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

醫訊/美國兒童如何補充營養

醫訊/美國兒童如何補充營養#兒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研究發現低收入戶的孩童可能因營養不足,影響基因表態,而成為各種慢性病高危險群。美國衛生部Head StartProgram針對低收入戶孩童給予社區營養介入。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將舉辦「蔬食與健康系列講座(2)」,此次主題為「孩童如何素食&美國社區兒童營養經驗分享」,特邀請陳婷鈺營養師主講。陳婷鈺營養師為美國註冊營養師,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營養碩士,專長為公共衛生營養學、素食營養、社區營養,現任美國西雅圖Head Start Program營養師。長年素食的陳婷鈺營養師將分享在西雅圖擔任社區兒童營養師的經驗,如何為低收入戶營養把關,及如何為孩童規劃健康營養的蔬食。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活動詳情請見http://www.twvns.org/news/news-articles/142-2名稱:孩童如何素食&美國社區兒童營養經驗分享時間:102年9月10日(二)下午16:00~16:50地點:新店慈濟醫院2樓 大愛會議室(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洽詢:02-6628 9779轉3224吳小姐報名:https://www.myregie.tw/registration!input.htm?id=28d2160c-46ff-4a60-94b3-a8cfcd3b2ad4

我國兒童蛀牙嚴重!北市供孩童免費塗氟還不快去

我國兒童蛀牙嚴重!北市供孩童免費塗氟還不快去#兒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知道我國學童蛀牙的情況有多嚴重嗎?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北市學齡前兒童齲齒率高達六成,平均每人有三顆左右的齲齒,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所訂定的目標,在2050年,世界九成以上的五歲兒童沒有齲齒,十二歲以下齲齒指數一顆以下相差甚大,顯現我國兒童,在牙齒保健上有待加強!北市聯醫 提供免費塗氟及臼齒溝窩封填而為了保護北市兒童牙齒健康,北市推行「台北市兒童健康起步計畫」,能讓六歲以下兒童,免費接受塗氟。北市聯合醫院牙科主任李雅玲表示,聯合醫院也積極配合北市市政府的政策,如幼稚園聯絡聯合醫院,並請家長填妥同意書及攜帶幼兒保卡,聯合醫院就會安排醫師到幼稚園為孩子進行塗氟的動作。李雅玲也指出,每半年一次的專業塗氟,可有效降低二到四成的齲齒率,氟就像是牙齒的維他命可減少蛀牙的發生。另外,北市聯醫也提供小一學童進行免費臼齒溝窩封填,因為兒童的第一大臼齒咬合面非常容易發生齲齒,而溝窩封填為預防牙齒咬合面齲齒的最有效方法。家長可填妥同意書後,持「護齒護照」帶孩子到聯醫即可進行免費的口腔檢查及第一大臼齒的溝窩封填。

無情戰火 百萬名敘利亞兒童等待救援

無情戰火 百萬名敘利亞兒童等待救援#兒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孩子何其無辜!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高達2百萬人,其中包括1百多萬名兒童,為了保護身心備受煎熬的兒童難民,目前更需聚集各界力量一同幫助他們,戰亂中的小朋友面對無數殘忍畫面、生活面臨高度危險,非常需要照顧與關懷,希望外界都能伸出援手、救救絕境中的難民。敘利亞內戰 7千名兒童死亡 百萬名孩童流離失所世界展望會中東與東歐區領導人柯尼‧藍伯葛(Conny Lenneberg)沉痛表示,敘利亞內戰已造成超過7,000名兒童失去寶貴生命,還有更多兒童因而傷殘、無家可歸,面臨被欺凌和剝削的生存危機;目前世界展望會正積極在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的難民營與社區,進行重建計畫,希望能確保敘利亞兒童難民及其家庭的生存所需。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 戰火難民生存的希望為了幫助長期戰亂下、處境弱勢的難民兒童,世界展望會未來將持續設置兒童關懷中心,並提供中、長期的教育課程,保護和陪伴失去親友、心靈受創、目睹暴力過程的戰火兒童能早日走出傷痛,因此亟需相關救援經費,預計需募款6000萬美元,目前僅募得4300萬美元,更需你我一起加入響應捐款活動,拯救他們的困境。「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將幫助飽受內亂戰火、處於顛沛流離、被迫離開家園的難民家庭和兒童,為他們保留一線生存的希望;郵政劃撥帳號:15752467,台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線上捐款:可上台灣世界展望會網站www.worldvision.org.tw進行

為買玩具哭鬧 兒童理財觀送撲滿做起

為買玩具哭鬧 兒童理財觀送撲滿做起#兒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管不管!我就是要買玩具!」你的小孩也會賴在百貨公司地上,吵著要買玩具嗎?甚至有偷拿爸媽零錢的壞習慣?養兒育女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年紀較小,價值觀仍未建構完全的孩童,父母更要從小培養正確理財觀及消費行為,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孩子其實已經從媒體、同儕與身邊大人的言行舉止中,了解該怎麼使用金錢,與其讓孩子從其他管道學習,倒不如從小就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給孩子零用錢也是一個大學問,從1~12歲都有不同的方法可參考,爸媽可從送給孩子第一個撲滿做起,張旭鎧表示,1~2歲半時,爸媽可將硬幣當成獎賞,創造孩子的成就感並認識金錢。2.5~4歲孩子漸有數字概念,教導重點要擺在「數數」和「儲蓄」,建議家長們定期給孩子1塊錢,帶著孩子一起計算,並投入撲滿裡,自然而然養成儲蓄的習慣。5~6歲時,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撲滿出門買東西!如果孩子發現錢不夠用時,自然就意會到錢要花在刀口上,並且可以做家事給零用錢的方式,讓他們知道要收穫得得先付出,並養成他們記帳的習慣,7~12歲時就要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想要」、「需要」及「必要」,張旭鎧說,自己的做法一星期給孩子100元,並固定周日讓孩子分享這星期購買的東西、存到的金錢等等。張旭鎧說,很多家長對於如何給孩子零用錢很傷腦筋,只要孩子開始知道硬幣不能吃時,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透過孩子不同時期的認知,給予不同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學到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學會支配金錢、控制欲望,如果到青少年叛逆期才開始教導金錢觀,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想知道親子教養及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絕竅嗎?快來報名「張旭鎧:彈珠超人專注力夏令營」http://sun324.smartweb.tw/index.php?module=course&mn=1&f=register&id=18

北市二代健康卡 特編兒童發展檢核表

北市二代健康卡 特編兒童發展檢核表#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推出的「台北卡」可作為市民身分驗證,還可以參加集點兌換現金服務,凡設籍臺北市市民皆可持悠遊卡至12區健康服務中心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免費申請,家中如果有0-6歲兒童,可至前述申辦地點或於戶政單位填寫同意申請書後,即可免費獲得「台北卡」1張,歡迎市民踴躍辦理。「台北卡」二代健康卡集點兌點服務,特別針對0-3歲兒童線上發展篩檢檢核或使用紙本檢核表完成篩檢評估納為台北卡集點活動項目。另外,為加強家長及醫療院所重視兒童發展篩檢之重要性,衛生局今年特編製從出生4個月到3歲合併衛教單張的兒童發展篩檢表,市民可至接生醫療院所或健康服務中心索取,幫助家中的孩童進行篩檢。有意幫孩童申辦「台北卡」者可至申辦地點辦理,申辦完成即可參加集點活動,如完成孩童該年齡層發展篩檢每項可獲得點數兌換10元現金。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約為6-8%。臺北市特編「臺北市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提供0-6歲兒童不同年齡層13次發展檢核表為篩檢工具,以評量兒童之行為是否吻合其年齡,以便早期篩檢出發展遲緩的兒童,供家長及相關醫療人員為孩童檢測。

暑假兒童易近視 提前預防有一套

暑假兒童易近視 提前預防有一套#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臺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為了避免年紀太小學童近視,將來演變成高度近視,特與北市66家眼科合作推動「臺北市學童高度近視防治計畫」,由市府補助就讀北市國小1升2年級學童,暑假期間帶學童持護眼護照至合約醫療院就能進行全面性免費專業視力檢查,避免暑假後學童近視度數上升。衛生局林奇宏局長表示,7月1日到目前約有500位學童進行視力檢查,為避免在暑假最後一週大家同時前往醫療院所進行檢查,建議家長儘早於7、8月底前帶學童至醫療院所接受免費視力檢查(檢查項目含裸視視力、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散瞳前驗光、散瞳後驗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陳子儀醫師表示,曾在門診時發現一位學童,學期中檢查都沒有近視情況,但一過暑假後近視卻增加至200度,探查原因發現,學童因暑假長時間近距離打電動,暑假結束竟已有200度近視,經散瞳後檢查因睫狀肌過度緊繃,非真正近視。陳醫師提醒,此階段年齡小孩正是學習及用眼年齡,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容易造成近視,提醒家長協助學童培養正確用眼習慣,並定期每半年至眼科醫療院所做專業視力檢查。林奇宏局長呼籲,若學童經視力檢查後發現近視,後續追蹤與相關治療必須由眼科專科醫師進行完整的評估,及家長的配合,才能守護視力健康。

從遊戲培養腦力 把握孩子成長「關鍵期」

從遊戲培養腦力 把握孩子成長「關鍵期」#兒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聽到兒童成長的「關鍵期」這三個字,許多媽媽的眼睛就會亮起來,接著皺起眉頭,想著自己的孩子還在關鍵期內,自己會不會為他做得不夠多?「關鍵期」真的那麼重要嗎?兒童三歲前 大腦神經發展快速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俗語「三歲定終身」,指的是三歲前大腦神經發展快速,這時候給予足夠的刺激有助於大腦神經的快速連結,因此孩子可能反應速度加快、表現得更為敏捷。過了三歲,神經就不再成長了嗎?張旭鎧指出,臨床上面對老人中風,或是車禍患者,都可以發現經過訓練仍可以有進步的機會,因此對於「關鍵期」,代表著在這段期間內的努力,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不代表超過關鍵期就無法彌補。培養基礎能力 學習不再困難張旭鎧表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在生活經驗中獲得刺激,增進神經連結發展外,面對孩子將來學習需要的各種能力,若能給予4~10歲之間孩子,除了課業外的基礎能力培養,孩子將會更喜歡課業,更願意參與學習。張旭鎧解釋,4歲的孩子剛開始接觸到學習,藉由基礎能力的培養,孩子將不會認為學習是困難的;而10歲的孩子大約是小學中年級程度,這時候許多課業是需要有更好的邏輯推理及記憶等能力才能夠勝任,因此更顯出建立基礎能力的重要性。從遊戲中培養五大腦力張旭鎧指出,所謂的「基礎能力」就是孩子一天當中所需要的腦力,以4~10歲孩子來說,最需要的就是「記憶力」、「推理力」、「語言力」、「判斷力」、「觀察力」五大腦力。如何提升五大能力?張旭鎧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藉由孩子喜歡的遊戲,而且越是開放式的遊戲越好,例如利用水和沙,孩子可以創造不同的建築或物品,同時也觀察其他人的作品,加上彼此分享,這五大腦力自然被激發;撲克牌也是很好的工具,因為進行撲克牌遊戲的過程中,孩子需要記住那些牌出過、想想別人會出甚麼牌、了解遊戲規則、決定自己該出甚麼牌、觀察每個人的表情,有助提升五大腦力。張旭鎧呼籲,家長要懂得把握養成關鍵期,才能輕鬆教養,孩子也能快樂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告急!兒盟捐款銳減 弱勢兒童無依靠

告急!兒盟捐款銳減 弱勢兒童無依靠#兒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告急!台灣有許多弱勢家庭,其兒童都需要社會的捐款協助,但是,兒童福利聯盟指出,天氣愈來愈熱,兒盟的捐款卻依舊在寒冬中感覺不到溫暖,弱勢家庭兒童脫困基金從5月2日開跑至今不到募款總目標的一成,跟去年比較也下降了一半以上,隨著弱勢學童的需求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實在令人擔心沒有足夠的支援提供完整的照顧。兒盟表示,隨著離婚、單親家戶的遽增、家長親職功能缺乏、家庭支持系統不足,以及弱勢家長常被迫選擇長時間或夜間外出工作等原因影響,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被迫長大。根據兒盟的調查發現,三成五的孩子晚上曾沒有大人陪伴而獨自留在家中!少了家人的照顧,五成的孩子需要自己準備晚餐,近三成(28.1%)曾因大人不在家而跑出去四處閒晃、另外也有超過三成的弱勢孩子覺得家裡根本沒人會關心他(30.3%)。其中,有兩成五的弱勢孩子被迫成為小看護,擔負起幫忙年長家人洗澡、行動、餵食、餵藥的責任。而孩童在缺乏正常家庭功能的庇蔭之下,這些弱勢兒童的健康情形也亮起了紅燈,調查發現有二成二的弱勢孩子不分季節,每個月都在感冒;甚至6.6%孩子每個月感冒生病至少3次以上,幾乎天天在生病。更令人擔心的是,調查發現,三成七的孩子與家人即使感冒生病也很少就醫、三成五孩子缺乏家人在旁照顧。對此,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兒盟今年協助3,500位弱勢孩子的生活,比起去年就多出近500位,但整體的捐款金額不到去年的一半(46.9%);過往效果最好的劃撥捐款管道,第一週募款金額更不到去年的三成(29.1%),除此之外捐款人的捐款額度也降低了,平均每筆捐款金額都僅有去年的三分之二(67.3%)。兒盟發出緊急呼籲,希望大家伸出援手,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積少成多,拉長期處於困境中的弱勢孩子一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