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調味料「鈉」離子高 易對腎臟負荷過重

調味料「鈉」離子高 易對腎臟負荷過重#高血壓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7年9月及10月份分別至轄內各大超商、各大賣場、學校鄰近雜貨店進行市售包裝「休閒食品」及「調味料」營養成分及含量的稽查,分別檢查「休閒食品」食品共計457種品項。共查獲「調味料」食品有2項產品(純白胡椒粉、胡椒鹽粉)未標示「營養標示」,與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不符,已依行政程序調查中,而「休閒食品」標示查核均符合規定。市面上銷售的「休閒食品」琳瑯滿目,酥脆口感的點心、人造奶油的麵包或使用氫化植物油炸過的鹹酥雞雖然好吃,這些產品的「反式脂肪」含量高,反式脂肪在人體體內不易分解,容易堆積在血管壁,增加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所以應盡量減少食用,尤其是高血脂者、心臟病患、心血管疾病病患、糖尿病患、新陳代謝症候群者、肥胖者、幼童、孕婦、哺乳產婦,盡量限制攝取反式脂肪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一,所以成人每天反式脂肪攝取量應不超出2.2公克。「調味料」,也稱佐料,是被用來少量加入食物中用來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所添加的味道可分為酸、甜、苦、辣、鹹、鮮及添加香氣等以提升食物的美味與香味,常見的調味料有食鹽、白糖、味精、白醋、番茄醬、蠔油、XO醬、沙茶醬、芝麻醬、料酒、酒釀、紅麴、味醂、釀造醋…等,是家庭主婦的好幫手。但這些調味料皆含有鈉,每日成人攝取量(包括食鹽、醬油、味精等調味品、醃漬物及加工食品中的含鈉量),以不超過2400毫克為原則。罹有高血壓、腎臟病民眾除避免食用醃漬食品外,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等,鈉離子含量較高,應小心食用。如何吃得均衡、營養又方便,衛生局建議除了認清標示外,大家一起來認識「營養標示」,標示項目包括有熱量、蛋白質、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鈉、其他出現於營養宣稱中的營養素含量(例如:宣稱「高鈣」即需標示鈣質含量)及廠商自願標示之其他營養素含量,只要在選購包裝食品時多花點時間,認清「營養標示」,瞭解食品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作為選購的參考,以減少營養素不均衡及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1999熱線,以撥打市話費率計算,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10將有專人為您服務、民眾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預防心血管疾病 用食物護心、以運動強心

預防心血管疾病 用食物護心、以運動強心#高血壓

依據臺北市96年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為僅次於惡性腫瘤死亡率之主要死因,也是45-64歲中年人主要死因第2位。許多研究證實,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年齡、家族史有密切關聯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如高膽固醇或高三酸甘油酯),以及有吸菸習慣、肥胖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97年積極推動內湖區「珍愛我心~心血管支持團體」,招收社區40-65歲具有心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成人,分別於3月及7月開辦2梯次各連續10週的團體互動課程,聘請前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分院邱淑娟營養師擔任領導人,並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運動保健系彭雪英老師合作,精心設計一系列健康飲食及運動的健康促進課程,採用團體分組互動及專業課程並行方式,教導學員建立預防心血管疾病之相關知能,促使學員從自身健康管理開始做起。團體課程學習內容包括認識「四低一高」飲食原則及實作、健康的外食選擇、居家運動指導及以計步器紀錄每日運動量、紀錄飲食運動日誌等技巧,並幫助學員自我評估。在10週課程結束後評估成效,其中以減輕體重成果最為顯著,有4成以上學員體重皆減輕5%以上,其中減重最多達10.2公斤、體脂肪也降低6.7%以上。學員對於支持團體的進行反應熱烈,回饋如下:『能注意飲食種類和份量、安排作運動變成每日的功課,使精神變好。』、『知道怎麼吃、量要多少,因為體重有減,心情跟著輕鬆很多。』、『了解自己發胖的原因,是錯誤用油,原來以前自以為吃的清淡,還是超出標準。』、『團體活動改變無聊生活,減少看電視時間,健康也覺得改善少許。』、『以前看電視時都坐著,現在會利用看電視時間做些運動。』、『更了解飲食的方法,也因團體的力量更加強運動的實踐..』、『戒掉宵夜、養成走路、作健康操的習慣,體力有進步。』近日天氣冷、氣溫下降,這時節請民眾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98年度將持續推動「珍愛我心」保健課程,希望民眾更珍愛自己且藉由『新(心)的體驗』,妥善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體重及戒菸,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標準體重、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就能夠顯著的減少並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風年輕化 十八歲女生罹患腦中風

中風年輕化 十八歲女生罹患腦中風#高血壓

日前有一位十八歲女生因頭痛、呼吸喘、嘔吐等酮酸中毒現象急診就醫。之後,住進加護病房,待神智較清醒時,發現其左手無力、左腳完全無法動,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為梗塞性腦中風。幸運的是,病人經復健治療後已可行動自如。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呂菁醫師指出,該年輕女患者患有甲狀腺亢進及第一型糖尿病多年,平日注射胰島素,並無肥胖、高血壓、高血脂,但血糖控制情況並不穩定,也無規則運動。呂醫師表示,近年來,國內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根據最新資料,類似上述案例這種年輕型腦中風,也就是四十五歲以下的中風者,約佔腦中風病例的5~10%;尤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有抽菸習慣和具家族病史的人都是高危險群,大概佔了年輕型中風發生原因的一半以上。尤由於中風已不再局限於老年人,呂菁醫師呼籲年輕人也要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平時做好飲食控制、生活作息保持正常,適度運動。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除了要控制血糖外,更要多加運動、控制血壓、血脂、同時不抽煙,才能避免中風悄悄來襲。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完整治療保健康#高血壓

臨床上會碰到一些很難控制良好的高血壓病人,無論如何用藥衛教,都很難使血壓達到正常。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心臟內科鄭鴻璋醫師表示,頑固型高血壓的定義為:血壓一直超過140/90mmHg以上,或有糖尿病或腎臟病的病人,血壓一直超過130/80mmHg以上,即使固定用了至少3種以上的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一年以上,血壓仍無法下降者。這類病人約佔10-15﹪。造成頑固型高血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八種:1. 無法遵循及嚴守持續性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或病人對治療的順服性不佳。如病人自動調藥、減藥或是沒有症狀,就自動停藥。2. 藥的劑量不夠或組合不對。3. 血壓藥物用於不方便或易混淆。4. 藥物的副作用,讓病人心生恐懼而停藥。5. 花費太高,省著吃。6. 醫囑不了解或醫囑不方便以致無法實行。7. 病人對衛教內容不了解,或產生誤解。8. 本身有老人失智症或記憶力衰退的病人。另外有些病人服用其他藥物,而影響血壓,包括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擬交感神精興奮劑(如鼻噴劑、食慾抑制劑、咖啡因)口服避孕藥、類固醇、抗排斥藥、紅血球生成素、抗憂鬱藥等,都會造成血壓升高,不易控制。還有一些相關的因素要去除,如抽煙、肥胖、喝酒、胰島素阻抗性、及氣喘、睡眠呼吸終止症候群、慢性疼痛、食物太鹹、水份攝取過量…等等。鄭鴻璋醫師指出,頑固型高血壓的治療方針有以下幾點:1. 服用4至5種降壓藥,其中一種是利尿劑。2. 降壓藥的劑量要足夠。3. 要用長效型降壓藥。4. 一天吃二次(早上及下午)。5. 可考慮同類型不同作用的降壓藥合併使用。6. 轉診心臟科專科醫師診治。7. 住院評估次發性高血壓的可能。鄭醫師提醒,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都屬於慢性疾病,早期均無明顯症狀。但長期控制不良,就會造成全身各器官的病變。必須擬定好完整的策略,除去影響治療成效的因素,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常保健康。

流感發威 懷孕、哺乳期用藥須知

流感發威 懷孕、哺乳期用藥須知#高血壓

『醫師,我重感冒,頭痛、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全身沒力,我怕傳染給小孩,很想趕快改善症狀,可是我現在又懷孕了〈可是我在餵母乳〉,可以吃藥嗎?』        今年的冬天氣溫比起往年降低許多,加上流行性感冒病毒發威,門診湧入許多不小心受寒的病患,全家皆『中獎』的更不在少數,當然孕婦和產婦也不能倖免。但是,究竟可不可以服藥呢?藥物是否會影響到胎兒或小嬰兒呢?想必這是很多婦女擔心的事。孕婦是懷孕婦女與胎兒之綜合體,這種特別的關係形成了特殊的體質,某些藥物或許對大人本身無害卻可能經過胎盤傳送到腹內胎兒造成嚴重之後遺症〈畸形或其他傷害〉,如懷孕初期之三個月,剛好是細胞分化與器官生成的階段,如受到不當藥物影響易生成畸形兒;而懷孕後期若是服用瀉藥、解熱鎮痛劑或血管收縮劑,可能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早產。生產後哺育母乳之婦女,藥物亦有可能自乳汁分泌而由嬰兒服下造成影響。光田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姚嘉昌醫師表示,懷孕期及哺乳期使用藥物一般有以下原則:1.避免於懷孕前三個月使用藥物。2.盡量使用單一或短效藥物。3.儘可能以表面塗抹藥劑取代口服藥劑。4.儘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劑量。5.只有在用藥好處大於危險時使用藥物。6.哺乳之母親可使用短效藥物,於每次服用藥物前哺乳,可將藥物影響之危險性降至最低。7.哺乳期之母親應隨時注意是否有藥物引起之不良反應,有任何懷疑時應立即停藥。■ 在懷孕與哺乳期間感冒了究竟該如何處理呢?首要以充分休息與補充水分,攝取含維他命多的蔬菜水果優先。藥物選擇的話,頭痛、喉嚨痛可使用常見之 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非類固醇水楊酸性抗發炎藥物(但懷孕最後三個月避免使用);咳嗽化痰可用Dextromethorphanher, Brown mixture、Bromhexine HCL、Acetylcysteine;流鼻水、鼻塞可用傳統藥物如Chlorpheniramine、Dimenhydrinate、Mequtazine、Cyproheptadine (避免授乳)、Diphenhydramine (避免授乳)、或新一代長效抗組織胺藥物如Cetirizine、Clarinase,而另一長效藥物Loratadine因為會有少量分泌至乳汁,在授乳時也避免使用。至於大家所關心的流行性感冒疫苗是否可以施打?姚嘉昌醫師指出,原則上流行性感冒疫苗是死菌疫苗,可以安全接種,所以如果預估在流感流行期間懷孕生產者,也可提前注射疫苗來防範感染流行性感冒。但孕婦及產後婦女在整個懷孕到哺乳過程中仍有許多機會需要服藥,因過度保守態度而不用藥,若遇病症嚴重時會對母體甚至胎兒造成不利,因此育齡婦女在就診時應告知醫師是否正準備懷孕、可能懷孕或已經懷孕、哺乳中,以供醫師開立處方之參考,在最少的傷害下作最好的治療。    懷孕時的用藥過與不及皆非理想,用得恰到好處為最佳。姚醫師強調,把握幾個原則有助於臨床上的判斷:「非必需的藥勿服用、同樣有效的藥應老藥優先於新藥、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孕婦避免服用成藥(未經適當諮詢不服用)。」經過仔細的評估利弊得失,如需用藥則以現有最安全有效的藥物為首選,以避免胎兒的危害。

落實無菸環境 提供菸害申訴、戒菸諮詢服務

落實無菸環境 提供菸害申訴、戒菸諮詢服務#高血壓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謝孟雄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落實無菸環境」與「大幅提高菸價」是促成癮君子戒菸、減少菸品消耗量及降低青少年吸菸率最有效的方式。而距離台灣菸害防制法新制開始執行進入最後2個月,且欣逢行政院院會通過菸品健康捐調漲10元,加上年關將近,預計將掀起戒菸高鋒。董氏基金會單是10月份就接獲超過百通詢問新法或是戒菸的電話,可預期新法正式執行前、後的兩個月,將湧入詢問人潮,基金會為服務民眾,特別以網路聊天室形式,開闢「菸害申訴」與「戒菸諮詢」兩個「線上諮詢服務室」,邀請醫師、律師和專業工作團隊,解決民眾關於菸害申訴、新法疑問及戒菸諮詢的問題。董氏基金會董事姚思遠表示,最近菸商動作頻頻,不斷誤導民眾,出現調漲菸稅將導致走私猖獗的謬論,董氏基金會謹此嚴正聲明,增加菸價是為了以價制量、減少菸品消耗量、促成吸菸者戒菸、減少青少年吸菸人口的增加,不應和走私混為一談,且依照台灣過去菸品加價的經驗,並未發生菸品加價導致走私猖獗的必然結果!過去20年來,台灣以龜速進行緩慢的菸稅、菸價微調,好不容易行政院院會在30日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菸品健康福利捐由現行每包10元調高為20元,目前已送進立法院審查,我們衷心懇請  立法院盡速通過法案,讓明年1月11日起,包含「擴大無菸環境」以及「大幅調高菸稅」的完整《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全面上路!使台灣的菸害防制工作一步到位、立即呼應WHO的控菸政策,給予國人新年度的健康新希望。    臺灣健康醫院學會「健康促進醫院」理事長邱淑媞表示,在國外,一般感恩節至聖誕節是戒菸的高鋒期,而台灣過去元旦至農曆年,也是癮君子決心戒菸的時間點,而今年底又剛好是無菸環境立法的實施,一定會有大量的民眾想戒菸,相信政府會做好準備,搭配戒菸門診,直接使癮君子受惠,而在政府準備配套措施的同時,臺灣健康醫院學會及董氏基金會一起合作,在華文戒菸網上提供有需求的民眾即時諮詢。再者,目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每位醫生都可以直接開藥,沒有科別的限制,戒菸也應該循此模式,讓所有醫生都詢問他的病患是否吸菸,並鼓勵病患戒菸,如此,一定可以幫助更多人戒菸。戒菸諮詢召集人、高雄榮總家醫科醫師薛光傑表示,到戒菸門診的民眾一般是開始要戒菸但還未行動,但會打電話到基金會的多是在已經開始戒菸、出現戒斷症狀、想尋求外界協助,因此,基金會才會與醫界結合,提供線上立即性的協助,對於戒菸的癮君子而言是莫大的幫助。長期吸菸者突然停止或減少吸菸,身體內尼古丁濃度將會減少,一般人會在24小時內陸續產生一些身體不適的現象,如煩躁易怒、挫折憤怒、坐立不安、焦慮、憂鬱、情緒低落、無法集中精神、心跳速率變慢、食慾增加或體重增加等,稱為「戒斷症候群」,可能帶來生活上的適應問題。這也是戒菸過程最常遇到的問題,發生機率50~80%,通常在48至72小時達到高點,可持續2至3星期,之後症狀逐漸消失,但想吸菸的念頭可持續3到6個月,戒菸的人不必過於緊張。戒菸諮詢委員、台安醫院胸腔科醫師吳憲林表示,許多來門診的戒菸者都會詢問,有沒有什麼藥物可以一吃就不會想吸菸?戒菸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經科學研究證實有效的戒菸藥品,最主要分為「非尼古丁藥物」和「尼古丁製劑」二大方式,它們都可以降低戒菸時的不舒服與想吸菸的慾望,並增加戒菸的成功率,至於是使用口含錠、口嚼錠、吸入劑或貼片等的戒菸輔助藥物,則視個人需求而定。或許有人過去曾經嘗試過戒菸甚至是有許多戒菸失敗的記憶與經驗,請戒菸者先拋開這些記憶或經驗,上華文戒菸網的戒菸諮詢室,讓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您重拾健康與擺脫菸癮的束縛。戒菸諮詢委員、臺安醫院戒菸衛教組資深講師林珠表示,自民國54年投入戒菸工作至今,看到很多吸菸者是因為關心自己、家人、朋友及同事健康而來戒菸,也看到更多吸菸者會尊重不吸菸的人主動把菸熄掉;到學校、社區宣導中,發現許多兒童、婦女了解菸害之後,也很關心,想知道如何幫助家人戒菸,心中感受到溫馨可喜,希望更多的癮君子想想您身邊可愛的親朋好友,不要遲疑,到戒菸諮詢室來,讓我們來協助你克服困難,找出戒菸的動力,以及適合您的戒菸方法,陪伴您渡過戒斷的困難,重獲不吸菸的大自由!戒菸諮詢委員、臺安醫院戒菸衛教組資深講師黃燕華表示,以往接觸到想要戒菸的人,不難發現,只要是女性就會問到「戒菸會不會發胖啊?」,尼古丁停止補充,身體基礎代謝恢復正常(趨緩),同時因為嗅覺、味覺的改善,而使食物變美味,食慾增加,導致造成熱量消耗減少,攝取卻增加的狀況發生,確實會有短暫的體重增加,但只要透過適當的運動與均衡飲食,很快就能恢復以前的體重,而且還會更健康。歡迎有任何戒菸飲食問題都可以上戒菸諮詢室提問。菸害申訴諮詢召集人、前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自今年7月起,政府及基金會大力開始宣導菸害防制法新規定後,許多民眾陸續詢問新法內容,尤其是有關「公司行號應該怎麼做,才不會違法」、「如果有菸害問題要怎麼檢舉」。公司行號建築物內須全面禁菸,不可設置室內吸菸室,除此之外,須在所有出入口、會議室、樓梯間及廁所等重點處張貼明顯禁菸標示。98年1月11日起,如仍有同事或是主管在辦公室內吸菸,請於線上諮詢服務時間,將遭受菸害情況、時間、地點詳細告知,基金會將可代為向各縣市衛生局檢舉,或在非線上服務時間,來電或e-mail董氏檢舉。菸害申訴諮詢委員、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游開雄指出,菸害防制新舊法對於無菸場所的規定,最明顯的差別是98年1月11日起,凡是禁菸場所,如學校、醫院、公務機關、金融機構、車站、公共運輸工具、餐廳、商場…等都必須在所有入口處張貼明顯禁菸標示,也不得提供打火機、菸灰缸給顧客。而對於違法吸菸者,無須勸阻,最高可罰新台幣1萬元;業者若沒有張貼禁菸標示,最高可罰新台幣5萬元,限期未改善者,還可連續處罰。菸害申訴諮詢委員、均衡法律事務所律師簡汶蕙表示,除落實無菸場所的立法外,杜絕菸品廣告,也是此次新法的重點工作,以往買菸可以贈送打火機、馬克杯、記事本等隨菸附送的贈品,甚至菸價可以計入集點送贈品的活動,98年1月11日起,這些強力對青少年促銷菸品的作為都是違法的。另外,販賣菸品的場所也應在明年元月前撤除所有菸品廣告物,如海報、燈箱、電子看板…等,也不得在結帳櫃檯上擺放菸品,使消費者隨手可取得菸品。根據新規定,販菸場所的菸品展示,應以使消費者獲知菸品品牌及價格之必要者為限。其他的作為都是在強力對消費者廣告、促銷菸品。謹此再次呼籲,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請所有販菸場所確實落實新制,也請所有人一起監督販菸場所,當發現有違規者,請記清楚店家住址,到菸害申訴諮詢室檢舉。    終身義工陳淑麗最後提醒,歡迎民眾有任何戒菸、新法疑問、菸害申訴問題,從11月11日起每周二、四中午12:30-13:30上「華文戒菸網」,即時線上諮詢室立即為您解答疑惑。

透視醬菜的營養陷阱

透視醬菜的營養陷阱#高血壓

苦日子有的挨了!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今年第三季經濟負成長一.○二%,創下近七年來最大的衰退幅度,主計處同時預估,今年第四季以及明年第一季也將分別負成長一.七三%及○.三一%。歲末寒冬看到這數字,心頭更冷了,連續三季的負成長代表我國經濟已步入衰退。台灣民眾因受到股災影響,財富大幅縮減,導致民間消費負成長,不難想像這一波全球景氣衰退,已經迫使得民眾必須縮衣節食度過經濟寒冬,不但減少娛樂消費,就連花在日常三餐的開銷,每一塊錢都要計較。越來越多的外食族開始改變,不上館子,改成自己在家煮飯比較省錢,甚至進一步自己醃醬菜,跟苦日子長期抗戰。◆ 透視醬菜的營養陷阱一般民眾可能會覺得醬菜高纖、低油、好下飯,卻忘了製作醬菜的普遍方式就是鹽加的多、糖更不能放太少,以便長期保存並且讓口味不要太「死鹹」。現代人注重養生飲食,低鹽、少糖是基本原則,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對於高鹽、高糖的醬菜更應該敬謝不敏。而有些醬菜因為要直接生吃,所以民眾會用自來水加鹽巴,把醬菜洗個幾次,這不但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嚴重的流失,也可能因為生水不淨而引起腸道問題。羅東博愛醫院李玉珍營養師建議自製醬菜的民眾,想要改善醬菜高鹽、高糖的陷阱,最好是改變保存方式。改以「低溫冷藏」,便能減少糖份及鹽份的添加,清洗過程使用冷開水,不僅衛生也可以延長醬菜的保存時間。在一片經濟不景氣、物價高漲的情形下,想節省開支以醬菜取代其他食材的作法,值得商榷。如果以少量醬菜和新鮮蔬菜魚肉食材兩者互相搭配,取醬菜的高纖、低油,以及新鮮食材豐富的維生素及抗氧化營養素,營養較為均衡,才是勤儉的宜蘭人最佳的選擇。

喝豆漿降壞膽固醇 一分鐘血油自我檢測

喝豆漿降壞膽固醇 一分鐘血油自我檢測#高血壓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為提醒國人注意氣溫與情緒壓力對健康的威脅,健康吉美健檢中心特別針對97年10大產業的血液檢驗數據進行風險評估;結果發現,大眾傳播、批發零售、物流倉儲、傳統製造及醫療環保等五大產業,員工的膽固醇平均超過190 mg/dl,接近異常值邊緣,顯示員工健康狀況已亮起紅燈。為協助民眾由日常飲食做起,徹底改善血脂異常問題,健康吉美健檢中心院長楊培鎮醫師表示,豆漿內含豐富的大豆蛋白與大豆異黃酮,經研究證實,對人體膽固醇的調節有很好的助益。此外,根據醫學報導指出,每降低1%壞膽固醇,可減少1%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患有高血脂上班族連續飲用豆漿,六週共可減掉2公噸的膽固醇,且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可望降低16%!秋冬早晚溫差大,本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加上近期全球金融風暴襲捲、失業率節節高升,國人在民生、心理上普遍承受極大的壓力。根據醫學研究指出,長期累積的壓力會使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異常、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速度加快,加重心臟負擔,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楊院長表示,今年冬天,溫差與壓力恐出現加乘效果,國人宜從改善日常飲食作起,避免爆發心血管疾病潮。為協助民眾養成日常保養的好習慣,健康吉美健檢中心特別設計一份「血油自我檢測表」,詳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幫助民眾檢視日常的飲食與作息,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 一分鐘血油自我檢測表 ■請評估以下的指標,針對您符合的項目進行勾選,可幫助您了解可能罹患心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多少: ___1. 我的年齡超過40歲___2. 我的BMI值大於27或腰圍超過標準【男≧90公分(35.5吋),女≧80公分(31.5吋)】___3. 我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包括高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等) ___4. 我有高血壓___5. 我常吃油炸類的食物,例如:炸雞、薯條、鹹酥雞___6. 我常吃甜食糕點類食物,例如:餅乾、蛋糕、巧克力___7. 我比較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___8. 我常常3天以上沒有吃水果___9. 我常吃高膽固醇食物,例如:海鮮(蝦、蟹、魚卵)、動物內臟___10.每餐我都一定要吃足夠的米飯或麵食才會有飽足感___11.我常吃宵夜___12.我幾乎三餐有兩餐在外飲食___13.我常喝含糖飲料,例如:汽水、果汁、碳酸飲料、奶茶、可樂___14.我一週的運動量少於3次(每次30分鐘以上)___15.我常喝酒___16.我有抽煙的習慣,每天至少抽10支煙以上___17.我的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___18.我常常睡眠不足或晚上不易入睡  ___19.我長期處於高壓的工作環境或者工作時間過長,情緒容易緊張___20.我最近容易出現疲倦、心情低落或是精神不佳的狀況上述各項指標中,若回答為「是」越多,表示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越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