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台灣洗腎密度高 與國人用藥習慣、慢性病有關

台灣洗腎密度高 與國人用藥習慣、慢性病有關#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腎臟對於身體而言是個重要的器官,可幫助體內調解體液恆定、清除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平衡和調節血壓等,但只要罹患了腎臟病後,這些重要的功能就會失調,進而造成許多併發症,且一旦發展到末期腎臟病的話,甚至需要接受長期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對此,亞東醫院腎臟內科董奎廷醫師表示,目前台灣洗腎人口密度為全球最高,已約有7萬名病患須長期洗腎,每年以接近三千人的速度成長中,而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更超過443億,僅次於癌症病患,所以,不管對於病患、家屬、國家及社會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控制腎臟惡化速度 可延緩洗腎時間根據衛福部研究指出,國內洗腎人口密度高的原因,包含人口老齡化、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增加、國人不當用藥習慣、腎臟移植率低等,因此,健保局跟腎臟科醫學會從95年起,就針對慢性腎臟病病患提供個案管理及衛教計畫,希望能藉此控制腎臟功能惡化的速度,延緩腎臟病患進入洗腎。定期接受檢查 才能及早發現、治療然而,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無症狀或不易察覺許多民眾都是因例行健康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才得知自己已經罹患腎臟病,對此,董奎廷醫師建議民眾,在初期腎臟病時,可用血清肌酸酐、尿液檢查、超音波來篩檢,若發現有異常,則須接受進一步檢查,找出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並依照醫師的建議來進行控制跟追蹤,這樣就可以避免疾病惡化,不必走到洗腎地步。

必知!慢性病患春節前十天 可「預先」領藥

必知!慢性病患春節前十天 可「預先」領藥#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請務必了解此項訊息!因應年節假期長達六天,各大醫院可能休診的情況,健保署已函請全國醫院,如果民眾持有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藥吃完的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04年2月18日至104年2月23日者,可提前自104年2月8日,春節前10天起領藥。避免用藥中斷 領藥期間提前放寬十天健保署指出,104年春節假期,長達六天,為避免春節假期使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健保署已發函請全國健保特約醫院、診所及藥局,協助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民眾預領下個月用藥。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的長期用藥處方箋,目前「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的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月)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定,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在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因應104年春節假期,健保署援例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可提前領藥,避免中斷用藥,安心過好年。

慢性病患罹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年增8%

慢性病患罹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年增8%#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根據臺北榮總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心房顫動病患若合併多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每年的中風率可高達8%,且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且沒有危險因子的心房顫動病患,每年也有1.15%的中風率,是西方國家的將近2倍。血液流動不佳 容易形成血栓臺北榮總陳適安醫師表示,所謂心房顫動是指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一旦發生時,因心房無有效的收縮,心房內的血液處於流動不佳的狀態,所以,很容易凝結成血栓,一旦這血栓流到腦部,就會阻塞腦部血管,進而造成腦中風。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心房顫動會增加5倍腦中風的風險,且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預後很差、復發率高。服用抗凝血藥物 可降低64%中風風險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雖然可怕,但其實是可以預防的,除了規律的作息和適度的運動外,要預防心房顫動導致的腦中風,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口服抗凝血藥物。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抗凝血藥物可大幅下降64%的中風風險,然而,傳統的抗凝血藥物,病患需要時常接受抽血以監測藥物濃度,不但使用上不方便,還可能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因此,接受度並不高。但近幾年已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問世,相較於傳統的藥物,不但使用上更方便,不需監測藥物濃度,腦出血的風險也大幅降低,所以,針對高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新型抗凝血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民眾可和醫師討論,尋求專業的建議。

泡湯安全多注意 慢性病患、老人勿久泡

泡湯安全多注意 慢性病患、老人勿久泡#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入冬後持續低溫,三五好友一起泡湯聊天,絕對是冬季最佳休閒活動首選,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民眾衛生安全,針對溫泉業者進行衛生稽查與水質抽驗工作,若水質經抽驗與規定不符者,限期7~14天內改善後辦理複驗,若仍不合格者依規定裁罰。泡湯後皮膚易乾癢 塗抹乳液助保濕今年11~12月間,陸續抽驗本市白河區關子嶺、六重溪及楠西區龜丹等33家溫泉業者,11月抽驗36件均合格;12月抽驗39件,其中3件經輔導後複驗合格,但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將持續不定期的衛生稽查與輔導,並提醒業者要落實衛生自主管理,提供給消費者使用器具或布巾等務必定期清洗消毒,維持營業場所清潔乾淨。另外,衛生局提醒民眾,應注意泡湯安全,尤其是罹患慢性疾病或年齡較長者等,更應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勿長時間浸泡,定期補充水分,結束後建議應擦拭適量乳液保濕,避免皮膚過度乾燥,如此一來,才能盡情安全享受泡湯的樂趣。

不用一次吃一堆藥 合併錠劑助慢性病控制

不用一次吃一堆藥 合併錠劑助慢性病控制#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65歲以上的老人家更時常有多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炎、睡眠障礙等,每天需服用6至7種藥物,有時甚至一餐會吞10顆以上的藥,家醫科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因此服藥意願下降,造成不規則服藥或自行增減藥量,結果治療的效果不彰,也增加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臟衰竭、週邊血管疾病、腎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減少服藥物數量、副作用衛福部樂生醫院家庭醫學科鄭鈞云醫師指出,這也是為什麼合併錠劑藥物有其必要性,所謂的合併錠劑,就是把A藥和B藥合併成為一顆錠劑,如此本來需服用兩顆藥物,如今只需服用一顆即可。除了可以增強病人服用藥物的遵從性,有時兩種藥物合併能減少單一藥物使用所產生的副作用,有的複方則是能產生比單方藥物加倍劑量更好的效果。因為大多數的患者都需要兩種或是更多的藥物來達到血壓血糖控制的標準,而現今的合併錠劑使用,可以讓病患擁有更加的順應性,減少服用的藥物劑量以及數量,而現今也有許多種類的二合一或三合一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要如何選擇會與病人本身的不同疾病有所關聯,牽扯的層面較廣,應由專業醫師開立適當的處方。

肥胖易罹慢性病 33%民眾有困擾

肥胖易罹慢性病 33%民眾有困擾#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全球肥胖人口正逐漸增加中,因此,肥胖是否為一種疾病,仍有許多爭議,但基隆市衛生局表示,體重過重和肥胖的人,較容易罹患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是不爭的事實。衛生福利部表示,若要定義是否肥胖,可透過體重(公斤)與身高(公尺)平方的比值,又稱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做為判斷基礎,如果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24為體重過重,大於等於27以上為肥胖。每5位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肥胖不僅會增加自己身體的負擔外,更成為台灣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根據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33%的台灣成人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現象,且肥胖人口仍繼續不斷增加。大約每5個人,就有1個是胖子,主要是因為吃進去的食物熱量,比身體用掉的多,造成體內脂肪囤積的結果,因此,衛生局提醒民眾,若要防治肥胖的話,不外乎就是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如此一來,才能真正掌握到身體的狀況,幫助自己監控自己。

培養運動好習慣 把握4招遠離慢性病

培養運動好習慣 把握4招遠離慢性病#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不僅可使生活作息變的規律外,更能加強體力,讓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健康,對此,基隆市生所張賢助提醒民眾,每天最好運動30分鐘,透過運動來維持健康,肌膚看起來也會更年輕。運動建議採分段 效果與一次完成相同而這30分鐘的運動量,建議採分段式累積,像是每次15分鐘分為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為3次完成,像是陪小孩走路上下學15分鐘、上班/家中做健康操15分鐘、健走通勤10分鐘、騎自行車購物10分鐘、仰臥起坐與伏牆挺身10分鐘等,效果與一次做完30分鐘相同。最後,衛生局也提供4招運動小技巧,幫助民眾在運動過程中,能更有動力、方法持續下去,如此一來,才能使身體維持健康:1)計步器/提醒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每天快樂行。2)自行車/加裝消耗卡路里功能,騎自行車到處趴趴走,代步買菜、購物或逛街樣樣行,不僅省油錢,節能減碳、環保又健康。3)體重計/天天量體重,力行聰明吃、快樂動。4)健康操光碟/上下午做健康操,增加身體活動時間,維持動態生活,透過健康飲食與運動來維持健康體重,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

打呼為呼吸中止警訊 輕忽恐短命20年

打呼為呼吸中止警訊 輕忽恐短命20年#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打鼾問題人人有,但你知道嗎?它可能是因為呼吸受阻所造成,也就是所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因此提醒民眾們當心!不要身體已經發出現警訊,你卻還不知道。警訊已出現 別再輕易忽視它了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未及早發現、正確治療,除了可能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外,更有研究發現,重度呼吸中止症患者甚至可能短命近20年。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醫生表示,常見呼吸中止症狀包含晚上睡覺時打鼾、常覺得胸悶、易半夜醒來,或以為自己睡得很好,白天卻容易感到疲憊、甚至常打瞌睡等,若出現類似症狀,應提早就醫確診。小心打呼!罹患慢性病率提升 且恐短命近20年且國外研究指出,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機率比一般人多1.4至3.1倍、心血管疾病率為1.3至2.3倍、心臟衰竭也提升至2.4倍,中風率甚至增加1.6倍;更可怕的是,因呼吸中止症導致睡眠不足而發生車禍的比率更是高達8倍。不僅如此,同研究中也發現受試者當中,呼吸中止症患者在往後18年存活下來的機率比一般人大幅下跌將近30%,顯示出呼吸中止症患者不只有高度慢性疾病罹患率,更潛藏生命威脅。停止呼吸產生缺氧 對身體有極大影響林嘉謨醫生解釋,睡覺的目的在於讓身體休息,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睡覺時常因缺氧,導致腦部血管收縮,同時也因呼吸道阻塞、反覆缺氧而醒來,身體得到的氧氣減少,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免疫力與代謝能力也隨之下降。此外,長期睡眠不足也容易使人反應遲鈍、記憶力與判斷能力衰退,不但影響工作表現,也可能導致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相關慢性病,因此,提醒各位民眾若有打鼾等症狀者,因儘速就醫檢查,還給自己一個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