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你真的需要喝滴雞精嗎?這5種人不宜

你真的需要喝滴雞精嗎?這5種人不宜#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滴雞精營養好吸收,適合產婦補充體力!」、「滴雞精適合胃口不好的老年人,至少可以攝取到更多的蛋白質!」、「滴雞精是整隻雞的精華,術後復原不可或缺!」。近年來滴雞精熱度不減,甚至將滴雞精與恢復體力畫上等號,許多廠商也開始製作滴雞精,但滴精雞真的有比較營養嗎? 李佳蕙營養師表示,以下表格為不同廠商的雞精與滴雞精比較:想攝取蛋白質 要連同雞肉一起吃比較好!放大表格裡的蛋白質含量,雞精的蛋白質含量竟然比滴雞精還高!看來價格與蛋白質含量不成正比!將表格的蛋白質含量與雞肉比較,30公克雞肉(約2指肉大小)蛋白質含量約6.9公克,所以你喝一瓶雞精或一包滴雞精的蛋白質含量比一小塊雞肉還少!若認為滴雞精價格偏高,而決定自行熬煮雞湯,認為全雞精華就在一碗,甚至覺得雞肉營養都跑到湯裡,喝一碗滴雞精等於吃一隻雞!但其實,燉煮後的雞湯,蛋白質主要在雞肉中,只有少量的胺基酸(組成蛋白質的小分子)在湯中,如果真的想要攝取到蛋白質,還是連同雞肉一起吃比較好!勿使用雞精、滴雞精取代正餐的蛋白質產婦、老年人、術後病人想要快速復原,需要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並不能以一瓶雞精或一包滴雞精取代正餐攝取足夠蛋白質。如果真的很想喝,建議可以放在點心時間服用,別取代正餐。尤其是老年人、術後病人,胃口已經很差,還喝一堆湯湯水水,反而影響正餐攝取,建議直接攝取雞肉較好!以下族群不適合服用雞精、滴雞精:1.楓糖尿症:因染色體異常,無法代謝支鏈胺基酸,需要控制蛋白質與胺基酸的攝取,而雞精、滴雞精含胺基酸,攝取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2.腎臟疾病:腎臟疾病需要限制蛋白質、鉀攝取,避免加重腎臟負擔,而雞精、滴雞精含有較高的鉀,不適合飲用。3.高血壓:高血壓需要控制鈉含量,不建議額外飲用含鈉的雞精、滴雞精,對身體是多餘的負擔,不好控制血壓。4.痛風:雞精、滴雞精跟雞湯一樣是屬於中普林含量,要徹底避免攝取過多普林,則不建議飲用。5.幼兒:幼兒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如果攝取過量蛋白質、胺基酸,可能會造成腎臟負擔,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要飲用。李佳蕙營養師表示,雞精和滴雞精只是雞肉「一部分營養」,經濟許可的人想要喝也沒問題,只是一天1-2份就好,攝取過多也會增加鈉含量攝取!補過頭反而不好,過猶不及!(文章授權提供/李佳蕙營養師)

神經病變釀癱瘓 換血七次助重生

神經病變釀癱瘓 換血七次助重生#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沒有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69歲廖姓男患者,去年11月中旬突然有咳嗽與感冒症狀,逐漸出現腳沒有力氣的狀況,導致行走出現問題,到鄰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疑似為中風症狀,開立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且越來越嚴重。月底開始進食會有嗆到情況,手腳沒有力氣,竟然連呼吸都困難而需要插管,去年12月初轉院至童綜合醫院並收住院至加護病房。肢體無法動彈如癱瘓 竟罹罕見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經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看診並檢查後,發現個案雖然手腳與身體無法動彈,形同癱瘓一般,但意識清楚可與醫師合作,經詳細問診及臨床神經學檢查,楊自強主任就研判應是罹患罕見的「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因此即刻安排做腰椎穿刺檢查,以及四肢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確定沒有腦梗塞現象,結果符合一開始所研判的罕見疾病,因此立即進行血漿置換術(換血)來治療。由腎臟內科簡孝文醫師進行換血治療,一次使用4袋(一袋約120cc)左右血漿將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換出,進行到第四次換血治療時,患者手腳已經可以輕微活動,總共換血七次總計26袋約3,100cc左右的血漿後,患者手腳與身體可以自由活動,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進行每日的復健治療,住院共約一個月後已出院返家休養。因病毒或細菌感染 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一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而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非常快速,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換了七次血 終痊癒腎臟內科簡孝文醫師指出,換血治療即為血漿置換治療方式,將攻擊神經髓鞘而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一個月後才轉至童醫院治療,為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換血了七次,沒想到個案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楊自強主任指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目前罹病原因仍不清楚,但大都在發病前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腸胃炎,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原本要抵抗病毒的抗體反而攻擊自己身體的周邊神經。楊自強主任呼籲,若感冒後逐漸出現四肢無力感,一定要即早就醫,找出真正罹病原因而即早治療,以免造成遺憾。

健檢揪代謝症候群 避免三高纏上身

健檢揪代謝症候群 避免三高纏上身#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依據臺北市104-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臺北市參加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比女性為58.8%,男性為41.2%,女性參加率高於男性約1.4倍,資料亦發現40歲以上受檢者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男性整體代謝症候群高於女性,而代謝症候群為慢性疾病的重要共同危險因子,呼籲40歲以上市民已符合成人健檢篩檢資格,可定期使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即日起至109年2月29日止,凡設籍臺北市40歲至64歲民眾,可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醫療院所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中壯年逾3成易有代謝症候群依據臺北市104-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40歲以上健檢民眾腹部肥胖率約40%;血壓偏高約60%,血糖偏高約40%,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30%,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20%,經由上述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計算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其中整體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於女性,女性代謝症候群隨著年齡而上升。代謝症候群患者 增加三高機率社團法人台灣慢性病全人醫療學會理事暨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楊昆澈主治醫師表示,民眾常因「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而未定期做成人健康檢查,加上現今職業類型偏向長時間的坐式生活型態,工作壓力、欠缺運動以及飲食的精緻化影響導致。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約有6成以上民眾超過半年沒量過或從未量過腰圍,因此,必須強化市民代謝症候群防治相關識能,量腰圍是最簡易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方法。實行健康生活5絕招:1.聰明選、健康吃2.站起來、動303.不吸菸、少喝酒4.壓力去、活力來5.做檢查、早發現定期參加成人健檢 勿忽視自己的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建議年滿40至64歲市民可運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之3年一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內容包括了健康行為調查、身體檢查、抽血檢查、驗尿、健康諮詢等,可有效對國人常見六項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同時提供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等多項健康諮詢,另外民國55年以後(含55年)出生且滿45歲民眾及40至60歲原住民,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方案可加碼接受終身1次的B、C肝炎篩檢,未受檢過之臺北市市民一定要多加利用,不要忽略自身的健康權益。40歲以上市民 作伙做檢查送好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民眾重視自身健康,即日起至109年2月29日(六)止,凡設籍臺北市40歲至64歲民眾,於活動期間內,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醫療院所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即可獲得好禮1份(每人限領1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歡迎大家攜手揪厝邊,做伙來去做健檢。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孩子再辛苦都值得,因為命孕相依!」孕媽咪在懷孕的日子裡,會隨著月份愈來愈大引起背痛、頻尿、便秘、水腫等不適,總讓孕媽咪吃盡苦頭!這些辛苦媽咪都能忍,但萬一懷孕過程面臨了嚴重的併發症時,難道媽媽與寶寶只能任由命「孕」擺佈嗎?子癲前症影響媽媽和胎兒 及早篩檢避風險禾馨醫療營運長暨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醫師表示,在眾多婦產科併發症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病癥,可一旦併發將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孕婦則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此外,又當併發時孕期小於34週,則屬於早發型子癲前症,將會有胎死腹中的風險。面對子癲前症媽媽和寶寶並非都束手無策,只要每一位孕媽咪能及早篩檢就能把握治療良機,脫離險境。子癲前症血壓飆200 胎兒恐併發症林思宏醫師說明,導致子癲前症併發的根本原因是胎盤功能的不良,雖然剛開始寶寶仍然可以按照正常的生長速度成長,但若懷孕後期高阻抗的血管已不足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通常當血壓超過140mmHg已可確診罹患子癲前症,若血壓飆升超過200mmHg的孕婦,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在懷孕過程中併發癲癇症狀,更會因此連帶胎兒也身陷併發症風險。早篩揪高風險族群 20週再評估保命「孕」因此,林思宏醫師提醒,若由早期篩檢評估為高風險併發族群後,除了透過懷孕週期的治療盡量延遲早產發生的時間,更應切記在懷孕20週之後必須再次接受「中晚期子癲前症」的篩檢,以評估未來一個月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當篩檢結果顯示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sFLT-1) /胎盤生長因子(PIGF))的比值超過38,即說明了胎盤功能的不良已大幅提升了子癲前症的併發機會將高達八至九成;此時,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為孕媽咪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藉此減少甚至完全排除80 - 85%的早發型、嚴重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會。林思宏醫師根據臨床經驗呼籲孕媽咪,最佳的子癲前症篩檢時機是第一孕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PLGF),以及懷孕相關蛋白質生化值(PAPP-A),並配合病史了解、血壓測量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讓篩檢率可高達95%以上,及早篩檢及早治療,才不會讓疾病發生時必須在媽媽和寶寶的命「孕」中做出痛心的割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高以翔心因性猝死 有心臟病恐不自知

高以翔心因性猝死 有心臟病恐不自知#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男星高以翔27日凌晨三點多,錄製大陸節目競賽時,正在跑步卻突然亳無預警的倒下昏迷,心跳一度停止,CPR 搶救15分鐘後恢復心跳並緊急送醫,送到醫院時瞳孔已經放大到邊緣,搶救3小時後仍無法挽回生命,因「心因性猝死」享年35歲。抽菸、三高、壓力、遺傳 皆為心因性猝死高危險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解釋,「心因性猝死」是指在沒有其他明顯原因下,因心臟血管系統問題,突然意識喪失並在一小時內非預期性的死亡。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煙、老化、男性、遺傳等。約八成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大部分是因為2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梗塞。根據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一篇關於男性心因性猝死的論文指出,抽菸長達十年以上,會增加心因性猝死症27%的風險。家族中有冠心症病史者,會增加62%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75%的風險。高血壓患者之收縮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會增加13%的風險。高達80%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所引起心因性猝死為國人10大死因第2位,衛福部今年發布十大死因統計指出,心臟疾病死亡人數較先前上升4.5%,且有年輕化趨勢。台北榮總內科心臟團隊表示,估計每年奪走全台約2.3萬~4.6萬條人命,且其中有多達2/3並非心臟病患者。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不高,約10-30%不等,而心因性猝死有高達80%是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所引起,男性常見病因是冠狀動脈疾病,而女性則較多因遺傳性的心肌病變和心律不整所引發。哪些症狀需注意?林中行醫師提醒民眾,高達二分之一的心臟病患,在第一次發生心因性休克時就猝死,而不幸的是其中有很多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了心臟疾病,因此建議民眾平常如有容易喘氣、半夜需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心臟問題,定期做身體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身體疾病對症下藥。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所以需做好平時預防。一般預防主要是針對前述的危險因子,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戒菸、增加活動量、攝取少量酒精、減肥、情緒上的壓力等。事發當下 即時CPR 搶救當有人發生心因性猝死時,旁觀者應該毫不遲疑地執行兩個動作,第一呼叫別人把體外心臟電擊器拿來,第二,開始執行心肺功能復甦術。若家族成員中有猝死或不明原因昏倒病史者,也應更積極定期檢查,因為那極有可能是前述心肌病變,原發性心律不整的病人,必要時需做24小時心電圖,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或是進一步超音波或核磁共振來確定診斷。當發生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延伸閱讀:正午過熱!心血管疾病者當心激烈運動造成猝死「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

高血壓且頸動脈流速較低 恐失智?

高血壓且頸動脈流速較低 恐失智?#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於107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其中認知功能衰退常是高齡社會中產生健康照護需求的主因之一。國衛院針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民眾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具有較高的血壓值及較慢的內頸動脈流速(internal carotid artery)與認知功能衰退之間有密切關係。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心血管醫學領域重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呼籲民眾應積極防治三高等慢性病,以免導致認知功能損害。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莊紹源副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及心臟內科鄭浩民醫師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頸動脈流速為民眾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測量數值,包含總頸動脈(common carotid artery)、內頸動脈、外頸動脈等。先前研究結果指出,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之可能風險較高。延續過去的研究成果,莊紹源副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針對1,684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社區民眾進行收案,除分析血壓與認知功能之相關性之外,同時分析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PSV, peak-systolic velocity)與末期舒張流速(EDV, end-diastolic velocity)這兩項重要指標數值,並採用簡易認知功能量表(MMS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研究結果:血壓愈高 認知功能愈差研究結果指出,收縮壓與認知功能表現呈現負相關,即血壓愈高者,認知功能表現愈差;另一方面,相較於內頸動脈PSV與EDV數值較高者(PSV> 68 cm/sec與EDV >32 cm/sec),PSV與EDV數值較低的受試者(PSV< 60 cm/sec與EDV< 27 cm/sec),其認知功能的表現較差。綜合以上的結果顯示,若出現較高的血壓值及較低的內頸動脈流速,則發生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風險將會提高。頸動脈流速過慢可能代表顱內的阻力較大,當中所代表的臨床意義,仍需針對頸動脈流速與大腦結構與損傷之間的關係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瞭解其中的作用機制。莊紹源博士提醒,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或能提供民眾預防缺血性中風與認知功能衰退的發生,及早進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防患於未然。

心梗為沉默心臟殺手 注意徵兆勿輕忽

心梗為沉默心臟殺手 注意徵兆勿輕忽#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高血壓病史的吳姓63歲男子,日前在家突然感到胸痛、感覺無法呼吸、冒冷汗,且不舒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家人連絡119求助送醫,緊急送至部立苗栗醫院急診室。苗醫急診醫療團隊立即啟動「急性冠心症」救治機制,迅速完成心導管治療,讓患者順利康復出院。專業的醫療團隊 提供全天候緊急醫療服務部立苗醫院長李明輝表示,一般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相當高,而掌握搶救黃金期,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關鍵。為加強提升鄉親生命安全的保障,苗醫導管室不僅擁有先進齊全的儀器設備,還有經驗豐富的心臟科專業醫師群,包含專任心臟內科醫師3位、心臟外科醫師1位,並於去年(107年)7月與台大新竹分院簽署合作案,可提供全天候24小時心導管緊急醫療服務,大大提高患者存活率,及增進患者恢復並健康出院的機會。搶救急性心肌梗塞 需掌握搶救黃金期蔡貴嶔主任進一步說明,按衛福部醫院緊急醫療能力重度級評鑑標準,心肌梗塞患者治療,從掛號到完成導線通過時間,小於90分鐘的案例,需達80%,而苗醫108年度心肌梗塞患者救治,百分之百小於90分鐘,平均為68分鐘,表現遠優於標準。蔡主任說,心肌梗塞是沈默的心臟殺手,民眾若出現有胸悶、胸痛、氣喘,有時還會合併冒冷汗、噁心等症狀,就要警覺可能是心肌梗塞發病前兆,應儘速聯絡119救護車送醫。最近天候漸涼,早晚溫差大,秋老虎發威,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蔡主任特別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病的民眾,日常要注意按時服藥且規律運動,並定期至心臟內科門診追蹤,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發作找上門來。

決明子菊花茶可平肝潛陽 緩解高血壓

決明子菊花茶可平肝潛陽 緩解高血壓#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童先生最近常熬夜加班,為了應酬又抽菸喝酒,硬撐下去的身體,終於在某天對他發出了警訊:當天早上開車時,覺得頭暈、肩膀痠痛,自行按壓肩膀卻仍無法緩解,視力也若有似無的模糊,才想起最近好像雙手也時常無端發麻,疑惑怎麼突然毛病一堆接連出現。隱形的殺手─高血壓前述的童先生所幸經朋友提醒後,趕緊到診所就醫,被醫師告知有高血壓的情形,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系列的症狀,是身體早早就在敲警鐘,居處無度、不知節制的生活,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已無法負擔了。後來他經友人介紹,輾轉到我門診,我主要以太衝穴位為他施治,目前也已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根據最新研究統計,高血壓目前盛行率是百分之二十三.二%,也就是說一千個人當中,約有二十三個人是高血壓,尤其四十五歲以上的中年人,則大概有一半;在年輕人身上,則可能需要注意是否甲狀腺出了問題。高血壓實在是國人不得不重視的一大隱患。頑固型的高血壓,與生活習慣、情緒、飲食密切相關,其次是身體其他的問題如腎臟疾病、呼吸中止症、某些特定藥物的使用;題外話,由此也可見與中醫的兩大概念─養生觀、五臟六腑理論不謀而合。中醫大部分的治療思維,都著重在防患未然,所以中醫師常常會苦口婆心,對每位病人進行生活及飲食的衛教指導,其意義即在於此。既然在不正確的方式下,將身體寵壞了,那我們該做的是,全面的把身體保養回來;此外,密切連結五臟六腑相生相剋的關係,以細膩的架構選方用藥,擇穴施針,是中醫強項。具有降壓效果的太衝穴在所有穴位當中,提到降血壓,最先會想到的是降壓效果出色的太衝穴。相較其他穴位,太衝因為氣血較勝,按壓的痠脹感非常明顯。善行數變是肝系疾病的特性,中醫以風來類比某些變化速度極快的疾病,像高血壓這等血壓變化,在短時間內可以用血壓計偵測到的,即將之歸類於肝風證,加上化火症狀出現,又可以說是肝陽上亢。太衝即是位於足厥陰肝經的原穴,「五臟六腑之有病,皆取其原也」,各大經絡的原穴,可以處理本經經之所過的各類疾病。其實除了降壓效果明顯之外,還是其他肝系問題的常用選穴。可用大拇指或食指,以不讓皮表受傷或瘀青的力道範圍內,做深沉、間歇性地按壓;或者使用直徑○.四至○.七公分、具球型尖端的按摩棒來按壓也可以。並且配合患者的呼吸,患者吸氣時,用力且緩慢的壓下;吐氣時,再緩慢的提起。按壓時間不限,以達到舒緩高血壓造成的相關症狀為目的,如前所述,時間與力量的拿捏,皆以不讓皮表受傷及瘀青為度。血壓高不妨來杯決明子菊花茶很多血壓高的患者,會向我反映針灸治療效果雖然不錯,但是沒辦法持續很久,此時,我都會建議病人在家裡多喝決明子菊花茶。這兩種中藥,都有平肝潛陽的效果。肝陽上亢的典型症狀,包含頭暈、頭痛、血壓高、面紅耳赤、易怒暴躁、便祕、耳鳴等等,這類病人嚴重的話,可能容易有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需要特別小心。決明子菊花茶【材料】決明子五錢、菊花三錢。【做法】以六○○毫升沸水悶泡,約5∼10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至味淡。(本文摘自/一穴解痛:針灸名家的獨門診治祕方/幸福文化 )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