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

研究:地中海飲食 有助於減緩老化速度

研究:地中海飲食 有助於減緩老化速度#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地中海飲食,一般都被民眾認為有降低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的風險,但日前在美國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中的蔬菜、橄欖油、新鮮魚類和水果的搭配,可阻止年齡增長所帶來的衰老,有助於使基因保持年輕。地中海飲食 可使端粒更長更健康該研究主要是由波士頓的科研人員,針對近5000名護士的健康狀況進行了10多年的追蹤研究,並且觀察可代表身體老化程度的「端粒」長度,結果發現長期遵循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端粒更長更健康,而體內細胞衰老的程度也較慢,換句話說就是老化速度慢。而所謂端粒,指的是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復合體,負責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染色體存儲的是人體的基因信息,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細胞的分裂,瑞粒會逐漸減少、縮短,一旦端粒消耗殆盡時,染色體就容易停止分裂並凋亡。端粒長度 與細胞壽命有關研究人員表示,端粒變短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種衰老相關疾病有關連,且觀察端粒的長度有助於研究細胞的壽命。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研究指出是什麼原因,使得地中海飲食有這樣的作用,但與紅肉、黃油、動物脂肪相比,地中海飲食中富有的新鮮蔬果、魚類和禽肉都對人體健康而言都比較有益。不過,研究人員也提醒,這一個結果並不代表某個飲食習慣是最好的,民眾仍應養成均衡飲食的良好習慣,才能使身體保持再一個健康的狀態,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英國醫學雜誌》。

研究:揭開大腦老化過程 失智症可即早發現

研究:揭開大腦老化過程 失智症可即早發現#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資料指出,在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約有13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且隨著高齡化社會的興起,未來將會有更多失智症患者出現,但日前英國有項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大腦中的特地區域,會最先出現阿茲海默症和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的徵兆,有助於幫助醫師即早診斷失智症的危險族群。失智症與精神分裂症 病灶位於大腦同一區域該研究主要是由醫學研究委員會(MRC)的成員,針對484名年齡介於8~85歲健康受試者的大腦,進行磁振造影掃描,結果在觀察大腦自然老化的過程中發現,大腦這個區域是在青春期快結束時,才開始發育的,但卻是最先開始出現老化的地方,因此,在這方面是有助於早期診斷失智症。且從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腦掃描圖來看,雖然兩種疾病不同,但病灶都位於大腦中的同一區域,對此,研究人員Hugh Perry教授表示,在這個研究尚未出現之前,一直找不到任何證據表示2種疾病間的關聯,但這項研究揭開了大腦的發育、老化及病變間的關聯,未來針對這類疾病將有更好預防和治療方法,而目前該研究刊登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久坐、盯螢幕過度 恐讓臉部老化更加倍?!

久坐、盯螢幕過度 恐讓臉部老化更加倍?!#老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臉部鬆弛的主因嗎?根據研究指出,年齡只要超過25歲,膠原蛋白就會以每年流失1%的速度與臉部道別,除了會產生皺紋之外,因臉部的支撐力不足,將讓原本就停留在臉上的脂肪下垂,出現「脂肪型老化」。皮膚專科醫師林明秀指出,現代人久坐辦公室,緊盯電腦用眼過度,都是臉部脂肪型老化的主要原因,而這些久站久坐緊盯電腦的習性,恐讓臉部老化速度更為快速。久坐不動簡直火上提油 老化速度加倍事實上,脂肪型老化最明顯的狀況就是嘴邊肉下垂、眼袋肥厚下垂、眼皮下垂等,看起來猶如好幾顆肥肉沙包,掛在臉上!而在過去醫學美容治療上,大多透過所謂的侵入式手術,將多餘的脂肪抽出,再打入凹陷的地方,但往往恢復期長達兩個月之久,許多病患不太能接受。整形外科醫師呂旭彥說明,根據診間觀察發現,改善臉部下垂的主流是靠非侵入式的拉提方式,像是目前較廣泛被消費者接受的Viora Reaction System(俗稱緊塑V顏電波),就是透過電波刺激臉部膠原蛋白增生,讓下垂位移的脂肪凋零,較無恢復期時間上的疑慮。此外,林明秀醫師也補充,像這類的治療電波,有所謂的負壓系統,除了拉提,也能改善一般電波拉提比較無法觸及的深層脂肪。勤運動、低脂飲食 才能減少臉部下垂風險過去就有一位上班族,同樣是因久坐電腦前,眼睛又時常緊盯螢幕不放,加上常常揉眼睛,導致臉上多種皺紋加深,眼皮也嚴重下垂,才到診所來求助拉提療程。林明秀醫師提醒,老化愈早預防,需改善的幅度就愈小,千萬別拖到年齡過大,才想要一次解決,效果恐怕不盡理想。除了透過醫美治療之外,同時也呼籲上班族,盡量於日常生活保持低脂飲食,以免多餘的脂肪堆積在臉部;同時維持適量運動、避免熬夜,才能減少老化問題。此外,若以醫美治療改善脂肪問題的民眾,術後也須多補充水分,以維持臉部狀態更持久。

走路慢易跌倒非老化 當心帕金森氏症

走路慢易跌倒非老化 當心帕金森氏症#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5歲的陳先生,去年開始覺得腳會痠麻,漸漸無力行走,甚至足不出戶,活力直直落。最近家人發現,右側手腳顫抖更明顯了,說話和動作也變遲緩容易跌倒,經診斷為帕金森症,經藥物治療後,手抖和行動遲緩情形已有改善。帕金森症致步態不穩 易造成骨折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神經內科簡崇曜醫師表示,造成行動困難的帕金森症並不少見,大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表現如動作遲緩、走路小碎步、肢體僵直、說話不清、手腳顫抖、姿勢協調不良;患者往往抱怨腳無力、麻或緊、站不穩等,連最簡單的站起來走路都不容易。而帕金森症常會因姿勢協調不良而跌倒,尤其老人,造成骨折嚴重甚至腦出血;其實這些只要有正確診斷及治療,往往可以獲得顯著的進步。簡崇曜醫師也說,帕金森症的成因主要是腦中多巴胺神經功能下降、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所導致;而多巴胺是人體體內製造的,不像維生素等營養素可以從飲食中獲得,必須藉由左多巴胺製劑來補充。 然而帕金森氏病是退化性的帕金森症,不是只有「退化」會導致帕金森症。腦血管栓塞、水腦症、腫瘤也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症。藉由腦部影像學檢查可以快速區分,不同的原因治療方式也不相同。因此簡醫師呼籲,帕金森症即早診斷及治療能明顯改善症狀,走向更好的生活品質。 

別把健忘當老化 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別把健忘當老化 當心是失智症警訊#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家中的長輩年紀大了之後,是不是變得較健忘、東西亂丟或是常反覆問同樣的問題,可別以為這是老年人的通病,當心他們可能罹患失智症了。隨著臺灣人口持續老化,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占總人口11.8%,臺南市高齡人口比例更高達12.46%,因此,失智症議題也逐漸被大眾所重視。過去失智症常被稱為老人癡呆或老番顛,認為人一旦年老就會變成這樣,但其實失智症是由於腦部的退化或病變所引起,大部分失智症是由阿茲海默症引起。記憶退化、判斷力差 為失智症常見症狀失智症患者最常見症狀為記憶力減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弄不清時間地點、言語表達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判斷力變差、行為和情緒改變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親屬常以為這是老化正常現象,因而延誤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可延緩失智症狀為了關心失智長者,應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可延緩失智症狀發生,使長者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立,此外,為減緩失智症的發生,平時應鼓勵長者動動腦、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多運動及社會參與,即使只是出門散步或是在附近公園泡茶聊天,都遠比悶在家中好。除此之外,預防三高、不抽菸、遠離憂鬱、避免跌倒受傷等也都是很好的失智症預防方法,避免跌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平時應注意居家安全,移除或固定妥易絆倒長者的電線、地毯等,並於浴室等濕滑處裝設防滑設施。關懷身邊長者 若有異狀應盡速就醫檢查外出時儘量穿著明亮舒適的衣物,注意周遭環境,行走時腳步踏穩慢慢走等,當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失智症狀時,建議可至醫院的神經內科、身心科、精神科或高年科進行詳細檢查,即使被確診為失智症亦不必緊張,只要及早發現並經過妥善的治療及控制,大多數長者的日常生活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最後,臺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從現在開始,應多關懷你我身邊的長輩,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失智症,讓他們都能情深憶長。

胡蘿蔔汁營養多 可預防老化助排毒

胡蘿蔔汁營養多 可預防老化助排毒#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低碳飲食逐漸變成一種生活態度,根據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的資料顯示,低碳飲食的定義為改變飲食方式,包括選擇當地、新鮮、當季的食物,天然少加工的食物,多吃粗糧、蔬果以及不要浪費食物。然而,隨著天氣進入秋天,胡蘿蔔也進入了種植的階段,一般段來說都在秋季耕種冬季收穫,且胡蘿蔔為兩年生草本植物,含有很多營養價值,是民眾最佳的選擇。胡蘿蔔素 有助於抗老化、抗癌台南市衛生局表示,胡蘿蔔的根含有胡蘿蔔素和番茄烴,而胡蘿蔔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可以防止細胞的退化,有強大的抗衰老功效,此外,也可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兒童生長等功能。在中醫方面,醫師認為胡蘿蔔根能治療消化不良、久痢、咳嗽等病症,所以,民眾不要忽略胡蘿蔔根了。但若市民眾害怕直接食用胡蘿蔔的話,也可以將它榨成汁飲用,有助於排毒,是一種極好的治療便秘和疲勞的食物,不僅如此,胡蘿蔔汁還有很好的抗炎、抗癌和抗老化的功效。 

加班熬夜+徹夜玩樂 皮膚恐提早10年老化

加班熬夜+徹夜玩樂 皮膚恐提早10年老化#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去的女性,大多是35歲以後才會為皮膚老化問題苦惱,但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許多年輕女性提早出現細紋,最近更有許多才25歲的粉領上班族為皮膚所苦,追究原因多和加班熬夜和徹夜玩樂有關。另外,不論是上班族或年輕女性常常長時間的使用電腦等3C產品,雖然低能量輻射對健康無害,但會使皮膚的角質層保護能力變差,膠原蛋白較快流失,加快老化速度。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黃裕文醫師說,熬夜不但會使荷爾蒙失調,導致肌膚的皮脂分泌過盛,痤瘡桿菌增生,皮膚發炎紅腫,甚至痘痘化膿。而這樣的生活型態更會使皮膚膠原蛋白快速流失,以致皮膚鬆弛、暗沉、產生皺紋。豆漿、山藥  助荷爾蒙平衡但愛美的粉領族或美眉,多以為解決肌膚狀況不好的方法就是塗抹保養品,若荷爾蒙失調,塗抹保養品只有暫時的效果。到底該如何搶救肌膚?黃裕文醫師表示,若是工作關係無法調整作息的上班族,首先應注重水份補充。熬夜的時候,肌膚裡的水分流失很大,肌膚容易乾燥、有細紋,這些都是因為缺水造成的,若能及時補水保濕,可以幫助皮膚達到平衡。熬夜到一半的時候,可以閉上眼睛,做一套輕柔的臉部按摩操,時間不用長,只要5到10分鐘,不僅能讓皮膚得到休息,還能緩解疲勞,趕跑瞌睡蟲。此外,適量攝取類雌激素食物有助調節荷爾蒙,像是豆漿可幫助女性促進新陳代謝;而山藥中的皂甘是雌激素的前驅物,可幫助調節女性生理機能。攝取這2種天然食物相輔相成,可促進荷爾蒙平衡,進而可以讓皮膚更有彈性。

老化從腿開始 養成健走習慣防衰老

老化從腿開始 養成健走習慣防衰老#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邱先生自從退休後,自己一人留在住家卻足不出戶也不喜歡與鄰居往來,直到有天好友上門探望發現他的精神沮喪,且有情緒不穩情形,因此,就想辦法找開始強迫他外出活動,這時剛好得知社區聯合辦了健走隊,強力邀約他參與,隨著每週的健走活動他也逐漸與社區熟絡進而打開其心防能主動參與社區活動。邱先生表示他目前已經養成每日健走的習慣不管風吹雨淋日曬,只要每日去健走他就覺得心情非常愉悅快樂、紓解憂鬱、一夜好眠,所以希望讓健走落實在生活中讓大家都知道它的好處,知道走向健康真的很簡單。人一旦過了45歲後 最先老化的部位竟是腿部肌肉臺南市衛生局表示,人一旦過了45歲以後,骨骼、肌肉會開始出現老化,尤其是腿部肌肉的老化,且隨著行動不便,也會減少活動量,緊接著新陳代謝就會下降、血液循環減慢、心臟功能減退、肺活量降低、胃腸蠕動功能下降。由此可見,人的老化是從雙腿開始,只要平常好好鍛練雙腿,就可以預防衰老,且健走是最容易實踐且也最為推薦的身體運動。健走簡單易學 很適合作為固定運動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18歲以上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最常做的運動,以散步健走最多佔43.3%,顯示散步、走路是民眾最喜愛也是最簡單的生活化運動。此外,有專家指出,健走的技巧很容易學,不易造成運動傷害,加上沒有年齡限制,很適合當做固定的運動,且它的好處也很多,建議民眾可透過健走達到身體健康的功效:減緩老化、走出健康、走出好身材、消除壓力,幫助睡眠、紓解憂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