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我國腎臟透析病患 發生率及盛行率世界最高

我國腎臟透析病患 發生率及盛行率世界最高#三高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臺灣腎臟醫學會於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下午2時~5時假臺北市信義區香堤大道舉辦2011世界腎臟病日「愛腎護腎 腎利人生」園遊會。今年活動主題為「齊保腎 同護心」,衛生局希望市民能夠從活動中建立正確腎臟病防治觀念,預防三高三檢不漏,以及控制血壓、血糖可以預防腎臟病,建立七大法寶以做好自身腎臟保健。活動現場有腎臟保健、闖關拿獎品、有獎問答及摸彩活動,歡迎大家共襄盛舉。在台灣,腎炎、腎症候群及腎性病變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國人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是11.3%,推估全國約有2百多萬名患者。近年來慢性腎衰竭病患在醫療照護上,因透析治療水準與照護品質的進步,降低透析死亡率,延長病患存活率,卻使得近年來台灣地區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人數逐年提高,致醫療支出大幅增加。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透析病患登錄資料庫顯示,至民國97年12月31日止台灣地區共有53,242名末期腎衰竭病患(ESRD)正接受長期透析治療,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2,311人。97年全年新進入長期透析患者有8,838人,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384人。每年新增透析病患成長率約為6%,導致臺灣透析病患將突破6萬人,消耗健保預算3百多億。依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 2009年報,我國之2007年透析病患發生率及盛行率上升仍為世界第一。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者(簡稱三高)罹患腎臟病之發生率及危險性均顯著增加,分別為非三高患者的1.66倍、2.35倍及1.58倍,顯示高血壓、糖尿病人,若血壓、血糖沒有控制好,容易引起腎臟病。因此,中老年人除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病情之外,應避免不當藥物對腎臟的傷害,共同迎接腎利人生。國民健康局提出「護腎33-預防3高、3檢不漏」口號,呼籲三高族群應定期進行3項檢查-驗血、驗尿、量血壓,作好慢性疾病保健,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或疾病病情的惡化;及用藥的「五不原則」口號:不聽別人推薦的藥。不信神奇療效的藥。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上所販賣的藥。不吃別人贈送的藥。不推薦藥給別人。提醒大家安全用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提升民眾對腎臟病之認知以及有效預防腎臟病之發生,在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皆有辦理社區尿液篩檢篩檢及腎臟病相關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相關活動詳情請至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804洽詢或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延伸閱讀「七大法寶」: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24

超級食材入菜 營養師讓年菜一餐只有750大卡

超級食材入菜 營養師讓年菜一餐只有750大卡#三高

年節將近,又到了全家人圍爐的時刻,豐盛的年菜總少不了油膩的大魚大肉,讓人不得不擔心過年幾天吃下來,不但血糖、血壓及血脂肪失去控制,體重快速攀升,加上攝取過多熱量造成體脂肪囤積,導致代謝症候群的發生,宜蘭縣衛生局與羅東博愛醫院關心代謝症候群患者,提醒「三高」危險群及體重過重的民眾過年過節時特別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另教導民眾年菜如何建康煮,別讓代謝症候群找上您!現代人壓力過大、生活型態不正常,例如:吃的多、動的少,導致熱量過剩、腹部脂肪增加,腰圍變粗,進而使身體中胰島素產生阻抗,造成血糖偏高、血壓上升、血脂不正常(尤其是三酸甘油酯(TG)偏高、好的膽固醇(HDL-C)偏低)等變化,因而產生代謝症候群。加上由於社會型態之轉變,國人生活型態多屬於靜態方式,看電視與使用電腦時間過長,長時間處於坐姿等靜態的方式,缺乏運動致使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提高。宜蘭縣衛生局關心代謝症候群患者,羅東博愛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曉蓮醫師更提醒「三高」危險群及體重過重的民眾,特別在過年過節時應注意營養均衡飲食,最好能每天做到三件事:control body weight-體重控制、 healthy diet-健康飲食、regular exercise-規律運動,讓民眾能吃的開心又健康,避免代謝症候群找上門。為此,營養師也運用現在正夯的十大超級食材入菜,指導一般民眾年菜如何健康煮,也讓原本過年期間吃傳統的年菜一餐吃下來一人份至少攝取1,200~1,500大卡的熱量,依營養師的建議將養生素材及新鮮的蔬果入菜,讓今年的年菜更添繽紛的色彩及豐富的纖維質,少了油膩、多了新意,更讓過年期間的熱量攝取足足少了一半,平均一餐吃下來不會超過750大卡,輕輕鬆鬆將「代謝症候群」OUT。延伸閱讀「十大超級食材入菜食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841

如何協助爸爸遠離「西洋梨體型」

如何協助爸爸遠離「西洋梨體型」#三高

你聽過老奶奶生氣時可能脫口說出「膨肚短命」這句話嗎?這對於腹部帶個游泳圈的中年男子確是個很真誠的「警告」呢!在台灣,平均每13分58秒就有一個人因代謝症候群衍生之慢性病而死亡。依據統計,腰圍過粗的人約有50%的機率會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衍生的慢性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 、腎臟病、心臟病、癌症、慢性肝病與肝硬化等重大疾病,而又以少動外食族、老人、更年期後婦女為代謝症候群四大高危險群。根據臨床與公衛學者專家指出,同樣肥胖10公斤的中年男子,腰圍變粗的「蘋果體型」,比臀部及大腿肥胖的「西洋梨體型」更容易導致血脂及血糖代謝異常,造成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症狀的代謝症候群。 換句話說,若能控制或改善腹部脂肪,就能減少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會!工作忙碌的現代爸爸們,很多人的生活型態多是少動外食族,每天工作的時間遠超過運動的時間,甚至是缺乏運動。例如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爸爸、開公車或計程車的運將爸爸等,若再加上經常加班或應酬的外食生活,導致一個個邁向四十歲的中年爸爸們,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中廣身材「膨肚短命」的危機!而這幾年不斷倡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更提出了「實踐3D健康生活,遠離代謝症候群」的觀念與作法,期待一家之主的爸爸能為自己和家人著想,跟著一起選擇健康的飲食、維持規律的運動、並且定期量腰圍、血脂、血糖與血壓,讓「腰」健康、「三高」正常,給老婆和小孩一個健康好爸爸。本文摘自:減腰圍、降3高 代謝力健康全書,由原水出版社發行。延伸閱讀「量腰圍的方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84

台灣「奧少年」38歲年紀 63歲體力!

台灣「奧少年」38歲年紀 63歲體力!#三高

許多青壯年人平時感覺身體無恙,就誤認自己健康狀況良好,但其實,不佳的生活習慣早已為他們埋下疾病的危險因子,成為健康未爆彈!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98年7月至99年6月男性受檢者的運動心電圖METs數值發現,49歲以下的青壯年男性,平均年齡不到40歲,體能年齡卻高達63歲;且其中METs表現較差、有著奧少年體能的人數比例,竟然高達5成。聯安呼籲青壯年別自恃年輕,而輕忽心血管疾病的問題,若METs數繼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死亡率將會上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臟科主任蔡忠文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文獻指出,運動心電圖的METs在未來五至十年將是評估心血管問題的重要檢項,聯安率先採用美國史丹佛大學F.Froelicher教授的評分系統,將運動心電圖的METs數值運用於預防醫學的評估,該數值可精確預估三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與總體死亡率。蔡忠文醫師說明,根據近1年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測的599位男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49歲以下的青壯年,雖然年紀輕輕,平均年齡只有38.5歲,但體能年齡卻高達63.8歲,整整超出25.3歲,且這群青壯年的METs數值建議標準值應達到9,但是METs9以下的不合格率卻高達51%,顯示台灣青壯年每2人之中就有1人是「奧少年」,雖然正值年輕力壯的年紀,體力卻大幅下滑,整體狀況不如高齡者。數據分析也顯示,METs數愈差,三酸甘油脂、飯前血糖、腰圍、血壓、高密度膽固醇等與「代謝症候群」相關數值的平均值也較高。METs數較差的奧少年,不僅平均數值差,且「三酸甘油脂、飯前血糖、腰圍」等三項指數皆超過警戒線,三酸甘油脂的平均數值高達158.5mg/dl、飯前血糖平均數達104.7mg/dl、平均腰圍也達93.1公分。此外,這群奧少年在代謝症候群五項指數的異常人數比例上,亦呈現較高的情況。若受檢者的METs數表現不佳也不須擔心,因為心血管疾病的養成期達20~30年,既然METs是協助評估健康狀況之先行指標,意味著只要受檢者即刻改善生活習慣,METs表現就可逆轉,便可達到預防疾病之目的。要改善自己的METs數值表現,蔡忠文醫師建議應從完整的心血管檢查與生活習慣改善著手。若屬平時生活作息、飲食不正常者,要瞭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狀況,蔡忠文醫師建議可作基礎版的心血管健檢,除了腰圍、體重、血壓、心血管病變危險因子血液檢查等三高指數檢查外,再加上心電圖、動脈硬化儀、運動心電圖等,才是完整的心血管檢查。若有心臟病家族史或是疑似胸悶痛等症狀出現時,建議進行進階版心血管檢查,包括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運動心電圖、24小時連續心電圖、64切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腦神經血管磁振造影MRI、心血管鈣化分析等,打造心血管疾病預防的完整防護網。除了完備的心血管檢查外,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植物油、低GI食物、蔬果、深海魚及白肉,另外還得戒除抽煙、空腹喝酒、睡前三小時進食等壞習慣。運動習慣方面,建議每日運動至少半小時,若無規律運動者,建議初始以緩和運動為主,例如每日走一萬步,而若有心血管疾病之民眾,建議可至專業健檢機構評量個人心肺負荷量,再由專業醫師建議選擇適當之運動,以避免錯誤的運動方式,導致健身不成反引發心血管疾病發作。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54

「瘦腰」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

「瘦腰」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三高

98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臺北市十二行政區辦理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篩檢,血壓篩檢11萬430人,血糖篩檢11萬125人,血膽固醇篩檢10萬9,832人,經確診為高血壓4,617人,糖尿病515人,高血脂2,061人。現今「型男靚妹」上班族為符合「三高」(職位高、薪水高、社會地位高)的社會期待,卻忽略了身體「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的嚴重性。因此,在這辛苦工作的背後,是否犧牲了個人的健康,過去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儼然形成「健康」的無形殺手。根據行政案衛生署委託中研院進行1993-1996年及2005-2008年18歲以上國人營養健康調查資料研究發現,12年來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男性從13%升到25%,女性則從26%跳到31%,代謝症候群儼然形成健康的無形殺手。代謝症候群並非一種疾病,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年公告「臺灣成人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只要5項危險因子中(腹部肥胖、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三酸甘油酯上升、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最重要的是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與死亡率,是一種「病前」的症候群,應及早介入,以預防疾病發生。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6年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發現,20歲以上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高血壓及糖尿病人,若血壓、血糖沒有控制好,亦容易引起腎臟病。因此,中老年人除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病情之外,應避免不當藥物對腎臟的傷害。而預防代謝症候群,首要在於避免腹部肥胖及體重過重。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布,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35.4吋)、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31.5吋)就算過胖,腰圍過大之腹部肥胖,則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腎臟病的高危險群因子。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定期量腰圍、天天做「瘦腰」運動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不二法門。瑞典研究發現:每天多坐1小時看電視,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風險就增加26%,要運動30分鐘才能抵銷久坐1小時增加的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每坐50分鐘就必須起身休息活動10分鐘,伸展筋骨。為了呼籲民眾重視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性,同時建立正確的代謝症候群疾病防治觀念,希望「型男靚妹」上班族記住四大口訣:「天天量血壓,健康一路發」。「腰圍上限八九十,遠離代謝症候群」。「健康活力,血糖126不要來」。「控制血糖血壓、腎利人生」,為自身的健康把關。延伸閱讀「臺灣成人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

代謝症候群邀您「標創意拿獎金」

代謝症候群邀您「標創意拿獎金」#三高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承辦國健局計畫 代謝症候群宣導網站正式上線》  為提升國人對於代謝症候群的認知,使民眾重視代謝症候群之預防與治療,由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承辦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年度代謝症候群宣導計畫,宣導網站於八月十號正式上線,網站中提供代謝症候群疾病介紹、防治與民眾常見問題之詳細說明。為提高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疾病之認知,基金會與國健局特舉辦代謝症候群網路標語競賽活動,並提供八個獎項,共計五萬元獎金,供民眾上網『標創意 拿獎金』。得獎作品將做為國健局日後宣導代謝症候群相關活動使用。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9月10日止【活動內容】活動期間,民眾可依活動規範,至代謝症候群宣導網站寫下最有創意的標語,並留下個人資料,即可參加活動。【活動獎項】《金賞獎》  乙名 獎金三萬元《銀賞獎》  乙名 獎金一萬元《銅賞獎》  乙名 獎金五千元《優    等》  五名 獎金一千元代謝症候群宣導網站:http://www.1000-love-ms.org.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