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早餐對肝病患者的重要性

早餐對肝病患者的重要性#肝癌

肝病患者平時起居應自我調養,要控制生活工作的節奏,飲食有節,動靜結合,睡眠充足,營養均衡,工作時才能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清晨起床後,豐富營養之早餐對身體有利的。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體內生理活動已將前一天的飲食消化吸收,胃已排空,急需補充熱量,而且一般人經過一夜蒸發的水分,約60至120毫升。光田醫院血液腫瘤科柯萬盛醫師表示,對肝病患者來說,早上起床若不吃早餐、不喝水便匆忙去上班,這對肝病患者是不利的,其會導致膽曩炎或膽囊結石。主要原因是飢餓時膽曩內膽汁不易排出及其內之水分被吸收,膽汁形成粘稠,提供了膽曩炎及膽結石形成的條件。慢性膽曩炎症狀有右脅部隱痛,腰部酸痛,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常常誤認為肝炎引起的。柯萬盛醫師建議,理想的早餐應該是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熱量不少於全天食量的四分之一。只喝一瓶牛奶是不夠提供這些熱量的。如果早餐要喝一瓶牛奶,可以同時吃或先吃米飯,再加一個雞蛋或豆腐乾等,然後再喝牛奶,使牛奶在胃中與食物混合,延長了在腸胃中停留的時間,有利營養的吸收。由於食物提供了足夠的熱量,消化吸收轉為緩慢充分。合理的飲食,有助於促進損傷的肝細胞修復和再生,吃早餐可促使膽囊排泄膽汁,以保持正常的動態平衡,可以防止膽結石產生。以下針對肝炎病患,柯萬盛醫師提出幾項食物的選取建議:麵包及穀類全部可用。點心:例如海綿蛋糕、餅乾、布丁、果凍、優格類、奶類及穀類點心、霜淇淋、包子饅頭類等。蛋。水果全都可用。肉類:以瘦肉為主,避免攝取肥肉類。蔬菜全部可用。胃口不佳時,可採一天六餐。酒類絕對禁止。避免食用易發黴之食物譬如臭豆腐、花生製品。

從B型肝炎看預防肝癌

從B型肝炎看預防肝癌#肝癌

最新一期的美國醫學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刊出,病人血中B肝病毒量介於每毫升一 千個(十的四次方)及一萬個(十的五次方)以上時,未來肝癌危險性是病毒量低於每毫升一千個的兩倍以上。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 醫師群表示研究中則發現,這類對象未來發生肝癌的危險更高達六倍以上;肝病研究學術團體考慮,最好是在病人病毒量超過每毫升一千個以上,即開始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提早抗癌。

肝臟的隱形殺手-C型肝炎

肝臟的隱形殺手-C型肝炎#肝癌

C型肝炎病毒是經由皮膚、黏膜的傷口,接處到帶有C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其他身體的分泌物而進入體內感染,在南台灣有所謂的「C型肝炎村」,也就是某一鄉村其居民感染C型肝炎比例高,而其原因大多與該地區的傳統民俗醫療或非拋棄式的針頭使用有關。其實根據統計,台灣地區約有2%至4%的人口,即約有30萬人感染C型肝炎,而感染C型肝炎之後,約有70%至80%的病人會演變為慢性C型肝炎,且經過20至30年後,則約有20%至30%的患者會演變為肝硬化,而其中每年更約有5%的人會併發肝癌,尤其目前尚未研發出C型肝炎疫苗,所以無法預防C型肝炎傳染,尤其C型肝炎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往往在接受健康檢查中才會被篩檢出來,因此C型肝炎病毒可說是僅次於B型肝炎病毒外,另一個肝臟的隱形殺手。所幸近年來在C型肝炎治療上有明顯的進步。光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柯萬盛指出,近年來醫界研究使用干擾素合併口服Ribavirin療法來治療C型肝炎,其療效可達70%至80%,因此目前C型肝炎是可以根除,且值得治療及可預防傳染的疾病,而目前健保局亦有給付,若患者符合治療的條件,及可以節省約15萬元左右的醫療費用,可說是患者的一大福音。柯醫師也建議民眾,切勿私自重複使用針頭注射,若接受傳統民俗療法如針灸時,亦應使用拋棄式針頭,且也勿與他人共同使用牙刷與刮鬍刀等,以避免C型肝炎感染,此外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外,民眾若出現易疲勞與黃疸等症狀,即要提高警覺就醫檢查,以利及早發現病灶、早期治療。

常感覺疲勞倦怠嗎?慢性肝炎徵兆

常感覺疲勞倦怠嗎?慢性肝炎徵兆#肝癌

慢性肝炎的定義是肝細胞持續的發炎超過六個月以上,未見好轉,而造成慢性肝炎的原因,最常見的有病毒感染,如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及自體免疫和代謝問題等所造成的慢性肝炎。新店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葉錦龍表示一般來說,如果得到了慢性肝炎,有些人可能會有疲勞倦怠的感覺,但是大部份的病人沒有什麼特殊症狀,因此居住在B型肝炎高感染區的台灣,都應該做B型肝炎篩檢及肝功能檢查,一旦發現有異常,醫師會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抽血,以確定肝炎的種類和嚴重程度,列入追蹤,一旦治療條件符合時,便可以開始治療,若是治療效果良好,那麼就不會演變成肝硬化了。目前我國政府毎年均編列預算用來預防及治療B型肝炎和C型肝炎,自民國75年,B型肝炎的盛行率已經從15~20%,下降到2%左右,成果斐然。治療方式也從保守治療進展到干安能、肝適能等藥物治療,只是效果尚未令人滿意而已。至於酒精引起的慢性肝炎,近年來似乎有日益增多的趨勢,以我國的酒類消耗量而言,與1952年比較,1994年全人口的酒精消耗量增加13.7倍,而每位國民平均酒類消耗量增加4.2倍,一個人毎天喝酒 80克以上,喝上十年,就有機會得到慢性酒精性肝炎,甚或是酒精性肝硬化,由於酒精性肝炎或是酒精性肝硬化,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因此無論如何一定要想辦法戒酒,一旦肝硬化形成,就沒有辦法復原了。肝硬化是所有發炎性肝病的最後結果,肝硬化不但會造成肝臟功能的減低,而且會有嚴重且致命的併發症,例如併發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自發性腹膜炎以及肝腦病變。另外,肝硬化也很容易併發肝癌,目前肝硬化除了肝臟移植以外,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預防是唯一的策略,因此任何人只要是檢查出肝功能異常,就應該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那一類的肝病,須要做什麼樣的治療,避免肝硬化的發生。

倦怠,小心可能隱藏肝癌危機

倦怠,小心可能隱藏肝癌危機#肝癌

肝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由於肝癌在早期階段幾乎感覺不到任何的不適,常會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肝癌是十分惡性的癌,如果未經治療,病人往往在半年內就可能會死亡。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在男性為第一位,在女性則為第二位。  肝癌好發之年齡在45~55歲之間,正值壯年期,平均存活率約6~9個月。  肝癌在早期階段是沒有症狀的,幾乎感覺不到,一旦症狀有出現,如右上腹疼痛、肝臟腫大、倦怠、厭食、體重減輕、黃疸等等。聖功醫院內科醫師群表示,一般從有症狀出現到死亡平均只有三至六個月1. 肝功能檢查2. 血中甲型胎兒蛋白(AFP) 3. 腹部超音波4. 電腦斷層攝影(CT)5. 血管X光顯影術(angiography)6. 切片檢查(biopsy)

肝衰竭及肝癌的救星

肝衰竭及肝癌的救星#肝癌

目前治療肝癌仍以手術切除為主,能夠切除腫瘤之患者有四成機會治癒,但仍有六成患者會再復發。在台灣之肝癌患者多同時患有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以致無法接受手術切除治療。但肝臟移植是目前救治肝臟衰竭病人及部分肝癌患者最可行的方法,也幾乎是唯一的方法。肝臟移植之發展在歐美已是成熟而例行之治療方法,在台灣之發展也有近30年之歷史。從早期實驗性手術發展迄今已臻成熟。根據中央健保局的存活率統計顯示,台灣肝臟移植三個月、一年及三年存活率,依序是91%、85%、82%,與美國的水準相當。肝臟移植之時機與適應症為何?簡而言之就是任何原因造成之肝硬化合併反覆發作之併發症如嚴重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漸進性黃膽及肝昏迷等肝衰竭現象時,猛爆性肝炎及小型肝癌(單一腫瘤小於5公分,或多發性腫瘤之腫瘤數不超過4個且總和不大於6.5公分)無法手術切除時。新店耕莘醫院一般外科 陳梓泓醫師指出當患者有上述狀況時,宜至合格肝臟移植醫院,由肝臟移植合格外科醫師進行評估,如經評估後認定適合接受移植治療時,醫師會將患者資料送健保局審核以獲得健保給付,並於登錄中心登錄以等待適合之捐贈肝臟或由五等親內之親屬捐贈部分肝臟進行肝臟分割移植。整個肝臟移植手術過程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自捐贈者身上摘取肝臟並加以整修,二是摘除受贈者身上之病肝及植入新肝,整個過程約需6至10小時。手術成功率雖高,但並不意味著是一項簡單而危險性低的手術;由於接受此項手術的患者多為肝臟衰竭病人,本身身體狀況便已不佳,再加上手術及麻醉時間長,術中及術後可能發生之各種狀況對患者皆是一大考驗,危險性自是較一般手術高出許多。手術後,一旦過了危險期,患者的肝功能將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況,除了須長期追蹤及服用抗排斥藥物並注意避免感染外,患者能擁有近乎正常人的生活。美國統計肝移植成功的患者中,有近75%患者能再度獨立生活,不再需要仰賴家人照顧,且其中近半數甚至能回到工作崗位貢獻心力,重新找回人生的價值。由於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國內器官捐贈的風氣並不普遍,大部分肝臟衰竭的病人無法等到肝臟移植的機會。如何增加肝臟移植的機會,一直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器官捐贈的觀念在各方努力推廣下已漸漸能為大眾接受,93年中衛生署核准14家醫院成立「器捐勸募中心」(OPO),此外,衛生署也提供捐贈家屬喪葬補助費,都是希望能增加捐贈器官數量,相信於不久的未來,肝臟移植這項手術必能造福更多的患者。

吸菸後尼古丁到腦部僅需8秒鐘

吸菸後尼古丁到腦部僅需8秒鐘#肝癌

2002年政府正式加入WTO之後加徵了菸酒健康捐,其中的10%專款專用於菸害防治工作,從6月9日起到11月17日止,共舉辦了11場戒菸認證課程, 2000多位醫師參與認證,92年1月1日起共有763家醫療院所具有資格開辦門診戒菸。這對台灣的預防醫學領域與公共衛生政策而言,無疑是一件創舉,也是政府正式面對菸害這項全球第一大死因的一大步.對於許多醫師而言,也是首次全面性揭櫫菸害防制與治療的重要性,希望能夠更正視這個全民健康的問題,落實預防醫學中Primary Care的第一要務(First Priority)”戒菸 Smoke Cessation”。WHO統計數據(Reference:WHO information Fact sheet No.221 Apr.1999)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約1/3成年人口吸菸,人數約11億人。吸菸率在開發中國家逐漸上升,在已開發國家逐漸下降。已開發國家吸菸率為男性 42%、女性24%,開發中國家吸菸率則為男性48%、女性7%。在中國大陸現今0-29歲的3億人口中,有1億人終將死於菸害,其中一半將於年僅35- 69歲時死亡。目前全球約有400萬人死於菸害,依流行病學估計,到2030年每年約有1000萬人死於菸害,遠超過愛滋病,肺結核,車禍,自殺等。菸害的成因當菸品燃燒時所產生的物質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以及約4000種的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是造成成癮的主因,但是4000多種的有害化學物質才是致癌的元兇。當吸菸者吸菸時菸頭發紅,此時菸頭完全燃燒,溫度達到約1000度,燃燒所產生之化學物質約400種,這部分大約佔整支菸品燃燒的85%,又稱為主流菸(Main Stream);當吸菸者將香菸放於菸灰缸上燃燒時,此時菸頭呈不完全燃燒,溫度僅約400度,燃燒所產生之化學物質約4000種,且毒性較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物質強,這部分大約佔整支菸品燃燒的15%,又稱為側流菸(Side Stream)。抽菸與30%的癌症有關,90-95%的男性肺癌患者與70-75%的女性肺癌患者與吸菸有關,由此可見菸害的嚴重程度。人們在吸菸後,尼古丁進入腦內僅需8秒鐘,吸菸者罹患心臟病的比例是不吸菸者的5倍,中風的比例為不吸菸男性的4倍,不吸菸女性的5倍,吸菸孕婦新生兒體重約減少7盎司,新生兒死亡率約增高33%,且自發性流產比例增高。B型肝炎帶原者肝癌發生率亦大幅增高,且與吸菸量成正比。人類所使用的物質中,香菸是最容易成癮的物質之一,尼古丁上癮的機率與古柯鹼相當,而容易上癮的程度是酒精的6-8倍,尼古丁的使用者約有95%會上癮,在美國尼古丁成癮的人數約1億2千5百萬人,高於酒精的1億人與古柯鹼的1千5百萬人。而成癮的原因約略可分為三個層面:生理面、心理面和社會面。<對生理面而言>吸菸後尼古丁到腦部僅需8秒鐘,血中尼古丁會造成心跳加速、血管收縮與血壓上升,且造成平滑肌收縮、胃酸分泌。腦中尼古丁造成短暫性警覺性增高、注意力集中。長期使用造成HDL下降、LDL上升。而戒菸會造成體重微幅增加5%,因其BMR下降約5-10%且食慾上升。<對心理面而言>習慣性與依賴性部分來自於心理面,許多人習慣於特殊場合與情境下吸菸,如寫作、沉思、分析、思考或心情不佳等,而許多心理面因素也來自於短暫性的生理性反應。<對社會面而言>社交活動中對於吸菸行為的相互認可與鼓勵,菸商的大力促銷,媒體對於吸菸的錯誤傳導,社會與文化對於吸菸的接受度,以及長輩吸菸對於晚輩的影響,都是社會面對於吸菸成癮的肇因。醫護人員對於戒菸的介入過去醫療界對於戒菸多採取被動的方式,醫療院所多以開設戒菸門診與戒菸班的方式提供已有戒菸意願的吸菸者戒菸諮詢與衛教,較少採取主動方式引導門診吸菸病患戒菸。其實,吸菸病患若經醫師建議與警告,可將每年的戒菸率由1%增高為3%,若再帶回戒菸手冊,可提高至7-12%,第一次心肌梗塞的病患若只接受尋常照護,約有35%會戒菸,若經由醫師勸告,會有約50%的病患戒菸。而產前門診中,約有20-30%孕婦會戒菸。

攔截肝癌有撇步

攔截肝癌有撇步#肝癌

在台灣,肝病素有「國病」之稱,一年奪走了近一萬兩千條人命,也就是說平均每小時就有一點四人死於肝病。而肝癌病也是國人的「癌病之首」,每年台灣約有七千人死於肝癌,諸如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立委高金素梅及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等人都曾在人生的顛峰時期罹患了肝癌,而近來ICRT的知名DJ大衛王也是因肝癌而英年早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肝癌固然令人聞之色變,但是它並不像其他癌症一樣產生的莫名其妙,絕大多數的肝癌發生於所謂的「高危險群」!例如在台灣百分之九十的肝癌都源自於B型肝炎或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於3公分」的肝癌大多數是可以有效治療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儘早了解自己是否具有肝癌的高危險因子,並建立一套固若金湯的自我防禦機制,要有效地攔截肝癌並非難事!以下便教導大家遠離肝癌的小撇步:一、儘早了解自己是否帶有肝癌的危險因子: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了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C型肝炎病毒帶原者、酗酒者、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以及具有肝癌家族史者。而由於肝癌大多發生於二十歲過後,所以每個人最好於二十歲前即開始啟動肝癌的自我防禦體系,檢查自己是否為慢性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以及是否患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二、以「超音波」及「甲型胎兒球蛋白」作篩選肝癌的工具: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檢查大多數是正常或「輕度異常」,但造成肝功能輕度異常的最常見原因是慢性肝炎及脂肪肝,因此想單藉肝功能檢查了解是否有肝癌事不切實際而且容易造成誤判的!在臨床上最有效偵測肝癌的工具是「超音波」和「甲型胎兒球蛋白」,超音波可以偵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肝癌,而甲型胎兒球蛋白可偵測約百分之六十的肝癌,二者相輔相乘,是目前篩選肝癌上的尖兵利器。三、定期檢查,持之以恆:B 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帶原者以及任何慢性肝炎患者最好至少每半年作一次肝癌篩檢;而肝硬化患者日後發生肝癌的機率高達四分之一,必須每三至四個月作一次檢查;至於不具高危險因子的人不妨每五年作一次肝功能、B型肝炎及C型肝炎、甲型胎兒球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以了解是否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擠身為肝癌的高危險群。肝臟裡面是沒有神經組織的,因此早期肝臟最常見的症狀是「沒有症狀」;如果等到感到全身倦怠、皮膚泛黃或上腹不適再登門求醫,肝癌大多已達7公分以上,可謂病入膏肓、藥石罔治了!唯有「定期檢查,持之以恆」才能早期得知自己是否已「與癌為鄰」,也才能在「禍起蕭牆」之前,立即予以攔截,並徹底殲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