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以為小感冒 5天後婦嚴重肺炎險死

以為小感冒 5天後婦嚴重肺炎險死#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罹患三高的民眾,且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可要當心流感季節中標流感併發肺炎!台北市一名67歲婦人,有高血壓病史,先前家人有感冒症狀,因此她也受到波及,出現咳嗽現象,未料,原以為是感冒的婦人,才短短五天,病況竟突然惡化,呼吸開始變得急促,才被家人緊急送至台大醫院診治,被診斷為感染A型流感併發嚴重肺炎,所幸經過搶救,醫師透過高劑量抗病毒藥物與抗生素的合併治療,加護病房折騰十天後,才順利康復。有慢性病史老年人 應接種疫苗台大醫院胸腔內科古世基醫師說,這名婦人送到台大醫院時,情況急速惡化,呼吸衰竭,從X光來看,兩側肺葉已出現瀰漫性浸潤陰影,屬流感重症併發肺炎,他進一步指出,搶救過程中,婦人多次瀕臨危殆邊緣,在加護病房積極治療,高劑量抗病毒藥物搭配抗生素治療後,病情才逐漸獲得控制,但因為肺炎實在過於嚴重,雖病情控制,但肺部某些部分已纖維化。古世基醫師解釋,肺炎鏈球菌是引起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細菌,很難確診且病情容易快速惡化,因婦人並無接種疫苗經歷,且有高血壓病史,才導致流感變成重症,他呼籲,50歲以上的成人,不應有僥倖的心理,特別是有慢性病史的病人,應該盡快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免發生不幸。疾病管制署也提醒,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為易發生流感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如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就醫治療並在家休息,若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72 小時等流感危險徵兆,儘速前往大型醫院,以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慢性病患年節勿亂吃 藥物務必準時吃

慢性病患年節勿亂吃 藥物務必準時吃#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年節期間由於氣候較為嚴寒,加上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往往造成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慢性肺阻塞性疾病、消化性潰瘍、痛風等慢性病併發症發作。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慢性病患,除了開心過新年,用藥則不能跟著放假。作息應維持正常、勿暴飲暴食,病情若出狀況仍應就診。慢性病患年節好好注意身體許多民眾會選擇於年假期間到國內、外旅遊,旅行期間慢性病人容易因為環境、作息、飲食等改變,而影響病情的控制,尤其是老年人更不可輕忽。出門旅遊前須隨身攜帶藥物遵照醫囑指示服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早晚量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若身體嚴重不適仍應到醫院就診。衛生局呼籲慢性病患,年前應檢視是否儲備足夠藥物及確認藥物有效期限。家中如有過期及變質藥品,可就近至衛生所、社區藥局及原就診之醫療機構處理廢棄藥品外,亦可依一般廢棄物處理方式自行處理,千萬不可倒入馬桶或流理台。

2素食健康年菜 過年慢性病友安心吃

2素食健康年菜 過年慢性病友安心吃#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慢性病者及腎臟病友,過年怎麼吃才健康?年菜總是高膽固醇、高油、高鹽、高糖,恐增加慢性病和腎臟病患者的身體負擔,醫師建議他們吃年菜時,更要注意食物中的磷、鉀、鹽及油脂的含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洪思群醫師表示,慢性病或腎臟病患,要避免食物中有太多的磷,否則恐危害骨質和心血管;鉀過多易導致心律不整;同時高鹽的攝取,也易增加血壓,所以年節零嘴,如花生、瓜子、開心果、腰果(含大量的磷)等,應減少攝取,而加工過的火鍋料,因含有過多的磷酸鹽,也應減少食用。考量到病友們食用年菜時,可能會飲用過多的湯水、吃下過量的鹽或鉀離子,導致身體不適,因此,台北慈濟醫院胡芳晴營養師精心推出健康年菜,教導慢性病和腎臟病友正確飲食原則。 胡芳晴營養師強調,慢性病與腎臟病友過年期間,千萬不可暴飲暴食,仍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避免大魚大肉,保持少鹽、少調味料、少加工品、低蛋白、低磷、低鉀及低鹽的飲食,腎臟病友還是可以享受美食與健康兼顧的年節。營養師特別設計2道健康年菜,要讓病友們安心吃,詳細食譜如下:● 「醬爆猴頭菇」/準備猴頭菇1大碗、老薑片3~5片、乾辣椒1條切薄片、九層塔1把、枸杞1匙、黑麻油、醬油膏1大匙、冰糖1小匙。首先將猴頭菇剝小塊備用;冷鍋中倒入黑麻油,以小火燒熱後下薑片、辣椒,煸至香味出來,再放入猴頭菇煎至微金黃;接著下醬油、冰糖、胡椒粉拌勻,加入少許水,燒至湯汁收乾、猴頭菇入味,最後放九層塔及枸杞,拌勻後即可起鍋享用。● 「素干貝芥心」/準備芥菜心1大顆(約800g)、素干貝4顆、(勾芡)太白粉1大匙+水2大匙 。首先將素干貝洗淨、蒸軟;再將芥菜心洗淨,川燙後泡冷水備用;接著油鍋中加少許油,放入芥菜心拌炒,再放入芶芡的太白粉水煮熟,最後將芥菜心排盤後,放上蒸熟的素干貝即可。

迎春節長假 慢性病患可提前10天領藥

迎春節長假 慢性病患可提前10天領藥#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過年放假,慢性病患用藥可不能放假!今年農曆春節假期長達6天,為避免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若上次處方箋的給藥屆滿(藥吃完)日期,落在春節期間1/30~2/4,可提前10天領藥(1/20)。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可免藥品部分負擔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長期用藥的處方,且目前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效期,是依醫師實際處方給藥的日數計算,最多90天,並分次(月)調劑,每次給30天以內的用藥量,若每次給藥28天以上時,可免藥品部分負擔。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法》規定,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的民眾,必須在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10天內,才可以憑原處方箋再次領取下一個月的用藥,但健保署為因應103年春節假期,將放寬規定,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患者,可提早10天領藥,安心過好年。

醫訊/慢性病人過年飲食講座

醫訊/慢性病人過年飲食講座#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過年要到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終於可以暫時卸下一年的辛勞,悠閒的休個年假,與親朋好友聚聚,其中當然免不了吃吃喝喝。 但常常吃得豐盛卻動得少,短短幾天的佳節,放縱吃喝搭配輕鬆愉快的心情,無形中增加了身體的負擔,也加重慢性病的危害。為此,亞東醫院將邀請吳宛真營養師,舉辦「慢性病人過年健康吃」講座,提供民眾如何藉改變一些小細節調整年節飲食,讓慢性病人過年吃的無負擔。名稱:慢性病人過年健康吃時間:103年1月23日(四)10:00 ~ 11:00地點:亞東醫院一樓思源廳 洽詢:02-77281001 

公費流感疫苗 開放50至59歲慢性病者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 開放50至59歲慢性病者施打#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即將進入高峰期。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減低感染機會,如家中若有易發生流感併發症之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具慢性疾病患者,於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並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 衛生局指出,公費疫苗自103年1月1日起將開放開放給50至59歲具慢性病者民眾施打,民眾只須年滿50歲至59歲,且經醫師確認過去1年曾因第二型糖尿病、肝、心、肺、血管等疾病看病或住院的情況,即享有免費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權利。 衛生局也表示,原本第一階段施打對象65歲以上老人及60至64歲具高風險慢性病患、機構對象、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患者、6個月以上至國小6年級幼童、禽畜養殖動物防疫人員及醫事防疫人員等計畫對象,還是可以繼續接種。衛生局提醒,冬季為肺炎好發季節,呼籲符合對象尚未接種者,請儘速攜帶身分證及健保IC卡或幼兒健康手冊,至各鄉鎮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

公費流感疫苗 即日起開放50~59歲慢性病者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 即日起開放50~59歲慢性病者施打#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2/31宣布,公費流感疫苗自103年1月1日起開放候補對象「50至59歲具有慢性病者」與原計畫對象共同施打,直到疫苗用罄為止;目前成人劑型公費流感疫苗剩15.8萬劑,該署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儘速完成接種。慢性病者為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群疾管署表示,慢性疾病是流感併發症的危險因子,據102年流感監測資料顯示,流感併發症病例中,7成以上具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且死亡案例中更有將近9成有慢性疾病。對此,為保護高風險族群及發揮疫苗最大效益,自103年起滿50歲的民眾,經醫師評估符合或具有糖尿病、肝、心、肺、血管及腎臟等疾病門、住診紀錄者,就享有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權利。原先計畫中的接種對象,如65歲以上老人、機構對象、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患者、6個月以上至國小6年級幼童、禽畜養殖動物防疫人員、醫事防疫人員等,還是可公費接種疫苗。疾管署最後提醒,接種流感疫苗約需2週才能產生足夠保護力,此外,8歲以下初次接種的幼兒需接種2劑,且2劑間需間隔1個月,因此接種第2劑的2週後才能獲得足夠的保護力,提醒民眾應儘早帶幼兒前往接種,以免疫苗用罄無法完成2劑接種。

流感高峰期將至 3族群小心別中標

流感高峰期將至 3族群小心別中標#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流感疫情持續上升!根據流感監測資料顯示,上週類流感門診病例百分比1.30,較前一週1.23上升5.7%,類流感急診病例百分比10.61,較前一週9.83上升7.9%,依照往年經驗研判,流感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疾管署表示,102年流感季目前累計232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去年同期為273例),其中18例死亡(去年同期25例),流感併發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以65歲以上長者最高,要多加小心。由於流感會有多樣化的症狀表現,除了併發肺炎,也可能出現其他併發症,如心肌炎、腦炎、橫紋肌溶解症、腎衰竭等;甚至也可能導致慢性疾病惡化,大家千萬不可輕忽。流感併發症3危險群:嬰幼兒、年長者、慢性病者疾管署說,家中若有易發生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在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是否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血痰或濃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持續高燒72小時等流感危險徵兆;若出現上述病徵應立即前往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產生嚴重併發症。疾管署最後提醒,為避免流感病毒傳播,民眾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者務必戴上口罩並儘量在家休養,減低傳染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