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保養皮膚只會注意「臉部」,其實頸部也是門面的一部份,因此在進行日常保養時千萬不要忽視頸部的保濕。《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頸部的保養與美容,她表示,整形外科醫師對抗頸部老化的方法是頸部拉皮,還能改善頸部贅皮暗沈細紋的狀況。
一般人保養皮膚只會注意「臉部」,其實頸部也是門面的一部份,因此在進行日常保養時千萬不要忽視頸部的保濕。《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頸部的保養與美容,她表示,整形外科醫師對抗頸部老化的方法是頸部拉皮,還能改善頸部贅皮暗沈細紋的狀況。
每個人身上或臉上多少都有長痣,但會長出黑痣的原因,其實是色素幹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讓本來要生成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變成了痣細胞後再聚集成一團而形成了黑痣。醫師提醒,若出現4種類型的痣要多加留意觀察,可能與身體健康有關,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可與醫師討論以較不留疤痕的方式,來進行除痣手術。
三八紋是什麼?當臉部出現深刻的淚溝、法令紋、嘴角紋,在臉龐上呈現了三個「八」字的紋路,讓人看起來瞬間老10歲!《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醒輕熟齡族群也可能因不良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導致三八紋提早上身,並提供「3招」臉部運動搭配簡單按摩,有助於撫平臉部細紋。
拉臉手術是常見的的整形手術之一,透過拉提臉部組織並切除下垂的贅皮,改善臉部和頸部明顯的衰老跡象。不過,手術後1週內臉部會出現瘀青腫脹,使外觀不美觀。《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外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淺談「拉臉手術的修復」,讓想嘗試拉臉手術的民眾可以有出初步的認識。
6歲的陳小弟,因持續半年右臉不對稱性突出至他院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右臉顴骨有一顆直徑約1.7公分的腫瘤,雖無疼痛、痠麻及其他顏面功能等症狀,但由於無法確認腫瘤性質,擬定治療方針,父母轉向臺北榮總求助,經超音波導引切片及次世代定序檢測診斷為罕見的顏面骨「惡性梭狀細胞肉瘤」。 臺北榮總醫療團隊考量到臉部美學及外觀的重要性,同時需要進行惡性腫瘤的根除性治療,除了化學治療外,使用最先進的「3D列印手術導引拼圖模型」,進行精準、微創的腫瘤切除手術,並搭配使用「冷凍自體骨」達成生物性重建,術後七個月的追蹤顯示腫瘤無殘留、再發的跡象,陳小弟臉上完全看不出任何不對稱或開刀的痕跡,重拾罹病前的天真笑容。 「惡性梭狀細胞肉瘤」是一種罕見的骨頭或軟組織惡性(癌性)腫瘤,起源於存在全身各種如脂肪、肌肉、血管、神經、骨頭周邊結締組織之中的梭形細胞 梭狀細胞肉瘤通常發生於四肢,並好發在四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常見的症狀包括腫脹、疼痛,以及受影響區域的明顯腫塊。診斷的方式包括影像檢查、活體組織檢查和組織學檢查。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或標靶治療,具體取決於癌症的分期和位置。 重建整形外科王天祥主任表示,以陳小弟的年紀來說是非常罕見的案例,罹患的惡性腫瘤位於右側顴骨,也非屬好發位置。顴骨提供中臉支撐、臉頰輪廓、臉部表情肌肉附著及下頷活動等功能。而顏面骨跟身體其他地方的骨頭特性不同,手術時需注意臉部對稱度、腫瘤完整切除、乳牙牙根位置以及兒童未來臉部發育等問題,陳小弟的腫瘤被顴骨包住,需要鋸開頭骨,又希望臉部傷口不能太明顯,所以需要手術前詳盡規劃,設計3D列印手術導引模型來輔助手術定位。 王天祥主任說明,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切開頭皮長達數十公分的傷口,醫療團隊使用「拼圖拼接」的概念,讓手術導引板分成數小塊,能順利地從病人眼角及口腔內的微小創口導入,再拼接之後準確的放在顴骨上。可精準的鋸開頭骨切除腫瘤,也能大大縮小傷口,這也是臺北榮總使用「3D列印手術導引拼圖模型」的第一個案例。利用這樣的方式製作模型,除了在手術中為外科醫師提供精準的腫瘤切除,有效的縮短傷口,也能夠在手術前讓病人及家屬了解醫療團隊如何進行複雜的手術,新型方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 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吳博貴主任指出,冷凍自體骨生物性重建技術可以保留病人自己的骨骼結構,更可藉由骨骼本身蛋白質功能的保存與周邊幹細胞的生長,達到骨骼的活化,因此可以達到較佳的重建後的功能與外觀。 兒童血液腫瘤科顏秀如主任表示,「惡性梭形狀細胞肉瘤」的處理需要完整切除,但要於臉上完整切除腫瘤勢必需要犧牲正常組織,為減少臉部正常組織之傷害,讓陳小弟接受數次化學治療以減少腫瘤大小,並於術後接續數次化學治療。治療期間,陳小弟曾因食慾不佳進食量差,但在父母積極鼓勵下,也努力配合,所以血球恢復不錯,化學治療進行相當順利。 醫學工程部3D列印技術發展暨資源整合中心俞文展助理研究員解釋,虛擬手術規劃是透過醫學影像與電腦輔助設計的技術,以3D列印技術輸出解剖模型及手術導板,來協助醫師能夠在手術中按照術前的規劃來進行,從而精準且快速地執行手術、降低風險和提升手術效果。臺北榮總3D列印中心與臨床多年來密切合作所累積的能量,就是能夠持續支持臨床創新的重要關鍵。 俞文展助理研究員進一步說明,本次術前規劃,3D列印團隊利用陳小弟顏面醫學影像,圈出腫瘤外型、設定安全切除範圍並規劃切割面。其中,切割面的規劃是與手術醫師一同進行,要避開特定解剖構造以減少併發症之外,也同時考量臨床執行難易度,盡可能地降低手術風險。這種創新導板設計,並非現有套裝軟體就能夠完成,需充分掌握電腦輔助的設計技術,以及與臨床醫師密切合作的成果。從顏面骨、腫瘤3D影像重建、切割面術前規劃、手術導板設計到3D列印,包含手術導引板在術前的討論、改版與重新列印,大約橫跨七個工作天。 王天祥主任強調,中臉部缺陷的重建即使是對於最有經驗的外科醫生來說仍然充滿挑戰性,隨著顯微手術及顱顏手術的進步,醫師能夠選擇用於顏面部重建的手術方式五花八門,例如人工植入物(金屬、合成骨替代物)、異體骨移植、骨游離皮瓣重建等,甚至是其他更新穎的治療方式,不過並沒有證據顯示哪一種重建方式是最好的,患者仍須與外科醫生共同決定適合自身的治療方案,從而達到最好的功能性和美觀結果。
你平常會用護唇膏嗎?許多人都有嘴唇乾到裂開,甚至脫皮的經驗,其實唇部是臉部最乾燥的位置,因為沒有皮脂腺、角質也很薄,使水分容易流失對此,很多人不自覺會以舌頭去舔嘴唇,導致嘴唇越舔越乾。《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林靜芸分享「護唇膏」相關知識,她表示,嘴唇乾裂除了護唇膏以外,還需注意全身健康,尤其注意補充水份。
傷口癒合會形成疤痕,白色疤痕是疤痕成熟後的最終顏色,這些白疤常會暴露出過去一些不愉快經歷或隱私,例如意外外傷、整形手術等;不過,現在有手術可以除疤,以後不用怕再受他人異樣眼光!對此,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曹賜斌特撰此文,來函《優活健康網》分享白疤形成原因與白疤顏色再生術細節。
隨著年紀增長膚況也會跟著老化,進而出現鬆弛、眼袋、皺眉紋、法令紋等現象,不少人會選擇醫美療程,其中「拉臉手術」可改善視覺上直接可見的皮膚下垂與老化。《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分享「2024年拉臉的手術變革」,預計「空間拉臉」將成為醫美流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