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

電腦族關鍵六招 預防「滑鼠手」

電腦族關鍵六招 預防「滑鼠手」#關節

一位28歲小姐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往往連續好幾個小時坐在辦公桌前寫字、打電腦,半年多前開始感覺手指麻麻痛痛的,手腕也總是很不舒服、無法使力。起初動一動、甩一甩手就好了,慢慢地,怎麼動、怎麼甩也不能改善手麻無力的狀況。經醫師檢查,才發現罹患了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復健科賴彥廷醫師指出,「腕隧道症候群」又稱「腕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此病在女性的發生率較高,約有一半的病患是雙手皆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大多數患者是需要反覆手腕動作或使用震動機器的工作,好發於電腦使用者(因從事鍵盤、滑鼠的操作)、木匠、裝配員、工地電鑽工人、炒菜師傅等等,諸如此類需要做重覆性腕部活動的職業。在這裡,賴彥廷醫師提供民眾「腕隧道症候群」的六大預防及治療方法。1. 日常活動的改變:盡量避免手腕反覆彎曲的動作,或是減少其使用頻率,例如打電腦、切菜、炒菜等等;若是必須做反覆手腕的動作,建議民眾應該每隔15分鐘,就要記得讓手腕放鬆、休息一下。2. 休息及保護:為避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正中神經受到進一步的傷害,在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的初期(急性期)即須前往復健科尋求治療,最好要量製「手腕固定支架」。一般是把手腕固定在背屈約10°~20°的位置,以避免手腕彎曲過度;此固定支架是由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專門設計及製作,它可以讓腕隧道有較大的空間,進而減少神經所受到的壓迫,病患在白天和晚上都可配戴。3. 復健治療:復健治療的項目包括有:超音波、經皮電刺激、紅外線、熱敷、水療等。另外,復健治療師所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也可以讓神經肌腱在腕隧道內滑動得更平順,通常都有不錯的成效。4.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了非類固醇類止痛藥、血液促進循環劑、維生素B群、利尿劑、一般酸痛藥膏等等。5. 局部注射: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嚴重麻痛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的治療方法。此舉可立刻緩解症狀,但大多只是短暫性的效果,因此並不建議病患經常注射。6. 手術治療:若手腕神經已經嚴重受損,甚至開始肌肉萎縮時,病患必須考慮儘早接受手術治療。一般手術是切開壓迫正中神經的橫腕韌帶,手術後,病患更記得要進一步尋求「復健治療」,協助受傷的肌肉恢復功能,以期達到最好的療效。最後,賴彥廷醫師呼籲,經常手指麻痛、手腕不舒服或無法使力的民眾,應盡快尋求復健專科醫師的協助與診察。若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卻一直輕忽不理,手腕神經壓迫太久而造成不可逆的受損時,會連手術治療也無法痊癒的,不可不慎乎!

愛蹬高跟鞋出門 當心腳變「鷹爪趾」

愛蹬高跟鞋出門 當心腳變「鷹爪趾」#關節

每次看到女性朋友足蹬高跟鞋,千嬌百媚走在顛簸的路上,除了由衷佩服,但更為這些女性們的足部健康感到憂心。美麗的鞋子往往是影響足部健康的最大原凶,而「姆趾外翻」就是常見的後遺症之一。姆趾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於生理角度十五度的畸形變化。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骨科郭家孝醫師表示,外翻的大姆趾除了會擠壓其他腳趾,也使姆趾近端的趾骨頭向內側產生不正常力量與運動,導致第一蹠骨基部突出,在行走時,姆趾滑液囊容易和鞋子產生摩擦,造成劇烈疼痛和厚皮。姆趾外翻的初期症狀為:第一蹠骨隆起處紅腫、疼痛,局部皮膚發炎甚至潰瘍。到了後期,嚴重者大姆趾會與第二腳趾重疊,將第二趾擠向背側,形成所謂的「鷹爪趾」,經常與鞋子摩擦、引起不適。由於大姆趾畸形,功能受影響,行走時勢必增加前足其他部位的負擔,加上蹠趾骨關節變形,因此也會發生足底疼痛,稱為蹠骨疼痛;而因姆趾滑液囊腫、又有蹠骨疼痛,每走一步都會有尖銳痛感,到後來可能無法穿著鞋子走路,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行動。造成姆趾外翻的先天因素包括扁平足、腳跟外翻、前腳內翻、第一蹠骨過短;而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先天性軟組織疾病等,也都容易有姆趾外翻。至於後天因素,常見的有趾骨關節受傷、趾骨骨折癒合不良、脫臼、靭帶撕裂等,而長期穿著高跟尖頭鞋,更是重要原因之一。許多人由於蹠骨前端(也就是鞋頭的部位)較寬,鞋子若太窄,也會擠壓指尖朝中央集中變形,導致姆趾外翻和小趾內翻。所以,郭家孝醫師提醒,具有上述先天或後天因素的人,千萬不要穿著過尖或過窄的鞋子,以免姆趾外翻惡化。要預防姆趾外翻,首須穿著適宜的鞋子,最好是腳趾有半公分左右活動空間的寬頭鞋,避免壓迫到大姆趾;平底鞋比有跟的鞋好,材質柔軟舒適為宜,鞋底也要能吸震。值得一提的是,名牌、昂貴的鞋子不一定設計就好,因此,自我判斷相當重要,千萬別花了大錢,反造成足部變形。此外,姆趾外翻與扁平足有密切關係,因此郭醫師建議,鞋子最好選擇有「弧形足弓」支撐,又具吸震、減壓效果,對防範拇趾外翻很有助益。如果已經出現姆趾外翻,在外翻角度未達三十度之前,仍有機會採取非手術治療。例如,將外翻部份以護具支架矯正,在第一、二趾間夾棉墊或矽膠墊,並在夜間穿戴塑膠材質的姆趾外翻支架,或製作合適的鞋內墊等,都有療效。至於疼痛不適,則可藉冷、熱敷或其他復健儀器,改善局部肌腱與筋膜的疼痛;若有持續發炎紅腫情形,則要再加口服或局部藥物。郭家孝醫師表示,姆趾外翻角度若已超過三十度,且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行動不便,則需考慮以手術減輕疼痛、治療變形。其方法是把拇趾內側的突出物切除,拇趾內緊繃的內縮肌放鬆,再將內側關節囊縫緊即可。若外翻角度太大,可能還要加上骨鋼絲釘或石膏固定一個月左右,手術成功率極高,唯一要注意的是,術後切莫再穿著不適當的鞋子,否則極可能復發。

《中醫保健DIY》簡易經絡按摩,安神舒壓調氣血

《中醫保健DIY》簡易經絡按摩,安神舒壓調氣血#關節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穿上下的徑路,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部黃慧君醫師表示,人體總共有十二條主要的經絡,「穴道」是經絡之氣血聚集的地方,藉由按摩穴道可以調整人體氣血,舒緩精神壓力,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目的。按摩前身體要儘量放鬆、自然呼吸、排除雜念。對於正值感冒發燒、過飢過飽或疲勞、懷孕婦人、嚴重的高血壓動脈硬化、有出血傾向的人等等,則需要請專業的中醫師來評估是否可以從事按摩活動。另外,黃慧君醫師也提醒,想利用自我按摩養生的民眾,要避開以下較危險的部位,如、骨折脫臼處、外傷感染處、脊椎、眼球、肚腹部、頸部等。針對各種需求,黃醫師提出以下幾個DIY自我按摩的小撇步:【醒腦安神】 將十根手指屈曲成梳耙狀,作梳頭樣從前額髮緣往頭頂及後頭部移動,或者用木頭、獸骨製的梳子由前向後梳髮,直到頭皮有溫熱感。頭頂的百會穴,為任、督二脈的匯集點,可以醒腦開竅、安神除煩。【頭痛目酸】從眉頭開始,輕輕地按摩到太陽穴處,於太陽穴處以指腹作輕柔的點壓,可緩解頭脹頭痛、目酸眼花。【腰背僵硬】雙手插腰定位,尋找腰部脊椎兩旁豐厚肌肉的部位,將掌心事先搓熱,由上往下按摩至肌肉微微發熱為止,如此可舒緩一天下來腰背的僵硬不適。【養生要穴】 位於膝關節下方、小腿脛骨外側的足三里穴,自古以來就是養生保健的要穴,能增強體力、預防衰老。由於屬於胃經的穴位,故舉凡胃腸功能低下疾患經常使用,另外對於腿骨膝蓋酸軟無力,也有健步的作用。【降火安眠】將足5趾向下彎曲時,腳底呈凹陷處為涌泉穴的所在,使用手掌心摩擦至腳心發熱即可,此穴有清降虛火、滋潤明目、安眠安神等功效,所以古籍記載大詩人蘇東坡,每晚臨睡前必做此穴之按摩。

想要活的有「骨」氣 日常保健不能少

想要活的有「骨」氣 日常保健不能少#關節

在骨科門診的對話中,最後的話題,總不外乎病患提出如何保養的疑問,其實,在傳統的觀念裡,或是電視廣告中,總一再強調口服保養品的重要性,可是在骨骼關節的保健上,正確的生活習慣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骨骼肌肉的日常保健牽涉的範圍極大,天主教聖功醫院骨科凃振興醫師特別針對幾項民眾常見疾病,加以說明治療及預防之道。■ 運動後肌肉酸痛,扭傷您常因運動過量產生肌肉酸痛,或因不小心拉傷造成發炎疼痛嗎?凃振興醫師表示,運動前充份的熱身絕對是預防傷害最重要的方法!由於較少使用或訓練的肌肉,如果突然進行激烈或過度反覆的活動,容易引起「遲發性」的肌肉酸痛,預防的最佳方法是以漸進的方式進行肌肉活動,使肌肉能夠負荷將進行的繁重或多次反覆運動。如果已有肌肉酸痛現象,則應休息與熱療處理,不宜再過度活動,否則易產生更嚴重的傷害。消除肌肉酸痛的方法一般包括伸展運動、塗抹藥性軟膏、消炎藥膏止痛、冰敷、熱敷、溫水浴及桑拿浴等。其實,肌肉酸痛不管是急性或遲發性的,往往是由於肌肉缺血、肌肉痙攣、或是肌肉舊傷尚未痊癒等原因引起的;對於慢性肌肉酸痛,熱療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別是泡在熱水中,一邊作輕度的伸展動作或按摩,酸痛現象很快就會消除或減輕。除此之外,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採用藥效滲透力強,能直達痛源的局部治療藥物,因富含促進血液循環和消炎鎮痛成份,能滲透至患部皮下組織,達通血、通脈的效果,對症下藥!■ 肩頸痠痛好不了為什麼脖子會痠痛 ?  最常見的原因還是頸部肌肉酸痛,例如長途駕駛或在床上看書,都會造成肌肉過度使用而痠痛;如果頸椎的關節隨年紀退化也會痠痛;另外, 頸椎椎間盤突出也會壓迫神經造成神經痛,如果神經受到壓迫,頸部疼痛會伴隨手腳的無力或麻痹的感覺。肌肉的疼痛大部份可以自己診斷,通常在過度使用或長期不當的姿勢之後發生,過幾天會自行痊癒。但如果出現以下幾種症狀需要立即就醫,頭部或頸部外傷之後的疼痛、牽連到肩膀或手臂的疼痛(放射性疼痛)、手或腳無力、大小便突 然失禁,這些症狀都是有可能傷害到頸椎或神經,所以必須做進一步處理。頸部肌肉痠痛要如何治療?  凃振興醫師表示,局部熱敷或消炎止痛藥物及肌肉鬆弛劑大部分可以緩解症狀,若是嚴重的症狀,會建議復健治療。其實,最重要的是預防,所以要記得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因為緊張而聳肩,時時提醒自己肩膀放輕鬆。工作一段時間要記得小小休息一下,做些伸展運動,上班族可以調整電腦螢幕的位置,不要過高或過低,最好使用有扶手的椅子,盡量不要用肩膀夾耳朵講電話。還有睡眠時要選擇能支持頸部的枕頭,好的睡眠品質常常是是否能有效治療的關鍵。多多注意自己的生活型態,也許小小的改變就能避免惱人的頸部痠痛。■ 退化性關節痛(炎)退化性關節炎是骨關節炎(OA, Osteoarthritis)的俗稱,是最普遍發生的關節疾病它又被稱為「退化性關節疾病」。骨關節炎好發於負重關節及指關節,通常發生於45歲以後,因為長久以來關節所承受的負荷及傷害所造成,這些是屬於原發性的骨關節炎。凃振興醫師指出,問題是出在保護骨頭末端的軟骨已逐漸磨損,而缺乏軟骨間隔的兩塊骨頭不斷擦撞,以至於產生疼痛及僵硬的症狀。儘管過度負重及老化是頭號殺手,但真正的致病原因仍然未明;現代的醫學研究已知可能與肥胖、家族遺傳及女性荷爾蒙的變化有關。無論如何,適當的保養及早期的預防和治療仍是對抗骨關節炎的不二法門。治療方式有:減輕關節壓力,藥物療法,營養品補充或波尿酸的注射。關於骨骼關節的保健,凃振興醫師也提出以下飲食建議:1. 抗氧化劑的攝取:這類成份像是維他命A、β-胡蘿蔔素、維他命C或是維他命E等,主要用來對抗會引起許多疾病的自由基。黃色水果,像木瓜、胡蘿蔔富含維他命A;而芒果、橘子、葡萄柚等則富含維他命C;維他命E則可在菠菜、蘆筍等青菜中得到。此外,硒(Selenium)除了可對抗自由基之外,也能促進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在鮭魚、鮪魚、小麥麵包、葵瓜子及許多海鮮中皆有足夠的硒含量。2.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s)的攝取:生物類黃酮同樣地可以預防自由基的破壞、減緩發炎反應、加速運動傷害的復原及強化膠質的形成。在新鮮水果、疏菜及全榖類皆有豐富的含量。 近代的醫學已證實骨關節炎並非由於激烈的活動或運動所造成。相反地,規律的運動不但可以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更能改善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機能而達到治療的效果。儘管骨關節炎是不可避免和不能治癒的,但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了相當樂觀的結果及證據。

配合防疫工作,攜手杜絕登革熱

配合防疫工作,攜手杜絕登革熱#關節

登革熱正流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應注意防治登革熱,並確實做到『除積水、清容器、滅孑孓』,落實孳生源清除三步驟。除了做好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外,萬一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如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也請主動告知醫師。針對登革熱緊急噴藥,衛生局也提出以下注意事項供民眾注意:《噴藥前注意事項》噴藥前請先將室內、外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源之積水容器徹底清除。重要物品請收拾或蓋好,食物一定要收到冰箱。人或寵物應到屋外並將門窗緊閉,不可待在室內,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工作進行。若有飼養魚,蝦類請將魚缸蓋好並拔掉打氣用電源,避免接觸藥劑。《噴藥後注意事項》噴完30分鐘後打開門窗,充分通風30分鐘後再進入屋內。本藥劑會自行揮發,亦可消滅家中塵蹣,減少氣喘發生機率。較常接觸或使用的物品,使用溼布或地板清潔劑擦拭即可。若因特別體質出現不適症狀,請盡速就醫。■ 噴藥問答Q&AQ1.要噴哪些地方? 緊急噴藥的範圍包含屋內所有樓層及房間內部,因此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作業進行。Q2.使用的殺蟲劑有毒嗎?衛生機關於戶內噴灑的藥品為除蟲菊精成分,對人體毒性很低,若不慎沾及眼睛,請以清水洗淨。Q3.上班或噴藥時外出怎麼辦? 因要事或工作需於該段時間外出時,請將鑰匙交付鄰居或里、鄰長。若屆時無人在家,衛生機關將會同派出所員警,由鎖匠開鎖進入貴戶屋內噴藥。 Q4.可以不噴嗎,不噴會怎樣?若您不噴藥,病媒蚊會往沒噴藥的區域竄逃,增加您及家人被叮咬的危險性喔! 對於防疫工作若有拒絕、規避或妨礙情形時,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3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請務必配合。衛生局也提醒各醫療院所醫師提高警覺,遇有疑似登革熱症狀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市民若有登革熱相關疑問,請撥打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詢問。。

錯誤觀念:骨質疏鬆症與退化性關節炎一樣吧!

錯誤觀念:骨質疏鬆症與退化性關節炎一樣吧!#關節

根據調查發現,七成二的老年人誤以為使用退化性關節炎的藥物能治療骨質疏鬆症。關渡醫院復健科高念慈主任表示,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兩者皆是老化時可能產生的疾病,前者主要是關節過度磨損而產生發炎及紅腫熱痛的現象,而骨質疏鬆症則是因骨質密度的流失,造成腰痠背痛、身高變矮或壓迫性骨折等現象。事實上,這兩種症狀在診斷及藥物治療上大大不同,民眾千萬不可混為一談。患者求診時若能明確指出某一關節部位疼痛,即會建議藉由X光照射診斷是否有退化性關節炎;而最常使用的治療方法有兩種:口服補充葡萄糖胺,或是注射關節腔玻尿酸來增加潤滑效果,進而改善發炎現象;但是,這兩種方法皆不能有效治療骨質疏鬆症。真正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可分為雙磷酸鹽類、抑鈣素、荷爾蒙類、副甲狀腺素類等類別。雙磷酸鹽類藥物是目前市面上最為普遍的骨鬆藥物,主要透過抑制蝕骨細胞的作用,遏止骨質過度的流失;此類藥物分為口服或注射兩種形式,其中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的限制較多,使用上將須視每位患者情況而予以處方。另外,抑鈣素藥物則因同時能夠抑制疼痛,較常在患者發生骨折後使用。至於荷爾蒙類及副甲狀腺素類藥物,主要是透過影響人體內分泌作用,調節血中鈣質的濃度達到增加骨質的效果,但因前者在治療上會引發若干後遺症,而後者藥物費用昂貴並缺乏長期的研究支持,所以醫師在推薦病人使用上較為保守。日前曾有一位骨鬆患者,臨床診斷發現患有骨質疏鬆症卻還是堅持僅服用含葡萄糖胺成分的藥物,不久後就因在家中跌倒、引發嚴重的壓迫性骨折而入院。高主任表示,治療骨鬆一定要對症下藥,才能真正遠離骨折的意外發生。而骨質疏鬆症的可怕在於骨密度的流失會使骨骼日漸脆弱,只要一不小心跌倒或受到輕微的外力撞擊就很容易發生骨折。一旦骨折,將伴隨日常生活能力的喪失,嚴重者甚至可能死亡,以髖關節骨折來說,患者發生意外後30天內的死亡率高達一成,而一年內合併肺部感染或心臟衰竭死亡的比率更高達三成。高主任也提到,骨質疏鬆症需要接受長期的治療,若患者使用每天或每週一次的藥物卻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任何服藥不規律或甚至中斷用藥的情況,將大幅降低治療的效果。」最近陸續有一些新的骨質疏鬆症藥物問世,不約而同地都朝向拉長用藥間隔發展,其中更有一年只需治療一次的新療法,對於骨鬆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選錯涼鞋蘿蔔腿跟著來!

選錯涼鞋蘿蔔腿跟著來!#關節

炎炎夏日,女性朋友的鞋櫃裡永遠少不了「涼鞋」這個最佳配角!因涼鞋包覆少、透氣性極佳,可大幅降低悶熱與不適感,是女性對抗炎熱氣候的必要裝備之一。然而,也正因為涼鞋包覆力不足,會有穩定性不佳的缺點,容易增加足部及小腿肌肉的負擔。女性朋友可留意一下,當你們穿著涼鞋走路時,每一跨步的距離一定比較短(穿拖鞋時尤其明顯),主要是因為包覆少,跨大步時,鞋子容易脫落。此外走路時,腳趾容易弓起來,因為腳趾彎曲,才能扣住鞋子,使其不易脫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骨骼肌肉健診中心白淳升主任表示,這個小小的動作會增加腳底與小腿肌肉的負擔,容易使小腿肌肉緊繃,長時間下來易使肌肉肥大,即會形成一般人所謂的蘿蔔腿。另外,如果鞋子的包覆少,對腳的保護力就不足,除了外露的腳趾容易受傷之外,長時間行走也容易出現腳底或小腿酸痛的現象,更嚴重的,還可能發生腳趾變型或足踝關節扭傷的狀況。雖然穿著涼鞋有上述可能的潛在危機,但白淳升主任建議只要把握選鞋三大原則,即可降低危機發生的機率,好好享受涼鞋涼爽舒適的特性。1.選擇合適、合腳的鞋所謂合適,是指合腳型。扁平足者因有較大的內旋動作,以致穩定性差,應選擇包覆性較大的鞋款,且鞋底不可以過軟;高弓足者因吸震能力較差,須著重選擇有良好吸震能力的鞋底設計。而合腳則是一個基本要求,須有適當的長、寬,一般建議涼鞋的鞋底板長度比最長的腳趾頭多0.8-1公分,寬度則以腳的兩側以不受壓迫為原則,留給足部一個可活動的空間,如此才算合腳。2.選擇設計良好的鞋子首先,儘量選擇包覆性較佳的鞋款,例如一大片腳背包覆的鞋款絕對比僅包覆前腳趾的鞋款好,穿起來更穩定,不易疲勞;而有腳後跟帶的鞋款,一定比無後跟帶的鞋款走起路來更為輕鬆。3.選擇結構設計良好的鞋子即使是涼鞋,前腳掌的部位也必須容易曲折,否則會大大加重腳底與小腿肌肉的負荷。鞋底及中底的材質不宜過軟,才不會導致肌肉容易疲勞,若有適當的吸震能力,更能減少負擔。鞋底須符合腳前掌最寬處,鞋後跟的位置,須符合腳後跟的著力點,此原則對於有後跟高度的涼鞋尤其重要,可大幅增加穿著的輕鬆舒適度,並減少傷害的發生。穿對涼鞋不只可以保護足部及小腿的健康,亦可避免蘿蔔腿破壞原本美麗的腿部線條。只要謹記選鞋的基本原則,一雙兼具美觀與舒適的涼鞋,能幫助女性朋友涼爽抗夏。延伸閱讀:http://www.lianan.com.tw/09_knowledg_01_detail.asp?sn=45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