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忽略心臟異常 半年死亡率83%

忽略心臟異常 半年死亡率83%#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肌缺血會造成心肌梗塞,除了心電圖檢查之外,並可以利用伽傌閃爍攝影機來檢查,由於屬於核子醫學的範疇,須經由同位素鉈-201注射於血管後,觀測血流變化,藉此了解心肌是否缺血,若是發現心肌缺血程度大於40% ,則6個月後的死亡率可達83%,就應立即進行心導管治療。 心電圖檢查 抽血檢查心肌酶有不少人會因為胸悶及呼吸不順暢而跑到醫院急診室,深怕心肌梗塞倒在路旁來不及救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核醫科主任林明賢表示,對於懷疑是急性冠心症病人到急診室時,都會先以一般心電圖檢查,並會抽血檢查心肌酶,若是心肌酶三個指標中有2個陽性就要做心導管治療,但3個都是陰性,會4至6小時再做一次檢查。 伽傌閃爍攝影機 可觀察心肌缺血問題林明賢主任指出,心肌酶的檢查如果都正常,但若病人之前曾有裝過心血管支架,或是曾因心肌梗塞做過心血管繞導手術,可是仍有心絞痛的病人,就會進一步安排核醫鉈-201檢查,同時以伽傌閃爍攝影機可以觀察到心臟血流的分佈,藉此發現是否有心肌缺血問題,冠狀動脈疾病若以一般心電圖可以找到3至4名患者,運動心電圖則是可找到6至7名,伽傌閃爍攝影機則是可找到8至9名,診斷率相對較好。 檢查異常若未處理 6個月後死亡率達83%門診中,則是有很多老人已無法跑運動心電圖,院方就會安排核醫鉈-201檢查,林明賢主任進一步指出,做此項檢查若是心肌沒有缺血,在24小時內發生急性心臟病發作的機會小於2%,2年內心肌梗塞機率小於1%,反之,若本檢查結果異常,而未加以適當處理,則在24小時內再次發生急性發作的機會大於70%,心肌缺血程度大於40% ,6個月後的死亡率可達83%,不得不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朝5晚8 銀髮族保暖要作好

朝5晚8 銀髮族保暖要作好#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指出,入秋後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已經漸漸變涼,部分地區甚至低於20℃,明顯感覺天冷了,這幾天臺灣北部、東半部地區加上有局部短暫雨,濕濕冷冷的秋冬氣候已經來臨了。長輩及肥胖族群 一定要注意保暖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注意氣溫多變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因為每當溫差過大時,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血壓的變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一定要注意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臟病及中風之急性發作。低溫時注意保暖 氣溫回升再出門清晨5到6時及晚上8到9時,這2個時間除了氣溫低,也因為晝短夜長視線差,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應注意「朝5晚8」的2個時段,起床、外出都要注意姿勢改變及添加衣服,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起床速度放慢,睡前先備妥衣物,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另外,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氣溫回升以後再出門運動,或建議也可改在室內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外出或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再行運動,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高血壓5年內患心臟病是一般民眾1.9倍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人未來5年內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1.9、1.5及1.8倍,另肥胖(BMI≧24)的民眾未來5年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也是體重正常者的1.4。高危險族群在度過秋冬氣溫驟變最重要的,除了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定期量血壓更是天天不可少,血壓超過140/90mmHg就該諮詢醫師,而正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更應該定期量血壓,並做好紀錄,除可以幫助醫療人員瞭解病人血壓控制情形,也可反映生活型態改變及高血壓的控制情形。

救心藥亂吃 瞬降血壓恐致死

救心藥亂吃 瞬降血壓恐致死#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全台灣每年有13萬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不少人認為「硝化甘油舌下錠」(NTG/耐絞寧)是救心藥,能立即舒緩血管爭取送醫時間,不過心臟科醫師及泌尿科醫師卻認為,服用舌下錠有其禁忌症,仍需經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才能用藥。可放鬆膀胱頸與攝護腺幫助排尿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嘉駿表示,近期曾有攝護腺肥大合併勃起功能障礙的病人回診,拿出坊間藥局新買的「硝化甘油舌下錠」,直說因歌王郭金發突然過世,造成很多人在搶這瓶藥,而且要預約才能買到,朋友間相互告知可以保養心臟,雖然他沒有心絞痛的症狀,還是跟朋友一起搶購。蔡嘉駿醫師特別解釋,其藥理原理為放鬆陰莖血管的平滑肌而有利於充血,並可放鬆膀胱頸與攝護腺幫助排尿,故醫界使用其於治療攝護腺肥大所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與勃起功能障礙,若再服用藥理功能相同,擴張動、靜脈血管的硝化甘油舌下錠,則容易導致瞬間低血壓,可能因休克而造成生命危險。胸口有壓榨感、燒灼感 有舒緩作用大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馮文翰表示,通常懷疑心肌梗塞、血管狹窄或有狹心症病史的病人,醫師會開立舌下錠舒緩其運動時產生胸悶、喘的症狀,或是胸口有壓榨感、燒灼感,感覺胸口沉重、感覺窒息、胸骨下或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服用舌下錠後休息5分鐘,可有舒緩作用,但僅能緩解症狀,不能治療疾病。蔡嘉駿醫師提及,威而鋼、犀利士與樂威壯為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主要用藥,每日使用低劑量5mg的犀利士,更有同時治療勃起功能障礙、攝護腺肥大造成下泌尿道症狀的效果,泌尿科醫師在開立藥物時,均會確認病人沒有使用硝化甘油舌下錠,若民眾長期固定服用犀利士,應徵詢醫師評估,才能有用藥安全最佳方式。

注意!餐後高血糖恐致心臟病

注意!餐後高血糖恐致心臟病#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最新的研究調查,未來在發展中的貧窮國家,會有越來越多人罹患以阿茲海默症最具代表性的失智症。由於許多失智症患者都是高齡者,因此世人總以為阿茲海默症的問題,專屬於高齡化社會的先進國家,其實不盡然。現在,許多貧窮或未開發國家的年輕人,反而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比例越來越高,連醫學期刊《柳葉刀》也曾刊文警告。若從食物與熱量的平均費用,也就是從熱量成本考量,可以用最便宜的價格取得最多熱量的食品就是油脂,不過沒有人會直接喝油,所以既要熱量充足且便宜的食物,第二個會想到的應該就是穀類了吧?無庸置疑地,越是貧窮的國家,越會偏好從便宜的穀物當中獲取熱量。於是,他們從中攝取大量醣類,每天過著血糖上下劇烈波動的生活。可想而知,最後當然就會有越來越多人罹患糖尿病或失智症。血糖波動 也會影響血管和心臟血糖波動的影響,不只會出現在細胞上,連帶血管和心臟也無法免於其害。有一項研究調查了以下三者的死亡率,分別是空腹血糖值高者、空腹血糖值標準但餐後血糖值高者,以及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這項研究的高血糖標準,指的是空腹血糖值在一一零以上,餐後血糖值在一四零以上的人。其中,死於心臟病比例最高的,是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其次是餐後血糖值高的人。餐後血糖值 更能決定死亡率高低至於空腹時血糖值高的人,死亡率幾乎與無論是空腹、餐後血糖值均正常的人無異。這份資料調查的地點是日本山形縣舟形町。無獨有偶地,一項在歐洲實施的調查資料也顯示,無論死亡原因為何,餐後血糖值顯然比空腹血糖值,更能決定死亡率的高低。換言之,不只是空腹或餐後高血糖須注意,即使空腹血糖值是正常的,但只要餐後血糖值異常者,其罹患心臟病等重大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進而提高死亡率。肌膚老化 與高血糖脫離不了關係此外,檢查皮膚的螢光反應也可發現,高血糖和糖化作用絕對會引起皮膚的變化。由此推論,肌膚的老化,可能也與高血糖脫離不了關係。有些人平常只注意空腹血糖值,一直以為自己的血糖正常,但一旦攝取含醣量過多的飲食,餐後血糖值仍可能急遽攀升。我想在此提醒這些人特別注意,在這樣的情況下,體內同樣會發生糖化作用,千萬不容忽視。(本文摘自/減醣救命/采實文化)

心臟病發挑時辰?6點預防!

心臟病發挑時辰?6點預防!#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心臟病會挑時辰發作?沒錯,美國《預防》雜誌專欄作家、邁阿密大學心臟學Arthur Agatston根據研究發現,以下是容易心臟病發作的情況:1)     吃完大餐後 /牛排、甜點、吃到飽自助餐,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大量下肚,直接收縮血管、血壓上升。2)     用力上大號 /幾乎每個人都有用力解便的經驗。臉漲得通紅、憋氣、肚子用力,壓迫胸腔,回流到心臟血液減少,很容易造成心臟當機。3)     異常激烈的運動時 /休息時,心臟每次收縮打出約90c.c血液,大量且激烈運動時,心臟就得馬力全開,多打出3倍的血液到全身,這時心跳次數、血壓上升、耗氧量大增,若有隱藏性心臟問題的人,很容易出狀況。知名新聞主播廖筱君的弟弟便是在打籃球時突然倒地不起,緊急送醫裝上葉克膜(體外心肺循環機),仍回天乏術,36歲早逝。4)     壓力大、太緊張、作息亂時 /因為極度緊張、腎上腺荷爾蒙飆高,對心臟是沈重負擔,因而常有人在會議報告、表演舞台上突然心臟病發作。曾為《滾滾紅塵》、《新不了情》、《賽德克‧巴萊》配樂的台灣電影及廣告配樂大師史擷詠,便是因為籌備音樂會前幾天沒睡好、吃好,結果演出當天節目快結束時倒下,心跳停止,幾天後過世。5)     若以一天來看,最常發生在早上 /特別是星期一早上,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臟病發作患者的數據發現,早上發作的病人數最多,有269位在早晨6點到中午時段發作,半夜到凌晨6點最少。而且,早上心臟病發作的病人心臟肌肉損傷也比較嚴重。哈佛大學的研究則指出,早上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其他時間高40%。因為早晨睡醒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荷爾蒙,血壓上升,也需要比較多氧氣,加上整晚沒有喝水,身體比較容易處於脫水狀態,血液較濃稠,易引發血栓阻塞。若以星期為單位,星期一早上尤其容易讓人心臟出狀況,有20%的心臟病發生在週一,推論是因有收假的沮喪、還有時間、塞車、工作壓力,加重心臟負擔。6)     以季節來看,冬天是心臟病猝死高峰期 /因為氣溫降低,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病發作。(本文摘自/護心:中西醫聯手顧心臟/天下雜誌出版) 

想抗老紓壓 遵守健走6重點!

想抗老紓壓 遵守健走6重點!#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運動有益身心健康」,這句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真正能奉行的人卻非常有限,很多人「持續運動」的遠大願望只停留在夢中及口中,只要想到運動會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以及全身酸痛,一票人就紛紛打退堂鼓。至於運動後淋漓暢快的舒爽,以及運動帶來的好處,當然就無從體驗囉!省錢、有效率 非健走莫屬很多人都以為,動到「氣喘如牛」才能稱得上「運動」,其實並非如此,運動並不需要這麼狼狽,也不需要這麼痛苦,如果要選擇一種最省錢、有效率,又不會讓人陷入「兩天捕魚、三天曬網」惡性循環中的運動,就非「健走」莫屬了。擺脫肥胖、活化腦力、延緩老化「健走」在最近幾年,成為全球最風行的運動,它的好處多到數不清,健走可以幫助你擺脫肥胖,可以活化腦力跟體力,可以延緩老化,可以預防心臟病、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可以幫你走出好骨質,可以改善因姿勢不良而引起的肩膀、腰部、背部酸痛,可以紓解壓力、消除疲勞。享受陽光洗禮 幫助維生素D合成「抽不出空」是最多人缺乏運動的理由,從今天起這個理由不再成立了,因為走路也可以是運動,我們每天都一定有機會走路,就算你是開車一族,也還是有可以幫自己「創造」走路機會,例如停車停遠一點,再者,走路時還可以一邊享受陽光的洗禮,幫助維生素D的合成,讓骨骼更健康,怎麼樣走,才能消耗熱量?實際上,只要走動就可以,當然,走的速度越快,消耗的熱量越多,因此,我建議想要健走的人,把握以下幾個走路重點:1) 走路時抬頭挺胸,盡量將身體線條拉高,不要彎腰駝背。2) 盡量邁開你的步伐,但舒適是前提,別故意跨大步。3) 頸部、肩膀放鬆。4) 走路時,手肘自然擺動,比較理想的姿勢是彎曲約成90 度,這樣比較容易加快腳步。5) 膝蓋放鬆,不要刻意打直。6) 腳跟先著地,接著再將身體重量放在腳掌前1/3處。離地的時候,應該是腳尖用力推離地面。(摘自/不吃藥最健康/大喜文化出版)

低膽固醇健康?心病風險仍高!

低膽固醇健康?心病風險仍高!#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慢性發炎跟疾病有關,此一學說是在25年前才開始為人們所重視,當時2位澳洲科學家,貝利.馬歇爾(Barry Marshall)與羅賓.華倫(Robin Warren)首度提出引發胃潰瘍的原因不是壓力或過辣的食物,而是細菌感染造成的發炎,這個發現讓他們2人贏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後來心臟病學也有了相關突破。血管發炎可能是心臟病的原因之一早在1800年代中期,知名的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菲爾紹(Rudolph Virchow)就已察覺,血管受損發炎很可能是心臟病的原因之一,但這項主張在他在世時未受重視,後來亦逐漸為人所遺忘,接著到了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之間,膽固醇理論興起,在那之後,如何降低膽固醇就成了醫界的狂熱執念,更為製藥公司與食品製造業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商機。心臟病或中風者 半數膽固醇是正常的但是醫學研究卻顯示,心臟病或中風患者中,有半數的膽固醇值其實是正常的,所以在1980年代,有些心臟科醫師開始重新審視菲爾紹的發炎理論,而最新突破則來自2000年開始的一系列重要研究,其中一項的研究對象是2萬8千名原本健康的停經後婦女。體內發炎 有心臟病機率5倍監控結果揭示了一項全新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這是一種由肝臟生成的生化物質,會在體內有發炎現象時出現在血液中,C反應蛋白值最高的族群和最低族群相比,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5倍,中風或有心臟病的機率是4倍。C反應蛋白有效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據該研究小組表示,在那些不具傳統風險因子的婦女身上,C反應蛋白可以有效預測她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在含膽固醇在內的12項風險因子中,C反應蛋白值的準確度最佳。25%的美國人膽固醇值為正常或偏低據里德克醫師估計,大約有25%的美國人膽固醇值為正常或偏低,使他們誤以為自己高枕無憂,但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C反應蛋白值偏高,這意味著有數百萬的人不知道自己未來罹患心血管毛病的風險偏高。我們可以把動脈中的輕微發炎,視為一團默默延燒的安靜火焰,不斷侵蝕周遭組織,最終導致血管變得脆弱,動脈斑塊破裂,直接引發心臟病與中風,C反應蛋白與發炎的關係,也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心臟病與中風患者的膽固醇值在正常範圍內。(本文摘自/接地氣:大地是最好的醫生,修復體內抗氧化系統,對抗自由基/漫遊者文化出版)

噩夢不止?來場夢的解析

噩夢不止?來場夢的解析#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夜深人靜是感知身體資訊的最佳時機,特別是人在入睡後,身體基本處於休息狀態,傳到大腦的興奮資訊大大減少,因而,此時病灶發出的病理資訊比在覺醒狀態更容易引起大腦的知覺,大腦對疾病早期的微弱刺激也變得敏感起來,有時候就以夢的形式反映出來。因此,夢是窺視人體健康與否的一個視窗,是自己與身體交流的方式之一。高處墜落、恐慌 恐有隱藏性心臟病如果在睡眠時多次出現類似情節的夢境甚至噩夢,夢後又有不適的感覺,就應當注意,要及時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1) 經常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心中恐慌緊張,沒掉到地面就被驚醒,就有隱藏性心臟病的可能。2) 夢見被人追趕,卻怎麼也跑不快,想叫又叫不出來,表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3) 夢見身體歪斜扭曲,伴有窒息感,之後突然驚醒,惶恐不安,可能為心絞痛徵兆。4) 夢見有洪水氾濫,或自己陷入水中,表示有肝膽疾病。5) 經常夢見吃進不乾淨、腐敗變質的食物,引起腹痛,表示有胃病。6) 經常夢見自己騰雲駕霧,看見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表示循環或消化系統病變。7) 經常夢見大火燎原,自己身陷火中,被火灼傷,表示有高血壓。8) 經常夢見自己兩手麻痹,有可能是中風前兆。9) 經常夢見自己被關在暗室中,胸部受壓,呼吸不暢,表示有呼吸系統疾病。10) 經常夢見自己被人從後面踢傷或刺傷,醒後仍然腰痛,表示腰部或腎臟有隱患。11) 經常做夢,醒後記憶清楚,但頭昏困倦,表示體質虛弱,或神經衰弱。12) 經常做噩夢,表示過度勞累,焦慮緊張,處於亞健康狀態,必須及時休息調養。13) 經常反覆做一些內容大致相同的噩夢,往往是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信號。14) 經常夢見與人吵架,發怒,表示心情鬱憤。15) 夢見旅遊、戶外遊玩,暗示厭倦工作,需要休息。16) 睡覺時會磨牙,夢見爭吵怒罵,表示有寄生蟲疾病。本文摘自/人體排寒手冊/台灣廣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