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

冬至吃溫熱食物進補 羊肉吃多易上火

冬至吃溫熱食物進補 羊肉吃多易上火#食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今天是冬至,而冬令進補傳承千年,至今仍為人們防病治病、健康延年所需求。冬令進補包含著養生和預防疾病,可有效預防疾病及開春時的流性病。中醫師建議,藥補不如食補,在吃藥進補前,應該先把每天的飲食調理好。煲湯、熬粥,甚至每天攝入適量堅果,都屬於進補範圍。所以吃一些溫陽食物是很有必要的,不過不宜食用過多羊肉,因羊肉為燥熱之品,食用過多容易上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威宇說,除了羊肉外,其實溫熱食物還有糯米、大棗、桂圓、海參、貽貝、洋蔥、香菜、粳米、小麥、南瓜、紅棗、茴香。其實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也能輔助陽氣。除了溫熱食物外,一些平性食物也可以多食用,如蓮子、芡實、苡仁、大棗、燕窩、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鮑魚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周威宇強調,應向醫生諮詢自己體質,進補季節多吃些與體質相適的食物,就是一種很好的食補。醫師提供簡易的「耆杞腰花」給民眾做為冬令食補參考,藥材有:黃耆、枸杞。先將黃耆、枸杞熬成湯汁去渣,再入醬油、醋、鹽、糖做成滷汁備用,再將放入薑、蔥末和6成熟的豬腰花、滷汁下鍋,翻炒均勻,淋入香油即可,這道料理適合陽痿早洩、腰膝痠痛、筋骨無力、畏寒四肢冷、頻尿的患者食用。而進補時應注意:有病時忌濫用補藥,應以治病為主,如體質虛弱且又患病,就需要停服、腸胃容易脹氣者,應酌量食用,以免導致消化不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病患在服用補藥及補品時,最好由醫師根據身體狀況施補、進補時,,許多人以為喝酒可以讓身體發熱,不過飲用過量的酒恐怕會燥熱不適,應適量為佳。

越補越腫! 進補切記小心謹「腎」

越補越腫! 進補切記小心謹「腎」#食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冷鋒報到,對國人來說,意味著寒冬進補的時侯到了,77歲的蔡先生卻是愈補愈大洞,蔡先生本身是慢性腎衰竭第五期,因難以控制口腹之欲,短短一個多月三度全身腫脹就醫。慢性腎臟病患者蔡先生全身腫得像大象,雙眼擠得幾乎看不見,整個人喘得十分厲害,都快無法呼吸,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陳慧芬醫師問診發現,香噴噴的補湯是罪魁禍首。她呼籲,腎臟功能不佳病患,尤其在冬天要注意控制飲食。陳慧芬說,腎臟病人的腎功能退化,以致於體內的水份、尿毒都排不出來,積在體內,當肋膜都積水時,就會影響呼吸,喘個不停,所以喝水必須要有限制,補湯類的食物除了水份,鈉也比較高,所以並不適合腎臟病患。而年關將屆,不少孝順的兒女送雞精、人蔘,讓老人家補身體,陳慧芬提醒,已有腎功能損傷的病患,更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水份與鈉的攝取,最好先諮詢腎臟科醫生,並在營養師指導下制定食譜,一味盲目讓老人家補身體,可能反而累壞了腎臟。除了腎臟病患外,針對慢性病患的血脂、血糖及尿酸,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施姍伶也指出,冬令進補並不是不好,只是進補前要先瞭解自己的體質及健康狀況,別讓血脂肪、血膽固醇悄悄爬上身。她建議冬日進補應以零負擔為導向,善用食物代換,像是主食類,麵類含有的醣份就較白飯少,可適量攝取,另外冬粉、山藥、薏仁、豬血糕等都屬於主食類,與米飯一樣。而蔬果、菇類加入進補,能增加纖維與飽足感,同時豐富的纖維也可延緩血醣的上升及幫助排便。再來是沾醬,宜少不宜多,因一般沾醬大多屬重鹹,建議少量沾取食用或者可利用蔥、薑、蒜、辣椒、適量醬油等來調味,避免鈉鹽攝取過多。   此外,如果非吃葷食不可,則以瘦肉為佳,儘可能剔除肥肉及皮,減少攝取膽固醇及飽和性脂肪。撈除補湯浮油,或將肉類去皮再燉煮,少油少負擔。提醒民眾,豬血糕一塊及等於一份主食,若能懂食物替換,平均分配,即能避免攝取過量。然而,平時飲食也仍需均衡、作息要正常,同時還要多運動,這樣才是養生的王道。(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國人冬天愛進補 醫師籲應視體質

國人冬天愛進補 醫師籲應視體質#食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當時節進入「冬至」,國人喜歡進補滋腎,依習俗大家習慣在此時進補。署立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瓊慧就表示,天氣愈冷愈適合補腎,特別是補腎陽。但不是每個人都用同一種方法進補,千萬不要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錯誤想法。邱瓊慧指出,補身也要吃對食材,要怎麼補也是有學問的,像是在膳食中多加溫性、熱性的食品,可以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在冬季的膳食中可多加溫性、熱性的食材,像是小麥、豌豆、玉米等穀類,韭菜、大蒜、黃花菜等蔬菜,肉類則是羊肉、牛肉、鱔魚、鯉魚、鰱魚及蝦等海產。邱瓊慧更強調,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因此,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就顯得特別重要。藥補需依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最好先請教專業人士,如中醫師,再根據個別體質選用相應的滋補食品及調養藥品。(圖片來源:署立台中醫院提供)

寒流來食補祛寒 穴位按摩促進代謝

寒流來食補祛寒 穴位按摩促進代謝#食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寒流一波波,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邀請中醫師公會舉辦養生藥膳食補發表會,提供「十全大補素菇湯」及「四神小排湯」2款藥膳食補,讓民眾過個「十全四神食下肚 冬至養生暖呼呼」的冬天。12月21日冬至將至,教導民眾在時令交替及氣溫寒冷之時,依中醫辨證論治理論調理體質並示範穴位按摩,可促進新陳代謝、維持健康,增強體力,達到滋補強身的禦寒目的。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表示,「十全大補素菇湯」有黨參、黃耆各5錢,茯苓、炒白朮、當歸、川芎各3錢,熟地黃4錢、桂枝2錢、炙甘草1錢、黑棗5粒、枸杞3錢,以及各種菇類、素丸子、炸麵筋、素火腿等適量,放入砂鍋中注入800cc米酒、2000cc清水並以大火煮開,小火煮至炸麵筋熟軟透,再加入洗淨的菇類待菇熟即可食。可促進新陳代謝、滋補強壯,適合產後、病後虛弱、寒性體質者。 「四神小排湯」則是由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各1.5兩組成。先將藥材洗淨,再將蓮子、芡實以溫水浸泡一小時,放入電鍋中,加入水800~1000cc,外鍋2碗水,先煮20分鐘,再加茯苓、山藥,續煮至熟透,加適當之調味,即可食用。若成人可於盛碗後再加入2~3滴米酒則更添風味。可調節生理機能,適合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容易腹脹或腹瀉體質者。衛生局強調,中藥補身應配合本身體質選擇適合的食材; 中醫師林曾翠霞也示範人體穴位保健按摩,分別是足三里、合谷及太谿。足三里位於正坐屈膝垂足成90度,由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1大指節之處,可維持消化道機能、幫助消化、保健延年;合谷位於大姆指與食指張開,以另外一手大姆指關節之橫紋放在虎口邊上,大姆指尖所到之處,可袪風、清熱;太谿位於內踝後緣與跟腱之中間,與內踝尖平齊,可健腰膝。提醒民眾如果有疾病醫療需求,切勿聽信偏方或迷信誇大不實的廣告。

進補這樣做 補得好又補得巧!

進補這樣做 補得好又補得巧!#食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冬天進補抗寒,但許多人的體質其實都不太適合進補,尤其是三高患者,如果吃太補,可能會讓身子更糟糕。而中醫師廖千慧說,其實如果燥熱體質,或是三高族群,要補也是可以,可利用四神湯來補;而一些怕胖的民眾,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如果要補,也有低熱量食補,讓冬天進補沒負擔。廖千慧醫師說明,像是,冬天大家愛吃的羊肉爐,羊肉性溫,羊肉爐會加入八角、花椒等滷味包,還有辣椒、辣豆瓣醬等熱性食材,屬於燥熱藥膳,適合虛寒體質補冬,但不適合燥熱體質的人進補。尤其是,現在的人進補的湯品或菜餚,常常喜歡加入內臟類食材,例如,腸子、雞心、雞肝等,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對膽固醇代謝緩慢的中高年齡層,更應該減少攝取。因此,如果三高族群要補,建議選用,具有「平補」功效的四神湯。廖千慧醫師指出,四神湯是平補藥膳,具有健脾補氣,固腎益精,除濕消水腫功效,適合各種體質,但是請注意,有便秘、腹脹的人也不宜多吃。建議在烹煮時不用加料酒和大腸,純用中藥熬煮,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取。而有些愛美的民眾,因為食補裏頭,多數含太高的熱量,而不敢多吃,但是其實可以自製低卡食補讓身體吃補沒負擔。羅珮琳解釋,自製低卡健康藥膳鍋湯底,可選用市售的十全大補湯藥材包然後加入山藥、木耳、松子、核桃、蓮藕、蒟蒻、凍豆腐等食材取代肉品或者火鍋料來燉煮,一方面增加口感,也減低熱量吸收。羅珮琳醫師進一步補充,市面上的羊肉爐、薑母鴨,常常是連皮帶肉一起熬煮,所以湯頭通常都會過油,不適合三高族群及痛風病患食用。如果進補想要吃肉,建議可選擇雞胸肉片或者比較瘦的牛、羊、豬肉片,用涮肉的方式在健康藥膳鍋中涮熟,如覺得口味太淡,可用薄鹽醬油搭配蘿蔔泥、蔥花當沾醬,取代豆瓣醬及辣椒醬。

膝蓋關節好怕冷!食補暖身可去寒

膝蓋關節好怕冷!食補暖身可去寒#食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因為氣溫下降,導致關節膝蓋痠痛的人越來越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醫師吳建東指出,最近門診有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老面孔都現身了,原因就是忽冷忽熱的溫度急劇變化,讓原本照顧好好的疼痛症狀,又再度現形。因此他建議,除了一般的中醫療法之外,也可以利用食補暖暖身子,使病狀減輕。他解釋,遇到關節痠痛以及膝關節、腰椎退化時,在中醫上一般會在此時加強使用遠紅外線照射、熱敷、中藥薰蒸,甚至在針灸治療時搭配使用艾灸療法,以驅走寒氣,增加局部氣血循環。在用藥上,也會多選用補氣或補陽的藥物,如大家熟知的人參、黃耆、乾薑、附子…等,以留住身上的陽氣。但除了中醫療法之外,其實食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吳建東說明,所謂寒者熱之,所以到寒冷的天氣,吃熱性食物就可以了。如冬季流行的當歸羊肉鍋、桂圓紅棗等,或者是補養筋骨的即飲包「養筋壯骨湯」,再搭配雞腿、排骨、或是豬骨髓等食材煮出的藥膳,除了美味,又具有強筋壯骨、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可是營養師也提醒,食補雖能暖身去寒,但因民眾在製備藥膳時,經常會加入肉類燉煮,無論是選購雞肉、豬肉或魚肉作材料,皆含有蛋白質及脂肪,因此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民眾(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皆須特別留意肉類的蛋白質、脂肪及藥膳湯的鈉、鉀離子攝取量,以免補過頭反而造成健康上的負擔。

雞湯、雞精、「滴」雞精?!食補產品大不同

雞湯、雞精、「滴」雞精?!食補產品大不同#食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父親節將至,民眾們紛紛開始構思父親節禮物該選什麼好?在中國人的概念裡,養生補氣的補品向來是孝敬長輩的首選,然而,藥補不如食補,許多人會選擇「雞精」作為養氣補身的方法,最近也常聽到稱為「滴」雞精的產品。雞湯、雞精、「滴」雞精?!該如何去分辨這些食補呢?中醫師們教你們如何選擇。全昌堂傳統中醫醫院院長徐慧茵中醫師說明:一般食補共分為熱、溫、涼、輕補四種,夏熱為了消暑,民眾往往使用涼補來降火,但其實涼補是針對發熱疾病一次性使用。若要長時間進補改善體質,除了作息盡量正常,也要注意飲食上少油少鹽少量較沒負擔的原則。雞隻為五德之禽,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具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的功效,且人性是溫體的動物,雞隻最適合人體長期輕補養氣之用。徐醫師也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燉雞湯不便,選用雞精或滴雞精做為食補儼然成為趨勢。而雞湯、雞精、滴雞精這三種食補的製程大不同:雞湯是直接宰殺一整隻雞後即可燉煮,但油層過濾讓人困擾,份量較大常常無法一次吃完;而我們平常較熟悉的雞精,常選用全雞帶骨經長時間熬煮,經離心處理去油脂濃縮而成;而傳統古法的滴雞精,通常選用質量較佳的雞肉放血後完全不沾水,直接蒸煮滴出整隻雞的精華。然而一般雞精為求速成,採用的多為肉雞,所以肉質所含成分之水份較高而蛋白質比率較低;滴雞精因強調遵循古法採用成熟老母雞,特別是1-2年以上的老母雞,其本身的肌肉較多、脂肪較少,所以萃煉出來的頂級滴雞精所含的蛋白質和營養價值也更高。徐慧茵中醫師補充,食補的概念應在日常生活中做起,父親節將至,正值夏天最熱的時候,建議可將老母雞搭配蓮子一起熬煮,可清心火又含老母雞的營養能量;亦可添加青花菜一同烹煮,不僅增加味道的豐富性,更能抗癌、預防攝護腺癌的發生的機率。若是因為忙碌而無暇自己燉煮,也可以考慮選擇市面上之老母雞滴雞精,亦是父親節禮物不錯的選擇。

雞湯、雞精、「滴」雞精?食補產品大不同

雞湯、雞精、「滴」雞精?食補產品大不同#食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父親節將至,民眾們紛紛開始構思父親節禮物該選什麼好?在中國人的概念裡,養生補氣的補品向來是孝敬長輩的首選,然而,藥補不如食補,許多人會選擇「雞精」作為養氣補身的方法,最近也常聽到稱為「滴」雞精的產品。雞湯、雞精、「滴」雞精?!該如何去分辨這些食補呢?中醫師們教你們如何選擇。全昌堂傳統中醫醫院院長徐慧茵中醫師說明:一般食補共分為熱、溫、涼、輕補四種,夏熱為了消暑,民眾往往使用涼補來降火,但其實涼補是針對發熱疾病一次性使用。若要長時間進補改善體質,除了作息盡量正常,也要注意飲食上少油少鹽少量較沒負擔的原則。雞隻為五德之禽,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具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的功效,且人性是溫體的動物,雞隻最適合人體長期輕補養氣之用。中醫師也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燉雞湯不便,選用雞精或滴雞精做為食補儼然成為趨勢。而雞湯、雞精、滴雞精這三種食補的製程大不同:雞湯是直接宰殺一整隻雞後即可燉煮,但油層過濾讓人困擾,份量較大常常無法一次吃完;而我們平常較熟悉的雞精,常選用全雞帶骨經長時間熬煮,經離心處理去油脂濃縮而成;而傳統古法的滴雞精,通常選用質量較佳的雞肉放血後完全不沾水,直接蒸煮滴出整隻雞的精華。然而一般雞精為求速成,採用的多為肉雞,所以肉質所含成分之水份較高而蛋白質比率較低;滴雞精因強調遵循古法採用成熟老母雞,特別是1-2年以上的老母雞,其本身的肌肉較多、脂肪較少,所以萃煉出來的滴雞精所含的蛋白質和營養價值也更高。徐慧茵中醫師補充,食補的概念應在日常生活中做起,父親節將至,正值夏天最熱的時候,建議可將滴雞精搭配蓮子一起熬煮,可清心火又含老母雞的營養能量;亦可添加青花菜一同烹煮,不僅增加味道的豐富性,更能抗癌、預防攝護腺癌的發生的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