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

背痛難眠竟是胰臟癌!八成以上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

背痛難眠竟是胰臟癌!八成以上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胰臟癌

「五年前,王阿姨因為背痛來看醫師,輾轉來到腫瘤內科,確診時就有肝臟轉移。她對於罹癌坦然接受,但最大的目標就是希望能看到小兒子成家立業;為兼顧療效及生活品質,接受組合化療,讓她成功在三年後參與小兒子的結婚典禮……」臺中榮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欣辰醫師娓娓道來。 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說明,胰臟癌治療照護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疼痛管理和營養支持,臺中榮民總醫院於 2015 年 7 月成立胰臟癌團隊,納入多專科團隊照護,致力提升病友的診療照護品質。同時,臺中榮民總醫院亦不斷精進胰臟癌的治療與照護,在多專科整合照護的基礎下,陳適安院長指示應該依據每位病友的診斷期別、生理狀況,訂定治療計劃,透過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甚至是最新的細胞治療,來提高病人治療的反應率及存活率。 臺灣胰臟醫學會林肇堂理事長說明,由於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易發現,即便有腹脹、悶痛等情形出現*1,也易誤判為腸胃道疾病,延誤最佳就醫時機。為幫助民眾更加了解胰臟癌及其風險因子,臺灣胰臟醫學會與臺中榮民總醫院攜手合作,於 2 月 3 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希望延續、化險為胰」胰臟癌病友故事展。臺中榮總醫院血液腫瘤科石宇軒醫師及林欣辰醫師均指出,目前已有許多藥物可選擇,而許多民眾十分畏懼化療的副作用,也都能夠透過調整劑量以及其他方式進行症狀治療、榮總院內也設有心理諮商師、社工等醫療團隊可以協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呼籲患者要積極治療,只要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癌王」奪命! 八成以上患者為晚期個案 誤判為腸胃道疾病誤就醫時機 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胰臟癌已連續兩年蟬連十大癌症死因第七位,每年奪走約 2,500人性命。「胰臟癌每年新增個案數約為 2,000 人*2,雖人數不多,但 85%以上患者確診時即為晚期、平均五年存活率僅有 5%*1,因此胰臟癌又有『癌王」之稱。」林肇堂理事長沉痛的表示。此外,由於胰臟癌病程快速,若出現劇烈疼痛、黃疸等明顯症狀時,通常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部位,這時就無法進行手術切除,存活時間也大幅下降。   林欣辰醫師說明,若患者在早期、未發生遠端轉移前就已發現疾病,通常會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後續視患者狀況搭配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然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發生遠端轉移,無法以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乾淨,主要治療方式將以化療為主,其中組合式化療是晚期、轉移性患者重要的治療方式。 六旬婦人罹「癌王」 組合式化療提昇治療成效兼顧生活品質 六旬蔡女士家庭美滿,退休後本以為可以跟家人共享天倫、含飴弄孫,不料去年七月確診晚期胰臟癌,且轉移至肝臟。一開始家人擔心蔡女士的身心狀況,不願意透漏病情,蔡女士仍猜到自己的病情並不樂觀,深夜偷偷躲起來哭泣、查找相關資料並詢問醫師;蔡女士希望可以兼顧生活品質,與醫師及家人討論後,選擇能在門診就完成的組合式化療治療,治療後至今已逾一年,病情穩定,時常與家人一起去旅遊,珍惜得來不易的時光。 石宇軒醫師進一步說明,組合式化療意即多個化療藥組合而成,相較單一化療的方式,組合式化療已被證實可提昇胰臟癌的治療效果,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組合式化療為胰臟癌治療首選。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討論後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組合,儘量來控制疾病並兼顧生活品質。 醫籲:切勿輕忽長期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 「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 2/3 於臺中榮民總醫院開跑 林肇堂理事長提醒,民眾若有家族史、胰臟發炎、糖尿病等,需要有高風險者之自覺;如出現長期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務必要立即就醫診斷,切勿延誤了治療時機。而若是晚期的患者,現在的化療方式多元,透過組合式的化療能延長總體生存期,且也有治療便利性佳的選擇,患者應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最適合用藥。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胰臟癌,臺中榮民總醫院於 2 月 3 日起,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展,藉由胰臟癌症狀與風險因子等衛教知識,提升大眾對於疾病的瞭解;同時,展覽中包含胰臟癌治療流程,以及病友的治療經歷故事。期盼病友們能更加掌握現有治療選擇,只要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腹瀉、體重減輕就是腸胃病?醫:恐是「癌王」找上你

腹瀉、體重減輕就是腸胃病?醫:恐是「癌王」找上你#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期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病逝,讓「癌王」胰臟癌又再次引發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在2020年台灣10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在女性癌症死因上則排名第5,且胰臟癌之發生人數幾乎等於死亡人數,不可不慎。胰臟癌若有症狀,恐類似腸胃道疾病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胰臟位在後腹膜腔,位置較隱密,若胰臟病變長惡性腫瘤,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或因症狀與腸胃道疾病類似,而容易被忽略,患者被確診時多已晚期,治癒率大幅降低。南投就有位60歲男子因為持續腹瀉、體重減輕的症狀,起初以為是胃潰瘍等腸胃不適,由於症狀久未改善,就醫治療,透過檢查才發現胰臟有顆3公分腫瘤,目前接受治療中。出現這些警訊,要小心是胰臟癌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資料指出,若有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胰臟癌前兆,建議迅速就醫: 腹痛、背痛 體重減輕、胃口變差 噁心、嘔吐 黃疸 膽囊或肝臟腫大 血栓 糖尿病胰臟癌患者逾8成在發現時,都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即使約15%可以開刀切除病灶,仍有8成會再復發或轉移至其他器官,且胰臟癌5年存活率不到5%,屬於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讓被確診的患者與家屬多充滿絕望感。洪弘昌表示,手術是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在治療前也可以透過基因檢測,確定有特定的細胞基因突變或缺陷後,安排適合的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等處置,在化療與手術配搭下,提高治癒率,不少患者在治療後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抽菸、肥胖居主要病因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腸胃科醫師黃仲岐則補充,胰臟癌大多數為個別發生,僅有不到10%為家族性遺傳,而胰臟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抽菸,無論一手或二手菸,其次則為肥胖,另外則約有5%是來自於慢性胰臟發炎。黃仲岐提醒,若為高危險群或是出現食慾不振、體重驟降、上腹痛、背痛及黃疸等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接受專業醫師的診療,透過臨床症狀、腹部超音波等相關檢查以幫助診斷,進一步達到早期治療。

「爺爺皮膚怎變黃?」保全機警揪9旬翁罹胰臟癌

「爺爺皮膚怎變黃?」保全機警揪9旬翁罹胰臟癌#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公務員退休的90歲老翁,短短一個月暴瘦5公斤,但作息如常,直到住家保全機警發現「爺爺皮膚怎麼變黃?」家人才陪同就醫。經由肝膽腸胃、血液腫瘤科確認罹患胰臟癌,老翁不顧家人猶豫,堅持要開刀。醫師擬定完整治療計畫,術前補充營養、花6小時手術、安排術後休養增加體力,讓老翁順利跨大步走出醫院。就醫時僅剩40公斤 完整治療計畫助翁邁步出院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指出,「患者的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手術必須一次處理消化道、膽道、胰臟腺,完成三個臟器重建,手術難度非常高。」因患者堅持要拼,雖然得面對難題,但評估仍有機會,決定陪伴患者一家人闖關。患者就醫時只剩下40公斤,余政展以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讓高齡患者的身體有更好準備,並訓練體力一周後,才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併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手術。」手術長達6小時,家屬懸著的心才暫時放下。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幾天就能下床,休養到不用輔具行走,最後可以自己走著跟家人一起出院。5年存活率低於5% 是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五年存活率低於5%,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余政展說,胰臟發生早期病變時,症狀不是很明顯,而且由於胰臟位在後腹腔,時常會被忽略,更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余政展提醒,隨腫瘤擴大,依腫瘤形成時在胰臟的部位變化,患者會陸續出現體重減輕,黃疸或上腹悶脹疼痛、背痛、嘔吐感、胃口變差、腹瀉症狀。預防胰臟癌除了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質飲食,也要養成遠離菸、酒,並養成運動習慣,防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也是防癌的不變法則。

手搖飲無糖就健康?營養師拆解糖分地雷

手搖飲無糖就健康?營養師拆解糖分地雷#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研院研究曾揭露,糖分是增加胰臟癌風險主因,國內調查也指出台灣人蔬菜、水果吃得少,飲料倒是喝得很多,男性比女性更愛喝含糖飲,約有1至2成男性每天喝2杯以上,其中不只手搖飲,還包括含糖奶茶、茶飲、運動飲料、乳酸飲料、碳酸飲料、咖啡都上榜。怎麼喝手搖飲較安心?營養師提供4個建議。季節限定口味 通常熱量最高營養師陳扆洵表示,約75%成年人每周至少喝一次含糖飲料,手搖飲已成為國人的飲食習慣之一。正常冰少糖的珍珠鮮奶茶熱量直逼一大份便當(600大卡)、精緻糖量更等同一碗白飯,驚人又沒飽足感。一大杯手搖飲即使半糖,總糖量約50公克,此包含「總糖量」與「總熱量」是加總所有食材與配料,如鮮奶、珍珠粉圓等,以及調製時所添加的蔗糖,熱量可觀;如果再加上時下流行的椰果、布丁、仙草、奶精粉及季節限定配料,即使不點全糖,喝一杯的熱量一樣爆發力十足。想喝手搖飲,每一家的標示都不同,怎麼喝最安心呢?陳扆洵建議4技巧戒掉糖飲,喝得安心。1.無糖不加料,減少多餘熱量;喝加料則正餐澱粉減量。2.從大杯改喝中杯,從中杯改兩人喝一杯,共食減輕負擔。3.從一天一杯,改三天喝一杯或一星期只喝一杯。4.純茶飲>鮮奶茶>澱粉口味>季節限定(通常熱量最高);什麼是澱粉口味?芋泥、紫薯、甜心等,喝起來粉粉的限定口味。想長保健康 每天至少4蔬菜3水果陳扆洵建議,想要長保健康、少生病,除了少喝手搖飲,每天至少要吃4份蔬菜、3份水果,體型較高壯的男性至少需要5份蔬菜及4份水果才足夠,若喜歡飲品口感,可用天然蔬菜、水果、堅果以1:1:1份數的比例,打一杯蔬果堅果飲,既比手搖飲健康,同時補充抗氧化的營養素。

胰臟癌造成腸阻塞 廚師切4器官保命

胰臟癌造成腸阻塞 廚師切4器官保命#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5歲的廚師年輕時喜愛飲酒,戒酒超過10年,但半年來食欲不振、腹部悶痛,但沒有去看醫師,直到最近連續一星期一吃東西就肚子脹痛,甚至到後來無法排氣、排便才到醫院急診,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胰臟尾部有腫瘤侵犯到大腸造成急性腸阻塞,以至於無法排便。先做人工肛門幫腸道減壓 再切病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邵彥誠指出,此病患胰臟尾部有約5X3公分腫瘤,且侵犯到脾臟、橫結腸及胃,手術工程浩大,首先緊急幫病患做人工肛門手術,幫助腸道減壓,經過一星期後,以3D 腹腔鏡手術移除人工肛門及切除四個器官,一共切除脾臟、約10公分胰臟尾部、約70公分大腸及部分的胃,手術執行約8小時,因傷口小,恢復快,病患隔天就下床,目前已經恢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食欲不振且未排氣排便 應留意警訊邵彥誠醫師強調,民眾一旦發現食欲不振,尤其沒有正常排氣、排便,一定要儘早就醫,千萬不要拖。該病患手術前,大腸鏡明顯可見大腸受到胰臟腫瘤的壓迫而嚴重狹窄,身體不適長達一個月都未就醫,如果當初有提早就醫,則不需緊急人工肛門手術。

胰臟癌癌末病患 延長生命新希望

胰臟癌癌末病患 延長生命新希望#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素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雖不是常見的癌症疾病,卻因為其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的特性,令人聞之色變!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民國107年胰臟癌位居癌症死因第八名,該年度就有2292人因胰臟癌死亡;近年來台灣胰臟癌人數逐年攀升,因胰臟癌初期常無症狀又很難檢測,是眾多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不過,胰臟癌的化學治療也現生機,當晚期胰臟癌第一線化療失效後,第二線治療藥物已證實可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至九個月以上,為患者帶來一線希望。胰臟癌有甚麼症狀?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陽生表示,胰臟癌發生的位置分為胰臟的頭部、體部或尾部,在醫學上目前原因仍不明,有些胰臟癌患者可能會出現黃疸、腹痛或體重減輕,但以上症狀非特定性,也有胰臟癌患者在早期無症狀,這也是胰臟癌難早期發現的原因。曾有患者患者半年前只是出現些微腹痛症狀,經進一步檢查,半年後就是胰臟癌末期,已無法手術切除治療,需採用化療以爭取更長的存活率。正統治療:手術切除、化學治療目前能根除胰臟癌的治療方式仍以手術為主,楊陽生醫師說明,胰臟在胃的旁邊,早期難發現病灶,容易被誤認是腸胃道疾病,臨床上約有10%至15%的病患可手術切除根治,但是胰臟癌的復發機率高,因此在治療上會先針對腫瘤大小、位置及癌細胞是否轉移,來決定能否手術切除及化療療程如何進行。簡單說,能手術的先開刀切除,化療也可用在手術後避免復發的輔助性治療。最後,針對已經轉移的末期癌患,依照患者體力較好的,可投以組合性化學藥物治療,體力較弱的,則選擇比較緩和的化學藥物;近幾年由於藥物包覆技術進步,得到較好毒殺癌細胞效果,如第二線新型化療藥物,在一線藥物失效後能替患者延長更多的存活期。具危險因子者定期檢查 勿聽信偏方抗癌是全民運動,最好的抗癌方式就是預防癌症找上門,楊陽生醫師說,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顯示,胰臟癌的危險因子有:特定基因,家族一等親內有胰臟癌患者。喝酒,常發生慢性胰臟癌。胰臟有水泡者,囊腫病變,久了發展成胰臟癌,以及肥胖或糖尿病患者。有危險因子者,建議須進一步追蹤檢查,健康的生活型態也是抗癌關鍵,症患者勿聽信沒有經過醫學實證的治療偏方,採取正確的醫學治療,才能為自己爭取「胰」線生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月瘦5公斤、莫名背痛 驚罹癌中之王

月瘦5公斤、莫名背痛 驚罹癌中之王#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有胰臟癌家族病史的62歲謝老闆,以前常吆喝朋友小酌幾杯,去年8月起背部莫名劇烈疼痛,不僅無法工作、完全吃不下食物,就連晚上也無法好好睡,短短一個多月就激瘦5公斤。起初先至藥局買止痛藥,但還是痛到無法忍受,他直呼那種痛只有痛過的人才知道,就醫後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胰臟長了3公分的腫瘤,經執行EUS內視鏡超音波細針切片檢查,確診為「胰臟癌末期」。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李傑哲主任表示,此個案因胰臟腫瘤同時壓迫到膽管造成黃疸,有先利用內視鏡在膽管置放金屬支架,對惡性腫瘤膽管阻塞的病人,讓膽管可保持暢通,減輕胰臟癌的黃疸併發症,延長存活的時間。腹部超音波檢查易受腸氣干擾由於胰臟在胃的後方,不易檢查,增加臨床上鑑別診斷的困難度,過去若是進行腹部超音波容易受腸氣干擾,準確度較低,但現在可透過「EUS內視鏡超音波細針切片檢查」,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在診斷胰臟癌之敏感度與特異度均高於九成,藉由內視鏡超音波指引下進行細針切片來取得組織,再進行細胞學或病理化驗,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方式。腹腔神經叢破壞術 有助減輕疼痛對於末期胰臟癌引發之嚴重疼痛,胃腸肝膽科李傑哲主任表示,可利用「腹腔神經叢破壞術」在EUS內視鏡超音波的導引下,注射酒精破壞腹腔神經叢,以利減輕疼痛及減少嗎啡止痛劑的需要量,可有效運用在任何腹腔腫瘤所引發的頑固型疼痛。患者做完手術後,疼痛指數評估從10分變成2分,減痛至少八成,現在只需睡前服用止痛藥,且一個月後回診體重已經上升3公斤。面對胰臟癌的謝老闆,已調整心態決定要積極配合治療,接下來將進行化學治療,為了最親愛的家人們,仍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希望!胰臟癌惡性程度高 留心各症狀由於胰臟腫瘤的惡性程度高,發現時多數已是晚期,再加上胰臟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是目前致死率相當高的癌症,如果出現上腹痛、背痛、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黃疸、食慾不振,千萬要提高警覺!

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因罹患這個癌!

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因罹患這個癌!#胰臟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北部一名40多歲的科技業男士,因為雙腿嚴重水腫找不到病因,輾轉至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檢查,沒想到原來是胰臟長了「壞東西」!發現時癌細胞已經嚴重轉移,且造成全身血管栓塞,確診為胰臟癌晚期,患者擔憂自己活不過半年。胰臟癌又名「癌王」,其「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2016年台灣有2022人被診斷為胰臟癌,1996人死於胰臟癌。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賴泓誌主任表示,因為胰臟的位置在比較深層的緣故,鄰近又有許多血管佈及,容易在癌症早期就發生癌細胞轉移或壓迫血管,一般超音波檢查不一定照得到胰臟有異狀,往往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因此,在治療上更加不容易。第二線化療藥物 可再延長病患存活率針對胰臟癌的晚期治療多半以化療藥物為主,過去患者僅能仰賴第一線的藥物治療來爭取存活期,在2018年8月第二線化療新藥已通過健保給付,為亞洲的胰臟癌患者延長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賴泓誌主任指出,這名40多歲的科技業男士,在治療上積極配合醫囑,加上使用第二線化療新藥,使得原本僅有數個月的存活期提高到一年以上,這樣的治療結果很鼓舞患者跟家屬。對抗胰臟癌:積極檢查 積極治療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方式來篩檢胰臟癌,但民眾仍可透過以下幾種影像學檢查來幫忙診斷: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內視鏡超音波;賴泓誌主任提醒,一般民眾都可更在乎自己健康,定期做適當的健康檢查,而有特定基因突變者、或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或家族內有罹患胰臟癌的人,就建議做胰臟癌的進一步篩檢,若不幸罹患胰臟癌,應積極尋求專業專科治療,在小心控制藥品的副作用之下,來延長病患存活期與降低治療的不適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