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原來⋯我們對愛的定義不一樣!她經歷離婚後才懂:愛不等於「控管」

原來⋯我們對愛的定義不一樣!她經歷離婚後才懂:愛不等於「控管」#婚姻

結婚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若能和所愛之人步入婚姻殿堂,將開啟不同以往的人生,但結婚真的能跟幸福畫上等號嗎?Podcast節目《失婚婦女Chill High High》創作者美樂妮,經歷結婚、生小孩、離婚,作為過來人的她,於《失婚婦女Chill High High》一書中,分享親身經歷,鼓舞更多受困「婚姻」的人勇敢出走。以下為原書摘文:

和伴侶爭吵、冷戰、道歉無限循環?小心陷入「追逃模式」恐婚姻危機

和伴侶爭吵、冷戰、道歉無限循環?小心陷入「追逃模式」恐婚姻危機#婚姻

夫妻之間存在著某種角色分配模式,但是「沒有不變的關係」,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若模式沒有隨之進化或調整,關係便可能龜裂、變質。諮商心理師羅子琦於《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一書中,分享個案的故事,從他人的故事中,窺見彼此的身影,進而反思自身的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遲遲遇不到更好的,只好將就結婚?暢銷作家「女王」:別自欺欺人了

遲遲遇不到更好的,只好將就結婚?暢銷作家「女王」:別自欺欺人了#婚姻

紅遍網路與出版界的暢銷作家「女王」,寫出許多都會男女愛情故事及新時代女性觀點,其中一針見血的寫作風格,創造個人部落格將近9000萬的點閱率;而這樣的她走過單身、進入婚姻、有了孩子,也逐漸變得溫柔,她也於《愛對自己》一書中,分享獨特的觀點,幫助讀者用對的方式去愛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結婚是為了更幸福,並不是為了忍耐!他實測「分房睡」有效修復關係

結婚是為了更幸福,並不是為了忍耐!他實測「分房睡」有效修復關係#婚姻

踏入婚姻前,應該要先問自己的是:「我想要擁有什麼樣的婚姻生活?」然後和伴侶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婚姻不該是束縛兩人的絆腳石。個人主義者李政燮,於《在婚姻裡,可以兩個人狂歡,也要一個人暢快》一書中,打破世俗的標準,告訴讀者婚姻不是兩人的結合,而是兩人的共存。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他遲遲不跟我求婚?「葳老闆」周品均揭真相:男生分得很清楚

為什麼他遲遲不跟我求婚?「葳老闆」周品均揭真相:男生分得很清楚#婚姻

和男友愛情長跑多年,為什麼他還不求婚?你可能要慎重思考,他到底是不想結婚,還是不想跟你結婚?男人的想法永遠和女人不同!以「葳老闆的辣雞湯」竄紅的YouTuber周品均,於《獨立,不等於跟愛情誓不兩立!》中分享犀利的戀愛經,教你談一場大人式的戀愛!以下為原書摘文:

當熱戀期一過,吵架就變成日常⋯?心理導師教「1方法」挽救愛情

當熱戀期一過,吵架就變成日常⋯?心理導師教「1方法」挽救愛情#婚姻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擁有25年情感諮詢經驗的心理學導師黃啟團,於《別人怎麼愛你,都因為你怎麼愛自己》中深入剖析「愛」的構成元素、潛在模式與自我認知,不論是情侶或是已婚夫婦都適合閱讀,愛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要雙方一起扶持成長。以下為原書摘文:

從飛安影片學到的一堂婚姻課,何妤玟:我得先救我自己

從飛安影片學到的一堂婚姻課,何妤玟:我得先救我自己#婚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藝人何妤玟自從2020年對外宣布結束8年婚姻後,仍持續探索如何面對離婚、小孩教養與自我認識等心理議題,在書中不僅紀錄了自己的蛻變過程,也分享許多溫暖又貼近人心的小故事,給和她一樣在關係當中或許觸礁,卻也重新慢慢學會療癒自己的女人們。以下為《不完美關係,與更好的我自己》原書摘文:先做完整的自己,才會有快樂的孩子。在和外界宣布終止婚姻關係後,我曾經在一次媒體訪談中聊到,在那段辦理離婚的時間裡,我的女兒其實是有感覺到媽媽不開心的。如果你問我,要怎麼跟孩子解釋爸媽分開的事實,我那時是用女兒聽得懂的方式解釋給她聽。像是有一次,我用了她在幼兒園交朋友的例子問她,我問:「你在小班時,是不是有個喜歡的男生?」女兒點點頭。我說:「那你在小班喜歡的人,到了大班你還喜歡他嗎?」女兒說:「不喜歡了,我大班喜歡的是另一個人。」我說:「對啊,你看你喜歡的人會變,小班喜歡這一個男生,大班可能喜歡的是另一個男生。」我再跟女兒舉例:「你跟妹妹的相處也是一樣,只要你們吵架搶玩具的時候,你就說你不愛她了,但她願意跟你分享餅乾的時候,你又說你愛她了,大人也是,我們的感覺都是會改變的。」生命的律動就像海浪,起和落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很多大人會認為,不該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負面狀態」,所以會在孩子面前粉飾太平。可能前一秒還跟老公在家吵架,哭得唏哩嘩啦,下一秒要去接小孩就裝得笑臉迎人,一切都沒事的樣子。但大人忘記了,孩子跟我們不一樣,他們的世界很純粹,感受力很豐富,接收外界的能力也比大人強很多,很多時候孩子根本不用父母開口說,他就已經知道你的情緒了。記得小時候我爸媽離婚時,有很長一段時間,當媽媽下班回家開門的那一刻,我只要一看到她的臉,就能知道她當天心情好不好,她根本不用開口告訴我。傳統社會裡,我們會因為認為自己是父母,所以不需要向孩子說明我們承受的生活壓力或情緒感受,但其實孩子都感受得到。所以在我們家,我會選擇讓孩子知道我的喜怒哀樂,方式就是將心比心。比如我有情緒的時候,如果女兒問我怎麼了,我會平靜地跟她說:「對,我現在是在生氣/難過/沮喪,因為⋯⋯(發生什麼事情),所以心情不好,但不是你造成的,跟你沒關係。寶貝,謝謝你聽媽媽說話,我愛你。」我也會藉機反問她:「你是不是也有過在學校被老師罵,心情很不好,不想和同學玩的時候呢?媽媽現在就是這樣的感覺。」在這樣的分享中,我的女兒能慢慢知道喜怒哀樂都是人會有的正常情緒。她也會慢慢學習到,面對生命的律動時不用逃避。生命的律動就像大海裡的海浪,有高有低,有強有弱。如果我能在她們面前很自在的展現這些情緒,她們就能看到這個律動。這種真實的表達,能讓孩子知道生命的起和落都是很正常的,她們也就不會覺得眼淚或憤怒是負面的東西了。在我們小時候,大家對於好爸爸好媽媽都有一種傳統的想法,就算受了委屈也不能說,只能在小孩面前表現堅強的一面。但這會不會讓孩子誤以為,哭泣或表達自己的傷心脆弱是不對的行為,進而去否定這個部分的自己呢?因為他們在爸媽身上看到的,就是這樣壓抑的樣子。我想表達的是,在接觸瑜伽和心理學之後,我非常同意每個人都必須對於自我內在有一個「覺察」和「坦承」的過程。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所謂的正面、負面都是人類自己給予情緒的分類,但情緒本身是中性的。當一個小嬰兒呱呱墜地時是生命的誕生,這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但他們出生的第一件事卻是哭泣,可見哭泣或憤怒並不總是負面的,它也是生命力的某一種展現。所以低潮時,我不要你假裝很快樂,你也不用為了要快樂而強顏歡笑,這個對自己的覺察和坦承,就是成為完整自己的第一步(但還是要提醒,如果你長期都處於低落負面的狀態,必須尋求專業醫生或心理師幫助,而不是一直將情緒加諸在他人和自己身上)。可能就因為我和女兒們彼此能夠坦誠又互相信任的相處,所以她們也能在我面前很自在的做自己。但不得不說,有時候她們也太自在了。離婚後,兩個女兒仍然很常在我面前說她們世界上最愛的人就是爸爸,雖然這種話聽在媽媽耳裡多少都有點忌妒,但與其和前夫爭風吃醋,我不如用心理師專業的解讀讓自己釋懷:「當一個孩子可以輕易的在你面前表達他喜歡或不喜歡的人事物時,或許,你才是那個他最喜歡的人。」是的,做一個讓孩子信任放心的媽媽,讓孩子能輕鬆自在地在我面前展露自我、流露情感,任何大大小小,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孩子都能與我傾訴,關於這點,我很自豪。快樂的爸媽,受益的是整個家庭在眾多的粉絲訊息裡,我很常收到一個問題:「在孩子跟自己之間,要如何做出取捨呢?」通常,這個問題的發問者有98%都是媽媽。大家搭飛機時,有沒有注意過飛機上的安全宣導影片?影片中有一個觀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不管哪家航空公司都一樣。那個觀念就是,如果搭飛機有意外發生時,請「大人先配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協助身旁的孩子配戴」。第一次看到影片中的宣傳這個觀念時我很疑惑,不是應該老人和小孩優先嗎?這好像跟生活中讓弱者優先的概念很不一樣。但更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原來當飛機一旦發生失壓意外,不管是誰都有可能在一瞬間缺氧、失去意識,所以大人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去幫助小孩,否則兩個人都會有很大的機率陷入生命危機。我想,可以用這個例子來回答問題:「在孩子跟自己之間,要如何做出取捨?」很多人成為父母親後,都會被傳統社會長期以來的價值觀影響:要將個人的慾望拿掉,或是婚後要以家庭和孩子為優先。我有一個好朋友曾經私下跟我說,她在婚前最大的樂趣就是吃美食。在她還沒結婚時,每個月她都會上網找一家自己喜歡的餐廳,不約姊妹或男朋友,就是找一天,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去享用一頓佳餚。這個獨自品嚐美食的過程就像一場充電之旅,讓她能一掃工作或生活上的陰霾,重新充滿力氣。「但是結婚後,去哪都被要求要帶著孩子,老公婚前也知道我有這個嗜好,但婚後,他甚至問我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去吃這一頓飯,帶著孩子不行嗎?」已婚有孩子的媽媽們,就算有人能協助照料小孩,但依舊會被詢問:「如果你有這個時間自己去吃美食,為什麼不能在家好好陪小孩?」或是「有那個錢去吃飯,為什麼不拿去買小孩的東西?」「當我被這樣要求的時候,其實我也會想我是不是一個不夠好的媽媽,才會有自己的欲望?」朋友很沮喪的說:「有時候,生活中這些日積月累的束縛會讓我感到不能呼吸⋯⋯,我雖然很愛我的孩子,但我也很想對身邊的人說,我不只是媽媽,我也是我自己⋯⋯。」所以,在孩子跟自己之間該如何取捨?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當爸媽能先把自己顧好時,才能有更好的狀態去照顧孩子吧?兩者之間,應該是共好的概念。爸媽的快樂與幸福感,是會影響孩子的當爸媽心情穩定又愉快的時候,整個家庭才會受益。但是,社會常常對我們有一種不合理的期待,希望父母必須認真、用心,好好陪伴孩子,最好還能情緒穩定,工作努力,無時無刻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但卻沒有給予爸媽足夠的空間休息、充電或進步。孩子是擅長感受和模仿的生物,大人面對和處理生活的方式都會深刻影響孩子未來的樣貌,這也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身教」。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養成固定運動的好習慣,那麼爸媽就必須先自己養成固定運動的好習慣。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生活中多閱讀課外讀物,那麼大人是不是應該先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機,拿起書本呢?相同的,如果希望孩子充滿快樂與幸福感,那我們就該讓自己成為快樂又幸福的爸媽。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我們常常會把不合裡的慾望跟合理的需求搞混。當孩子有人照料、餐費足以負擔時,我認為一個月去一次自己喜歡的餐廳享受一頓美食是合理的需求。兩者之間如何分別?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這件事情是不是你一直以來的興趣或嗜好?」、「這件事情帶來的喜樂可以持續多久?」、「做這件事情前後,你的心情是否穩定?」如果吃一頓美食、看一場電影、上一堂瑜伽課,或是和姊妹的一頓下午茶......一件簡單的事情,可以為你的內心帶來一段長時間的滿足感,而不是衝動刷卡時的短暫刺激。從事這個興趣時,你感受到的是一份平靜又喜樂的豐盈滿足,而不是大起大落的跌宕,那麼就可以繼續保有或從事這項興趣。自我照顧不是自私,在我們照顧他人的需求時,也請記得自己需要被照顧的部分。當這個合理的需求能夠餵養我的身心,幫助我充電,讓我補足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感,我們回到家裡時,又能將這份幸福與快樂傳遞給孩子,何樂而不為呢?(本文摘自/不完美關係,與更好的我自己:與傷道別,與真實相遇,再一次勇敢的療癒練習/禾禾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