡風險增加1.872倍,而三陰性患者,轉移後年內死亡率達66.8%,整體而言,如有以上危險因子,死亡風險將增加近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