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發症

醫訊/愛腎護腎講座

醫訊/愛腎護腎講座#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國際腎臟醫學會及腎臟基金會國際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世界腎臟病日』,訂於每一年的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其宗旨為加強對慢性腎臟病和其它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之認知,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之觀念。國人住院門診洗腎每年耗約健保450億元,由此可見腎臟病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巨大威脅。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於3月25日(六)上午9:20至12:30在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舉辦「愛腎護腎講座」,邀請腎臟病友與社區民眾共同認識了解顧腎的重要,建立腎臟病防治及預防合併症發生的正確觀念,現場並提供參加者免費的血糖、血壓測試及尿液篩檢。由於不當藥物的使用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故此次邀請腎臟保健中心主任陳奎篤醫師及藥師,專題演講有關慢性腎臟病的用藥觀念,希望病患能配合醫囑正確使用慢性病藥物,本身若有三高的患者也要做好控制,才是對於腎臟保健的根本之道。講座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活動名額100人,額滿為止,全程免費,為響應環保請自備環保杯與筆記用品,歡迎慢性腎臟病、肝病、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或社區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報名請洽:腎臟保健中心謝秋琴、李惠敏衛教師,聯絡電話(05)-2752940。名稱:愛腎護腎講座時間:106年3月25日(六)上午9:20-12:30地點: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565號)洽詢:衛教師謝秋琴、李惠敏(05)-2752940。  

易腿痠抽筋?靜脈曲張作怪

易腿痠抽筋?靜脈曲張作怪#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苗栗一位長期務農的75歲陳伯伯,近1、2個月以來每天睡覺時腳板都會抽筋,走一小段路就會感到雙腳痠痛,小傷口也容易大量流血。陳伯伯就醫後經醫師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己因為長期務農造成雙腳產生靜脈曲張及併發症,接受雷射閉鎖手術後,陳伯伯的狀況獲得大幅改善,也恢復正常生活。雙腳易痠痛、抽筋次數頻繁、血流不止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靜脈曲張為雙足長期受到壓力,腳上血管會變得較明顯,剛開始不會有任何不適,因此民眾常忽略症狀,時間一久,雙腳外觀可能會佈滿深藍色粗壯血管或是產生雙腳容易痠痛、抽筋次數頻繁、腳上傷口血流不止等併發症時,患者才會想到要求醫。手術治療是唯一可根除的方式長期負重、長時間站立或蹲坐、腹內腫瘤及心臟疾病都容易導致靜脈曲張循環不良,對於已經形成之靜脈曲張,藥物治療僅能提供有限成果,手術治療是唯一可根除的方式。過去的傳統手術傷口大,術後有強烈疼痛感,現今微創手術可使用傷口小、疼痛感也降低許多。維持20-30分鐘就需變換姿勢李俊毅醫師提醒,想預防靜脈曲張,平日裡同一個姿勢太久維持20-30分鐘就需變換姿勢,工作上要長時間站立的民眾,除了定時坐下休息之外,好的彈性襪就是最佳的幫手,對於腹內有壓力來源的病友也要記得定期腹腔檢查及治療來減少腹壓,靜脈曲張雖不會造成立即性的生命威脅,但也要持續觀察,切勿等到產生併發症時才就醫處理。

糖友長雞眼 細菌感染險截肢

糖友長雞眼 細菌感染險截肢#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人有很多併發症,若是出現周邊神經病變,可能就有截肢的危險,不可不慎!一名罹患糖尿病的30多歲男子,因為出現周邊神經病變,不但對於長在腳上的雞眼沒感覺,雞眼因此出現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差點要截肢。 足部受力點改變 就有可能出現雞眼收治這名男子的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子朋表示,糖尿病會出現神經病變,包括感覺與運動和自主神經,而且會造成腳的變形,其主要是因為感覺神經沒有感覺,運動神經失去功能;由於腳掌有些肌肉會幫助維持腳弓形狀,正常要維持腳弓除了骨骼韌帶,還要有腳掌的肌肉,而運動神經病變時,腳掌的肌肉會沒有力氣,會失去腳弓的功能,以致足部受力點會改變,再加上沒有感覺,踩又不會痛,就有可能出現雞眼。 將受感染骨頭清除 用親水性凝膠換藥該名男子就是因為足部受力不均,腳有變形,進而使得第五腳趾骨頭壓力過大且導致壞死,才出現雞眼,而且還因為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李子朋醫師指出,該患者原本在其他醫院治療時被告知需要截肢,後來轉診來此看診,經由將受感染骨頭清除,並且用親水性凝膠換藥四個月,才免除截肢的命運。 不要穿拖鞋和涼鞋 要穿布鞋和厚襪子李子朋醫師進一步指出,雞眼治療會先用刀片將厚繭削薄,再用水楊酸來幫忙角質脫落,治療好之後,就要穿特製的鞋墊來改善足部壓力,才能預防雞眼再次出現;然而,對於糖尿病人而言,要想預防雞眼產生,尤其不要穿拖鞋和涼鞋,應該要穿受力平均的布鞋,而且要穿厚襪子,以及穿鞋子時要確定鞋子裡面沒有小石子,要保護好足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醫訊/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堂課經由欒家菁營養師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名稱: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2月8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防缺血性中風 泡湯5點建議

防缺血性中風 泡湯5點建議#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秋冬時節將近,在寒冷的天氣下泡個湯總是讓人覺得全身舒暢,所以泡湯總是受到男女老幼的歡迎,然而不是每個民眾的體質都適合泡湯,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冬天容易因為循環變差,加上天氣冷容易血管收縮造成血壓上升,泡湯反而可能讓疾病惡化,甚至引起嚴重的併發症。血管急速舒張 易引起心肌梗塞另外,許多人喜歡一下泡冷泉,一會兒再泡溫泉,提醒民眾,持續冷熱交替可能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容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而衛福部國健署曾特別提出相關注意事項,提醒心血管疾病病人參考:1)    時間不過長 /避免泡太久,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2)    動作不過快 /動作放緩,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3)    泡湯不獨享 /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4)    冷熱不交替 /切勿忽冷忽熱,糖尿病病人、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病人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冷熱溫差大易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5)    酒後不能泡 /酒後需間隔2小時才能泡湯,若剛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因為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別太忌口 銀髮族偏胖較長壽

別太忌口 銀髮族偏胖較長壽#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回參加壽宴,壽星100歲,每天早上還去公司上班,他的太太壽婆98歲,2個人身體都很好,壽星瘦,大約只有50公斤,壽婆胖,可能有70公斤,一胖一瘦站在台上,畫面很有喜感。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兒子上台演講說:「父母長壽,是子女的福氣,父親自己賺錢,不必我奉養,我不能抱怨,只是父親個子小,當我與父親外出時,常被誤認是兄弟,更慘的是有人硬說我是哥哥,害我不得不去割眼袋!」台下一陣大笑。壽星致詞答謝時,則這麼告訴大家:「有許多人問我『長壽的祕訣』,我無法回答,因為我生活正常,不抽菸、不喝酒又愛運動,可是我太太生活不正常,抽菸、喝酒、打牌,而且不運動!更稀奇的是,我是瘦子,我太太是胖子,所以,我在這裡要以科學家的精神向大家報告,如果要知道老人胖好?還是瘦好?追蹤我們夫妻倆就知道了!」身體沒有儲備能源 容易有併發症言猶在耳,近日卻聽說老夫妻同時得到流感,演變成肺炎!太太住院幾天就恢復了,先生卻住進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折騰了2個月才出院,醫師的解釋是:丈夫瘦,膽固醇低,平常可能心血管負擔輕,對身體比較好,但罹患了肺炎,身體沒有儲備能源,容易有併發症。體重維持正常 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現代社會營養過剩,大家每天得到的都是關於「減肥」的訊息,但是,高齡醫學專家提出了「高齡的肥胖矛盾」說法,建議一般人的體重應該維持正常,避免三高引發的新陳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臟病、糖尿病與中風等疾病的風險。但是高齡者不可隨意減肥,體重稍微肥胖者(BMI值在23至25之間),死亡率較低,醫學上的解釋是:老年人身體虛弱,容易感染或生病,肥胖的人有本錢以對抗疾病,而體重過輕的人平常就營養失調,若稍有風吹草動,很容易被擊垮。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 稍微胖比較長壽有句俗諺說:「老人吃得下、睡得著,就是福氣!」年輕人怕胖,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吃,像東坡肉、漢堡、冰淇淋等等美食,由於味美易嚼,是許多老人的最愛,但是子孫們常以膽固醇太高或影響血糖等理由制止,其實,高齡的人不須太忌口,吃得下盡量吃,稍微偏胖比較長壽!(本文摘自/不老的幸福──活得健康熱情不顯老/寶瓶文化出版)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場講座將由營養科營養師施淑梅,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名稱:糖尿病健康吃時間:105年11月9日 星期(三)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8大危機 高齡孕媽咪該知道!

8大危機 高齡孕媽咪該知道!#併發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位孕媽咪都希望自己能平安度過孕期、順利產下寶寶,高齡準媽媽雖然已克服懷孕門檻,但孕期中隨之而來的各種狀況,使得孕媽咪與寶寶都得面臨比一般人更高的風險性。提前準備、隨時調整身心狀態事先認識以下潛在的生理問題,提前做好準備與各項檢查,隨時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不但能因應孕程可能發生的種種挑戰,也能讓妳在產後迅速恢復健康與體力、全心照顧新生兒。1)     畸形兒機率高/以數據來說,35歲以上孕婦懷有唐氏症寶寶的機率是1/300,滿40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則提升至1/100。2)     流產機率增加/由於高齡懷孕者比較容易出現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情形,女性在30歲左右懷孕,其自然流產率約在10%,過了35歲約為25%,40歲以上的話則超過3成,甚至達到50%!3)     早產機會高/40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早產的風險與年輕孕婦相比,高出將近50%,主要還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體質與子宮環境的健康度卻相對變差,不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容易在妊娠中後期發生異常,導致寶寶提早出生。4)     自然產比例較低/臨床上很多高齡產婦擔心自己體力不足,或為了避開生產時可能產生的風險,早早便決定採剖腹方式生產。5)     產後恢復較慢/年過35歲之後,年齡越大的女性在經歷懷胎、分娩後,生理機能及生殖器官需要康復的時程也會比年輕媽咪來得較長。6)     不利於寶寶體質健康發展/高齡女性的卵子健康、子宮環境、為胚胎供應營養的能力,一般而言都會比適齡懷孕女性的狀況較差,就連胎兒體型,都會出現過小或過大的可能性。7)     併發症多/年齡越大的女性,身體因受孕後產生變化,在懷孕期間得到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及其他併發症的機率也比年輕產婦為高。8)     多胞機率大/為了提升胚胎著床的成功率,醫生一次植入數個胚胎的比例高,導致產生2個以上的受精卵,懷雙胞胎、多胞胎的發生率也大為增加。懷多胞胎 應早期考慮減胎很多人可能會羨慕只要辛苦一次、便可擁有2個寶寶,事實上,這些媽媽不但在孕程中負擔極重,母嬰二人所面臨的風險,包括糖尿病等併發症、容易早產、剖腹產、早期破水的機率也遠比一般單胞胎者更高,而若發現產婦懷有多胞胎(三胞胎以上)時,醫師在必要時會在妊娠早期考慮是否進行減胎,以保障母親與寶寶的健康。(本文摘自/吃對營養順序孕媽咪好孕又快瘦/台灣廣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