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糖尿病患、有腎臟病家族史 當心尿毒症

糖尿病患、有腎臟病家族史 當心尿毒症#高血壓

台南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蔡明松主任表示,尿毒症已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如何防治慢性腎衰竭的發生已經成為公衛的重大議題。根據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報告,整體慢性腎衰竭的盛行率大約在11.9%,而其中較嚴重的3~5分期就有6.9%,這數據和我們鄰近的亞洲國家報告差不多:日本在12.9%,而韓國約13.7%,大陸有11.3%。這些數據若是在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者或有腎臟病家族史者,就變得更高了。這顯示如公衛可以有效益的從此高危險族群作介入,將可以使防治效果更明顯。郭綜合的醫療團隊發現,其實慢性腎臟病的症狀雖然分布廣泛,但是有一些部分是病患在照護過程中偶爾會向醫師抱怨的。也因此院方在2007年開始成立慢性腎臟照護團隊時,就開始著手評估病患的症狀程度,透過科學驗證的方法來印證,是否症狀嚴重者,越快會進入透析,也要看看是否可以在腎臟指數還不高的情況下就能看出端倪,早期提出洗腎的警告。院方在所有進入慢性腎臟照護病患,除抽血驗尿之外,並評估以下十項指標,分別是噁心嘔吐、頭暈、喘、泡沫尿程度、血壓控制不良、呼吸吐氣尿味、下肢水腫、失眠、心跳緩慢、多尿。每一症狀由專業腎臟病衛教師協助患者自我評分,評分等級採五分制,越嚴重者分數越高,最後將所有分數相加得到一個總分。經過五年後,將資料回溯分析,並有了重要發現,越低的腎臟殘存功能表現越嚴重的尿毒症狀,同時越高的尿毒症狀,將會有更高的風險會導致尿毒症。進一步分析在本院接受腎臟照護滿一年者發現,一年後越是無法減輕症狀者越容易發生尿毒症。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

酸性體質易生病 使代謝紊亂影響免疫系統#高血壓

許多自然療法的專家都認為,85% 的痛風、高血壓、癌症患者等,都是酸性體質所引起。所以只要讓身體恢復成弱鹼性,就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台中林新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剛民表示,酸性體質的人確實較容易生病。林剛民主任表示,酸性體質容易生病的原因,像痛風患者,血液中的尿酸高,當給予鹼性的鈣治療時,就可以快速降低尿酸值,有時候臨床上常聽到痛風者多補充蔬菜、水果等偏鹼性的食物,會慢慢地讓身體的血液呈現弱鹼性,就是酸鹼中和的應用,至於吃過多的肉類、海鮮等酸性食物,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出現混亂,影響免疫系統。林剛民主任表示,當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之後,所產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離子等離子比較多,就容易在體內形成酸性物質,使人體產生酸性反應。相反地,如果食物代謝後產生較多的鈉離子、鉀離子、鎂離子、鈣離子等,就容易在體內產生較多的鹼性物質,形成鹼性反應。總體來說,動物性脂肪、蛋白質等多屬於酸性食物,蔬菜、水果類多屬於鹼性食物,也就是說,如果常常吃大魚大肉就容易使身體呈現酸性體質。林剛民主任說,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目前還無法用醫學儀器來檢測,只能透過病患的飲食習慣,來得知病患體質可能偏酸性或是鹼性。總體來說,多吃蔬菜水果,就可以補充體內的鹼性物質。但是體內的酸鹼要平衡,所以也不能光吃蔬菜水果,而是要透過均衡的飲食,才可以提升人體免疫力,使身體常保健康。身體越「酸」代謝越慢身材越胖 如何「鹼」出好身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19番茄吃多會傷胃?營養師: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49腎結石患者不能喝豆漿? 適量喝沒問題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1

耳尖放血治療高血壓?  中醫師:急救方法不能濫用

耳尖放血治療高血壓?  中醫師:急救方法不能濫用#高血壓

大陸有一篇報導指出,耳尖放血可以有效治療高血壓,改善高血壓病患頭痛、暈眩、臉部發紅狀況,並且這樣的說法也已經在臨床實驗及大白鼠的實驗上得到了證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建榮中醫師表示,國內中醫上一般將放血用於急救上,平常不會隨便放血。黃建榮中醫師強調,在耳尖穴位上放血並不能治療高血壓,但是如果高血壓患者突然血壓升高,可以透過耳尖放血舒緩患者的血壓。其實國內中醫一般將放血用在急救上,像是高血壓病患血壓突然升高、患者需要緊急降腦壓、或是緩和中風症狀等的急救上,不會當成常態性的治療方法。在中醫上,除了可以在耳尖放血外,也可以在指尖放血,一樣可以獲得改善。至於有些高血壓的民眾會到中醫診所,利用針灸、刮痧的方式來改善高血壓。黃建榮中醫師表示,針灸及刮痧一般對降血壓的幫助不大,因為高血壓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父母遺傳的體質、肝火旺盛、肥胖問題、飲食問題等造成,並沒有辦法藉由針灸與刮痧來治療,而是必須使用中藥調理。黃建榮中醫師提到,天麻鉤藤散與龍膽瀉肝湯,都是中醫上常用來降血壓的中藥配方,利用藥方的特性能夠幫助身體降肝火、補肝腎、活血等功用,改善高血壓症狀。最後黃建榮中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要多節制鹽類的攝取,因為通常高血壓患者的肝、腎都不好,對鈉、鉀離子代謝功能也較差,如果攝取過量的鈉、鉀離子,會讓腎臟無法順利代謝,容易會引發慢性腎臟病。高血壓吃藥也降不下?原來天天吃炸醬麵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827對抗高血壓,讓中醫來教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390認識健康的隱形殺手『高血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709

高血壓、糖尿病患注意! 罹阿茲海默症機率恐超過5成

高血壓、糖尿病患注意! 罹阿茲海默症機率恐超過5成#高血壓

9月21日除了是地震週年,同時也是國際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日,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是常見的老年疾病,除了年紀大的人容易發病外,日本的研究表示,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也要當心,因為這兩個族群也是高危險群。林新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醫師指出,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代謝症候群的患者,都有可能誘發阿茲海默症,而且患病的機率超過5成。邱百誼醫師說明,阿茲海默症是因為人的大腦中,有老化斑、神經纖維結節等不正常蛋白質累積,破壞神經細胞的連結,損害大腦功能所引起的;而高血壓、糖尿病的病人,因為新陳代謝的關係,會更容易使腦部形成不正常蛋白質,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邱百誼醫師更指出,失智症中有一個分類就是血管性失智症,顧名思義就是因為血管問題造成的失智症,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血管疾病,所以這些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當然就非常高。台北榮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表示,在臨床上,大概有3至5成的患者在罹患阿茲海默症前,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史;如果已經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病人,沒有將高血壓、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好,會使腦部退化得更加嚴重。這也表示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患者,未來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是比一般人高的。●「胰島素」可治失智症? 仍待臨床研究證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84●「鹽」吃太多有新危害 老人恐加速「失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980●「三高」菸槍胖子小心 恐30歲就失智或中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39

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

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高血壓

一位中年上班族患有高血壓,明明上班已經很累了,晚上卻睡不著,就算睡了也睡得淺,一個晚上要起床好幾次,醫生認為這是因為高血壓引起睡眠障礙。美國心臟協會日前即發表了一篇研究,認為高血壓的成因是從年輕時即沒有足夠的睡眠,讓血壓逐步上升,引發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吃藥也降不下?原來天天吃炸醬麵

高血壓吃藥也降不下?原來天天吃炸醬麵#高血壓

常有高血壓的患者向醫師抱怨,明明就有按時服用降血壓藥,但為什麼血壓還是高居不下?其實高血壓的控制除了倚靠藥物之外,日常的飲食也要注意,才能避免病從口入!在大陸就有一個顯著的例子,根據搜狐網報導,一名中年男性向醫師反映都已經吃了3種降壓藥了,但高血壓的情形還是沒有明顯的改善。後來醫師追蹤才發現,這名患者愛吃炸醬麵,吃大滷麵時又把小菜醬油湯汁倒到麵裡才絕得夠味,長期下來高鹽分、高油脂造成血壓降不下來。

高血壓服藥竟沒用?原來還有「慢性腎炎」作怪

高血壓服藥竟沒用?原來還有「慢性腎炎」作怪#高血壓

現代人飲食口味愈來愈重,也因此導致肥胖,又因為肥胖而造成年紀輕輕就可能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不過有人吃了降血壓藥卻沒有用,除了可能是吃得太鹹(有一例是天天吃炸醬麵,導致血壓高居不下),那可能就是罹患了慢性腎炎的問題了,要儘早就醫,否則高血壓不是病患最重的病,最後恐怕會造成腎衰竭。

淺談酒「癮」之營養補充

淺談酒「癮」之營養補充#高血壓

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營養師 林鑾珍所謂「成癮」(addiction)在Churchill氏所編的醫學辭典裏,被定義為︰「對於藥物(物質)的強迫需求」;而酒飲個案也就是對於酒精類飲品攝取過量進而到無法克制的地步,一般人對於飲酒過多的認知多半只停留在過量飲用會傷肝,往往忽略掉後續引發之併發症卻宛如洪水般不易抵禦。首先,在行政院衛生署公佈六大類食物當中我們查不到「酒」這樣食物,也就是說「酒」它根本不是一項食物,不是食物就不應該往嘴巴裡面送!不是嗎?除此之外,酒對身體還有更嚴重的傷害,因為「酒」具有熱量,每C.C.酒精可產生7Kcal的熱量,僅次於我們熟知食物中熱量最高的「油脂類」產生9Kcal/每克熱量,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酒癮個案有體重過重、高血脂、高血壓…等併發症,這正是因為飲用過多酒,所攝取的熱量超過身體代謝熱量之限度(一般正常成人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平均為1200~1600kcal/day):「飲用酒」主要成分為「ethyl alcohol」,其分子極微小,不需要像其他食物(例如:澱粉、蛋白質、脂肪)需經過分解和代謝程序,「乙醇」於腸胃道可以快速吸收,也可以輕易通過血腦屏障(BBB;blood-brain barrier)。因此相形之下,酒癮個案的其他食物營養吸收效果就較一般人差,因為酒精在食道、血液及胃等不同方式進行吸收,最終在小腸作有效且大量吸收;而食物(尤其含有脂肪)可稀釋酒精濃度並延緩酒精從胃進入小腸;由此可知,酒精的消化吸收絕對快過一般食物,當人體在足夠的熱量下,其他攝取過多的食物即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這也就是酒癮者為什麼多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以及體重過重等等因素。在以健康為前提之下,仍強烈建議不要飲酒;若為酒癮個案,在飲食方面該如何注意呢?首先建議,千萬不要空腹喝酒,因為酒精吸收速度快,一旦空腹喝酒則會嚴重影響其他食物攝取,進而影響酒精代謝,如此惡性循環將會快速的使肝臟功能發生問題;酒癮者多數不太會注意飲食攝取是否均衡,因為大量飲酒者的熱量有一半以上來自酒精,所以進而影響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人體必須營養素來源;所以建議在飲酒同時也不要忘記攝取適量主食(例如:麵包、米飯…)、適量高生物價蛋白質食物(例如:魚肉、雞肉,盡量不要吃豆類製品)以及適量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即為協助體內營養素吸收及熱量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在加上酒飲者血液中三酸甘油酯偏高,更需要這類營養素協助代謝過多的熱量及脂肪。酗酒真的百害無一利,行政院衛生署一再大聲疾呼,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及家人的幸福,請勿過量飲酒,且必須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一旦擺脫酒精約束,你就會體會那種不受束縛的輕鬆感;一樣要成癮,為什麼不要選擇讓身體健康的方式,將一切良好習慣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就讓我們一起「健康成癮」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