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枸杞菊花茶、桑杞茶 輕鬆護眼減負擔

枸杞菊花茶、桑杞茶 輕鬆護眼減負擔#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保養眼睛不可或缺。青光眼、白內障、乾眼、黃斑部病變等常見眼部疾病,發生年齡除了常見的老年族群外,隨著增加3C產品使用的,眼部疾病分布年齡已有下修趨勢,保養眼睛上面更應及早開始。眼部疾病除了眼用藥品治療,平時更可以藥膳做為眼部保養。同時點多種眼用藥品 需依吸收程度先後使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吳儀蓁說,常見的眼用藥品劑型包括溶液劑、懸浮液、藥膏或凝膠。不同劑型能夠依照不同需求,調整藥品停留在病人眼部的時間。若需要點到多種眼藥水時,藥水需間隔5分鐘,若同時使用不同劑型,需依照吸收程度先後使用,使用順序為溶液劑優先,其次依序為懸浮液、凝膠,藥膏則是最後使用,不同藥品中間亦須間隔5分鐘。眼用藥品的保存,除非特別需求,否則不需要刻意冷藏,置於常溫25度以下即可。眼藥水開封後,無論用完與否,建議一個月後丟棄,避免細菌汙染而影響治療效果。丟棄時應避免倒入馬桶或水槽,可將藥水用廢紙或不用的茶葉吸收後丟入一般垃圾桶,避免汙染環境。自煮枸杞菊花茶、桑杞茶護眼吳儀蓁藥師表示,除了藥水的治療與保養外,枸杞和菊花也是常見的護眼中藥材,枸杞含有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且能補血明目,對眼睛有極大幫助。可泡煮枸杞菊花茶,使用藥材包括:枸杞20克、菊花6克、紅棗3枚,將藥材洗淨放入鍋中加水1000c.c煮沸後,再小火燜煮5至10分鐘即可。另外也可食用桑杞茶,桑葉有洗肝明目的作用,取桑葉10克,搭配枸杞15克、炒決明子10克,將中藥材以清水略微沖洗,以200c.c.的熱開水沖泡飲用,約喝一半量後可再加水回沖繼續喝約2、3次,適合眼睛酸澀者服用,但身體虛寒者則不宜過量服用。多休息、適當遮陽 減少眼睛負擔吳儀蓁藥師提醒,眼睛的日常保養除了眼用藥品與藥膳外,最好的方式還是讓眼睛多休息、使眼睛達到充分滋潤、適當遮陽等。若有糖尿病應謹慎控制血糖,避免視神經病變,再配合眼藥治療及藥膳同時保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天氣變化皮膚癢 木耳、海藻助保濕

天氣變化皮膚癢 木耳、海藻助保濕#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每當春天來臨,早晚溫差較大,許多人就會開始皮膚癢。春天容易忽冷忽熱,常因為天氣太冷,使人的皮膚油脂分泌不足而乾癢,若是平時習慣熬夜或飲食辛辣者,則會更嚴重。注意保濕 多吃木耳、海藻、蔬果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師高宇表示,平常生活可注意保濕,並多吃木耳、海藻、蔬菜和水果等食物。皮膚乾癢的治療則會選用當歸、何首烏等補陰類中藥。天氣炎熱時,容易因流汗刺激皮膚,造成搔癢。需穿著通風透氣的衣物,並保持身體舒爽。若是本身體質皮膚容易出汗或出油,治療則會選用清熱利濕的中藥。皮膚癢的成因,除天氣變化外,需考量是否吃到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如鳳梨、芒果、海鮮等。壓力過大、睡眠減少,也容易造成皮膚搔癢。因睡眠減少和壓力,耗損身體內的陰血。中醫認為,陰血虛會造成風燥(皮膚癢)。壓力大、睡眠不足 易誘發皮膚乾癢當身體的陰血不足,則容易造成皮膚乾燥,時間久了則會皮膚癢。中醫會使用較疏肝的藥物,減少病人的情緒波動。使用安神的藥物,增進其睡眠品質,並減少其癢感。此外仍會使用滋補陰血藥物,使皮膚較不乾燥。高宇中醫師表示,皮膚癢若妥善治療,可有效緩解或痊癒。並在隔年的季節變化時,能完全脫離皮膚搔癢的夢靨。雖然中藥材容易取得,但若用錯藥物,容易使疾病惡化,使用前應詢問中醫師,確保安全用藥不出錯。

中醫檢測經絡 揪出職業婦女心、腎虛

中醫檢測經絡 揪出職業婦女心、腎虛#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人壓力大,常見自律神經出問題。一名30多歲的新手媽媽是職業婦女,時常感到壓力大,但又害怕健檢要抽血。接受結合中、西醫的檢查,檢測結果上傳雲端交叉比對,產生身體健康狀況預測。經過「微」健檢,她調整生活型態,改善臨床症狀。檢測經絡穴位虛實 判斷臟腑狀況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整合性門診主任巫慶仁指出,經絡是中醫診斷與治療無法或缺的一部分,而經絡檢測儀利用十二經絡原穴或附近穴位的導電性來偵測穴位虛實的變化,判斷經絡循行路徑中各種臟腑的狀況。以這位新手媽媽而言,經過經絡檢測儀檢查,發現心經及腎經原穴顯示較虛,再經資料庫比對,報告顯示可能有心臟方面及女性內分泌系統問題。再經詢問病史,除了白天上班外,下班還得顧小孩,而且又習慣晚睡,壓力大時月經比較不規律,之前還有心臟瓣膜閉鎖不全問題,勞心又消耗體質的生活型態,剛好與經絡檢測儀顯示的心經、腎經經絡虛弱相符合。合併大數據資料庫 符合預防醫學概念巫慶仁主任表示,過去使用經絡穴道來診斷,然而經絡循行範圍大,與診斷經驗無法整合,與現代醫學配合有難度。但雲端網路發展後,經絡檢測儀合併大數據資料庫,除了基本的經絡體質檢測,還可配合現代醫學的檢驗相互比較,做身體健康的預測性評估及其他疾病的療效追蹤,符合預防醫學概念。對於許多害怕侵入性的抽血檢查而不敢做檢查的人而言,經絡檢測儀或許可作為基礎評估,再決定後續的追蹤以及預防方式,包括改變生活作息、保持適當運動,當檢測分數異常時,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落實預防保健效果。

罹癌虛弱消瘦「惡病質」 中醫助緩解

罹癌虛弱消瘦「惡病質」 中醫助緩解#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癌症在近10年內,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絕大多數癌症多好發在中老年,四癌健檢包含的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即為例子。由於癌症發病到不治過程漫長,病人常遭受各種痛苦,家屬也連帶感受,人人談癌色變。癌症治療進展大 治療過程仍不適郭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張仁旭表示,自從醫學有正式紀錄癌症存在的已有逾100年,二戰後全世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癌症治療,癌症從不治到現在各式各樣化放療、免疫標靶藥物,癌症治療,可說露出曙光,未來期待癌症列入如同血壓血糖等慢性病,甚至有朝一日達到完全治療。在到達完全治療前,目前癌症治療仍充滿艱辛和不適。雖說化放療已經很進步,但可見患者遭遇不少痛苦。國際相關期刊也不少相關研究,希望幫助患者緩解、痛苦,完成療程、恢復健康。惡病質表現虛弱、消瘦 為嚴重癌症死因除了西醫外,中醫也是正式的醫療系統之一。癌症患者中許多尋求中醫幫助緩解治療的辛苦。國際間也開始注重傳統中醫藥的輔助癌症治療,開始將針灸、部分中醫藥納入臨床治療及研究。健保署也設立相關中醫輔助治療計畫,促進中醫加入癌症治療團隊中。除了化放療的副作用外,癌症患者最常見癌細胞過度發展造成的惡病質。惡病質是因為慢性發炎、代謝改變造成。主要表現虛弱、消瘦、營養不易吸收、抑鬱以及諸多症狀構成。根據國際研究,惡病質常是造成嚴重癌症的主要死因。傳統中醫藥的優點,在於調理體質、改善增強身體功能。在相關醫學中心的研究和臨床實證,說明中醫藥在這方面的輔助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況,增加存活率。

統計:髖骨骨折1/5死 多臥床導致

統計:髖骨骨折1/5死 多臥床導致#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0多歲女性,因跌倒致右肩肱骨頸粉碎性骨折,紅腫疼痛無法活動,經骨科醫師評估不用手術,病人遂至本院中醫科求診,歷經一個多月針灸與中藥治療,疼痛改善,左肩亦逐漸可做少許活動,但仍有痛感,再配合復健治療,至3、4個月,骨折不但完全癒合且幾乎不痛,活動範圍完全恢復。每5名髖骨骨折病人中 1名恐在一年內死亡臺南醫院中醫科主任陳俞沛表示,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年長者骨關節問題不容忽視,常見如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五十肩等。以骨折為例,全臺約1/3女性、1/5男性在一生中會發生1次骨折。步態不穩的老年人跌倒骨折,將導致疼痛、活動障礙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因活動力下降、長期臥床,導致褥瘡、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而危及性命。據統計,每5名髖骨骨折病人在一年內一名將可能會死亡,此類患者的死因多源自於長期臥床所引發的併發症。良好的骨關節治療與調理,對疾病的預後非常重要。中醫依據體質給予中藥、針灸、附健等治療臺南醫院中醫科陳俞沛主任指出,退化性骨科疾病多屬於虛證,臨床上以補益肝腎為主,活血通絡為輔;外傷性骨折起初多屬實證,中醫可依照病情進行治療,初期以活血化瘀為主、中期則是接骨續筋、後期則依病人體質酌以補益肝腎,中醫可依疾病的嚴重程度、復原進程,評估病人個別體質進行中藥、針灸治療,對緩解期的併發症及後續功能恢復都有很大幫助。針灸及復健配合治療也很重要,針灸不僅對常見的下背痛、關節炎有幫助,甚至對骨折病人術後的不適症狀亦有助益;若出現骨折延遲癒合、肢體活動障礙等,病人可選擇針灸、復健來疏通經絡、化瘀散結,止痛、促進循環、緩解肌肉拘攣,改善疾病預後及提升生活品質。

沒病吃中藥補身?教你5撇步安心吃

沒病吃中藥補身?教你5撇步安心吃#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臺灣為中西醫療並行的多元化醫療環境,加上近來傳統醫藥對養生醫療保健、慢性疾病療效逐漸受到重視與肯定,中醫醫療及中藥使用普遍存在,為養成正確使用中醫藥觀念,衛生福利部提醒民眾中藥用藥安全的5撇步:「停偏方,看中醫,聽仔細,選合格,用對藥。」衛生福利部教中藥用藥安全5撇步民眾普遍存有「吃中藥,有病可治病,沒病可補身」錯誤觀念,甚或聽信偏方,自行購買來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衛生福利部提供中藥用藥安全5撇步,提醒民眾:1)停偏方/勿聽信偏方,自行購買來服用來路不明中藥。2)看中醫/生病時,停止不當看病及隨意購藥用藥行為,要看合格中醫。3)聽仔細/就診時,病情要說清楚,醫師的囑咐要聽仔細4)選合格/用藥時,要選衛生福利部核准有許可證字號的中藥藥品5)用對藥/可至中藥藥品許可證系統https://dep.mohw.gov.tw/DOCMAP/lp-874-108.html查詢。使用中藥有疑慮 可洽詢專業醫事人員衛生福利部再次提醒民眾,對於使用中醫藥有任何疑慮,應洽詢中醫師或專業醫事人員,養成正確使用中醫藥觀念,遵守中藥用藥安全5撇步,讓養生既安全又樂活。衛生福利部另編製「易混淆藥材辨識」、「中醫基礎理論」、「中藥概論」、「中醫臨床簡介」、「中藥臨床應用」及「中藥炮製應用」等6門中醫藥數位學習課程,提供多元學習認識中醫藥平台,歡迎至e等公務園+學習平台https://elearn.hrd.gov.tw免費上網學習。

肺癌死亡率激增!針灸改善化放療不適

肺癌死亡率激增!針灸改善化放療不適#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5歲的王女士5年前發現罹患肺腺癌,合併腰椎與腦部轉移,出現腹脹、食欲不振、倦怠、煩躁,右側偏頭痛,腰酸背痛,癱瘓在床等症狀。經西醫放射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後,接受中醫針灸,目前狀況控制良好。現已可自行走路不需人扶持,且肺癌病灶從原本12公分縮小只剩下原發點,頭部原本約4公分的轉移也消失。31年內 肺癌死亡率增8.6倍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任蘇守毅表示,空氣污染、抽菸、長期接觸二手菸、烹飪產生油煙等皆為肺癌的致病因子。肺癌指在氣管、支氣管與肺臟的原發上皮性惡性腫瘤。肺癌長期的存活率比其他癌症為低,以台灣為例,從1969年2000年,31年內肺癌死亡率增加8.6倍。肺癌除了西醫必要的手術需求以及放化療外,中醫治療越早介入越好。針灸治療可提升病人的免疫能力,減輕放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改變患者身體機能失調情形。近年來以中醫針灸治療肺癌,療效極佳,治療可分為3個類型:1)肺癌無明顯轉移且經手術治療/針灸穴位以兩側肩髃、外關(透內關)、合谷、陰陵泉、足三里及太衝為主。2)肺癌合併頭部轉移,接受放化療/針灸穴位為百會、上星、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大抒、肺俞、心俞、膈俞、肝俞。3)脊椎轉移,接受放化療/建議穴位為百會、上星、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肺俞、心俞、膈俞;局部脊椎轉移處上方針刺。化放療搭配針灸治療 減緩不適反應蘇守毅主任表示,針灸穴位應配合電針治療為佳,並依患者體質與需求,輔以中藥調理,中醫藥以改善免疫力及促進食慾為主。飲食主要以新鮮食物及食材為主,切記不要食用罐頭類或醃製食品。胸腔內科陳長宏醫師提醒,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建議長期吸菸患者、長期與油煙為伍的工作者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發現肺癌,可透過中西醫整合照護,增加存活率。

中醫5穴道 改善失智症狀

中醫5穴道 改善失智症狀#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失智症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問題,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接近5千萬人,預計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依據估算,台灣失智症人口有25萬人,佔7.94%。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行為、個性改變 也是失智症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張尚智表示,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組合(症候群),不是正常老化過程而是退化性疾病。症狀不只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退化,還可能出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很多家屬以為患者只是固執,前期容易被忽略。失智症大致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2類。「退化性失智症」包括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缺血、腦細胞死亡而智力減退。但病人有時會存在2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中醫針灸5穴道 改善失智症狀況目前無藥品能治癒失智症,但是能使用中醫藥物及針灸來輔助改善發病後的生活品質及健康狀態。實驗發現,針刺組對於改善簡式心智測量量表分數的效果優於藥物組。臨床上常使用的穴位有:1)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間的位置,改善患者認知能力障礙。2)四神聰/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協助延緩認知功能退化。3)神庭穴/位在頭部前額處,有安定神經、緩解情緒緊繃。4)氣海穴/位於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1.5寸處為下氣海,與兩乳正中膻中穴為上氣海相對,能理氣寬胸,益氣培元。5)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能調理脾胃,利氣降逆。張尚智醫師指出,中醫藥材亦能輔助減少危險因子發生,如熟地、何首烏、枸杞子、山茱萸、石菖蒲能改善中樞神經膽鹼能神經系統和多種神經傳遞質,降低腦組織過氧化脂質。人參含有「人參總皂苷」成分,可增加腦血流量、減弱腦水腫超微結構損傷,改善老年人智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