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

呼吸道疾病流行期 注射疫苗確保幼童安全

呼吸道疾病流行期 注射疫苗確保幼童安全#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秋冬是感染呼吸道疾病流行期,流感每年均造成不同規模的流行,所有年齡層皆可能遭受其侵襲。特定高危險族群,尤其老人及幼童,更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而接種「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認預防流感最經濟、安全、有效的措施。避免小朋友被流感病毒感染,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幼童學習環境造成家長心理、經濟負擔,呼籲符合條件尚未接種家長能在流感高峰前(十二月至隔年二月),儘速攜帶幼童到轄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為提供便利性及節省家長時間,故嘉義縣各鄉鎮市衛生所特別提供至幼兒園施打疫苗之服務,由家長填具同意書後,衛生所醫療團隊至幼兒園協助幼兒接種疫苗,提高群體保護能力,讓家長可以安心將寶寶託付給幼兒園。                                                                                                                                      

愛滋病童 醫師:不僅醫療問題應關懷

愛滋病童 醫師:不僅醫療問題應關懷#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目前對於HIV目前無有效根治的方法,然而雞尾酒療法越來越進步,已經可以使愛滋病變得跟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只要規則服藥,對病患的生活品質並沒有太大影響。而兒童愛滋病患者其生理構造和免疫系統還不成熟,治療上不僅只有醫療問題,衍生出的是社會大眾排斥愛滋病患者的社會問題。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林千裕表示,從1980年代發現HIV病毒以來,全世界感染HIV的病人數急遽上升,且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 國內愛滋感染人數累積至目前為止已接近2萬6千人,平均每天有6人感染愛滋!然而愛滋病毒是不會透過一般的接觸或共同用餐來傳染,因此並不需要過度擔心;雖然對於HIV目前還無有效根治的方法,但雞尾酒療法越來越進步,只要配合醫師好好治療,大部分病人的治療效果都很好、副作用也很少,愛滋病已經變得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只要規則服藥,對病患的生活品質並沒有太大影響。兒童愛滋病 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略然而兒童的生理構造跟免疫機能還不成熟,加上兒童感染愛滋病的症狀通常不典型,增加診斷上的困難、容易被忽略,而相較於成人,兒童愛滋病更為複雜,除了要考慮病童生長發育情形及藥物選擇外,還有病童的告知及教育、服藥順從性、家庭的溝通、隱私保密、學校及交友等問題。愛滋病不只是個醫療問題,更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疾病,社會大眾往往因誤解而對愛滋病感染者產生排斥,衍生出其他家庭、社會問題。因此為了使病情能獲得良好的控制,面對愛滋病童的治療通常需要專業醫護人員、個案管理師、以及社工人員的治療團隊一起來幫助病童克服愛滋、安心長大。

塑毒雖能排出體外 但恐長期影響幼童腦部發育!

塑毒雖能排出體外 但恐長期影響幼童腦部發育!#兒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前年的塑化劑風暴,引起社會一陣恐慌,但對早已長期接觸到塑化劑的幼童,其影響恐怕不是說風波已過就能當作沒事!因為根據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吳明蒼針對六十位停用塑毒的孩童做出的研究顯示,塑毒恐怕會長期影響孩童腦部的發育,進而使智能、身高出現問題!塑毒雖排出體外 但幼童甲狀腺刺激素卻不能回升吳明蒼教授在公共衛生年會發表研究指出,受檢兒童在停用塑毒食品6個月後,尿液中的塑毒代謝物濃度明顯降低,可是血液中的甲狀腺刺激素(TSH)一直偏低,沒有回升,家長應積極帶孩子回來接受長期追蹤。而甲狀腺刺激素透過腦垂體前葉分泌製造甲狀腺素,以掌管人體基礎代謝率,對2歲以下嬰幼兒更與腦部發育有關,如果分泌不足,恐怕影響孩子的智能、身高,也會使一般人心跳變慢、怕冷、易疲倦。吳明蒼教授認為,長期以來,吃到塑化劑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只是甲狀腺刺激素濃度並沒有低到異常、病態的程度,不容易被醫師察覺,若不是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技正在檢驗室發現並揭發塑毒食品,恐怕更多孩子受害。

桃縣「食在安心」 確保兒童飲食安全

桃縣「食在安心」 確保兒童飲食安全#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桃園縣為確保國中小學所使用營養午餐之品質及衛生安全,縣政府衛生局於102年執行縣內國中小學營養午餐「食在安心」計畫,全面進行營養午餐抽驗,藉以監控團膳業者及學校製作午餐之衛生狀況,保障孩子「吃」的安全。 「食在安心」計畫內容為發放DIY食品過氧化氫及皂黃檢測試劑,由供餐之團膳業者及學校人員,每日自行檢測食材,以達到自主管理目的。餐具因使用年限過久,殘留汙漬,清洗不易,易造成脂肪及澱粉殘留,為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已責成餐具換新。提供本縣團膳業者酸菜、菜脯食材防腐劑及甲醛免費檢驗,檢測結果均與規定相符。 正視兒童飲食安全學童成長階段,營養午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視兒童飲食安全的問題是首重議題,為確保學童飲食安全,學校午餐供應業者及製作人員應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確實遵守衛生安全操作原則,以提升午餐品質。

醫訊/醫院兒童故事屋

醫訊/醫院兒童故事屋#兒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兒童很恐懼看診就醫,是因為害怕打針等醫療行為;有的兒童更嚴重,需要住院,重症者還需要長、中期住院,他們除了要面對艱苦的療程及副作用外,相對學校而言,還要適應比較無聊的醫院生活。為了給小朋友在白色巨塔中塗抹些繽紛的色彩,新店慈濟醫院舉辦「大愛媽媽說故事」活動,邀請大愛媽媽陳慧文老師、陳怡秀老師、林秋菊老師、溫慧明老師分別主講10/23「奇異的木屐」、10/30「都是蝸牛惹的禍」、10/16「三隻小豬」、10/9「孝順的烏鴉」,大愛媽媽多是北區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將講有趣又有意義的故事給小朋友聽。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大愛媽媽說故事時間:102年10月9~30日;(三)上午09:00~10:30地點:新店慈濟醫院(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綠線大坪林站4號出口有醫院接駁車)5樓兒科遊戲室洽詢:02-6628 9779

孩子睡覺不規律或晚睡 恐影響智力發展!

孩子睡覺不規律或晚睡 恐影響智力發展!#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英國最新研究顯示,晚睡與睡眠不規律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造成兒童的閱讀、數學以及空間認知能力較差。倫敦大學學院亞曼達.薩克爾教授主持的這項研究,以1萬1千多名兒童為對象,分別在他們3歲、5歲和7歲時測驗其學習能力,並探討智力是否可能受到睡眠習慣影響。睡眠不足可能打亂生理節奏,破壞腦部學習新資訊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從未在固定時間睡覺,或者在晚上9點後才入眠的兒童,其數學、閱讀及空間認知的成績與其他兒童相比較之下成績較低,而其中女童所受影響的程度比起男童更為明顯。研究說明睡眠規律對於兒童非常重要,家長最好盡早讓兒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研究發表於《流行病學暨社區衛生》期刊。

孩子的健康不能等! 兒童健檢開跑

孩子的健康不能等! 兒童健檢開跑#兒童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預計於本(102)年9月份開始針對4~6歲就讀幼兒園之學童,辦理學齡前兒童整合式健康篩檢,篩檢項目包括「身體理學、口腔、聽力、視力、發展遲緩檢核」等。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表示,藉由健康篩檢初步評估,如發現疑似異常,可以早期治療,避免延誤治療的時機而造成家庭遺憾和社會損失。另外,吳澤誠局長也提醒家長,若孩童注意力不集中、社會情緒或語言比較緩慢,可藉由發展篩檢評估表篩檢出來,若疑似異常,衛生所會協助轉至聯合評估中心,接受評估,需要進一步檢查或復健,會再透過醫師安排。

1~6歲童高達八成五有偏食問題

1~6歲童高達八成五有偏食問題#兒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不少家長苦於孩童偏食、挑食,卻始終找不出孩子真正的偏食原因。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國內1~6歲孩童中,高達8成5比例父母認為孩子是有偏食的問題。馬偕醫院小兒科黃瑽寧醫生表示,偏、挑食可以說是少子化社會衍生的文明病,家長若不瞭解孩童偏食的類型,並逐漸改善偏挑食情形,除了導致兒童體重過輕問題之外,嚴重甚至造成兒童學習力下降、生長遲緩、及情緒不穩定等行為產生。黃瑽寧醫師表示,偏挑食分為六大類,分別包括「精力旺盛但胃口有限」、「家長擔心吃的不夠營養」、「感官選擇性偏挑食」、「害怕吃東西的孩子」、「潛在疾病」,及「被忽視照顧」。前面四種類型與疾病較無關係,可由家長視情況改善;後面兩類則非家長可獨自解決的問題,需有專業醫療團隊協助診斷治療。6大偏食類型 培養正確觀念其中四類包含,第一類「精力旺盛但胃口有限」型,主因是孩童本身胃口較小,且對於外界新奇事物感到好奇,常面臨到食物熱量攝取不足問題,建議家長以「少量多餐」進行,且在食物上做變化,使孩童對進食產生興趣。第二類「家長擔心吃的不夠營養」型,基本上是父母過度擔憂,實則兒童生長發育良好,須教育爸媽,孩子生長曲線表維持在3%~97%都屬正常,除非在一個月內體重有急速下降,否則不應過度焦慮。第三類「感官選擇性偏挑食」型,孩童因為對氣味、顏色、形狀較敏感,因此經常性偏挑食;建議家長在可接受範圍內,依孩童喜愛挑選食材,增加孩童對食物的興趣。第四類「害怕吃東西的孩子」,因為各種不同原因,曾經被家長用威脅強迫的方式逼孩童進食,導致心生恐懼;家長反而應勇敢放手,讓孩子漸漸忘卻不好的回憶,重拾進食的樂趣。在此調整的過程當中,若擔憂孩童攝取熱量或營養素不足,可暫時考慮使用較高熱量(1kcal/1c.c.)的均衡營養補充品,讓改善的過度期間,不致於因為營養不良而使體重更下降。線上檢測工具 瞭解孩童情況黃瑽寧醫師表示,目前國內有針對孩童挑偏食的專業版IMFED線上檢測工具(www.imfed.com.tw),家長亦可上網站立即去做Surefeeding簡易版「挑偏食行為評估」,項目包括孩童偏挑食檢測、成長追蹤等項目。若媽媽對於孩子偏食問題感到非常焦慮,也可將IMFED線上評估問卷列印下來尋求專業醫師諮詢,讓醫病溝通更加順暢。提醒家長,所謂均衡營養乃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五大類皆有攝取,每一項營養皆有多種食材可選擇,如:醣類可選擇五穀根莖類、蛋白質可選魚肉類,同時酌量攝取動植物性脂肪、蔬菜水果等等,不需拘泥於某特定食物。最重要的是,培養與孩子快樂的用餐氣氛,才能逐漸改善偏挑食情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