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膝

護膝種類琳瑯滿目 搞定護膝分類才是關鍵

護膝種類琳瑯滿目 搞定護膝分類才是關鍵#護膝

如果你有使用護膝的需求,那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到底應該選擇?其實,一個適合日常使用的好護膝,就是在提供足夠的支撐性之外,還能兼顧彈性、透氣。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有「膝蓋慢性疼痛」,應該怎麼選擇一款適合你的護膝。 首先,我們要來區分一下,不同膝蓋疼痛的原因所適用的護膝種類。 第一大類是最常見的,沒有開洞,沒有邊條,或是有非金屬邊條的套筒式護膝。這種護膝主要就是完整包覆膝蓋,提供少量的額外支撐,適合膝蓋問題比較輕微,例如:早期膝關節退化,且不需要從事高強度活動的人。 第二大類,如果你是膝蓋的韌帶,主要是兩側的「側副韌帶」或膝蓋內的「十字韌帶」曾經受傷,因為這些韌帶都是膝蓋重要的穩定結構,一旦受傷,尤其是撕裂傷,會需要藉由外部的護膝來提供額外的支撐力,所以會特別需要考慮在兩側有加固結構的護膝。對於韌帶相關傷害,急性期要考慮兩側有金屬加固的護膝;進入慢性期,可以視狀況改回第一大類,但還是以有非金屬邊條的護膝為佳。 第三大類,是膝蓋的髕骨或者是髕骨下的髕韌帶受傷。若疼痛原因是來自於「髕骨」,因為髕骨是一塊會隨著膝蓋屈伸而滑動的骨頭,如果髕骨表面承受比較大的壓力,可能會造成額外的壓迫使得滑動不正常。所以如果經過醫師判斷疼痛來自髕骨,那麼前方「有開洞」的護膝,能減少護膝對髕骨的壓力,同時還能加強髕骨的穩定,減少因移動而產生的摩擦。若疼痛來源是來自「髕韌帶」,那通常你所需要的不是一整個護膝,而是所謂的「髕骨加壓帶」喔。 上面這些分類,主要是考量適當的「支撐性」,如果你已經大致了解需要選擇的護膝類型,接下來是比較次要,但其實非常關鍵的兩個考量:透氣性、舒適性。這兩點非常重要,畢竟,護膝再好,穿不住也沒用,所以好的護膝應該有有以下特點: 舒適性:好的護膝在提供穩定性之外,應該能夠舒適貼合,且有足夠的彈性,才能適合各種體型與活動,而不妨礙正常生活與運動。 透氣性:優質的護膝通常使用足夠透氣的材料與編織,以便空氣能夠流通,保持膝蓋周圍的皮膚乾爽和舒適。但同時,仍應確保提供適當的強度。 雖然有以上這些分類與設計上的考量,但整體來說,護膝要考慮的主要差異就是:有無邊條、有無開洞、有無適當彈性、透不透氣。許多護膝的設計,其實就是在上述這些要素中取得適當平衡。還是要再次強調,護膝支撐性再好,穿不住等於沒用,所以,一個適合日常使用的好護膝,其實就是在提供足夠的支撐性之外,能兼顧彈性、透氣的款式喔。

O型腿、烏龜脖也會「膝蓋痛」!專家警告「關節有怪聲」應這樣運動

O型腿、烏龜脖也會「膝蓋痛」!專家警告「關節有怪聲」應這樣運動#護膝

下定決心運動,卻因施力不當或過度操勞,產生各種疼痛,為了休養,反而中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好習慣。擁有國際訓練員、運動生理學、營養學3大證照的韓國王牌健身教練文碩氣,不僅拍攝運動教學影片吸引百萬人訂閱,出版《高效健身解剖書》分析了「膝蓋痛」的可能原因,教你如何避免受傷、受傷後又如何調整保養。以下為原書摘文:

護膝延緩退化?只能保暖!

護膝延緩退化?只能保暖!#護膝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甩腿的動作,會因重複急遽的彎曲而增加摩擦及夾擊內側皺襞的次數,讓「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情況惡化,並非合適的運動,可改以溫和的抱膝運動得到相同效果。「退化」性膝關節炎 避免彎曲超過50度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不是要減少運動或停止運動,而是要適度的運動,重點是要知道如何運動不傷膝!例如,健走和跑步是最適合的運動,但是應避免爬山、爬樓梯、騎腳踏車、游蛙式......等膝關節重複彎曲超過50度的運動,健走、跑步是最適合的運動。膝痛的病患,直覺「坐著休息」是理所當然的,無需勞動,採長時間坐姿的上班族也被誤認為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低好發族群。正確護膝 適度、定時的活動膝關節事實上,長時間的屈膝坐姿(90度左右的屈膝),會因「內側皺襞」被兩側軟骨長時間夾擊,而讓「內側摩擦症候群」的症狀加重,因此,適度、定時的活動膝關節,才是正確的護膝原則。矯正鞋沒有治療膝關節的功能穿矯正鞋或護膝或許可以減輕疼痛,但它們並沒有治療膝關節內部破壞因素(如「內側摩擦現象」)的功能,矯正鞋的設計及運用概念,是源自「重力的作用是造成軟骨退化的主要原因」這一派學者的理論,希望能以適當角度的楔型鞋墊改變行走時的身體重心,進而減輕膝關節受損部位的受力,達到治療的效果。護膝不具有延緩退化效果對於已產生變形的情況,或許可減輕症狀。對於尚未變形的患者,就沒有積極意義了,護膝一般是在運動傷害後軟組織受損,或因韌帶受傷需要保護的情況下使用的。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在發炎腫脹的急性期使用,可能會因增加壓力而增加不適感,平時,尤其在冬天,倒是有保暖作用,可隨喜好使用,不過,它並沒有延緩「退化」的治療效果!足弓墊支撐足弓 可吸震坊間有很多根據力學原理演變出來的治療方法,像是有一種說法是足弓的高度與弧度不正常,且長期與地面硬踫硬,導致腳底疼痛,再延伸到膝蓋和腰的疼痛,解決方法是在鞋內放足弓墊,其作用是支撐足弓,並可吸震,但最近的文獻正反意見都有,並無法證明它的確實療效。(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護膝、保暖、曬太陽 緩解秋冬交替風溼痛

護膝、保暖、曬太陽 緩解秋冬交替風溼痛#護膝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人的關節是氣象台?一變天關節就會痛!究竟季節變化對關節的影響是病患主觀的感受還是有客觀的證據,台南市立醫院風濕科醫師葉宏明表示,確實有許多研究證明多變的氣候會使風濕關節炎病患病情惡化。但是民眾只要做好保健的工作,風濕患者就能緩解季節變化帶來的關節疼痛,如天冷注意保暖、控制體重、適度運動及曬太陽等。葉宏明指出,「風濕病」是一種傳統概念,中醫認為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脈引起的,用現代科學觀點來說,所謂的風寒濕熱就是包含溫度、溼度、氣壓、陽光等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條件。關節遇寒血管會收縮,血液循環變差,肌肉、關節緊繃,疼痛就會加重。不過,氣候只在不受房子或衣服阻隔時對病情有影響,因此室外氣溫再低,在有空調的室內,低溫就對病情沒影響。葉宏明建議,民眾天冷時應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時戴上護膝;另外,冬天應多曬太陽,以增加維生素D的製造,並且控制體重,減少膝關節的負荷。適度運動、走路游泳練肌力、但不宜跑步爬階上下樓梯、避免屈膝半蹲及避爬陡坡。葉宏明補充,風濕在現代醫學並不是指某一種特定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總稱,是指侵犯關節和關節周圍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筋膜等疾病,常見的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等。民眾若有走路時會痛、早晨僵硬、關節觸痛腫大、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關節附近灼熱等症狀,就要考慮到風濕科檢查。(圖片/台南市立醫院風濕科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