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含糖飲料喝多 罹糖尿病風險恐增10倍!

含糖飲料喝多 罹糖尿病風險恐增10倍!#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愛喝飲料的民眾,注意了!一項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恐造成一年全球20萬人死亡。研究人員使用主要調查全球疾病死亡人數,與蘇打及其他含糖飲料的消耗量之間的數據,發現飲料導致約13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約有4萬人死於心臟疾病,還有6千人因罹癌死亡。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有因果關係,但加糖飲料確實會增加體內多餘的重量,提升糖尿病、心臟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科學家們以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資訊,作為調查發現的基礎。在9個世界各地區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糖尿病死亡與軟性飲料的關聯性比例最高;俄羅斯東部和中部則是心臟疾病死亡人數最多的;而含糖飲料消費在世界上最高水平之一的墨西哥,是整體死亡率最大的。在墨西哥,每年318萬成年人的死亡人數都與含糖飲料的消費有關聯,日本則是全球消費含糖飲料最低量的國家,其成年人死亡率僅10%。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領導者吉檀迦利‧辛格博士表示,因為專注於慢性疾病造成的死亡,因此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年人。未來的研究應評估世界各地的兒童與含糖飲料的消費量,會如何影響他們當前和未來的健康。研究人員更警告,若每天喝一罐碳酸飲料,會增加發展危及生命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科學家們更發現,碳酸飲料中的糖所形成的熱量,會比其他任何相同熱量的來源,更容易造成影響健康的情況。若一個人每天額外攝取150卡路里的糖,罹糖尿病率就會提升1%。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和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相反的,若攝取額外150卡路里(非飲料中的糖所致的熱量),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只有0.1%。這也是第一次,科學家們對任何食物吃太多造成肥胖,還有肥胖所導致糖尿病的理論提出質疑。(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落實四癌篩檢 花蓮慈院前進縣府

落實四癌篩檢 花蓮慈院前進縣府#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癌症(惡性腫瘤)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多年。為了推廣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今年三月剛通過「健康檢查品質認證」的花蓮慈濟醫院,落實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直腸癌四大癌篩,將於21日上午,讓花蓮慈院健康列車開進花蓮縣政府,為縣府人員的健康把關。花蓮慈院副院長許文林表示,守護東部地區民眾健康是花蓮慈院的責任,所以除了癌症篩檢之外,這次特地還結合了花蓮慈院社區醫學部團隊,現場提供血壓測量、戒菸宣導、婦女乳房自我檢查、健檢推廣、健康諮詢與衛教等服務,希望幫助大家更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況,從社區民眾到政府官員都能落實預防醫學的觀念,提升花蓮縣整體健康水準。

醫訊/癌友要如何彩妝

醫訊/癌友要如何彩妝#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癌友在罹患或治療後,有人除了會掉頭髮以外,身形還會日漸削瘦,皮膚呈現不健康的顏色,光澤慢慢退失,他們也因為外型變化而失去信心,甚至不敢面對鏡子。為了幫助幫助癌友在面對治療時皮膚照護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南區美麗守護班」,特別邀請專業彩妝師和造型滿分的黃綵菲講師,運用簡單的技巧、配件,達到最美的效果,指導適合癌友的簡易彩妝方法,以協助病友面對身心惡化的衝擊,重新建立自我價值感及信心。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主辦單位歡迎癌友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南區美麗守護班時間:102年3月20日(三)下午14:30~17:00地點:基金會高雄服務中心(高雄左營區翠峰路22號)洽詢:07-581 0661轉110 陳護理師

「薦」者有禮 快揪團一同做癌篩

「薦」者有禮 快揪團一同做癌篩#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100年臺北市民十大主要死因惡性腫瘤續居榜首,100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732人,占總死亡人數約3成,平均約每1小時51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很多癌症是有家族的傾向,大安區有位市民參加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篩檢,發現乳癌並及時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斷鼓勵身邊的女性親朋好友一起參加癌症篩檢。該市民語重心長的表示:「96年參加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免費健康篩檢,發現2側乳房扭曲、不對稱,96年當醫師確定是罹患乳癌第3期,與親友討論後立即開刀並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97年合併憂鬱症,多次自殺未遂,接受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關懷訪視,才走出病痛威脅及憂鬱症陰霾。因為知道罹患乳癌的痛苦,因此介紹女性親朋好友做免費乳房攝影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升存活率,我母親也在99年發現乳癌0期,立即手術治療,目前我們母女倆都恢復的相當好,正常的生活。」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大安區醫療院所推動「薦」者有禮-「癌症篩檢揪團~健康推手」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活動辦法:1.由團長揪團號召符合篩檢條件之市民至少5人結伴至臺北市大安區同1家醫療院所參加任何1項篩檢。2.團長協助填寫「癌症篩檢揪團-健康推手活動報名表」,以郵寄或傳真報名,完成預約之團員持「癌症篩檢回條」,於完成檢查即請醫療院所服務人員確認蓋(簽)章,由團長收回回條後即每人發放精美禮物1份。3.揪團成功之團長,於年終可參加篩檢揪團「時來運轉」回娘家暨大FUN送摸彩。 (照片為乳癌病友張女士/臺北市衛生局提供)

大腸癌早期不明顯 應定期篩檢保健康

大腸癌早期不明顯 應定期篩檢保健康#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101年基隆市信義區接受大腸癌糞便篩檢人數計2,504人,其中糞便潛血陽性反應者123人,有87人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為大腸息肉並做切除以避免成為大腸癌,進一步化驗幸好未有大腸癌確診個案。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呼籲50~69歲民眾每2年必須接受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很重要。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個案者,每2人就有1人大腸長息肉,每22人就有1人確診為大腸癌,且大腸癌發生人數已是所有癌症的第1名。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經常攝取燒烤、油炸及肉類加工品等食物,容易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應注意「多吃青菜水果、少吃紅肉,烹調方式以水煮為主」之原則,並且規律運動,定期做大腸癌篩檢,以維護健康。

推動社區整合式健檢 定期檢查發現癌症

推動社區整合式健檢 定期檢查發現癌症#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人人聞癌色變,篩檢可以及時發現癌症避免病情惡化,為推動全民定期做癌症篩檢的好習慣,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特舉辦多場免費「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活動,並於3月9日上午7時至10時,於南投市內興里活動中心辦理第一場次,現場不少民眾去年都參加過該院辦理的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活動,今年再度踴躍參加。南投醫院院長林克成表示,每年南投醫院均會辦理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的活動,今年參加人數相當多,可見南投醫院多年的推動以影響了許多民眾的觀念,藉由提供社區民眾便利的癌症篩檢服務,民眾提高了篩檢的意願,並養成每年定期的篩檢的好習慣,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且如果發現癌前病變,經治療還能避免癌症的發生,把握治療的時機。南投醫院102年度的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活動包含健保給付之成人健檢,現場有南投醫院專業醫師團隊看診,可提供民眾免費健康諮詢服務,第二場次預計於3月30日上午7時至10時,於南投市漳興里活動中心、第三場次預計於4月13日上午7時至10時,於南投市光榮國小辦理,民眾不妨把握機會多加利用。

別再逃避! 女子拖延誤乳癌治療良機

別再逃避! 女子拖延誤乳癌治療良機#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摸到胸部有不明的腫塊的時候,相信大部分民眾都會心生警覺,儘快安排時間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因為這是最常見的乳癌症狀之一。但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黃世民醫師指出,其實門診中有大約2成的民眾並非第一時間就來就醫,而是在發現胸部長出不明腫瘤後,仍抱持著逃避心態拖延許久才到醫院檢查,一旦確定為乳癌時已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一名31歲的莊姓女子在男友陪同下到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看診,莊女親友中曾有人罹患乳癌及肺癌,算是高危險群,一年前她偶然摸到右乳側有小小的不明腫塊,明知道應該趕快到醫院檢查確定原因,但就是提不起勇氣,同時她也抱持著鴕鳥心態自我安慰,覺得自己還這麼年輕,運氣不會這麼差,就這樣拖了一年。經細胞學及正子造影檢查後,赫然發現已經是乳癌第四期,腫瘤不僅長到3公分大,還轉移至肺部。黃世民指出,乳癌為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多年來,衛生主管機關及各大醫療院所為了宣導乳癌防治的重要性,積極透過各種管道教育大眾乳癌的自我檢測、相關症狀和篩檢,因此大部分的女性朋友都知道發現乳房及腋下有不明的腫塊時,應前往醫院檢查,尤其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更須注意是否為乳癌的徵兆。其實許多民眾都具有乳癌常識,但摸到腫塊時,卻仍抱持著僥倖逃避的心理諱疾忌醫,致使病情延誤。黃世民語重心長的表示,其實像莊小姐這樣的例子在門診中真的是屢見不鮮,發現胸部腫塊就儘快前來檢查的患者只佔了8成,有2成則會拖延許久,甚至等症狀變嚴重了才來看醫生,錯失早期治療的良機。黃醫師指出,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屬於良性,透過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立體定位針刺切片,都能以最快速、低侵入性的方式檢測出腫瘤的良惡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0期乳癌的存活率接近100%,第1期乳癌存活率則可達90%以上。醫師建議民眾,若得知女性親友提起自己有相關問題時,一定要積極鼓勵,甚至以行動催促當事人趕快就醫,才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片來源: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罹患癌症沒自信? 慈濟辦婦癌病友會

罹患癌症沒自信? 慈濟辦婦癌病友會#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顯示,全台灣每天有34位婦女受到包括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的婦癌威脅,為了增進婦癌病友健康保健之知識,花蓮慈濟醫院將於三月九日上午九點,舉辦婦癌病友聯誼會,由婦產科龐渂醛醫師分享「婦癌新知」以及血液腫瘤科朱崧肇醫師說明「癌因性疲憊症」的成因及症狀。花蓮慈濟醫院表示,科技日新月異,婦癌疾病治療也突破傳統,龐渂醛醫師將針對卵巢癌治療新知、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重要性以及腹腔鏡手術等三大重點與民眾分享。癌症治療過程中,治療所帶來身體的痛苦、喪失女性特徵的憂慮及失去外貌吸引力的威脅,都可能令病友缺乏自信、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因無法適應而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所出現的「癌因性疲憊症」,朱崧肇醫師將分享其成因及症狀。藉由婦癌防治的專業諮詢及知識宣導,讓病友和家屬能了解正確的認識病症,更有自信地面對未來的治療過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