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

樂閱讀/5種營養素 排除體內毒素

樂閱讀/5種營養素 排除體內毒素#營養素

新鮮蔬菜,就是天然排毒好幫手!我們每天體內代謝後的廢物、吃進烹調不當所產生的食物毒素、加工食品當中的化學添加物、吃太多而過剩的油脂和蛋白質等,都會帶來病變問題。想要幫助身體排毒、提升培養好菌能力,最簡單就是從「健康飲食」做起!在各種食物種類當中,新鮮葉菜類、根莖果類、菇菌類、五穀雜糧等,又特別富含深具「排毒功效」的5大營養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各種礦物質等,有助細胞修護以及各種生理機能的調節。5營養素有助排除體內各種毒!1)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維生素,它是強力抗氧化劑,有助消除過多的氧化自由基,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白內障、老年失智等老化病症。2)維生素B群/參與運作體內的各項新陳代謝,包括呼吸作用、醣類代謝合成等。屬於水溶性,容易從尿液中排出,所以需要每天補充。3)維生素C/是一種「抗壞血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除能輔助膠原蛋白質合成、加速傷口癒合,並具備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促進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並能保護肝臟、幫助解毒。4)礦物質/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包括:鈣、磷、鉀、鈉、鋅、鐵、碘等20多種,主要功能在於構造細胞組織、調節生理機能。5)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主要是不能被人體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醣類及木植素,一般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兩大類,既具吸水作用,能增加腸道及胃中的食物體積、增加飽足感;又能促進腸胃蠕動、紓解便秘;同時還能吸附腸道中的有害物質,以便排出,可說是「腸道清道夫」。(本文作者/林青穀)(摘自/顧腸胃天然飲食/蘋果屋出版)

樂閱讀/老年人容易缺乏哪些營養素?

樂閱讀/老年人容易缺乏哪些營養素?#營養素

老年人的飲食建議,可以參考國民健康局網站的衛教資訊,裡面對健康飲食有詳細的說明。比較不同的地方是老年人的吸收功能較差,容易缺乏鈣、維他命D、維他命B12、葉酸、鐵等維生素或礦物質。鈣、維他命D這兩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跟老年人的骨質疏鬆有關,骨質疏鬆會導致骨折的風險增加,所以保護骨骼需要補充適量的鈣與維他命D。目前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鈣質的補充量每天至少1200毫克,維他命D的攝取至少800單位。鈣質可以從飲食與鈣片獲取,而維他命D只要夏天每天曬太陽10分鐘,就可以獲取足夠的量,但這指的是「沒有擦防曬油,而且是穿短褲短袖」的情況,才只需10分鐘,如果有擦防曬油或冬天穿很多衣服,在陽光下的時間就需要增加到40分鐘。足夠的維他命D有助於骨骼健康,但最近的研究指出維他命D與腿部的肌肉力量也有關係,缺乏維他命D會導致下肢肌肉無力;所以如果無法曬到充足陽光,就要適度補充口服維他命D。維他命B12、葉酸、鐵這是三種造血所需的原料,缺乏會造成貧血,貧血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除了飲食中造血原料攝取量不足,還有就是腸胃的吸收能力有限。之前提到的萎縮性胃炎會導致這幾種營養素吸收不良,因此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營養補充,可以解決這類病患的貧血問題。(本文作者/劉建良)(摘自/是老化還是疾病?/大塊文化出版)

清宿便要當心 別「瀉」了營養素

清宿便要當心 別「瀉」了營養素#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普遍生活忙碌,許多人有排便量不足的狀況,甚至還有便秘問題。 你有發現嗎?身邊不少比例的人們其實都為便秘所苦,很多人不僅沒有天天排便的習慣,有的人還超過三、四天才上廁所!長期下來,這些宿便積在體內,可是會危害你的健康!對於清宿便,中醫師陳旺全提醒民眾,不要胡亂服用瀉藥,尤其是立刻能見效的瀉藥,以免刺激到胃腸道功能。這樣長期下來,不僅會讓營養素停留時間減少,且還會破壞腸黏膜,導致營養素吸收不足。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不良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不固定,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食物過於精緻化、蔬果攝取不足、肉類吃太多,某些藥物也會造成排便不順,像是緩瀉劑、利尿劑、鈣片、止痛藥等,都會誘發和加重便秘。常見的清理宿便方式有酵素或是瀉藥、解便劑等;酵素是一種具活性的蛋白質,可幫助體內細胞進行化學反應,譬如消化、分解、儲存能量等等。雖然瀉藥或解便劑可快速解決便秘問題,但中醫師陳旺全指出,如果過度使用強力瀉藥、解便劑等,恐會造成拉肚子。建議可使用一些潤腸通便的溫和藥材以避免過度腹瀉的情況。人體氣足,腸道自然蠕動較好,排便也會較順暢陳旺全醫師進一步指出,有滋陰潤夏的中藥材如:草決明、桑葚,補虛潤腸的何首烏、火麻仁、芝麻等,都是能溫和清除腸胃道便便。他說,中醫的看法認為,造成體內宿便的原因很多,其中,氣閉型也就是體質虛弱的人,可使用兼具助排便以及補氣作用的藥材,包括:黃耆、柴胡疏肝類、人蔘、西洋蔘、木香、香蕈、黨蔘、茯苓、山藥等;因為人體氣足,腸道自然蠕動較好,排便也會較順暢。其他像是:台灣鼠李(又稱:桶鉤藤),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利尿功效,也常被用來促進排便。而蕎麥、芝麻、薏仁這些常見的食材,因為胚芽含有礦物質及維生素,也有減少體內腸道負擔及潤腸的效果。避免產生「一肚子大便」 多喝水、均衡飲食、攝取高纖維抗衰老醫學中心院長暨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參也提醒,一天一至二次排便都屬正常,若超過三天沒排便就需注意。為避免排便問題,平日應多喝水、吃高纖維食物,如:奇異果建議連皮吃,不要給自己過多壓力,也應避免高油脂、油炸類食物。攝取酵素在腸胃道的保健也是很重要!有些草本萃取複方的酵素就同時包含了數種補氣及助排便的中藥材,為了讓這些酵素擁有更完整的營養成分,在製程技術上也有以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方式,幫助保留完整營養成份。洛桑加參指出,因為人體第一大排毒系統為腸胃道,若廢物在腸道的時間越久,造成體內毒素增加,不僅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還會誘發許多問題,如:肥胖、大腸癌、皮膚變差、便秘等。因此,要解決宿便問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不二法門。

考生最後衝刺期 三餐正常、多補充營養素

考生最後衝刺期 三餐正常、多補充營養素#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7月1日的大學指考即將來臨,對每天挑燈夜戰睡不好的考生來說,越接近大考,越需要保持頭腦清醒,但天氣炎熱、考試壓力大,考生食欲變差、飲食不均衡,運動量不足又常熬夜,有鑑於此,康聯預防醫學資深營養師趙思姿建議,家長可在此最後階段替考生們多補充有益腦神經發展的營養素,包含蛋白質、維生素B、鐵、鈣及抗氧化物等,或多吃一些含有DHA的深海魚類及含有卵磷質的豆類,都可以幫助活化腦力、維持記憶力。許多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念書,會準備許多零食,甚至鼓勵增加食量。事實上,在學習時,大腦會消耗葡萄糖,如果大量進食反而讓血液轉移到胃部,大腦不足就容易打瞌睡,反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建議考前一個月,三餐定食定量,家長在正餐間可準備小份水果,適時補充熱量即可。康聯預防醫學趙思姿營養師建議家長,在準備考試的階段可以替考生多補充蛋白質,以及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蔬果,因為足夠的維生素可以活化免疫細胞的功能,抵抗細菌與病毒入侵。針對依賴喝咖啡、濃茶提神熬夜唸書的考生,趙思姿營養師也建議,喝咖啡雖可提振精神,但作用消失後反而更易疲累,考生不妨可以多吃全穀類或全麥類製品,因為有豐富的維他命B群,可以讓代謝變好、提振精神。此外,多吃一些含有DHA的深海魚油及含有食用含膽鹼、卵磷脂的豆類,可以活化腦力、提升記憶力。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五月份剛發布「考生睡眠時數」調查結果,發現7成5考生睡不飽,平均每天睡眠只有6.4小時。基本上,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大腦混沌、情緒焦慮,因此,趙思姿營養師建議考生在最後一個月盡量要讓睡眠充足,除了提早睡覺、保持運動習慣外,多吃蔬菜、水果和牛奶,適時補充維生素A、B、C、鈣質,不僅能幫助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還可舒緩焦慮情緒。此外,牛奶、香蕉及小米裡含有色胺酸,能幫助體內合成抗壓賀荷爾蒙,這時候可再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例如,可以讓更多色胺酸進入腦部發揮作用,可以舒緩壓力、幫助睡眠,希望考生們都能記得,只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且多補充營養素,一定能為考試加分。

營養需求因人而異 誤信偏方飲食建議

營養需求因人而異 誤信偏方飲食建議#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我們三餐都強調均衡飲食,包含五大類食物及各種營養素,營養素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修復及重建,營養素的作用更是因人而異,細胞具有天生的設計,基因會決定一個人需要哪些營養素,我們不需要再道聽途說、相信偏方或盲目追隨「人人適用」的飲食建議,而是根據自己獨特需求選擇飲食,就能身強體健,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之道。(圖片翻攝自衛生署宣導均衡營養的影片。)我們的身體細胞會因缺乏營養素而無法產生足夠能量,修復和重建組織的功能也會一併喪失。人體的每個細胞就好像一個生化工廠,除了提供代謝功能,並將食物的營養素轉換成能量,以執行細胞所「設定」的功能。而每個人都需要全方位的營養素,但因先天因素不同,每個人對特定營養的需求也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某種營養素讓A感覺很棒,對B則毫無作用,在C身上甚至會產生反效果。基因會設定一個人需要哪些營養素,只要完整獲得這些營養素,細胞就會運作無礙。應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定義個人的化學組成和營養需求其實並不困難,身體會自動提供我們這些訊息。透過個人身體結構、生理、情緒、心理和行為上的特性,甚至飲食偏好和對特定食物的反應,身體都會一一反映。每一則訊息,都是提供健康需求的重要線索。(來源:代謝型態飲食全書,商周出版社)

慢性腎臟疾病照護 解答病友疑惑

慢性腎臟疾病照護 解答病友疑惑#營養素

經全國腎臟醫學會認證成為腎臟保健推廣機構的台南市郭綜合醫院腎臟照護團隊,提供完整照護流程、隱私的衛教環境及淺顯易懂的衛教內容,使腎臟得到全方位的照顧,將正確護腎知識傳給民眾、帶給他們健康生活及快樂。根據最新的醫療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洗腎患者發生率與盛行率一直是世界第一,進一步分析發現南台灣民眾洗腎的情形尤其居高不下,特別是台南縣市更排名全台透析人口前三名。為何台灣洗腎人口如此多?主要是疏忽對腎臟疾病的認知與預防。高達九成民眾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腎臟已出了狀況而延誤治療,不知尋求適當的醫療途徑,亦不會採取相關預防措施,甚至有許多民眾聽信偏方,採用不適當的治療方式,反而加速導致末期腎衰竭的發生,致使罹患慢性腎臟病之人數急遽攀升。這或許是台灣尿毒症的發生率在全世界排名佔第一位的原因之一。郭綜合醫院深深感受慢性腎臟病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因此如何減少及延緩慢性腎臟惡化是極重要的工作,由於慢性腎臟病患多為老年人且病患多為不識字或視力不佳,單靠門診醫師治療及衛教單張,無法達到預防治療目的,該院腎臟內科醫護團隊致力於腎臟疾病的整體性照護,設立慢性腎臟疾病(CKD)照護機構,由腎臟內科主任蔡明松、醫師林孟德、家醫科主任吳俊鋒等十名醫師、與社工師、營養師、衛教師組成的堅強醫療團隊,細心的為病友服務,協助不少個案了解關於慢性腎臟病的疑惑。該院也有明確照會轉介流程,由腎臟醫師看診收案後,再由慢性腎臟衛教師及營養師,依病患個別需求加以衛教。除了提供照護與治療,CKD團隊更深入社區與中西區、南區衛生所、社區醫療群的聯繫,藉由驗尿及腎臟功能檢查,篩檢高危險族群,提供早日照護幫助病患延緩腎臟功能惡化。多數腎臟病友最大的疑惑是如何控制自身飲食,民眾可能好奇,然而到底要吃些什麼?CKD病人多數的問題是蛋白質攝取過多以及熱量攝取不足,郭綜合醫院營養師以實際生活上常用的餐點製作了「低蛋白點心食譜(補充熱量食譜)」,教導病患及家屬如何準備日常飲食。

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

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營養素

文/嬰兒與母親採訪/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   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提升免疫力最佳的方式,其實可從飲食做起,隨著時代改變,精緻化飲食的今日,現代人應該不只是追求吃飽,更需懂得吃得健康、營養。好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可以從小被「教育」起的,讓好的飲食習慣跟隨一輩子,培養不挑食的好寶寶。爸媽們千萬別小看飲食的力量,多項研究顯示現今小孩嗜吃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除了造成肥胖問題外,更可能造成孩子日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狀況,日後更可能提早成為三高族群的患者。因此,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出以下九大類的營養素,多攝取含有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就能幫助小孩提升免疫力,遠離病毒與細菌的侵擾。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具有保護表皮黏膜細胞的作用,可從紅色的蔬果中獲取,像是胡蘿蔔、蘋果,還有菠菜、蛋黃、肝臟、芒果、木瓜、地瓜等等。維生素E:一樣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可幫助維持細胞完整性,不會受到侵擾,並幫助紅血球生成,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增強抵抗力。如果維生素E不足,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食物中可從綠色蔬菜、堅果、黃豆、植物油、小麥胚芽中獲得。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可幫助傷口癒合,是構成細胞間物質的重要元素,還能幫助對抗傳染病。食物可從芭樂、柑橘、奇異果中獲得,其中又以芭樂的含量最高,此外還有天然深綠色的蔬菜,像是青椒、芥菜。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最需要的營養,具有建造修補組織的功能,1克蛋白質可提供4大卡。如果不足會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足、免疫力下降。可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奶、大豆等等。鋅:幫助生長、性器官的發育,可從牛肉、豆類、乳製品、葵花油等獲取。硒:具有抗氧化的攻效,是必須微量礦物質,與維生素E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活化免疫系統,預防疾病感染。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堅果,一天需要的量也不用太多,因此現代人很少缺乏。鎂:具有三大優點,第一對牙齒、骨骼、肌肉收縮、神經調節良好,第二可參與蛋白質合成,製造DNA所需的物質,第三可參與血糖反應。如果缺乏的話會導致食慾不振,精神不佳。食物中可多攝取堅果、五穀、紅豆、綠豆。鐵:幫助組成血紅素,可吃牛肉、葡萄乾、紅棗等等。脂肪:每一公克脂肪可以產生九大卡熱量,是人體儲存能量最主要的方式。脂肪也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吸收,缺乏可能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用油原則方面,如果是三歲以前的小孩,每次使用1~2茶匙。還有可適量攝取必須脂肪酸,像是魚油(DHA),含有豐富的OMEGA3,促進寶寶腦部發育,改善過動、精神不集中的狀況。延伸閱讀「增強寶寶抵抗力的6大飲食原則」: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1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