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病毒

篩檢年年做 婦癌遠離我

篩檢年年做 婦癌遠離我#乳突病毒

在臺灣,乳癌發生率仍高居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子宮頸癌(含原位癌)為第二位。癌症的威脅雖難以避免,但是多數癌症透過早期篩檢,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預防。近5年來,子宮頸侵襲癌的發生率下降31%,這主要是子宮頸抹片篩檢實施的結果。依最新統計顯示,96年衛生署統計資料也顯示,有一千五百多人死於乳癌,八百多人死於子宮頸癌,而且乳癌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但50歲至69歲婦女,每兩年接受免費乳房篩檢率僅一成;30歲以上婦女,三年內接受子宮頸癌篩檢不到七成。因此,推動乳癌與子宮頸癌的防治,已是臺北市不可輕忽的重要工作。為正視這個現象,臺北市衛生局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與中華民國婦癌基金會、臺灣癌症基金會以及臺灣乳房醫學會在台北聯誼社共同舉辦2008預防乳癌及子宮頸癌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子宮頸癌及乳癌的防治、篩檢、早期診斷和最新治療趨勢等為主題,提供最新的防治資訊,並號召全國婦女朋友們「篩檢年年做,婦癌遠離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副院長林陳立說,台灣乳癌發生率於十年間倍增,從1995年的每十萬人有25.53人至2005年成為49.19人(2005年共有6594位),死亡率也從1995年的每十萬人有8.79人至2005年成為10.78人,因此全國性的篩檢計畫有必要推動。林陳立說,顯示篩檢乳癌時,超音波檢查無法全面取代乳房攝影,尤其是對於只有微小鈣化的病灶,但對於其他種類如不對稱或放射狀的病灶則有較佳診斷,並且目前乳房攝影據文獻報導仍有約10%未能偵測比率,尤其是低密度的腫瘤,因此目前國內對於50-69歲婦女,採取兩種檢查方法隔年交替受檢方式,其診斷效率結果有待觀察。對於乳房組織較密集或較袖珍婦女,尤其是年齡小於50歲者,乳房攝影較不易操作也難以判讀,因此有必要借重乳房超音波檢查。台北榮總放射線部超音波科周宜宏主任也發表自己使用自動偵測式乳房超音波檢查的經驗,雖然和傳統的檢查法比較,對於乳腺管內的腫瘤及微小鈣化的病灶尚有盲點外,自動偵測式乳房超音波檢查對於組織較密集的乳癌篩檢有很高的潛力。統計顯示,乳癌在所有癌症中,死亡率增加速度居第二位,僅次於口腔癌,除加強篩檢,如何在治療方式尋求突破,是降低乳癌死亡率的當務之急。尤其約有四分之一的乳癌患者腫瘤屬於「第二型類表皮生長因子」(簡稱HER-2)過度表現,此類患者疾病惡化速度快、復發率高、治療反應率差,造成患者在手術、化療後無藥可用的窘境。澳洲Dr Arlene Chan 表示,目前許多乳癌新藥,只針對癌細胞突變、增生的機制,直接阻斷腫瘤細胞的生長,或抑制供應腫瘤養分的血管新生,達到縮小腫瘤及避免轉移的目的,有如導航飛彈直接命中腫瘤,避開正常細胞,如此就不會增加毒性或副作用,這也就是癌症的「標靶治療(target therapy)」的概念,近廿年來,這種治療方式逐漸成為抗癌主流。依據衛生署的統計,2005年在台灣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女性共有1977位,發生率為十萬分之13.3,排名第七位,在亞洲略低於韓國,卻約為日本、中國之兩倍(若加上原位癌,則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二位,僅次於乳癌),死亡率則為十萬分之5.6,排名第八位,尤其是60歲以上婦女,死亡率最高。國內各研究顯示,人類乳突病毒在台灣的感染率達到10-20%,在都會區更已達22.3%,而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的人類乳突病毒亞型(16,58,52,33,31,18)約佔一半以上,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加強高齡婦女的子宮頸癌篩檢涵蓋率及對年輕婦女降低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率是當務之急。

預防子宮頸癌,HPV免費篩檢

預防子宮頸癌,HPV免費篩檢#乳突病毒

依據衛生署統計,台中市93年至95年30歲以上婦女3年內至少接受過一次抹片檢查人數為167,035人,篩檢率僅為53.3%,表示仍然有近47 ﹪的婦女在3年內均未受檢,其中10年以上未作過子宮頸抹片的婦女約計有44,056大部分原因為對內診畏懼、害羞,害怕躺在檢查台上接受檢查。許多研究已證實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發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婦女如感染高危險型乳突病毒,即是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目前人類乳突病毒檢查已發展可由民眾自行採檢送檢或讓公衛護理人員協助採樣,檢驗人類乳突病毒(HPV),藉以避開上婦科檢查台的尷尬,將有助於提高從未受檢婦女接受篩檢之意願,並進而發現高危險群。以達到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個案早期治療,並降低臺中市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台中市關心婦女健康配合國民健康局政策,全力推動「設籍本市40-69歲且10年以上未作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婦女」提供人類乳突病毒(HPV)免費篩檢,(自費檢查費用約為1,200-1,500元),自即日起至10月24日,名額有限,做完為止,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歡迎符合條件台中市婦女盡快洽詢轄區衛生所接受檢查。

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乳突病毒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苔蘚(lichen)一詞是指如苔蘚植物般,以相似大小,分散或聚集排列的丘疹所形成的皮膚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扁平苔蘚。除了臨床相似性以外,典型的苔蘚樣皮疹在病理下,在表皮真皮交界處變化,即基底細胞下有帶狀單核細胞浸潤。苔蘚樣的皮疹除扁平苔蘚、藥物性疹外,還包括光澤苔蘚、線狀苔蘚、良性苔蘚樣角化(benign lichenoid keratosis)及移植對應宿主反應(GVHR)等疾病。另外有時使用苔蘚樣皮疹的診斷時,只有在臨床上有相似大小的丘疹,不一定要有病理下的特徵。扁平苔蘚是一種侵犯皮膚或黏膜,包括生殖器、口腔的發炎症性皮膚病,也可能會侵犯毛髮及指甲,而引起掉髮或指甲變形。典型的皮疹為多角形、頂部平坦、具光澤的紅色到紫紅色丘疹,口腔等黏膜處則多為網狀白斑。發生率約1﹪。多見於30-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扁平苔蘚的病因不明。現認為可能是對表皮的抗原產生不正常的延遲性過敏反應,除了與部分自體免疫病,如紅斑性狼瘡、類天皰瘡可能合併出現外,有的病例和慢性活動性病毒性肝炎、潰瘍性大腸炎、圓禿、白斑、皮肌炎、硬皮症、萎縮性苔癬、胸腺癌、重症肌無力、丙種球蛋白低下、淋巴腺腫或原發性膽管性肝硬化有關,口腔的病例部分則與人類乳突病毒相關,另外也有些皮膚案例與日曬有關。但絕大多數患者並無明顯的其他身體異常出現。扁平苔蘚的症狀極具臨床特色,具光澤的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白色如瓜絡的網狀細紋(稱Wickham氏紋),是扁平苔蘚獨特的變化。病灶因為發炎又有色素沉澱而紅中帶紫,大小從數mm到1cm,好群聚發於手腕屈側、足踝伸側、前臂、腰部及龜頭。有時呈現線型排列,也可侵犯全身。在即興發作期,會有同型化現象,也就是正常皮膚經搔捉後會有新的病灶產生。有的病灶因中央消退而呈環形,特別好發於陰莖。侵犯掌蹠的病灶則呈現角質化增生,常被誤為雞眼、病毒疣。典型的扁平苔蘚伴隨明顯癢感。黏膜的扁平苔蘚更為常見,皮膚扁平苔蘚約有30-70﹪有黏膜病灶,也有無皮疹而只有黏膜變化者。口腔內好發於口頰黏膜及舌部,以網狀白斑最常見,特別是在頰黏膜最為顯著,也可產生糜爛或潰瘍的情形,此時病灶會有痛感。侵犯頭皮則會造成永久性結痂性禿髮,不一定會同時有皮膚徵狀,有些則合併有指甲變化。扁平苔蘚有多種變異亞型,較不易診斷,其中常見者如:肥厚性扁平苔蘚(Hypertrophic lichen planus)肥厚性病灶、表面粗糙,好發於小腿,呈現塊狀或結節性癢疹,常有強烈癢感,病程極長,可持續多年,消退後會留下明顯色素沈澱。毛孔性扁平苔蘚(Follicular LP;Lichen planopilaris)在禿髮處周圍出現針孔大小的毛孔性角化丘疹,可能會同時有皮膚病灶,不易診斷。日光性扁平苔蘚(Actinic LP;LP subtropicus)好發於中東及東亞的年輕人,日光曝曬部位,有時表現如同黑斑。色素性扁平苔蘚(Pigmented LP;LP subtropicus)好發於有色人種,不會有明顯發癢現象。有些學者認為與灰色皮膚病(Ashy dermatosis)相同。潰瘍性扁平苔蘚 ( Ulcerative LP)以足部疼痛性慢性潰瘍來表現,可造成行走困難、趾部沾黏及趾甲脫落。其他少見的扁平苔蘚病灶還包括萎縮性扁平苔蘚、水泡性扁平苔蘚、點滴狀扁平苔蘚等類別。扁平苔蘚少數病灶可在數週後自行消退,但只有50%個案在9個月內痊癒,85%個案則在18個月內痊癒,超過2年仍未好者則有7%。小腿錢前的肥厚性扁平苔蘚及口內病灶病程較長,可能持續數年,少數患者有癌化的病例。因此扁平苔蘚的治療與否及治療方式,需依照個別需要而定。扁平苔蘚目前並無特定的治療方式,多只是對症治療。皮質類固醇是最常用方式,局部的病灶採外用加上密封療法或施行病灶內射,廣泛性病灶則用口服治療,一般需6週,之後減藥。口服抗黴菌藥Griseofulvin,口服維生素A酸,光化學療法PUVA或口服免疫抗排斥劑cyclosporine都有人使用,其中以口服維生素A酸研究最為可信。黏膜病灶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口內膏或新的非類固醇藥膏protopic(普特皮)。口腔糜爛病灶以口服levamisole也有幫助可降低腫瘤壞死因子含量。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脂漏性角化症」人人都會有,出現早晚不同

「脂漏性角化症」人人都會有,出現早晚不同#乳突病毒

脂漏性角化症與日光性小痣是最常見的老人斑,脂漏性角化症在臨床上分為增厚型、過度角化型、腺型及群落型四大類。過度角化型較易在四肢產生,表面為白色厚皮,很少大於一公分。而腺型則多為向內生長,表面只是微凸,比較像是「斑」。最常見的是增厚型,此種脂漏性角化症外觀呈現黑到褐色,為界限分明之突起斑塊,表面泛油光且呈乳頭狀突出,感覺上很容易摳掉,但摳掉後又很快會長回來,仔細看,還往往可以看到表面很多的小凹陷存在。蔡呈芳 醫師指出一般無症狀,但偶爾微癢,一旦出現即緩慢擴大或增厚,罕有自癒性。有時在短期內,突然大量出現多數脂漏性角化症,有如雨滴狀布滿軀幹,曾經有報告指出,可能反應身上有其他臟器的癌症。此種徵象是否可能是癌症的皮膚徵象,目前醫界其實多數持否定態度,有此現象者,不必過度緊張。脂漏性角化症在三十歲後就逐漸形成,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只是出現早晚不同罷了。因為分布以陽光照射部位優先,主要是手背及臉部,之後才在軀幹等處出現,因此年齡、日曬可能是主因。此外在懷孕、荷爾蒙治療及癌症早期也可能大量出現。另外新的研究顯示,不少脂漏性角化症其實是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的結果,尤其是長在生殖器或陰部的脂漏性角化症。診斷確定,在醫學上並無處理之必要,因此處理主要是基於美容之考量。處理的方式可分為抑制性及破壞性兩大類。抑制性的方法為使用藥品或美白化妝品以抑制黑色素形成、加速色素排除,或還原淡化黑色素,但一般而言治療效果不完全,且多半需要持續使用,醫療上常配合塗抹維生素A酸來治療。破壞性的治療,切除當然是最一勞永逸的方法,但因切除也會留下疤痕,同樣不利於美觀,因此除非為了診斷需要,並不常使用。目前因雷射的盛行,逐漸成為治療的主力,至於使用的雷射種類,依病灶外形而分為除斑雷射即紅寶石、紫翠玉或石榴雷射,以及銣雅各雷射或二氧化碳雷射等換膚雷射兩類。至於脈衝光對老人斑效果,日光性小痣要比脂漏性角化症適合。

家花野花都怕菜花

家花野花都怕菜花#乳突病毒

菜花是由一種叫做「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微生物所引起,通常由性接觸傳染,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一種性病。傳染力很強,而且潛伏期可長達三週至八個月之久,也有報告長達一年半以上的,平均約三、四個月才長出來。鄭丞傑 醫師表示通常在感染後,初期只是尖頭的顆粒狀突起,不痛不癢,但愈長愈大,範圍也越寬廣。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粉紅色、肉色或污灰色的小丘疹、絲狀樣、乳突瘤樣、雞冠樣、蕈樣或菜花樣突起等,因此有時還需病理化驗協助診斷。常侵犯部位為男性的陰莖冠狀溝,包皮繫帶、龜頭、尿道口等處,女性則以陰唇、陰道、子宮頸最常見。女性上會侵犯到會陰、肛門口、直腸,甚至也會因口交而傳染到口腔。由於潛伏期長,加上感染初期病徵表現的不確定性,不但會影響到病患的自覺及醫療專業人員的臨床判斷,更因此導致疾病傳播快速,以及常見治療後再次復發,或一再地被其性伴侶傳染到相同的病症。除此之外,更有患者經性行為後同時感染到多種性病,而其中可能包括的淋病、梅毒或愛滋病等,最好請專業醫師一併徹底檢查。鄭丞傑 醫師指出,目前尖形濕疣的治療方法以局部直接治療為主。其中不論是手術、雷射、電燒及液態氮冷凍等療法,均需於醫療診間經由醫療專業人員實施。外用藥品療法除了一九九九年已被公告不建議使用的植物粹取液及治癌用藥外,有一藥品為國內為一再醫師指導處方下可由病患自行居家使用的乳膏外用藥--化疣敵( Wartec),其有效成分Podophyllotoxin為抗有絲分裂劑,可針對人類乳突病毒及患處表皮細胞的DNA異常增殖現象產生抑製作用,據國內外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可達到八十%左右的治癒率。預防之道唯有避免不潔的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一旦罹患,則雙方甚至多方都得接受檢查治療。

性行為接觸而感染的「人類乳突病毒」

性行為接觸而感染的「人類乳突病毒」#乳突病毒

人類乳突病毒(簡稱HPV)是無外殼雙股DNA的病毒,它很容易侵犯人體的皮膚、黏膜、呼吸道等器官,引起良性病變(例如:菜花)或惡性腫瘤(例如: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的型別有很多,到目前為止約有兩百種被確認,其中三、四十種會引起生殖道及肛門的感染。有些會引發惡性腫瘤,如子宮頸癌和肛門癌的型別就被列為高危險型HPV;而低危險型HPV則容易引發子宮頸上皮細胞輕度病變、尖頭濕疣(俗稱菜花)及復發性呼吸道乳突瘤。人類乳突病毒是經過直接接觸傳染的,特別是性行為接觸。台東基督教醫院 徐文成醫師指出,HPV首先從有破損的表皮或黏膜進入上皮細胞層中最底層的基底細胞,使基底細胞分化出異常細胞而形成腫瘤。如果是低危險型HPV所引發的良性腫瘤則只會往外生長,不會突破基底細胞下的基底膜而侵犯表皮以下的組織。若是高危險型HPV所引發的惡性腫瘤細胞則可以向裡面侵犯,甚至轉移到別處。至於病毒顆粒並不會跑到血液裡去,是隨著上皮細胞分化而繁殖、脫落和繼續感染別的地方或別人。當人體感染到HPV後,體內的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但速度很慢,平均要九個月,因為病毒顆粒只藏在表皮內,沒有刺激在血液裡的免疫細胞啟動免疫反應。至於所產生的抗體是有型別特異性的,只能抵抗同型的HPV,換言之,感染了某一型的HPV、在產生抗體甚至痊癒之後,仍會感染其他不同型的HPV。科學家已經研發出預防性的HPV疫苗,它的原理是利用HPV裡不會致病和致癌的L1蛋白,合成為纇病毒微粒,植入在酵母菌複製產生,注射入人體裡,經過吸收到血液裡,使人體產生大量抵抗L1蛋白的抗體,足以殺死入侵的病毒。由於這些疫苗只含不會致病和致癌的L1蛋白,所以不會使人生病,不像現在有些預防其他病毒或細菌的疫苗利用減輕毒性或殺死的病原體來剌激人體產生抗體。特別要提醒大家,注射疫苗不能代替子宮頸抹片檢查,婦女仍需接受定期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