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

校園暈針 聊天放鬆可舒緩

校園暈針 聊天放鬆可舒緩#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為預防流感,近期各級學校陸續安排學生校園集體接種流感疫苗,針對校園集體接種可能產生的暈針,疾管署呼籲,校園集中接種省事又方便,提醒尚未接種流感疫苗者儘速接種。聚集性暈針 亦稱集體心因性疾病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李秉穎表示,暈針反應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身體健康的後遺症,通常是因為對打針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轉化成身體的症狀,出現眩暈與噁心等症狀,大多發生於青少年,大規模疫苗接種時,會有聚集性暈針現象,亦被稱為集體心因性疾病。可用音樂、影片或聊天放鬆心情校園集體注射時,偶有學生出現眩暈與噁心等暈針症狀,建議學生接種流感疫苗當日不宜空腹,可使用音樂、影片或聊天等方式使其放鬆心情,並於接種時採取坐姿,如果發生暈針時,建議先至休息區休息,緩解情緒緊張,同時通知醫護人員,在學校應通知醫護人員及學校老師,如暈針現象持續,應儘快送醫。疾管署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打至10月23日止,接種數已逾290萬劑,與去年同期相比多了近98萬劑,校園(國小至高中職及五專1至3年級學生)已接種75萬人,目前校園接種按各縣市安排時程,持續接種中。勤洗手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公共場所疾管署呼籲,打疫苗是於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患及孕婦等,都是罹患流感後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為保護自己與家人,在流感季來臨前,趕快接種疫苗,做好最佳防護措施,平時也應落實勤洗手,出現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防流感病毒侵襲。 

用心傾聽 給孩子一個無壓環境

用心傾聽 給孩子一個無壓環境#壓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週一,女孩放學後回來,特別到廚房找我聊天:「媽媽,我同學小綺今天早上哭得好傷心。」「你有沒有關心她?她發生什麼事情了?」「她週末2天都被爸爸關在家裡,把錯的題目寫了100次!」我感到吃驚:「為什麼會這樣?她一定很難過。」修正、別再錯 才能無壓力的成長女兒也跟著委屈地點頭:「她真的很難過,她問我,我的週末過得一定更加不開心,因為我沒有她考得好,但是我不敢告訴她,我整個週末都在玩,你還帶我去看了星星。媽媽,你要知道,她考了99分!」女孩的話,讓我想了很多,現在的教育呈現的是什麼狀態呢?分數對於家長比讓孩子快樂成長更為重要嗎?但在我想那麼多的問題中,我唯一沒有想的就是─我這樣對我的女孩,算是放縱嗎?我沒有想,是因為,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灌輸給孩子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只要去修正,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認真聽課,這些就足夠了,唯有做到這些,才能讓她在輕鬆愉悅且毫無壓力的環境中成長。認真聽課、盡力考試就足夠歷經半年時間,女孩擁有了她的學習方法,能力逐步上升且呈現穩定的趨勢,有一次,她拿著試卷找我簽名,她突然問我一個問題:「怎麼辦?我不是第1名。」「寶貝,考試不是為了拿第1名。」「那為什麼小綺的爸爸會那麼生氣呢?」「寶貝,那是小綺爸爸的想法,媽媽覺得,考試不是為了第1名,而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只要你認真聽課,做考卷的時候真的努力了,是不是第1名,也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你說呢?」從那以後,女孩的學習進步,但每次的考試,她都不會跟我分享她考了第幾名,而是跟我分享她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課,考試的時候會不斷地認真檢查,若說她的成績因此後退了嗎?其實不然,每一張考卷的問題,她全都答對了。過程中全力以赴 面對結果處之泰然我想起佛法中常說的一句話─隨緣,有些人都覺得隨緣是順其自然,我的理解卻是,過程中必須全力以赴,面對結果要處之泰然,那才是隨緣的真正涵義,考試的排名是結果,身為家長的我們,先不要看那個結果,要看的反而是,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真的陪她們一起努力了嗎?(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心臟病發挑時辰?6點預防!

心臟病發挑時辰?6點預防!#壓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心臟病會挑時辰發作?沒錯,美國《預防》雜誌專欄作家、邁阿密大學心臟學Arthur Agatston根據研究發現,以下是容易心臟病發作的情況:1)     吃完大餐後 /牛排、甜點、吃到飽自助餐,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大量下肚,直接收縮血管、血壓上升。2)     用力上大號 /幾乎每個人都有用力解便的經驗。臉漲得通紅、憋氣、肚子用力,壓迫胸腔,回流到心臟血液減少,很容易造成心臟當機。3)     異常激烈的運動時 /休息時,心臟每次收縮打出約90c.c血液,大量且激烈運動時,心臟就得馬力全開,多打出3倍的血液到全身,這時心跳次數、血壓上升、耗氧量大增,若有隱藏性心臟問題的人,很容易出狀況。知名新聞主播廖筱君的弟弟便是在打籃球時突然倒地不起,緊急送醫裝上葉克膜(體外心肺循環機),仍回天乏術,36歲早逝。4)     壓力大、太緊張、作息亂時 /因為極度緊張、腎上腺荷爾蒙飆高,對心臟是沈重負擔,因而常有人在會議報告、表演舞台上突然心臟病發作。曾為《滾滾紅塵》、《新不了情》、《賽德克‧巴萊》配樂的台灣電影及廣告配樂大師史擷詠,便是因為籌備音樂會前幾天沒睡好、吃好,結果演出當天節目快結束時倒下,心跳停止,幾天後過世。5)     若以一天來看,最常發生在早上 /特別是星期一早上,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臟病發作患者的數據發現,早上發作的病人數最多,有269位在早晨6點到中午時段發作,半夜到凌晨6點最少。而且,早上心臟病發作的病人心臟肌肉損傷也比較嚴重。哈佛大學的研究則指出,早上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其他時間高40%。因為早晨睡醒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荷爾蒙,血壓上升,也需要比較多氧氣,加上整晚沒有喝水,身體比較容易處於脫水狀態,血液較濃稠,易引發血栓阻塞。若以星期為單位,星期一早上尤其容易讓人心臟出狀況,有20%的心臟病發生在週一,推論是因有收假的沮喪、還有時間、塞車、工作壓力,加重心臟負擔。6)     以季節來看,冬天是心臟病猝死高峰期 /因為氣溫降低,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病發作。(本文摘自/護心:中西醫聯手顧心臟/天下雜誌出版) 

10撇步 還你一夜好眠

10撇步 還你一夜好眠#壓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引發失眠的原因眾多,包括心理因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食物因素等,心理因素是現代人常見的主因,生活壓力過大,用腦過度,使得腦神經運作太過活躍,到了該睡覺的時間還停不下來。每周至少3夜難眠 持續1個月以上另外,睡眠環境太過吵雜、燈光太亮等環境因素,某些治療高血壓、抗氣喘的藥物,茶葉、咖啡等含咖啡因食物,具有提振精神的效果,諸如以上種種因素,都可能影響睡眠。當然,偶爾睡不好難免發生,所謂失眠並不是1、2個晚上睡不好,就叫作失眠,通常定義的標準為:每周至少有3夜難眠,並且持續1個月以上,當出現這個現象時,失眠可能就找上你囉!慢性失眠 都是因為壓力而引起雖然影響睡眠的因素很多,不過絕大多數有慢性失眠狀況的人,都是因為壓力而引起,當失眠發生後,又更擔心自己有睡眠不足的問題,結果養成錯誤的睡眠行為(例如白天、週末狂補眠),使得自己落入惡性循環中,想要解決失眠問題沒這麼困難,把握下面原則就對了!1) 找到紓解壓力的有效管道,例如運動、聽音樂……,生活中若充滿太多壓力,除了失眠之外,頭痛可能也會找上你。想要對失眠跟頭痛說不,首先要學會紓解自己的壓力。2) 避免刺激性食物,例如茶葉、咖啡。3) 床是睡覺的地方,不要用來進行其他活動,例如看書、玩手機。4) 有睡意再上床,不要逼著自己睡覺,以免適得其反。5) 盡量養成固定起床時間,即便是週末,也不要賴床太久。6) 維持規律的作息是正確的,但偶爾失眠、晚睡沒那麼嚴重,別因此造成心理負擔。7) 睡眠夠不夠是很主觀的,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數不同,只要睡醒後精神奕奕,就代表睡夠了。8) 每個人入睡的速度天生有差異,只要不超過30 分鐘,都是可接受範圍,別對自己太嚴苛了。9) 睡前不要大吃大喝。10) 入睡前泡澡、泡腳,能夠幫助入睡。長期失眠可能導致憂鬱、記憶力衰退偶一為之的失眠對健康並不會造成影響,頂多是隔天精神狀況比較差,但如果長期失眠,就可能會導致憂鬱、記憶力衰退、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狀況,因此,若有睡眠障礙一定要好好處理,藥物改善失眠,雖然快速又有效,但不能忽視副作用的存在。若非得用藥物來改善睡眠狀況,一定要在醫師監控下進行。(本文摘自/不吃藥最健康/大喜文化出版)

堅果、小魚乾 比甜點更疏壓

堅果、小魚乾 比甜點更疏壓#壓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常說「累的時候特別想吃甜食」,當我們感到疲倦時,只要吃下巧克力、餅乾等甜食,就會感到幸福,疲勞也會在一瞬間煙消雲散,為什麼呢?因為吃完甜食後,腦部的幸福荷爾蒙「血清素」會暫時增加,我們之所以習慣「疲憊時吃甜食」,是因為身體已經記住「如何增加血清素的方法」。沒有攝取胺基酸 吃再多也無法滿足「血清素」的原料是色胺酸,屬於胺基酸的一種,當我們吃下甜食後,色胺酸會排擠其他胺基酸,被腦部選擇性吸收後合成血清素,但是,這種能量補給只是暫時應急,如果沒辦法隨時供應充足的色胺酸,便無法生產血清素,因此,如果沒有攝取胺基酸,只吃「甜食(醣類)」暫時增加血清素,幸福感不久就會消失,如此一來,我們只會想吃更多的甜食,身體卻沒辦法製造充足的血清素,吃再多也無法滿足。缺乏血清素 暴躁易怒、焦慮如果長期持續缺乏血清素,會變得暴躁易怒、焦慮,久而久之轉為慢性疲勞,甚至可能惡化成憂鬱症,工作時吃點心,或愛喝含糖的罐裝咖啡,無法提高工作效率,只會加班到越來越晚。多吃堅果、小魚乾 有效增加血清素如果無法戒除「吃甜食」的習慣,除了影響腦部運作外,也會對其他部位造成影響。身體為了壓低急速攀升的血糖,會大量分泌胰島素使脂肪增加。這些脂肪會轉化為內臟脂肪,最後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導火線。我們要讓製造出的「血清素」持續發揮作用,而不是只有短暫效果,雖說肉類和魚類富含蛋白質,但我們不可能在點心時間吃這些食物,因此,不妨多吃起司、堅果、小魚乾、牛奶、豆漿、無糖優格及魷魚絲等。感覺疲累 必須補充血清素非甜食這些食物都必須經過咀嚼才能吞下肚,可促使唾液分泌,消除飢餓感,事實上,只要咀嚼15到20分鐘,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分泌血清素,因此,只有勞動後才適合吃甜食(醣類),如健行、登山或慢跑結束後,為了補充被消耗的熱量,可吃糖果或巧克力,如果只是因工作而感覺疲累,則必須要補充「血清素」而不是吃甜食,才能有效紓緩腦部疲勞。(本文摘自/活腦力飲食/采實文化出版)

輪三班還兼差 慢性疲勞悄上身

輪三班還兼差 慢性疲勞悄上身#壓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要養家,一名中年男子除了輪三班工作,甚至還利用空檔去兼差,日積月累的睡眠不足以及工作壓力,使得他出現許多身體不適問題,但是就醫檢查卻也查不出什麼大病,進而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由於西醫只能症狀治療,他就去看中醫,藉由中藥來改善體質,做全面性的調理。 超過半年以上找不出疾病收治這名中年男子的中醫師姜智釗指出,在西醫的診斷中,必須是要超過半年以上找不出什麼疾病,才能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而這名男子甚至去做了健康檢查,都沒有發現心臟、肝臟或是腎臟等器官是有問題的,但是仍然感到疲倦。 慢性疲勞 合併腸胃功能障礙姜智釗中醫師指出,該名男子工作壓力很大,他不但要輪三班工作,甚至還會利用空閒時間去兼差,長時間累積的睡眠不足,以及飲食不正常,也就難怪會導致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其實,若是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往往會合併有許多腸胃功能障礙,消化系統會受到影響。 疲勞、失眠、月經失調很多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甚至會伴隨有失眠、月經失調及性功能障礙等問題;姜智釗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是虛勞導致,而且主要是因為脾胃消化受影響,致使氣血不順,所以首先要從顧好腸胃著手,使吃得下,大便通暢。 補氣首選 人參、何首烏當腸胃功能獲得改善,進一步則是要補精氣神,補氣藥生脈散這時就可派上用場,姜智釗醫師說,而且慢性疲勞症候群合併症狀多,一般能夠抗衰老的藥,例如人參、何首烏、紅景天與刺五加等都可以補氣,經由大補元氣,進而就可使男性頻尿、攝護腺肥大及性功能障礙,或是女性月經不調、循環不好的問題一併獲得改善。然而可以的話,擁有充足睡眠及正常作息與飲食才是根本。(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壓力大皮屑多?原來關節發炎!

壓力大皮屑多?原來關節發炎!#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全球有1.0%~1.4%的脊椎炎患者中,約1/3是周邊關節炎,周邊關節炎會影響四肢關節,一半是由僵直性脊椎炎造成,另一半則是由乾癬觀節炎所造成,乾癬性關節炎是種長期持續耗弱的關節疾病,可能會造成皮膚、指甲病變、關節腫痛、手指及腳趾紅腫,而僵直性脊椎炎受影響的部位則以頸部、脊椎、骨盆為多。焦慮、憂鬱 人際關係差關節長期發炎,會有僵硬、活動受限、倦怠感、長久下來會導致脊椎沾黏,也會引發患者焦慮、憂鬱、社區隔離、足不出戶導致人際關係變的比較差,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現在對於僵直性脊椎炎及乾癬性脊椎炎,有抗腫瘤因子的藥物可以治療,但是對於將近4成患者來說,治療效果不甚滿意或者效果不佳。乾癬關節炎 出現皮屑、紅腫35歲的張先生,入伍服兵役後,因為進到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並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軍事訓練,隨之而來的壓力,導致一周都無法正常排便,且出現乾癬關節炎的症狀,嚴重時整個小腿紅通通的,雖不影響到平常的軍事操練,但身上的皮屑及紅腫的樣子,總讓他感到不自在。指甲粗糙、肌肉無力,活動受限乾癬性關節炎帶來的影響,除了外觀不好看,還因為腳腫痛,痛到不能走路,產生麟屑、指甲粗糙、肌肉無力,活動受限需要經常請假,這讓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感到非常困擾,而嚴重發作時,乾癬的皮開肉綻也在一站一坐之間就會流出血來,脾氣也會變差。常見發炎位置 腳跟、腳趾、眼睛脊椎炎常見的發炎位置分布,包含肋骨、背骨、臀部、腳跟、腳趾,甚至還會影響到眼睛,如果只重止痛,長期輕忽發炎症狀,會導致脊椎發生嚴重沾黏,呼籲與他有相同疾病的病友,一定要持續治療,定期就醫回診。

當爸壓力大 兒3歲仍不愛說話

當爸壓力大 兒3歲仍不愛說話#壓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父親養育兒女時,身心一旦承受巨大壓力,成天憂心忡忡,很容易傷害小孩身心發展。 爸爸身心出問題 小孩發展受牽連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分析730多個家庭,結果發現,父親若在養兒育女時產生巨大壓力,兒子到了3歲,語言能力就會比較差,無論生的是兒子、女兒,其專注力、學習能力、推理能力等認知表現也比同齡小孩低落。研究作者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塔米夏‧哈爾伍德指出,多數小孩身心發展相關研究都聚焦於母親,近年來有研究開始關心父親在小孩身心發展扮演哪些重要角色,而最新研究顯示,學齡前小孩的語言技巧、情緒發展都會受到父親影響,年齡較大的孩子可能因父親關係,增加行為障礙風險,憂鬱症發生機率也會上升。 小孩在說話 父親需要即時回應哈爾伍德指出,時代已經改變,越來越多父親願意待在家中陪伴孩子,對於養兒育女,也願意付出較多心力,研究人員以美國低收入家庭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評估這些父母肩負多大養兒育女壓力,研究結果發現,父親所承受的壓力會深深影響小孩的語言、認知發展。研究也發現,父親長時間承受壓力,或有憂鬱症狀,小孩在嬰幼兒、兒童時間,就會比較容易產生行為問題,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嬰兒、兒童發展與早期兒童研究季刊」(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and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研究作者指出,研究有這樣的結果,不只是因為先生會影響太太,導致太太也壓力重重,父親本身的身心狀態更是重點,這種影響獨立於母親之外。若男性一直在想其他的事,便無法馬上對小孩的語言、行為作出適合回應,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就會對小孩語言、認知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