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有如體內不定時炸彈!一位85歲的老先生,因為出現劇烈背痛後昏厥而送至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發現,在降主動脈的近端發現一個5.6公分的血管瘤,且在腹主動脈上也發現一個6.9公分的血管瘤,由於體積龐大且隨時有破裂風險,才會導致劇烈疼痛感。所幸,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分別將兩個血管瘤隔離開來,避免破裂危險,病人也順利恢復出院。
血管瘤有如體內不定時炸彈!一位85歲的老先生,因為出現劇烈背痛後昏厥而送至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發現,在降主動脈的近端發現一個5.6公分的血管瘤,且在腹主動脈上也發現一個6.9公分的血管瘤,由於體積龐大且隨時有破裂風險,才會導致劇烈疼痛感。所幸,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分別將兩個血管瘤隔離開來,避免破裂危險,病人也順利恢復出院。
車禍發生時,除頭部外傷之外,外傷性胸主動脈剝離也是另一種危及生命的傷害。一名20歲男性騎重機發生車禍,造成外傷性胸主動脈剝離合併縱膈腔出血、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頸椎及肋骨骨折;醫師指出,此情況還可能合併內臟破裂、氣胸、血胸等,由心臟外科執行微創主動脈血管支架置放手術,是穩定病情的主要方式。
83歲的張女士,因肺炎引發呼吸困難、心悸及肺水腫等症狀,臥床已快3個月,就醫檢查後才知,張女士14年前因心臟衰竭動過一次心臟瓣膜手術,當時置入的人工瓣膜已經退化失去功能,形成二尖瓣瓣中瓣問題,需再次置換。後經振興醫院透過經導管微創新技術,大幅縮短置換手術時間,開啟生命第二春。
18歲鄭小姐在生產後,因周產期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和肺水腫,在治療期間突發心律不整,二度心臟驟停,雖然急救後恢復心跳,但心臟各項數值表現仍相當不樂觀。心臟外科醫師表示,孕產婦在產前1~5個月若發生下肢水腫、呼吸喘、心跳異常、疲勞等症狀,小心可能是「周產期心肌病變」,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心臟功能受損。
高齡82歲的高爺爺身體還算健康,只有在年輕時因冠心病置放過冠狀動脈支架。日前他因腸胃道出血和血便反覆住院,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最後連腎功能都出問題,必須洗腎。轉至台北慈濟醫院住院後,醫師發現他還合併有心雜音,便照會心臟內外科團隊評估,結果發現他主動脈瓣狹窄合併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判斷是罕見的「海德氏症候群」。
一位60多歲有冠心病史的男性病人,活動時會出現呼吸喘症狀,因心臟衰竭症狀加劇,進展為端坐呼吸及心律不整,轉診到林口長庚醫院,經心臟團隊檢查診斷為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併肺高壓及急性心臟衰竭。醫師指出,早期治療對二尖瓣膜逆流患者的長期結果相當重要,若拖得越久,心臟功能越差,治療風險也越來越高。
一名48歲個案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一日吃完晚餐後,突然發生劇烈胸痛,並從一開始的前胸痛延伸到後背痛,家人將他送至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認為「急性主動脈剝離」,經詢問其病史才發現,原來劉先生任意改變血壓藥的服用方式,才會釀此大禍。所幸,在接受手術治療後,該名患者順利恢復健康。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天冷可能會引發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嚴重甚至會造成猝死,因此民眾更要提高警覺。心臟科醫師表示,若出門在外發現有人出現上述狀況,建議第一時間可以採取「叫、叫、壓、電」的方式幫助,透過正確的急救步驟能緊急救命,醫師也呼籲,民眾可以學習心肺復甦術,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