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女子忍受頭痛五年  無痛分娩麻醉劑惹的禍

女子忍受頭痛五年 無痛分娩麻醉劑惹的禍#疾病

頭痛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病症,也是許多人的困擾,不過頭痛的原因很多,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指出,一位34歲女子被頭痛病症困擾了五年多,多年來遍尋醫師都無法治癒,家人甚至以為她有精神疾病,後來發現竟是當年以無痛分娩時,注射麻醉針所引起,麻醉醫師為她施行補救手術後頭痛馬上停止,醫師表示,無痛分娩注射麻醉藥劑都是從尾椎注入,多數醫師都是直接穿破硬脊膜,但可能造成漏洞產生後遺症,如果注射到硬脊膜的空腔內就不會有問題。台南市安安婦幼中心麻醉科醫師車丕政指出,補救手術只要再注射自體血液約20cc到硬脊膜空腔內,即可把漏洞補起來,脊髓液不再漏,自然就不再頭痛,根據台大醫院麻醉科醫師黃啟祥在衛教文章中表示,在先進國家,如美國,有九成左右孕婦接受無痛分娩服務,黃啟祥醫師解釋,無痛分娩並不是完全不痛,因為完全不痛,就不會知道如何配合用力,無痛分娩的目的是減輕疼痛而非無痛,施行方法,黃啟祥醫師在文章表示,人的背部脊椎裡有二個地方(由一層堅韌的膜分隔的硬膜下腔和硬膜外腔),是所有傳送陣痛的感覺神經經過的地方,只要注射局部麻醉劑或其它止痛藥物到這些地方,那麼分娩的疼痛就可以大幅減輕,甚至有許多人可以完全不覺得痛。此外黃啟祥醫師表示,施行無痛分娩,是以維護母親與胎兒的安全為最高原則,無痛分娩的藥物濃度遠低於一般半身麻醉的劑量,經由胎盤吸收的藥物量微乎其微,對於胎兒並無不良影響,民眾可放心。減痛分娩http://www.uho.com.tw/sex.asp?aid=4563剖腹產對寶寶的後遺症http://www.uho.com.tw/sex.asp?aid=4865剖腹產後 下胎可以「自然生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668 

男子頭痛昏迷就醫 竟是罕見「腦部動靜脈畸形」

男子頭痛昏迷就醫 竟是罕見「腦部動靜脈畸形」#疾病

嘉義市一名45歲楊姓男子,無其他疾病,但經常頭痛讓他很困擾,直到有一天他頭痛昏迷緊急送醫,才發現自己是腦部動靜脈畸形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表示,「腦部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通常患者會在20歲前就會發現,一般患者發生腦血管出血的機率是2~4%。吳宗憲醫師表示,病患常會因為動經脈畸形,發生腦部出血後突然昏迷,若延誤就醫時間或處理不當,約有10%的患者會因腦中風而死亡,30~50%的患者會產生永久性的神經功能損傷,且一年內再發生的機率達6%。雖然目前楊姓男子手術已無大礙,但吳宗憲指出,摘除動靜脈畸形是十分複雜且困難的手術,一不小心可能會造成腦內大出血。吳宗憲提醒民眾,頭痛症狀不可輕忽,一般的頭痛通常是壓力型頭痛、肩頸血液循環不良或偏頭痛,但是如果沒有原因卻長期頭痛,服用過藥物後卻無法改善,就應該要儘速就醫診斷,找出病源提早治療。死囚捐腎救親姐 仍待醫學倫理會決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3&HN_Yr=0&HN_Mon=0腸病毒疫情增2重症 腸病毒71型明春恐爆大流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0&HN_Yr=0&HN_Mon=0鴨肉很毒恐致皮膚病惡化?薑母鴨能進補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1&mon=11&id=459 

陸教授來台發表「湯的威力」 強調熬煮河蜆湯可護肝

陸教授來台發表「湯的威力」 強調熬煮河蜆湯可護肝#疾病

喝湯進補是中國人認為補身體的傳統觀念,舉凡薑母鴨、人參雞湯等都能強身,這是東方人深信不疑的,甚至在中國大陸更有人煮鯽魚湯來治療產婦乳水不足,而在台灣、日本、福建等地區很多人也認為蜆湯、蜆精有護肝功用,昨天晚上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有一場「2011國際食品保健因子大會」(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Food Factors, 2011ICoFF)大會主題為「食品與健康-由保健功效到食品加工」,討論如何藉由飲食降低因生活型態所引發相關疾病風險,這場大會也首次移至日本以外的地方舉辦。(圖片為河蜆)在昨天的國際食品保健因子大會上,廣邀來自各國的食品營養領域學者專家、 保健食品業者、食品配料供應商、政府機關,以及非政府機構代表等500多人出席,其中大陸福州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饒平凡在大會中發表一篇「湯的威力」研究,他表示喝湯是千百年來人們保持日常健康的最簡單的方法,且無論餐桌上的菜餚為何,通常都會搭配一道以肉類、海鮮或蔬菜熬煮的湯。根據饒平凡教授的研究指出,福州人的河蜆湯是以一斤水對一斤蜆熬煮一小時,接著湯中會形成了60到70奈米的膠束,這些奈米膠束可把胺基酸類的「鳥氨酸」包覆於其中,促進肝細胞生長的效果,同時抑制腎細胞,大陸福州民間相傳河蜆湯有護肝作用,正是因為這些奈米顆粒能將有效成分送達肝臟,不過根據網路媒體說法,國內肝病學者專家對此說法持保留態度。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的衛教資料指出,雖然民間傳說蜆精有固肝、壯陽的效用,但要特別注意,因為數百顆文蛤的濃縮萃取物,普林質相當高,可能會帶來痛風、腎疾病等發生,所以千萬不要一味的補充,較建議補充全穀類與堅果類等這類食物。鴨肉很毒恐致皮膚病惡化?薑母鴨能進補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1&mon=11&id=459冬季養生藥膳 陪您過冬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3233雞精比雞湯營養嗎?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09&mon=11&id=269

電腦關機後超想打人! 「網路成癮」算疾病該治療

電腦關機後超想打人! 「網路成癮」算疾病該治療#疾病

現在許多青年學子都喜歡上網、玩電腦,但不加節制,恐「網路成癮」;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正宗說,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近半數年輕網路成癮者出現憂鬱,以及酒精、藥物等濫用情況,「網路成癮」應列為「疾病」來診治。陳正宗表示,「網路成癮」定義為「1天連續上網7 小時,且連續3個月同樣行為模式」,且出現社會功能不良行為,包括電腦關機有坐立不安、打人、焦慮易怒等症狀,且拒絕與人社交、不吃飯、自我控制力差等。甚至有高中生網路成癮,不滿父母嘮叨,而對父親動手。署立台中醫院心智發展科劉駿熒主任說,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進步,增加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性,上網幾乎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部份,每天花數小時上網的大有人在,而在網咖裡流連忘返者更是與日俱增。有些人甚至到了廢寢忘食,成為生活或生命的第一優先,將家庭、工作或上學拋在一旁,儼然與世隔絕一般!這些人成天打電動、逛網站、與人聊天或談情說愛,結果耗費了大量時間於虛構的網路世界中,反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該負的責任與人際關係。上網已經像吸食毒品一樣,幾乎每天都要花大部份的時間,坐在電腦面前,否則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因此,有人就稱這些人得了所謂的「網路成癮症候群」。劉駿熒主任建議,國內大約有15%使用網路的網友,罹患網路成癮症,其中又以男性居多,他們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工作之餘外超過3~5個小時。如果發現孩子無法控制長時間上網,出現心情低落、易發脾氣等,父母可以試著協助改變孩子的生活作息,包括訂定適當的使用規則,每次使用的時間限制,安排多一點休閒娛樂,如果還是無法控制並且改善焦慮情緒,就需要求助專業人員,提供進一步協助與行為治療。

腸胃道是人體「情緒器官」 心理問題導致腸胃疾病

腸胃道是人體「情緒器官」 心理問題導致腸胃疾病#疾病

近來一篇網路文章指出,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太快、精神負擔重,因而產生「情緒性腸胃疾病」,這類患者的共同特徵是,雖然有胃腸不適症狀,但是在器官上並沒有找到病灶。新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陳弘達醫師表示,這種疾病是可以用檢查來確認,如果器官沒有異常,同時又有情緒上的負荷,很有可能就是情緒性腸胃病。該文章指出,心理因素對於腸胃的影響很大,因為胃腸道功能主要受到神經、內分泌系統支配與調節,擁有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中樞神經,因此對於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因此胃腸道可以說是人體中最大的「情緒器官」;心理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功能,也會導致腸胃不適,如果沒有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兩者互相影響恐造成惡性循環。陳弘達醫師表示,像是心理壓力過大、過度勞累、情緒緊張、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的確可能導致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慾下降、上腹不適、飽脹感、打飽嗝、噁心等消化不良症狀,從而導致情緒性胃腸病。他更強調,這樣的疾病並不只有情緒功能障礙的人會發生,一般人在面臨情緒壓力下,也很有可能產生情緒腸胃病的症狀。陳弘達醫師提醒,透過臨床上診斷可以分辨腸胃不適,是屬於暫時性的或者是腸胃功能病變,若是腸胃長期不適沒有得到改善,伴隨著無法緩解的腹痛、糞便出血或體重下降等症狀,必須盡速就醫治療。陳弘達醫師建議,情緒型腸胃病可以藉由調整飲食,多吃清淡的食物,維持作息正常,保持規律運動等方式來改善。吃再多都不會胖的明星食物? 營養師不認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6名醫神棍詐財延誤病情? 器官移植排斥作用可能致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5吃多反式脂肪恐誘發多種疾病 何謂反式脂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42

吃安眠藥助入睡 藥量沒拿捏當心白天昏沉

吃安眠藥助入睡 藥量沒拿捏當心白天昏沉#疾病

通常經過充足睡眠後,到了早上應該是精神奕奕、活力十足,但有些人到了白天還是非常想睡覺,感覺上沒有睡飽,這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嗜睡。台中榮總醫院睡眠醫學醫師程建祥表示,引起嗜睡的原因非常多,較常見的是安眠藥物控制不當、器官代謝功能不良或是疾病造成的影響等。程建祥醫師表示,引起嗜睡的原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因為晚上服用安眠藥,卻沒有控制好藥量,以致於到了白天仍然想要睡覺。解決方法是與醫師討論安眠藥的劑量,才不會造成晚上睡不著、早上一直睡的狀況。第二種是因為器官代謝功能不良所引起的嗜睡,像是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發生嗜睡現象,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代謝功能不良,體內鈉離子含量過低,使得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造成的結果,除了需要補充鈉離子外,也要加強器官代謝功能運作。第三種的原因是疾病所引起的嗜睡,像是腦中風患者容易嗜睡,是因為呼吸系統不良,引起大腦缺氧。程建祥醫師認為,嗜睡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果,並不是特定疾病或是器官就會引起嗜睡,而是會因為每一個人的病況、體質不同而有所變化,改善方式也會不一樣,民眾最好先了解引起嗜睡的原因後,再針對其病因做改善方式會比較好。程建祥醫師說,其實睡眠的時候是腦部神經在做資訊重整,把一整天的記憶做重新整理,有助於幫助大腦的記憶。因此程建祥醫師呼籲正在發育的青少年,每天睡眠時間最好有7~8小時,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記憶力與清晰的思緒;而一般人則需要6~8小時的睡眠時間,在白天時才能擁有更好的專注力。●搶救嗜睡危機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4349●改善失眠 睡眠規律、運動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42●《睡眠問題一百問》孩童睡眠篇http://w3.uho.com.tw/sick.asp?aid=552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