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女童跌倒骨折 中醫治療助癒合

女童跌倒骨折 中醫治療助癒合#骨折

雙和醫院中醫科醫師王國成接獲一位國小女童求診,女童走進診間時走路一跛一跛的,診查發現,女童因不小心跌落,導致左腳踝挫傷,患者小腿下三分之一到左腳踝處紅腫、疼痛、瘀青,腳踝不太能轉動,一轉就會痛,且無法使力。經x光檢查發現,女童的左脛骨下端骨折,裂開的部位就在生長板上端。評估後,王國成醫師建議患者購買具有護板的輔具─護踝,並配合敷貼具有活血、消瘀、消腫、止痛之效的三黃散藥膏,和內服中藥。王國成醫師表示,中醫的骨折治療分為三期,三個時期會有不同的用藥選擇。骨傷後一週為初期,是「消瘀退腫、正骨復位」期,治療以活血化瘀、消腫理氣通絡為主,使用藥物包括正骨紫金丹、倒地蜈蚣、蒲黃、川七、紅花等。骨傷後三至五週則為中期,是「和營生新、接骨續筋」期,桃仁、紅花等都是常用的藥材;骨傷後六至七週為後期,是「補氣養血、堅骨壯筋」期,用藥包括方中正骨紫金丹、川七、茶匙癀、六味地黄丸等。王國成醫師說,患者回診時,其疼痛感明顯減少、紅腫的症狀減輕,且逐漸恢復活動力。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從x光片中可清楚看到,女童骨折的部位已經癒合。

牙齒美白治療後 該怎麼吃效果才持久?

牙齒美白治療後 該怎麼吃效果才持久?#骨折

現代人對外貌要求增加,牙齒除了要整齊更要白皙閃亮,因此有許多人可能會到醫美診所接受牙齒美白療程,像是最近很流行的雷射美白、冷光美白等等,不過根據網路媒體指出,美國威克森林浸信會醫學中心牙醫系主任雷蒙德‧蓋瑞森表示,使用牙齒美白產品,或接受牙齒美白療程後,吃些口感較紮實的蔬菜、水果,像花椰菜、綠色豆子、胡蘿蔔、芹菜、蘋果等,都可讓牙齒美白效果更持久。雷蒙德‧蓋瑞森主任提醒,牙齒剛做過美白,飲食格外重要,吃對食物,可維持牙齒美白效果,另外,像一些高鈣乳製品、起司也可幫助維持牙齒白皙,乳製品中的乳酸有助預防蛀牙,質地較硬的起司則可幫助移除牙齒中的食物殘渣,但如果吃錯食物,像是抽菸或食用過多醬油、軟性飲料、紅酒、白酒、藍莓等,都會讓牙齒染色,可能讓齒色很快就變難看,影響牙齒白皙程度。台南市立醫院牙科總醫師陳俐珊在秀傳季刊上表示,牙冠表面為琺瑯質,其下為象牙質,琺瑯質本身的顏色略帶透明,而象牙質則略帶黃色,因此正常的牙齒本身即略帶黃色,但隨牙齒鈣化程度的不同,即使正常的牙齒也可能呈現較黃色的外觀,有時大家常抱怨的黃牙,很多都是正常的顏色,因此盲目要求牙齒美白是不對的,牙齒美白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消費者應該先瞭解牙齒變色的成因、美白療程的適應症,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後遺症,通常美白的速度越快,相對的牙齒越容易受傷,陳俐珊醫師呼籲,民眾在做牙齒美白前,務必請牙醫師幫忙診斷,同時經過謹慎的考量之後才做,而不是一味追求潔白的牙齒,這樣是沒有意義的。牙齒美白大解密http://w3.uho.com.tw/mouth.asp?aid=1305市售牙齒美白產品效果有限 使用不慎恐傷牙齦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7777塗大蒜可治敏感性牙齒? 醫師:沒有效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44

女上男下太激動 「小弟弟」喀擦斷了還流血

女上男下太激動 「小弟弟」喀擦斷了還流血#骨折

新北市土城警察日前接到報案求援,匆匆趕赴報案現場,結果居然看見一名全裸男子用雙手遮住流血的「小弟弟」,警方一開始認為是家暴案,以為老婆將丈夫的命根給「卡嚓」,經過瞭解之後,發現原來是夫妻酒後「性奮」,享受翻雲覆雨的樂趣時,採用女上男下的體位,但是因為嘿咻得太過猛烈,結果男子的陰莖竟然「骨折」,嚇得老婆六神無主,原本要打119報案的,竟然打成110,讓警方誤會一場,不過警方還是緊急通知救護人員,將男子送醫急救。根據東元醫院泌尿中心的衛教文章指出,在沒有勃起的時候,陰莖是不容易被折斷的,因此絕大多數發生骨折是在勃起狀態下發生。男性的陰莖是由兩根陰莖海綿體和一根尿道海綿體組合而成的,陰莖海綿體內有豐富的血管竇,外面有堅韌的白膜包覆。陰莖之所以能膨脹勃起,是在刺激下流進來的血量遠多於流出去的量,血液積存在陰莖海綿體內豐富的血管竇中,再加上外層包覆的白膜,使陰莖勃起得又大又硬,但是這時候卻非常「脆弱」,經不起外力撞擊,而所謂的陰莖骨折,就是指陰莖白膜破裂。造成陰莖斷裂最主要的原因,80%以上是因性交而受傷,最常見的姿勢是女性在男性上方劇烈抽動時,因陰莖滑脫而「頂撞」到女性的恥骨或會陰,導致陰莖白膜破裂,受傷時常可聽到一聲輕脆的斷裂聲,隨之而來的是陰莖劇烈疼痛且勃起頓時消失。一旦發生陰莖破裂後,最好趕緊送醫急救,否則日後會導致陰莖嚴重彎曲、陽萎等後遺症。一般在半身麻醉下進行陰莖白膜修補手術,隔天立即可回家,只須口服消炎、止痛藥及門診換藥,並沒有太多後遺症。生殖器官的保養之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675嘿咻太激烈,小弟弟也會骨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175青壯年8成不夠「硬」 壓力大、抽菸是主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88

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

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骨折

一名四十歲的男性在深夜騎摩托車發生車禍,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雙和醫院。患者腦部受到嚴重撞擊,診斷為右側硬腦膜外出血,且頭骨骨折,由雙和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蘇鈺凱緊急採取外科手術,清除腦部血塊並將頭骨骨折處復位。電腦斷層顯示,患者腦部血塊約為8.76*3.81*8.5公分,血塊很大,而且壓迫到腦幹,雖經手術清除血塊,但由於患者受傷嚴重,腦部深處有多處小點處於缺氧情形,醫師建議患者輔以高壓氧治療。患者轉至一般病房後,隨即接受高壓氧治療,高壓氧中心主任蔡文平表示,當時患者的神智仍未完全清醒,叫也不應,眼睛大多閉著,接受9次高壓氧治療後,即可清楚交談,目前共治療26次,已可自行走路,但左側微癱,仍持續接受復健中。蔡文平指出,腦部受傷的患者,容易出現腦水腫的情形,腦部血流不佳,造成缺血,甚至影響神經,高壓氧可改善血流,藉由壓力讓氧氣得以擴散到缺氧組織,提高腦部氧氣的供應。

調查發現骨鬆男多於女 年齡層也不斷下降

調查發現骨鬆男多於女 年齡層也不斷下降#骨折

高醫神經外科教授黃旭霖成立的台灣骨質疏鬆照護協會,昨天發表調查報告,並邀請名人現身說法,強調骨質疏鬆不僅可透過規律生活及運動預防,更能以藥物和復健治療。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在衛教文章中也顯示,以台灣地區而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大約有一百六十萬人,每九人即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症(約百分之十一),可見骨質疏鬆所隱藏的隱憂。經高醫調查發現,骨質疏鬆已成為中高齡人口健康隱憂,世界衛生組織甚至警告,骨質疏鬆已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慢性疾病,70歲以上老年人口有8成6出現骨質流失或骨質疏鬆現象,但50歲以下民眾也有近4成骨質開始流失或疏鬆。其中男性比例又比女性高出3倍多,主要原因則是50歲以下男性因荷爾蒙和菸酒等生活習慣等因素,骨質流失情形其實比女性嚴重。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衛教資料中表示,所謂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中的鈣質總量降低,以及骨顯微結構的破壞,造成骨頭的脆性增加,容易引起間接骨折。骨質疏鬆症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的骨質疏鬆症。原發性的骨質疏鬆症有可分兩種,一種主要發生在停經期後的婦女,年齡層約在五十歲至七十歲之間,一種為老年性的骨質疏鬆,發生年齡層約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由於台灣在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平均壽命也逐年延長,所以預防骨質疏鬆的工作更為重要,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患者通常察覺不出有任何不適。一般而言,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做法有二個方法,第一是均衡營養、適量運動與適量鈣質的補充等,第二是避免各種造成骨質流失的因素(如飲酒、喝咖啡等),如果雙管齊下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女性停經後易骨質疏鬆 吃含鈣食物、運動可預防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888過重、肥胖者 較容易骨質疏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88骨鬆引起脊椎骨折很常見 死亡率也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73

老人髖部骨折 一年內之死亡率高

老人髖部骨折 一年內之死亡率高#骨折

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在家裡不小心滑坐到地上後,就因為髖部(骨輪)疼痛,而無法站立行走。送到醫院後,醫師安排了X光片檢查,証實是髖部骨折,安排她住院及手術治療。「我母親雖然有些年紀,但平常沒有什麼疾病,怎麼會一個小小滑倒,就造成了骨折呢?」老奶奶的家人有些不解。其實,這就是骨質疏鬆症在作怪。林新醫院骨科主任廖宜賢指出,骨頭的結構,在放大後微觀,是由許多的骨頭小樑,編織交錯而形成類似海綿的結構體。當年紀邁入中年以後,骨小樑數目就開始減小,同時也會變細,而且骨小樑彼此之間的聯結減少,造成了骨頭內的縫隙增加、孔洞擴大,結果是整體骨頭的質量變少,同時骨頭本身的成份也會改變,最後造成骨質密質降低及骨頭的強度變弱。嚴重的話,骨折的風險會增加,這就是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大多是無聲無息,沒有明顯的症狀。在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脊椎駝背變形的外觀症狀。然而骨質疏鬆症卻是僅次於心血管系統,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就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而言,女性罹患的比率,有30%以上;而男性也有12%以上。這些患者平常可能並不知道,也沒有接受治療;但是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有可能造成了骨折變形。因此才叫做無聲的殺手。根據健保局統計,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之死亡率相當高,在女性為15%,男性則高達22%。而即使骨折在適當的治療後,後續的復健及預後,也往往不能回復原先的功能。因此在骨質疏鬆症的課題上,最重要的是提早治療,預防骨折的發生。

小朋友別輕易跌倒 若骨折嚴重影響發育

小朋友別輕易跌倒 若骨折嚴重影響發育#骨折

家長們要多注意,國小學童正值好動的年齡層,跑跳過程中難免擦傷、挫傷,但要提醒家長的是,小朋友如果有局部瘀青或是活動力受阻,得要懷疑骨折的可能性,尤其脛骨末端因接近生長板,若骨折可能影響小朋友日後的生長發育。 

打籃球跳躍過度 國中生脛骨撕裂

打籃球跳躍過度 國中生脛骨撕裂#骨折

近日大陸NBA球星姚明是否宣布退休一事,在職籃界討論的沸沸揚揚,主要還是姚明的腳傷成為眾所矚目關鍵,也是這位「移動長城」是否可持續在籃壇立足主因。籃球運動所造成的運動傷害也因此受到關注。暑假結束就要升國三的小明(化名),平時最愛好運動就是打籃球,但雙腳扭傷已成家常便飯,幾乎每二、三個月就受傷一次,原本都自行休息幾天就好了,最近因雙膝持續疼痛無法改善,由母親陪同前往復健科門診,主訴無法打籃球已一個多星期,不但如此,連上下樓梯都異常疼痛。經檢查發現雙膝在近端脛骨粗隆處有紅腫現象,局部按壓有疼痛反應,X光檢查發現雙脛骨處有裂痕,原來小明得到了奧斯戈德症(Osgood Schlatter’s disease)。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此症好發於青少年,因脛骨上端生長板尚未閉合,再加上過度跳躍動作,臏骨韌帶將脛骨上端粗隆處反覆性拉扯,造成脛骨上端應力性撕裂(即骨折),最常發生在喜好打籃球的青少年身上。所幸小明及早休息沒再繼續打籃球,脛骨上端僅出現細微裂痕,經休息及物理治療應可改善,不過至少半年不能再打籃球或進行跑、跳等動作。武俊傑提醒大家,籃球的運動傷害除了上述問題外,還包括膝部十字韌帶、半月軟骨及足踝肌腱及韌帶扭傷和拉傷等,要避免這些運動傷害發生,適當暖身及伸展運動是必須,一但傷害發生,必須要有適當休息時間,以避免造成永久不可逆性傷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