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阿輝伯健康亮紅燈 罹患大腸癌開刀切除

阿輝伯健康亮紅燈 罹患大腸癌開刀切除#手術

前李登輝總統才在今年初舉辦90歲壽宴,沒想到近日來卻驚傳罹患大腸癌!李前總統於昨天晚間8點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進行手術,直到昨日深夜11點左右才結束。醫師初步告知,過程一切順利,預計最快今天就會對外統一說明。根據郵政醫院的衛教文章中指出,大部分的大腸癌初期病患會感到腹部隱隱作痛,有便秘、糞便變細、糞便裡出現血絲,甚至是食欲不振等情況。患者一開始都以為只是小問題,不需要求助醫生,拖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檢查的結果才發現已經是大腸癌。該文章表示,隨著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日常生活中容易從飲食中攝取過多的動物蛋白、高卡路里和低纖維的食物,一旦攝取過多,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就會提高,所以要盡量避免攝取過量。另外,有25%的大腸癌患者主要是受到家族遺傳,有家族病史的人也容易罹患大腸癌,所以要定期的做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原本給外界身體硬朗印象的李前總統,親李人士說,如今出現這樣的毛病,也很令人錯愕。目前醫師只診斷出惡性腫瘤的結果,詳細情況要等手術結束後,由醫師切取病理切片進行化驗,才能得知。防範癌症找上門 請把握篩檢機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77心肌梗塞誤以為胃痛 找錯科恐延誤治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74長期使用阿斯匹靈 能有效降低大腸癌風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65

小妹妹「先天性斜視」 看東西無法對焦

小妹妹「先天性斜視」 看東西無法對焦#手術

一名一歲大的幼兒因雙眼視線無法對焦,家長帶至童綜合醫院眼科檢查,發現罹患「先天性斜視」,經使用「斜視手術」進行治療,目前追蹤正常,往後須定期的追蹤。該院眼科主治醫師陳沛仁說,1歲大的李小妹妹被家長發現她的眼睛怪怪的,看東西似乎無法對焦,帶著幼兒來本院眼科檢查,經由「直接型眼底鏡」及「遮眼」檢查後確診為「先天性外斜視」,家長希望可以接受「斜視手術」治療,於是進一步安排「稜鏡」與「直接型眼底鏡」檢查以偵測斜視角度的多寡,做為手術前的評估。之後為李小妹妹安排「斜視手術」治療,術後追蹤已恢復正常。何謂「先天性斜視」?陳沛仁醫師表示,在1歲前發現幼兒雙眼視線無法共視同樣的物體,大角度斜視的情形稱之。「先天性斜視」常見的又分為內斜視與外斜視,內斜視俗稱鬥雞眼;外斜視俗稱脫窗,就是一眼看前方時,另一眼會往外看的狀態。無法靠戴眼鏡矯正,一般採取手術治療。「先天性斜視」的治療最好在滿2歲前進行手術,好處是能夠促使幼兒眼睛立體感的發育,增加雙眼共視的能力,並能得到較好的視覺功能。

男胸悶、猛喘 原來是二尖瓣瓣膜逆流

男胸悶、猛喘 原來是二尖瓣瓣膜逆流#手術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謝慕揚醫師表示,一位37歲陳先生於日前因為胸悶,喘到沒有辦法像平日一般工作,且症狀持續約一週,於是請假在家休息,仍然沒有改善。當天晚間心悸加重,感覺心跳越來越快,喘的症狀也更加惡化,變得沒有辦法平躺,必須要坐著直挺挺的才能夠呼吸。男子被送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在急診很快地被診斷為「重度二尖瓣瓣膜逆流」,導致肺水腫合併急性呼吸衰竭。因發生低血氧的情況,需要緊急插上氣管內管,接呼吸器救治。急救後於加護病房治療三天,很快地控制住心律不整,在給予利尿劑脫水改善肺水腫之後,順利地在三天後拔管了。重度的二尖瓣瓣膜逆流會造成肺水腫,引起喘及咳嗽的症狀,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壓甚至休克,引起多重器官衰竭,引起尿少,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的症狀。謝慕揚醫師表示,瓣膜性心臟病是造成心衰竭的原因之一,常常是除了藥物以外,需要靠手術治療的心臟疾病之一。

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清除癌細胞 維持乳房外觀

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清除癌細胞 維持乳房外觀#手術

傳統乳癌全切除手術會在患側乳房留下一道大傷口,長度通常超過10公分;即使是做乳房保留手術,也會在患側乳房的上方及腋下留下各約5~8公分的傷口,患者術後每每看到胸前的傷口就會感受到外觀的破壞及乳癌的陰影。而有些患者雖然接受保留手術,但因切除範圍較廣再加上後續電療,使得乳房嚴重變形,雖然能保留乳房但也失去外觀的對稱性。 彰化基督教醫院推出新型態的乳癌開刀手術-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Oncoplastic surgery),強調治療乳癌的同時除了將腫瘤癌細胞徹底拿乾淨外,也要盡量維持乳房的外觀。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藉由腋下傷口導入內視鏡輔助,進行乳腺與胸大肌的剝離,之後從乳暈切開進行皮下乳腺切除,將傷口減到最小,只在腋下及乳暈各留下一個2公分左右不明顯的傷口,以減少術後明顯的疤痕。即使是乳房全切除手術也可以同樣執行,藉由將傷口隱藏在腋下及乳暈,術後並不容易察覺這些傷口及疤痕,對於可保留乳頭及乳暈的患者,更可以使乳房外觀達到最好的保留。且針對乳房全切除的患者,還可從腋下同一個傷口植入矽膠或食鹽水袋等義乳,在乳癌切除同時進行立即重建,以減少術後對乳房外觀的影響。 目前新型態的手術如:乳房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或乳頭保留手術,盡量保留皮膚、減少傷口大小,雖然開刀時間延長,但是保留完整的皮膚覆蓋,使立即重建的機會大增,而果凍矽膠因觸感佳也漸漸取代水袋成為植入物重建的主流。 民眾可能會擔心乳房內視鏡手術透過小傷口腫瘤拿的乾不乾淨?根據目前文獻顯示,對早期乳癌(二期以內)、腫瘤大小在三公分以下(最大不超過五公分)術後長期的追蹤,使用內視鏡手術與傳統開刀相較,在乳癌復發及預後上並無差異。至於手術費用方面,目前健保有给付乳癌手術,而接受內視鏡微創手術,僅需自費耗材約1至2萬元。至於重建費用,單側約八到十萬,雙側手術則16~18萬元。開刀拔除引流管約需一至兩週,二到四週復原可回去上班。

手術病人五大核對 標準化資訊管控協助把關

手術病人五大核對 標準化資訊管控協助把關#手術

手術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整個作業流程是否夠嚴謹。而其中的五大「對」,即手術「病人」對、手術「部位」對、取出的「檢體」對、檢驗「報告」對以及手術「醫師」對,則缺一不可。中山附醫為避免多重關卡的病人辨識過程,因人為疏失造成病人不必要的傷害,未來將利用資訊化管控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辨識作業。為避免單位間重要資訊的傳遞有所遺漏,特依其業務性質建置標準化的資訊内容,預計先試行於手術的作業流程中。標準化的範圍則包含:病人基本資料、病理檢體簽收、手術紀錄、檢驗報告、點滴以及檢體上的標籤等。以手術住院病人為例,病人進入手術室時除口頭確認身份外,亦同步進行資訊管控,主動校對與提示。手術醫師完成手術報告後,立即產生檢體標籤紙,該標籤紙需貼於密封的檢體袋上,以利於病理科簽收及發放報告時進行相關的確認。手術醫師術後完成的手術紀錄及其他相關的病歷資料,因為考量其内容與病人安全有直接的相關性,故其書面報告上亦同步呈現病人資訊,以利於相關作業人員的核對與辨識,共同為病人安全做把關。

8旬翁持續血便 原來罹患罕見十二指腸癌

8旬翁持續血便 原來罹患罕見十二指腸癌#手術

一名85歲的阿公,原本就患有中風和高血壓等內科疾病,最近因為經常血便來到醫院看診,經胃鏡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了少見的十二指腸癌。在歷經5小時的手術摘除病變部位,已經康復出院。十二指腸癌是一般外科困難度最高的手術之一,由於手術範圍大,動輒需要五至八小時以上的手術時間。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昌國表示,患者當時情況已不樂觀,由於血便不止,雖然出血量不多,但每隔幾天就得輸血近500C.C,也逐漸失去自主能力。阿公持續的出血、到醫院治療,持續了近一個月,他的兒子不忍心父親如此痛苦,在說明會中表達即使手術風險很高,但還是想動手術來維持父親的生活品質。大受感動的魏昌國醫師在評估後決定努力一試,為阿公進行腫瘤切除術,總計切除病變的十二指腸、胰臟頭部、總膽管和膽囊。所幸胃部沒有受到感染而得以保留,術後也沒有產生併發症,經過兩個禮拜的住院觀察,已能使用拐杖行走。延伸閱讀「十二指腸癌」: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53

女頸椎間盤突出 動手術致鄰近骨關節退化

女頸椎間盤突出 動手術致鄰近骨關節退化#手術

一位中年女性導遊因長期揹負行李,苦於頸脖僵痛、兩側上肢痠痛無力多年,經檢查後發現罹患退行性第四、第五頸椎椎間盤脫出。病患起初以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處置,但症狀反覆,一直未有起色。約在四年前,病患接受建議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四、第五頸椎,手術後恢復良好,重回職場工作。兩年後,病患又感覺相同症狀出現,尤其是在肩胛處。追蹤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原手術部位移植骨業已融合,達成手術目標,但在手術部位向上、向下鄰近部位椎體與椎間盤處,相較於手術前的呈像,卻有退行性變化。診斷是退行性第五、第六,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脫出,對照病患臨床症狀,亦符合該影像上的發現,即所謂「鄰近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解釋,脊椎骨關節系統在生命自然過程中,會因反覆機械力作用磨損、加諸脊椎骨關節系統亦因應力性反應,產生種種結構上細微改變,結果就造成退行性變化,也間接造成包含於其解剖構造內的神經系統壓迫。延伸閱讀「精確介紹鄰近症候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716

手術後脊椎骨關節負擔大 女受「鄰近症候群」困擾

手術後脊椎骨關節負擔大 女受「鄰近症候群」困擾#手術

一位中年女性導遊因長期揹負行李,苦於頸脖僵痛、兩側上肢痠痛無力多年,經檢查後發現罹患退行性第四、第五頸椎椎間盤脫出。病患起初以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處置,但症狀反覆,一直未有起色。約在四年前,病患接受建議接受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四、第五頸椎,手術後恢復良好,重回職場工作。兩年後,病患又感覺相同症狀出現,尤其是在肩胛處。追蹤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原手術部位移植骨業已融合,達成手術目標,但在手術部位向上、向下鄰近部位椎體與椎間盤處,相較於手術前的呈像,卻有退行性變化。診斷是退行性第五、第六,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脫出,對照病患臨床症狀,亦符合該影像上的發現,即所謂「鄰近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馮睿哲解釋,脊椎骨關節系統在生命自然過程中,會因反覆機械力作用磨損、加諸脊椎骨關節系統亦因應力性反應,產生種種結構上細微改變,結果就造成退行性變化,也間接造成包含於其解剖構造內的神經系統壓迫。馮睿哲表示,該女士在持續一年餘保守性治療仍不滿意情況下,經充份瞭解後,選擇於第五、第六頸椎處置放人工椎間盤,切除第六、第七頸椎椎間盤,行骨融合手術後,並以支架與金屬板固定第六、第七頸椎。病患在手術後恢復良好,追蹤至目前為止,病患相當滿意。延伸閱讀「鄰近症候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56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