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健康成長嗎?發育期的孩子若出現第二性徵,家長都會為孩子感到欣慰,但若是8、9歲以前就開始來月經、長青春痘,那很有可能是「性早熟」。小兒科醫師表示,透過良好的睡眠、飲食和運動,生長激素才會正常分泌,能有效改善孩童的成長。
你的孩子有健康成長嗎?發育期的孩子若出現第二性徵,家長都會為孩子感到欣慰,但若是8、9歲以前就開始來月經、長青春痘,那很有可能是「性早熟」。小兒科醫師表示,透過良好的睡眠、飲食和運動,生長激素才會正常分泌,能有效改善孩童的成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兒童生長發育門診中,常見到性早熟孩童家長擔心詢問:「為什麼一樣是性早熟,同學就有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但自己的孩子卻沒有安排,會不會是醫師疏忽?若沒有做腦部檢查,會不會腦部有病變但卻沒被發現?」 、「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是中樞性早熟必做的檢查嗎?對孩子會不會有風險?」為解決家長長久以來的疑問,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邱巧凡,在2020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期刊《內分泌學前沿》(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的研究成果,即針對林口長庚醫院自1997~2017年共20年間的中樞性早熟女童案例,進一步探討執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的結果分析,不僅提供臨床醫師在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安排決策上的參考,以下亦針對家長常見問題做詳細說明。問題1、何謂中樞性早熟?邱巧凡表示,因為「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的提早活化,使得兒童過早出現第二性徵,例如:女孩在8歲前乳房、陰毛發育、10歲前初經來潮;男孩在9歲前睪丸體積變大、陰莖長大、陰毛發育、變聲、長喉結等。問題2、導致中樞性早熟的原因?整體而言,女生的中樞性早熟高達80~90%皆為「特發性」中樞性早熟,即為成因不明,非腦部結構性病變導致。反之,在男孩中「特發性」中樞性早熟僅佔25~80%,足以顯見,男孩病理性腦部病變的機率相對高上許多!邱巧凡根據2018年美國一份整合分析研究說明:「根據1990~2015年共25年間,共整合6個資料庫、15個研究、1,853個案例發現,若以年齡層區分,6~8歲女孩只有3%有異常腦部影像;6歲以下女孩約有25%有異常腦部影像發現」。簡而言之,中樞性早熟的孩童中,以男孩及小於6歲的女孩,有較高的病理性腦部病變機會。而針對台灣,邱巧凡統計20年間403位中樞性早熟女孩個案,並以其中251位非其他因素排除且順利完成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的女孩個案進一步分析,發現當中76%皆無腦部異常影像,但其餘24.3%有腦部影像異常,又以年齡愈小的中樞性早熟,其腦部影像檢查異常發現的機率愈高。儘管如此,這些個案仍以性早熟針劑(GnRH agonist)治療為主,不需額外治療,如手術治療的介入。這樣的研究成果亦提供臨床醫師決策參考,以幫助評估中樞性早熟兒童進一步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的衡量,包含:1. 評估病史,了解病患是否有腦部相關病變或曾接受治療(如腦炎、腦膜炎、腦瘤、顱內出血、曾接受過放射治療等)2. 是否存在中樞神經相關症狀(如頭痛、嘔吐、癲癇、肢體無力、視野障礙、多喝、多尿等)3. 青春期的進展速度4. 性別與年齡醫師建議符合「4大條件」,應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1. 所有中樞性早熟男孩2. 小於6歲的中樞性早熟女孩3. 中樞性早熟合併快速青春期進展(Rapid progression)4. 中樞性早熟合併中樞神經相關症狀(如頭痛、嘔吐、癲癇、肢體無力、視野障礙、多喝、多尿等)經醫師評估存在一定的腦部病變風險時,為清楚鑑別腦垂體與下視丘部位可能存在的病兆,特別是大腦碟鞍部的核磁共振影像是必要的檢查且需要搭配靜脈注射顯影劑。而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會依據個別孩童的狀況,權衡檢查的利弊,適當安排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邱巧凡補充,一般而言,核磁共振檢查是無輻射性的安全檢查,可清楚呈現腦部結構異常與血管病變。但是檢查耗時(一般約需30分鐘),檢查過程須配合指令靜止不動,由於儀器發出聲響較大,年紀小的兒童單獨在儀器內常常會害怕、躁動,因此在年紀較小或不能配合的兒童,常常需要事先給予鎮靜藥物,讓孩子睡著以順利完成檢查。邱巧凡提醒,家長只需平時多留意孩子的相關症狀,看診時向醫師說明完整的病史資訊,並配合定期追蹤,幫助及時發現問題、早期診斷與治療。若醫師研判孩子腦部病變風險是低的,不需要進一步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也請安心配合醫師建議,不須過度恐慌。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的孩子在對的時間生長嗎?」台中佳鴻診所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詹佳蓉表示,根據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論文,目前台灣青少年的身高在全球各國之中排名第57名;過去35年因為公衛環境改善及營養的提升,成人平均身高也增加了8公分。不過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統計資料,近10年中小學學生的平均身高並沒有顯著增加,若參考國外的資料來看,性早熟的比例增加會影響成年後的身高,可能減少或停滯。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非青春期」的時候一下子長高很多,要留意是否有性早熟的情況,詹佳蓉呼籲,家長須注重孩子的身高發展,過快、過慢都得提高警覺。最終成人身高 先天、後天都是關鍵詹佳蓉指出,最後的成人身高會受到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先天指的是父母的遺傳身高,基本上父母的身高較高,小朋友的成人身高較高的機率也比較大。後天的因素就複雜許多,包括營養、情緒、課業壓力、疾病,疾病的話像是內分泌疾病,比如說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性早熟,還有重大疾病等等,都是潛在原因。「出生的狀況和成年後的身高也有關係,尤其是出生體重如果偏輕的話,可能會影響到成年的身高」,對於低出生體重兒,家長須定期追蹤孩子的身高體重,努力提供均衡的營養、維持定期的運動、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還是有機會可以改善。至於如何判斷孩子的身高有沒有問題?詹佳蓉表示,若家長觀察到幾個情況,心中的警鈴就應該響起,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把握在對的時間,尋求專業協助。1. 孩子和學校裡的同學身高相比都差一個頭以上2. 哥哥或姊姊比家裡的弟弟或妹妹還矮3. 在非青春期期間身高成長飛快4. 收到學校生長異常通知單生長激素治療 數位醫療成溝通橋梁 在醫師專業評估後,假使孩子真的有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的情況,詹佳蓉表示,確實可及早透過生長激素治療,有機會成長至理想身高,加上目前數位醫療的發展,也能夠透過監測,更加關切孩子對於治療的適應程度,與醫師進一步討論治療方案。身高議題勿操之過急 確保孩子健康為首要最後,詹佳蓉提醒家長,身高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健康的指標。因此,若認為身高發育有異常,應該先求診小兒內分泌遺傳專科,經過醫師仔細檢查後,如果確認並非疾病引起,也沒有生長激素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說孩子雖然矮小,但是很健康,會希望家長用正面的態度幫助孩子接受並喜愛自己的樣子:「沒有生病是一件好事,表示孩子在健康且正確的生長路途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節氣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的好時機。中醫指出,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藥,而是基本功的養成,也就是培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預防保健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依個人體質調配 勿傳統轉骨方一藥吃到底「許多家長為了促進孩子成長,往往以傳統轉骨方為孩子進補。」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表示,事實上,這已不符合現代青少年的需要,因為青少年長時間使用3C產品、缺乏運動、普遍出現肥胖、視力退化等問題,需透過中醫師辯證論治、量身打造專屬個人需要的轉骨中藥,而不是傳統轉骨方一藥吃到底。轉骨不僅在於長高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達到促進生長發育目的,楊成湛表示,有的小孩先天脾胃氣虛,後天失調,長年食欲不振,導致形體消瘦;也有的小孩是後天偏食、挑食引起,吃多了含糖飲料及零食,造成營養不均衡或消化不良,這類孩子的轉骨方,應該先從改善腸胃著手,開脾健胃、益氣滋養或止瀉消積。甚至有些過敏性疾病,在轉骨發育期,也可因體質的改善不藥而癒。男孩著重筋骨及氣血調理 女孩預防貧血及經痛發生楊成湛指出,服用中醫轉骨方必須考量青春期的時間點,一般青少年從10歲到16歲的生長潛力最大,可根據第二性徵的出現為基準點,太早亂吃補藥有可能會造成性早熟的後遺症。中醫轉骨原則是「補脾益腎疏肝」,但男女調理轉骨也有差別,男生常因運動跌打損傷造成氣滯血瘀,調理的重點在於筋骨及氣血的調理;女生則因有經期,所以要調經補血,預防貧血及經期腹痛的發生。另外,有些孩子可能屬於特殊體質,包含容易過敏感冒、長痘痘、體型虛胖、容易失眠、便秘,甚至月經遲遲不來等,坊間偏方不能一體適用,楊成湛提醒,一味使用轉骨套餐,可能導致體內油脂分泌過多、荷爾蒙失調更明顯,口乾舌燥、便秘、痘痘更多,建議醫師問診後,依個人體質提供適合的轉骨方,藉中藥調理幫助吸收,千萬不要補過頭,以免適得其反。打籃球、跳繩可使生長板減緩閉合 有助於長高長高的基本功須培養良好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不僅能幫助長高,跳躍運動,如打籃球、跳繩等,可使生長板減緩閉合,持續刺激生長,只要把握這黃金期好好調養,透過中醫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給予適合個人體質的轉骨中藥,增加脾胃吸收,才能有效達到長高目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莉莉自幼三餐幾乎外食,常以塑膠容器盛裝食物,飲食又偏好油炸食品與皮、肥肉與內臟等動物脂肪部位,平時也常拿媽媽的香水、指甲油、化妝品來裝扮自己。媽媽回想莉莉在幼稚園小班乳房就有微微隆起,原本以為是單純肥胖,直到莉莉在小學入學前,初經竟然來了!經過兒童內分科邱巧凡醫師安排一系列的檢查,確定診斷為「性早熟」。經過治療與生活習慣的調整之後,這才讓莉莉的月經延到13歲才報到,最終身高也順利達到遺傳身高。環境荷爾蒙是什麼?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指出,環境荷爾蒙(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又名「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質」,是指一類存在於環境中的物質,其化學結構與荷爾蒙相似,接觸後會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造成干擾,影響人體本身荷爾蒙的分泌或影響荷爾蒙受器的功能,進而引起相關疾病。環境荷爾蒙的來源,在我們生活周遭分布於食衣住行育樂,無所不在,舉凡塑膠容器、餐具、塑料用品、玩具、文具、衣著及罐頭、紙餐盒、紙杯內層的淋膜, 感熱紙中的雙酚A、雙酚S,農作物、蔬果種植使用的有機磷、有機氯農藥、除草劑、除蟲劑等,電線、電器用品中的阻燃劑,變壓器內的多氯聯苯,空氣污染中的戴奧辛,荷爾蒙干擾藥物等都是環境荷爾蒙的重要來源。同時要注意的是,食物鏈的最下游「大海」也遭受嚴重環境荷爾蒙的污染,海洋生物體內可檢驗出抗生素、荷爾蒙、化療藥、避孕藥等藥物,2017年美國華府非營利媒體Orb Media結合研究團隊,抽查全球五大洲的自來水,發現高達83%含塑膠微粒。當動物遭受環境荷爾蒙污染,多數會殘留在其脂肪細胞。因此動物皮、肥肉、骨髓、內臟脂肪、動物油等食材,也是常見環境荷爾蒙的來源。環境荷爾蒙哪裡來?*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塑膠產品、定香劑*雙酚類(Bisphenols):食品容器、金屬罐內塗料、感熱紙、複寫紙*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化妝品、保養品(乳霜製劑等)*農藥與殺菌劑(Pesticides or fungicides):使用農藥、除蟲劑之蔬菜、水果等農作物*藥物(Pharmaceuticals):避孕藥、荷爾蒙製劑等*阻燃劑(Flame retardents):家具、電器用品、地毯背襯等*多氯聯苯(PCBs):冷卻劑、絕緣液、潤滑劑、變壓器、電容器等*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純化之大豆異黃酮*戴奧辛(Dioxins):特定工業製成之燃燒排放、空氣污染*烷基酚化合物(Alkylphenolic compounds):洗滌劑,燃料和潤滑油添加劑*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compounds):廚具塗料、防油紙袋、紡織品、地毯等*精油(Essential oils):茶樹精油與薰衣草精油環境荷爾蒙對兒童青少年有什麼影響?邱巧凡醫師解釋,根據環境荷爾蒙的細胞、動物與人體的相關研究發現,環境荷爾蒙可能會造成胎兒生長遲滯、早產、低出生體重、男嬰陰莖短小、尿道下裂、隱睪,女孩性早熟、初經過早、多囊性卵巢症群、早發性停經、男性女乳症、精蟲數量減少、精蟲品質下降、不孕,增加青少年與成人罹患甲狀腺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甚至造成攝護腺癌、睪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荷爾蒙相關癌症。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其中又以胎兒和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最容易遭受環境荷爾蒙危害。如何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危害? *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塑膠製品、紙餐盒、紙碗、紙杯等一次性免洗餐具。盡量使用玻璃、陶瓷或不銹鋼餐具。*減少食用油炸食品,避免食用動物脂肪部位(如皮、肥肉、內臟、骨髓等)。*選擇當季盛產、有政府安全蔬果標章認證之農產品。*以電子載具取代實體發票,減少感熱紙的使用(號碼牌、收據等)。*勤洗手,避免環境荷爾蒙殘留於皮膚或經口攝入。*保持室內通風、空氣清淨,打掃時避免粉塵飛揚(濕拖、濕擦、吸塵器優於乾掃)。*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外出,外出也養成配戴口罩的習慣。*「廢舊藥品」請參考衛福部食藥署的建議方式回收處理,切勿自行丟棄。*兒童、青少年非必要應避免使用精油與化妝品。*避免使用香味濃郁的洗潔、護理用品(洗髮精、沐浴乳、洗衣精等)。上一代的環境荷爾蒙暴露,當心禍及三代門診常見家長細心呵護孩子,給孩子吃最好、用最好的,但偏偏性早熟發生在孩子身上。邱巧凡醫師提醒,近年來,「表觀基因學」的研究指出,這一代的生活習慣(酗酒、抽菸、農藥、環境荷爾蒙暴露、不良的飲食習慣等)將會影響個體生殖細胞的DNA甲基化與組蛋白修改等過程,進而影響子代甚至母體胎兒內精卵細胞的基因表現,進而改寫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個體健康歷程,種下子代未來罹患疾病的禍根。當孩子出現性早熟表現,應及時就醫女孩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如乳房隆起、陰毛發育,10歲前初經來潮。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如睪丸變大、陰莖變長變粗、長陰毛、變聲、長鬍鬚。有以上性早熟表現,請就診兒童內分泌科尋求協助。(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10歲男童從小生殖器就比較短,雖然1歲前接種疫苗時,經兒科醫師檢查過都表示正常,但隨著年紀增加,男童的食欲快速上升,不僅肚子變得圓滾滾,洗澡時發現生殖器變得更不明顯,媽媽不放心,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膽固醇過高,恐因體重過重導致雄性激素過低、生殖器短小,醫師於是給予男性荷爾蒙注射治療,不料一個月後男童聲音竟變得低沉,臉上也開始出現青春痘,母親覺得不大對勁,趕緊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求診。男童肥胖導致包埋式陰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劉明侑表示,男童的生殖器實際長度為5公分,雙側睪丸都沒有青春期發育的跡象,卻已開始變聲,也長出一些陰毛。抽血報告顯示跟青春期相關的濾泡激素和黃體激素都很低,只有雄性激素高達7.01ng/mL,檢查骨齡發現生長板已加速癒合,遠超過男童的年紀。劉明侑診斷,男童是因接受了不必要的男性荷爾蒙治療,導致身體產生性早熟現象,加上原本體重就超重,於是骨齡就快速增長,造成生長板不正常的提早閉合。在暫停男性荷爾蒙的治療後,同時搭配營養師的飲食控制計畫,男童的體重明顯獲得控制,第二性徵也沒有再持續發育下去,後來追蹤抽血報告和骨齡也都進步許多。劉明侑表示,男生的青春期發育時間介於9至14歲,每個人的差異性很大;量測陰莖的長度應該從根部(恥骨聯合處)開始量起,對於那些皮下脂肪較厚的孩子,視覺上覺得長度不夠往往是陰莖埋在皮下造成的錯覺,俗稱「包埋式陰莖」,推測男童是因體重過重,導致陰莖測量產生誤差,同時年紀才10歲尚未開始真正進入青春期,所以雄性激素較低誤接受不必要的治療。生長板提早閉合 影響日後身高事實上,只要良好的控制體重,保持均衡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一般男生大多會在14歲前進入青春期,第二性徵會逐漸發育至成年人狀態。若是提早暴露或接觸到男性荷爾蒙,不僅會提早促使第二性徵發育,產生「性早熟」的現象,同時造成骨齡的快速進展,導致生長板提早閉合,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成人身高。劉明侑指出,由於男生的第二性徵初期表現為睪丸成熟(體積超過4 c.c.或直徑超過2.5公分),醫師檢查時會利用專業的睪丸測量器來判斷孩子是否已經開始發育。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體重超重的孩子越來越多,青春期發育也跟著提早不少。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第二性徵發育有疑慮,建議透過正確的醫療診斷,才不會讓孩子錯失成長的黃金時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萬物的定律,而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是兒童少年發育成長期「轉骨」的好時機。時序進入秋天白露節氣,9月7日為今年節令「白露」,也是兒童開始服用中醫轉骨方的適當時機。太早亂吃補藥 恐造成性早熟中醫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泉源」,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胃不好對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表示,許多家長為了促進孩子成長,往往以傳統「轉骨方」為孩子進補,事實上,這已不符合現代青少年的需要,需要給中醫師辯證論治、量身打造專屬個人需要的轉骨中藥,而不是傳統轉骨方一藥吃到底。服用中醫轉骨方必須考量青春期的時間點,一般而言青少年從10歲到16歲的生長潛力最大,可根據第二性徵的出現為基準點,太早亂吃補藥有可能會造成性早熟的後遺症。楊成湛表示,中醫轉骨原則是補脾益腎疏肝,但男女調理轉骨也有差別,男生常因運動跌打損傷造成氣滯血瘀,調理的重點在於筋骨及氣血的調理;女生因有經期,所以要調經補血,預防貧血及經期腹痛的發生。轉骨不僅僅在於長高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達到促進生長發育的目的。楊成湛表示,有些小孩先天脾胃氣虛,後天失調,長年食欲不振,導致形體消瘦,也有小孩是後天偏食、挑食引起,吃多了含糖飲料及零食,造成營養不均衡或消化不良。這種小孩的轉骨方,應該先從改善腸胃著手,開脾健胃,益氣滋養,或止瀉消積。充足睡眠、跳躍運動可助攻楊成湛表示,「睡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充足睡眠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進而幫助長高。另外鼻過敏也會影響生長,長期鼻塞會使血氧濃度降低,易精神萎靡,鼻炎也造成嗅覺遲鈍,使得小孩食欲降低,不僅影響睡眠,也會影響生長發育。適度運動也是很重要,尤其是跳躍運動,如打籃球、排球和跳繩等,都可刺激生長板生長。要長高的基本功須培養良好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楊成湛表示,只要把握這黃金期好好調養,透過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增加脾胃吸收,才能有效達到長高的目的。中醫轉骨著重於改善體質與影響生長發育的關鍵因素,同時配合調理脾胃,給適合個人體質的轉骨中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今年剛上小一的6歲王小妹,從小身高都落於正常體位的90到97個百分比,本應該不會有矮小的困擾。但最近卻注意到胸部有硬塊及疼痛感而來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6歲的王小妹骨齡已達11歲,如沒處理恐怕將因生長板提早閉合,而使最終身高連150公分都不到,經抽血確認是「中樞性性早熟」且無其他腫瘤等問題後,予以「柳菩林治療」5年的時間,最終身高達至156公分且之後女性性徵也都發育良好。近年來,兒童性發育提早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常見家長們疑慮與不安。在小兒內分泌門診中常有父母焦慮擔心自己的寶貝兒女是否太早發育、會不會影響日後身高、以及詢問後續該如何治療等問題。性早熟的孩子初期比別人高 生長板恐提早癒合郭綜合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陳首硯醫師表示,性早熟的孩童,剛開始身高或許會領先同年齡兒童,但因其骨骼年齡超前,生長板將提早癒合而縮短了成長的黃金時間,如沒妥善介入很容易較一般成人身高來的矮小。此外,第二性徵的過早出現會造成外觀上的改變,這也常會引起同年齡孩子的嘲笑,對孩童心理發展的影響也是令家長憂心的一個原因。女生8歲前、男生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 屬性早熟現今兒童第二性徵出現的時間,男生約為9歲至14歲、女生則為8歲至13歲之間。若女生在8歲前出現胸部發育甚至初經來潮等性特徵;或男生在9歲前有睪丸變大、陰莖變長、變聲等第二性徵發育者,都稱為性早熟。通常一個孩童因性早熟的問題來到小兒內分泌門診會依發育程度安排以下評估:一、完整的家族史、個人病史、藥物史及飲食習慣。二、身體檢查包含身高、體重、生長速率及第二性徵發育的評估。三、X光放射線檢查,判斷患童的骨骼年齡(性早熟患童一般會超齡2歲以上)。四、抽血檢LH黃體激素、FSH濾泡激素、性腺荷爾蒙、甲狀腺荷爾蒙等;另可利用促性腺激素刺激測驗LHRH試驗判定是否為合乎健保治療標準之中樞型性早熟個案。五、影像學檢查,如骨盆腔超音波或腦部電腦斷層等。性早熟區分二種類型之後依其原因,再將性早熟區分為:1.中樞型性早熟:因為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提早被活化,促使性腺激素亢進。2.週邊型性早熟:週邊荷爾蒙腺體分泌出現問題,常見於腎上腺增生症、腎上腺腫瘤、卵巢腫瘤、睪丸腫瘤等疾病,臨床上通常較少見。預防性早熟方法1.避免攝取炸物與零食:雖然大多數的中樞性性早熟其致病原因不明,但除了體質因素外,現今環境賀爾蒙的影響也不可輕忽,由於環境賀爾蒙大部分以脂溶性居多,炸物或零食等的攝取還是應該盡量避免。2.控制體重:另外也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者,有較高的比例導致骨齡超前及性早熟的情況。建議父母應讓子女維持適度飲食、規律運動並控制體重,以降低提早性發育的可能性。萬一孩童太早出現第二性徵,家長也應盡早帶至小兒內分泌科門診接受詳細的評估及治療。性早熟的治療必需針對個別的情況來處理。中樞型性早熟的孩童若未合併骨齡明顯超前,在對未來成人身高影響不大的情形下,一般只需飲食運動控制,於門診定期追蹤即可,不須藥物治療;但是若在追蹤期間,骨齡出現比實際年紀進展還快的情況,可在醫師建議下考慮以每月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釋放素作用劑進行治療,不過嚴格來說,此藥物的功效只在於延緩骨齡的進展以爭取成長的時間,想要有更高的成人身高,飲食運動的控制還是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