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

看到「可憐人」同情心大噴發?專家教「提問法」破解騙術

看到「可憐人」同情心大噴發?專家教「提問法」破解騙術#詐騙

從社會新聞上關於裝可憐的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即便不是詐騙,有些人就是擅長用自身的可憐境遇來博取同情,藉此依賴他人、獲得各種好處。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從說話洞察人心》中提到,有時故事越賺人熱淚,就越要提高警覺,究竟對方是因「天災人禍」才會陷入困境?亦是「自編自導」的可憐情節?以下為原書摘文:

為什麼寧願繼續被騙?10大詐騙手法讓你深陷無法自拔

為什麼寧願繼續被騙?10大詐騙手法讓你深陷無法自拔#詐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預防受騙上當,就要了解騙子慣用的詐騙心理以及手段,才能避免掉入對方精心設計的陷阱中。 掌控情緒達成誘騙目的 基本上,所有的騙子都是玩弄情緒的高手,或是運用三寸不爛之舌引發人們的貪念,讓人產生「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實在太可惜」的心理,接著煽動緊張的情緒:「如果不趕快做決定就來不及了!」努力使人們的情緒淹沒理智,然後糊裡糊塗拿出錢來。 此外,騙子也很愛操縱人們的恐懼心理,假借法院、銀行的名義,指使人們乖乖聽命行事。或是利用妻子害怕丈夫外遇,人們深怕罹患重病、擔心厄運纏身的心理,說服當事人拿出錢來消災解厄。或是扮演歹徒,威脅綁架孩子,恐嚇家人立刻到銀行匯贖款,不然就會發生悲劇,電話另一頭還故意傳來哀號聲,意圖取信家人。 延伸閱讀: 他日夜拼命工作還債,竟把孩子未來賭進去?一名計程車司機的人生啟示 心思細密控制欲強 專業的騙子很少臨時起義,他們大都心思細密,會事先預想對方的反應,沙盤推演對方會提出什麼問題,然後要如何回答才真實,至少比對方多思考五步棋,這樣才能見招拆招,不會亂了陣腳。騙子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對方一步一步掉入自己設下的陷阱中,那種成就感,絕非筆墨所能形容。 有個朋友曾經跟職業騙子交過手,事後回想起來,真的不得不佩服騙子的機智反應。整個被騙過程就如同電影情節般有起承轉合。開始時騙子先麻煩朋友做一分問卷調查,同時為感謝他的合作,還邀請他去參加公司的說明會,從時間到地點都交代得非常詳細清楚。 算準朋友不會出席說明會,當天特別打電話來恭喜他中了大獎:「哎呀,你不在現場嗎?你中了第3大獎,那我們要怎麼把獎金匯給你?」聽到朋友的語氣似乎有點半信半疑,馬上歡迎朋友打電話給其他中獎人印證:「黃先生已經領到獎金,我給你電話,你可以自己打電話去問他。」可想而知,黃先生當然開心表示:「真是太幸運了,祝福你也趕快領到獎金,我正準備到國外度假。」 剛跟黃先生講完電話,朋友立即接到電話:「全部的中獎人都領完獎金了,現在只剩你一個機會了。」接著更耐心解釋:「法律規定,中獎人必須先匯稅金,公司才能匯出獎金。」然後不忘提醒朋友:「3點半前一定要匯出稅金,這樣馬上就可以領到獎金。」等朋友匯完款項,打電話去詢問尚未收到獎金,騙子隨即用懊惱的聲音說:「阿呀,你太晚匯款了,就差一步,明天早上9點,你就會領到獎金。」 第2天早上,朋友當然還是沒有領到獎金,決定到警察局報案,並且在警察局打電話給騙子,沒想到對方非但不怕警察,更稱讚朋友:「你去報警很好,證明我們真的是合法公司。」並且態度從容的跟警察對答如流,事後還和朋友抱怨:「警察的態度很不好。」這個舉動又讓朋友燃起希望:「如果真的是騙子,應該不敢跟警察講話。」一路下來,朋友完全在騙子的掌控中,到最後不管大家怎麼勸說,朋友都不相信自己遇到騙子,真是太高明了。 延伸閱讀: 犯罪者「把詐騙當事業」!心理師揭「這關鍵」成一般人受害陷阱 藉助名人贏得信賴 以往最常見、最典型的詐騙手段,就是跟企業名人、權威人士合照,藉由社會大眾對企業知名人士的信賴感,進而間接獲得信任感。所以,除非經過求證,企業名人親口表示雙方交情匪淺,否則還是不要輕信。 近來更爆發一些知名騙子,乾脆直接跟名媛明星交往,營造出幸福美滿、上流社會的形象,當有人質疑其真假時,馬上把明星女友搬出來:「不信你可以問我女友,她投資我5年,一切都沒問題。」在明星女友的背書下,簡直無往不利。 利用名校名牌包裝身分 不少騙子都喜歡吹噓自己擁有令人艷羨的名校學歷,這是因為一般大眾都很佩服學識淵博的人,認為「可以念到名校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所以,騙子特別愛變身為博士、教授、學者,更愛引經據典,滿口英文、使用專有名詞,來彰顯自己的才學,提高其聲譽,讓別人相信他有真才實料。 真假相雜魚目混珠 最難辨別的騙術就是「真假相雜」,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這就是為什麼詐騙集團會努力收集顧客的消費資料,當他們用肯定的語氣逐一核對個人資料時,立刻贏得人們的信任感。 再者是利用眾所周知的新聞事件來騙財,譬如退稅、災害募款、銀行催繳,如果來電顯示的電話又好像是某公家機關的號碼,民眾通常馬上會依照騙子的指示去做。 還有一種「真假相雜」的騙術是,利用家人之間的信賴心理,舉例來說,騙子冒充快遞人員的身分,告知家人:「這個包裹對方交代貨到付款」,倘若金額不大,一般都會趕快付款,而不會先跟家人求證,以免耽誤快遞的時間,等到發現被騙,由於金額不高,多半會自認倒楣,不會去報警。 甚至有詐騙集團掌握民眾親人過世的資料,謊稱已故親人曾經在該公司投資,而且獲利上百萬元,然後詢問家人:「是要繼續投資?還是辦理結算領回?」無論家人回覆哪個答案,他們都會要求家人:「必須先將『法院的死亡證明』和『投資人繼承人親屬關係證明』傳真到公司,然後只要繳交上萬元手續費,就能完成轉移。」除了過程真假相雜外,他們也深諳家人尚未走出傷痛,極易陷入六神無主的狀態,便不斷催促喪家快點來辦理手續,加上親人過世很難查證真偽,以致不少人受騙上當。 也有一些騙子是使用「真實身分」,來進行詐騙。譬如,老師慫恿家長投資開補習班,事前說好「一年回本,半年分紅」,結果血本無歸,家長才知道老師設下誘騙的陷阱。 現在更有不少騙子假借「投資之名」,花錢裝潢門面氣派的公司,印製美輪美奐的公司簡介,包裝數據漂亮的企劃書,並且應徵一群精英份子,畫出充滿賺錢希望的未來遠景,吸引投資人慷慨下注。過去的騙子可能只靠張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把投資人騙得暈頭轉向,但現在的騙子段術更高,也更捨得投資,他們會「真假相雜」,真的設立公司、招募人員,假的投資計畫,如果沒有細心求證,連專家都會踢到鐵板。 主動點出對方的擔心 「我知道現在詐騙集團很多」,有些騙子會主動點出對方的擔心,這樣做反而會讓懷疑者不好意思,覺得自己似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為了顯現誠意,便會相信騙子所說的一切。還有些騙子會好心好意提醒對方:「最近經濟不景氣,一些不肖公司收了客戶的訂金之後,就突然人去樓空;或是吹噓產品有多好,事實上是拿次級品混充優良產品,對於同業這樣的做法,我們也感到很厭惡。」 當騙子指出別人的惡劣行徑後,好像就會被「例外化」,表示他不是壞人,這種「2分法」,強調「不是好人就是壞人」,往往暗藏陷阱,讓人即使受騙上當,仍然不相信:「他明明是個好人,怎麼可能會騙我?」這種手法就像推理小說中的「伏兵」,他們會刻意提醒同伴「注意身邊壞人」,而當同伴將其視為心腹時,也是他們出手的最佳時機。此外,不少名牌或名酒的仿冒品,在標籤或說明書中,還會特別標示「注意仿冒品」,或有防偽標籤,甚至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仿冒品,運用的都是相同的詐騙手法。 暴露小惡隱藏大惡 當人們處於警戒狀態,一旦完成任務,整個人就會鬆弛下來,這便給了有心人可趁之機。例如,有些店家會先安排一些簡單的小錯誤讓顧客發現,等顧客抗議時,店家隨即謙卑有理的道歉:「抱歉,下次絕對不會再有這種錯誤。」通常對方願意承認錯誤,我們多半會產生優越感,認為:「自己眼力過人,明察秋毫,才沒有那麼好騙。」事實上,當內心覺得「高人一等」時,就要特別小心,很容易因警戒心鬆弛而出現被騙的漏洞。 信守小約定騙取大利益 很多投資型騙子都曉得「信守小約定騙取大利益」的詐騙心理。剛開始,投資者多半會有疑慮,心想:「反正錢不多,被騙就當成繳學費」,因此投入金額不會太大。這個時候,贏得投資者信任的最快方法,就是準時支付利息,慢慢的等投資者的心防逐漸鬆懈,就可以鼓吹加碼投資,再狠狠騙取最大利益。 另外,網路上亦有不少賣家運用這種心理詐騙消費者,舉例來說,先在網路上強調「必須預訂才能買到」,讓消費者習慣預定的消費模式,接著以「低於行情」的價錢來吸引消費者,同時正常出貨,一方面建立信賴感,另一方面培養忠實顧客,等到水到渠成、大魚上勾,賣家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要什麼有什麼的感情騙子 每當看到女性感情被騙的新聞,我都會努力思考,這些愛情騙子到底是運用什麼心理戰術來贏得女生的信賴,進而達到人財兩得的目的?根據我收集到的案例發現,最容易引誘女性掉入感情陷阱的「名言」,第1名大概非「只有妳」或「只為妳」這3個字莫屬。 曾有個愛情騙子約會時出手闊綽,不惜砸重金買禮物送給女生,就當女生暗自高興找到金龜婿,對方就開始「變窮」,而且為了證明「錢都花在妳身上」,還會感性地表示:「只想給妳最好的,自己沒錢吃飯也沒關係。」聽到如此體貼的話語,有誰能夠狠下心來拒絕對方的追求? 除了利用女生的罪惡感之外,愛情騙子也很了解女性多半有「要求完美」的傾向,擇偶過程不能犯任何錯誤。因此他們會針對女性的需要,打造出「超完美情人」的優渥條件,譬如,從小在國外長大的ABC,求學時代是美日名校的高材生,目前在國內知名企業擔任高階主管,未來前途一片光明燦爛,值得托付終身。 在感情詐騙案件中,最常見的狀況是,真假交雜,讓人分不清楚是非善惡。舉例來說,有個愛情騙子和女生交往的時候,會指著電視上的知名律師主持人說「這是我學長」,接著還會爆點小八卦,敘說兩人當年學生時代的糗事,以取信於人,或是帶女方去他老家探望年長的父母,代表自己是「認真在談戀愛,不是抱著玩玩的心態」。 甚至有些愛情騙子會利用「假公司」配合「真同事」,來建立自己的身分地位。有個被騙的女性透露,和自稱副總的愛情騙子戀愛期間,每次打電話去他公司,都會有個「特助」接電話,而且對方還會客氣地說:「副總正在開會,麻煩留下電話,等下請他回電。」幾可亂真的情境,讓這位受害的女性,至始至終都難以相信「自己居然被騙了」。 還有些愛情騙子會故意顯示自己的弱點讓對方看到,運用反向操作的手法,來降低對方的警戒心,這樣反而會留給對方「老實」的印象。一個曾經受騙上當的女性回憶說,對方每次約會買單都會報公帳,同時也會直接告訴她「公關費太多用不完」,有次對方還刻意背錯公司的統編,請她上網查公司統編,結果發覺該公司統編真的就是這個號碼,讓她覺得對方「既迷糊又誠實」。 另一個愛情騙子建立良好形象的招數是「利用不知情的第三者」,讓女生誤以為他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像有個愛情騙子在逛街時,看到路邊的慈善機構在募款,他當場二話不說,主動捐錢救助貧寒,適時發揮悲天憫人的情懷,很容易就營造出「好心腸」的人格特質。 愛情騙子最厲害的本領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對方的不安,儘快建立起信賴感。為了達成任務,剛認識對象時,愛情騙子多半會主動報告行蹤,信守小的約定,故意吃點小醋,不斷釋放「很在乎對方」的訊息,讓女性一步一步掉入愛情的陷阱中。 當然愛情騙子也最了解「人性弱點」,他們深諳女性渴望「麻雀變鳳凰」的心理,所以第一次約會他們會特地選在五星級大飯店,並且在對方面前表現出一副「熟客」的模樣,譬如熱絡地請服務生跟經理問好,或是會細心的跟對方解說廁所在哪裡,什麼菜做得最道地最好吃,這些表現都是要讓對方以為他既有品味又體貼,慶幸自己找到值得托付終身的王子。 另外,愛情騙子更會利用女性「不允許再蹉跎時間」的焦慮心理,一方面加快約會追求的速度,急著見面,一星期不到就深陷愛河,開始編織美麗的未來遠景,為了讓兩人能夠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一連串的「吸金計畫」就此展開。即使一切計畫都宣告失敗,愛情騙子依然可以流著眼淚,誠懇難過的跟女性道歉,「自己無法給妳一個幸福的未來,只好痛苦提出分手,不能耽誤妳的一生。」說辭多麼感人肺腑。 被騙後出現認知失調的心理 有時當真相太過痛苦,人們往往會選擇自我催眠,寧可被蒙在鼓裡,也不願接受事實。知名的心理學家費斯丁格(Festinger)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帶著一群學生實地觀察宗教狂熱份子等待飛碟降臨,世界末日來到的整個歷程。 事後發現,當初深信世界會滅亡,而賣掉全部家產的信徒,在等待飛碟毀滅地球時態度最虔誠,就算後來苦等不到飛碟的蹤影,仍舊不放棄希望;直到領導者出來宣布:「因為大家的誠意感動了上帝,以致化解飛碟攻擊地球的災難,所以從今天開始,大家要努力宣揚上帝的神蹟,造福世人。」 猜猜看,這群賤賣家產的信徒,會採取什麼行動?是抗議領導者欺騙大家,請求賠償損失?還是繼續相信領導者的話,盡力宣揚上帝的神蹟?費斯丁格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認知失調理論」,當人們投入越多、犧牲越多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認知失調」的情形。因為承認自己受騙上當,會引發強烈的心理衝突,導致巨大的緊張不安,為了消除緊張,恢復平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拒絕相信真相,繼續選擇被騙。 (本文摘自/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時報出版)

被酸「怎麼可能沒錢」你會被詐嗎?

被酸「怎麼可能沒錢」你會被詐嗎?#詐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警方近來接獲報案,指稱**市區有「愛心筆集團」現身。該集團招攬學生暑期打工,要求學生對路人強銷愛心筆。經一陣子埋伏佈線,警方果然在人潮眾多的**市區找到一位正在對路人強行兜售愛心筆的高二少年。警方除將他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送辦,後續也將擴大追查幕後集團。該少年表示,他也是受害者。之前,他在這個地點等朋友時,遇到這家愛心筆集團對他強迫推銷。半推半就下,他不但買了筆,還答應加入打工行列。於是暑假期間,他每天早上到**車站向集團成員領取愛心筆,再依上線成員指示前往特定地區販售。據該少年表示,每件商品售價兩百元,他自己能抽成五十元。警方還在少年身上查獲愛心筆集團提供的「教戰守則」,教導工讀生如何對路人搭訕,讓對方放下心防。以下為教戰守則的部分內文:•哈囉~你好,請問一下你是台北人嗎?•我們不是變態啦!•我們在比賽啦!•請問一下你們幾歲?•沒有啦,開玩笑的。•這個借你看一下。•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有沒有很帥?•請拍手,幫我們說聲「加油」好嗎?•我們是真的在賺自己的學費。「愛心筆」相關新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而在這短短的數行教戰守則裡,便可以觀察到幾個心理學的原理正被應用著。我們為大家分析如下:「幫我們說聲『加油』好嗎?」:腳在門檻內效應對多數人來說,替他人鼓掌、或多說聲「加油」,都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詐騙集團也知道,這種「小事」一般大眾很難拒絕,很多人甚至會想:如果我拒絕的話,我人也顯得太差了吧!因此,人在推銷東西之前,先故作幽默地來一句「你好!可以給我一首歌的時間嗎?」這種開場其實便已經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替後面的推銷行為鋪下良好的基礎。在社會心理學中,這種效應稱為「腳在門檻內效應」,是個很有名的說服策略。這個效應指出如果我們要讓別人答應我們提出的請求,有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先讓對方答應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此一來,之後提出的「大請求」往往就更可能會被對方接受。腳在門檻內效應的取名一開始來自於推銷員。以前的推銷員需要一家、一家地拜訪民眾推銷商品,但往往常被擋在門外。不過,若遇到某一戶人家願意暫時讓推銷員進到門內,「聽一下」推銷,事後成交的機率便會增加許多。腳在門檻內效應之所以可以成功運作,心理學家提出一種解釋,那就是:我們會有想要維持「自我一致」的需求。換句話說,我們會希望自己的行為、作為是一致的,不然我們會覺得哪邊怪怪的。在我們幫對方鼓掌,並且說出「加油!」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熱心助人的好人。為了維持「熱心助人的好人」形象,我們在面對第二個更進階的要求時,就更難拒絕了。腳在門檻內的策略還包括,對方可能會要你幫忙拿一下商品,說「這個你拿起來看看」,或者在你答應購買其中一個商品,給了五百元後,才表示沒錢找你,問你是否願意再多花一百塊,多購買一個愛心商品。在這種狀況下,很多人會順著對方的要求而答應了。「請問一下你幾歲,我們都還是學生」:刻板印象這類詐騙行為通常都會用類似的方式來開場:「大哥哥,你現在有空嗎?」「大姊姊,可以跟我說聲加油嗎?」為什麼他們要這樣說呢?一般而言,「學生」通常經濟上不那麼獨立,身為「過來人」,我們多少能理解那種處境。同樣,若遇到「自食其力」的「學生」,那我們的悲憫之心就會更大大地打開。我們會想起新聞上報導過的那些刻苦耐勞,品學兼優的學生,不但要認真念書,還要維持自己的生計。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就更容易因為心疼而消費。但這種效應也常有失敗的時候,例如「高中生」穿著制服走在路上,卻被兜售愛心筆的少年叫「大哥」,他聽到後整個火都燒了起來,心想:「我到底是看起來有多老?!」此外,「說故事」也是這類詐騙行為常用的手法。在上篇案例裡,學生的故事是是「自食其力賺學費的學生」,有些詐騙集團則會用「我們是**系的學生」、「正在集夢完成夢想,出國比賽」、「為了籌措**經費」、「很可憐,賣不完不能收工」、「這剛好是最後一個,你買完我就可以下班了」等名目來編造故事,誘發大家聽完故事之後的悲憫之心。類似案件的「賣筆人」,有時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一般來說,女生的販售員都會尋找男性下手,曾有受害者表示「一聲撒嬌拜託,真的很難拒絕,腦波弱的就真的會掏錢買」。尤其,如果你有較強烈的性別刻板印象,也就是認為女性是較柔弱、需要幫助的,而自己是大方、有能力的男人,對於這樣的攻勢可能會更難拒絕。許多企圖詐騙的人,會做一些混淆視聽的動作,好比,向你再三強調自己絕對不是詐騙集團,然後亮身分證給你看。此動作似乎證明了些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沒有證明到,亮出身分證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操弄身份地位與認同:認知失調「剛剛啊,有一個人也是像你這樣,但是他聽到這是要做愛心的,就二話不說買了呢!」「唉唷,姊姊你穿的這麼漂亮,怎麼可能沒錢啦~」「都出來逛街出來玩了,怎麼可能沒帶錢?」「先生你那麼小氣,小心交不到女朋友哦!」「你真的很沒愛心耶!」上述這些話都是藉由操弄凸顯我們的「身份」,企圖引導我們的行為。在心理學中,這種稱為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現象,指的是在同一時間裡,一個人內心出現了兩種互相矛盾的想法,而這種矛盾帶來不舒服感、甚至有點緊張。為了處理這樣的矛盾與不舒服,我們容易想出一些方法,像是改變自身的行為,或在心中改變其中一個想法,來改善這種緊張衝突的狀態,這就是認知失調。若要突破這種認知失調的現象,我們心中得要清楚了解到「不買愛心筆≠沒愛心」。事實上,要做愛心有太多種方式,倘若我們腦波弱,就真的很容易被請君入甕,帶了一支很不實用的筆回家。另一種認知失調則會發生在真的買了愛心筆之後。朋友看到你居然真的心軟買愛心筆,有人會笑你,或者說「太扯了吧!你居然花這麼多錢買這一支筆!」這些言論出現之後,買筆的人心裡多少便會受挫。為了處理這種不舒服,很多買筆的人會自我安慰說:「哎,這隻筆真的不便宜,但沒關係,我就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啊!我才不是被騙呢!」(本文摘自/你今天被騙了嗎?心理師教你破解詐騙伎倆/時報文化)

免費的最貴!遇登門詐騙 裝忙為上策

免費的最貴!遇登門詐騙 裝忙為上策#詐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出人意料的是,最容易在打著免費檢測房屋,後面聳動簽約的詐欺案例中受騙上當的,其實是剛離開職場的退休族。因為他們的住家都是從前努力打拚時期興建的,到了退休之後,剛好也是房屋需要整修的時期,更巧的是,退休金又剛進口袋,對於幾十萬或幾百萬的整修費毫不在意,所以對施工的態度很積極。免費的最貴 遇登門推銷勿開門在業者眼裡看來,這種顧客等於是自己送上門來的獵物。碰到這種情況,詐騙商人一心只想催你趕快開工。萬一各位發現對方是這種態度,最好立即果斷拒絕。自己家裡真的需要改建時,譬如「想要增寬浴室面積」或「要把小孩的房間改作其他用途」等,我們可以自己尋訪口碑佳的業者,主動跟對方聯絡。如果真的是優良業者,根本不必到處宣傳,也有做不完的工程,所以對那種自己上門推銷的業者,我們完全不必跟他們囉唆。只要碰到這種「免費商法」,大家把它想成「免費才是最貴」,準沒錯。避免詐騙商人登門推銷或強迫購買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開門。這是最基本的對策。如果各位從對講機裡聽出對方是來推銷,只要說聲「現在很忙」或「不需要」,立刻結束談話即可。業者冒充企業、公家機關 切忌簽約、購買商品有些推銷員還會冒充著名企業職員,或消防署之類公家機關人員來推銷商品,這算是一種「詐欺商法」,或許大家一時疏忽,就把門打開了。萬一不小心開了門,請大家絕不能被迫購買商品,或在契約之類的文件上蓋章。因為你被當成「冤大頭」受人欺負,絕不可能僅此一次。請大家一定要以毅然的態度嚴正拒絕。如果推銷員的態度惡劣又很難纏,日本的法律裡還有一項「不退去罪」,請大家不要以為老人就該忍讓,應該毫不猶豫,立刻報警。最後再提醒各位一次,就算是各位正好需要的商品,還是先確認一下推銷員是否值得信賴,之後再跟對方聯絡,也不算遲。(本文摘自/老後快適生活術/健行文化)

老人慎防詐騙!「免費」噱頭暗藏危機

老人慎防詐騙!「免費」噱頭暗藏危機#詐騙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由於高齡者的心中總是對「金錢」、「健康」、「孤獨」等懷著不安,因此看準這些弱點下手的詐騙業者或騙局也永遠層出不窮。譬如一種叫做「打工商法」的騙局,最先以高薪號召募集老人去打工或當臨時雇員,但是等老人進入公司之後,店長或前輩職員便整天緊追不捨地推銷珠寶、和服等高價商品,或者以工作需要為由,強制老人購入昂貴的道具設備,甚至還讓老人付錢接受通信教育或去參加講座。孤獨老人認為推銷員親切 因而聽信購買另外還有一種「增殖商法」,歹徒以「肯定會漲價」、「絕對能賺錢」等說詞,強調一定能夠獲得鉅額利益,而力勸老人投資、出資或購買股票。此外,還有些人看準老人擔心自己的健康這項弱點,專以「血液清爽」、「矯正脊椎骨」、「治癒癌症」等宣傳,而把昂貴的健康食品或健康器具強迫推銷給老人,類似的詐騙新聞早已屢見不顯,數目多得連報紙版面都登不下了。更可憐的案例則是,有些老人寧願聽信殷勤來訪的推銷員的慫恿,買下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商品,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子女和孫子都不管我,他們卻肯親切地聽我說話」。上述這個推銷羽絨棉被的案例,或許大家都已聽說過了,而像類似騙局中的受害者,大多數都是自感孤獨的老人。事實上,會被歹徒看中的對象,也都是一些脾氣溫和的老人,他們對歹徒的熱心推銷通常無法拒絕。或者,在大多數情況下,老人會出於善意地想:「既然對方那麼急於推銷,那就買一個吧。」結果他們的善意反而被罪犯利用了。先打免費檢測口號 再以煽動不安的方式催促簽約除了上述幾種案例外,還有一種叫做「免費商法」的詐騙法,剛開始先提出一連串「免費服務」「免費試用」等強調免費的口號,吸引老人的注意力,然後強迫推銷其他昂貴的商品或服務。就拿房屋改建詐欺案來說吧,首先是由建築業者來向老人建議:「我們可以幫你免費檢查地基」「我們可以免費進行耐震測驗。」等。檢測之後,業者肯定會說:「地板下面有白蟻。不早點消滅,房子就危險了!」「這房子不馬上採取耐震措施,地震來了會完蛋!」這類煽動不安的方式,催促老人簽下昂貴工程合約的案例,可說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摘自/老後快適生活術/健行文化)

研究:愈有自信 愈容易受騙上當

研究:愈有自信 愈容易受騙上當#詐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聽到有必要認識「騙子」的瞬間,有些人可能會忍不住皺起眉頭。的確,受騙上當本來就不是什麼愉快的事,還有可能因此付出不小的代價。沒事幹嘛刻意認識騙子?不過,被騙的經驗確實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課。被騙的感覺很差 卻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一課為了避免一再被騙而損失慘重,最好的方式,就是徹底受過一次慘痛的教訓。「如果後悔,你隨時打通電話,合約就能取消,現在只要在這裡蓋章就行了。」「你的孩子捅了很大的婁子,先轉帳十萬日圓過來。」「你被騙了?真是無妄之災。我跟你一起去把錢要回來,不過,要麻煩你先付五十萬日圓。」這些都是詐欺的慣用技倆。身為毫無關係的第三者,看到這些報導,總是忍不住想:「竟然會被這麼粗糙的手法欺騙,自己也應該檢討吧?」不過,愈愛嘲笑他人,就愈容易遇到詐欺。很多研究結果顯示,容易被騙的人,多半是太有自信,以為自己絕對不可能上當。通常,這種人從小到大都聰明過人,認為自己一定不會被騙。說穿了,就是太自以為是了。過度自以為是的人,對自己往往很有信心。因為太有自信,而很難接納其他人的意見。專業的騙子除了很會騙人之外,更懂得觀察人心。因此,他們知道這種人,就是最容易下手的對象。而且,這種人被騙一次之後,因為不相信自己會再上當,更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的頭號肥羊。與其如此,不如趁早被騙一次、記取教訓,隨時提防詐騙陷阱,避免自己到了晚年,才被騙得傾家蕩產。沒在年輕時被騙錢,你會後悔一輩子。與其被詐騙集團當成頭號肥羊,不如趁早被騙一次。記取教訓,避免自己到了晚年,才被騙得傾家蕩產。(本文摘自/就算很討厭,也要勇敢結交的5種人/大是文化出版)

小心受騙!留意6個健保詐騙手法

小心受騙!留意6個健保詐騙手法#詐騙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詐騙手法不斷更新,以致民眾屢受騙,日前有民眾反應,接獲詐騙集團冒用健保署的名義進行電話詐騙,但健保署表示,健保署是公務機關,不會無故利用電話詢問保險對象,有關個人投保、就醫及個人資料,若保險對象有欠費,會以掛號郵件通知,民眾若接到類似電話,千萬不要跟隨歹徒的指示按鍵,以免掉入陷阱;此外,可撥打165防詐騙電話報案;也可撥健保署0800-030598免付費專線查證。預防落入詐騙 應小心謹慎針對層出不窮以健保署名義進行電話詐騙案件,健保署特別整理過去歹徒所用之手法,供民眾參考,以避免民眾落入歹徒詐騙陷阱:1)謊稱健保署人員以電話通知民眾,其健保卡異常可能將無法使用,並請民眾回電某號碼,以套取個人資料,並進行詐騙。2)詐騙集團成員以電話語音致電民眾,謊稱民眾濫用健保資源,將予鎖卡,企圖套取個人資料或詐騙財物。3)以健保署人員電洽民眾,謊稱民眾違規使用健保卡或積欠醫療院所費用,企圖套取個人資料。4)以健保署人員名義,致電民眾要求核對個人資料。5)冒用健保署同仁姓名及聯絡電話,致電民眾告以個人資料外洩,遭他人冒辦健保卡而涉有刑責,須與疑似冒充警察人員者聯繫。6)操大陸口音人士來電查詢民眾投保資料,無來電顯示且通話品質不良,或來電顯示號碼為網路電話代表號。最後,再次提醒各位民眾若接到類似電話,應小心查證,別輕易受騙上當。

小心!手機換現金 恐詐騙新手法

小心!手機換現金 恐詐騙新手法#詐騙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注意!千萬別貪手機換現金,以免因小失大。日前新北市府法制局受理2件消費者投訴案件,一是消費者聽信通訊行推銷人員電話、推銷免費手機,而向4家電信業者申辦16個行動電信門號,結果推銷員沒依約定給消費者新手機,也沒負擔電信月租費,反倒讓消費者收到一堆欠費帳單;而另一為消費者受他人慫恿分別向各家電信業者,申辦門號及手機,事成後主使人以1500元代價取走手機,卻沒依事前約定負擔消費者的月租費,導致消費者違約遭停話及積欠大筆違約金,至今各家電信業者都不願讓該消費者申請行動電話門號。因小失大 得不償失消保官表示,依據「行動通信網路業務營業規章範本」第34條及第38條規定,電信業者可按月向用戶收取業務通信服務門號月租費與通信費;而終端設備,如手機及用戶識別卡,可由用戶自行管理使用,若要交由他人使用,用戶仍應負責繳付約定費用。對此,消保官呼籲消費者,申辦行動電話手機應依自己實際需求,循正常程序申請,不要輕信他人誇稱「可以辦手機換現金」或「申辦門號可以代繳電話資費」等不實言論,更不要利用「手機梆約優惠方案」謀取不當利益,以免受騙。消費者一旦受騙上當,因此事屬消費者責任,電信業者還是會向用戶(即消費者)追償所有費用。更嚴重的是,若門號(或用戶識別卡)被歹徒作為犯罪工具使用,恐會背上犯罪共犯嫌疑人而吃上官司,消費者不可不慎,以免貪小失大,得不償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