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基金會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醫療改革基金會

作者/醫療改革基金會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年丟棄的藥品重量高達193公噸。然而為何這些幫助控制疾病的珍貴的藥品就這樣被丟棄了呢?原因是在於拿藥成本太低,用藥出現問題還是因為自我照護識能不足呢? 慢性病控制為何這麼困難? 根據醫改會2019年的調查中,民眾剩餘藥品以糖尿病藥品最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但2018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發表的台灣糖尿病登入計畫報告中,卻顯示國人約有六成患者血糖控制未達標。 細究其原因,並非全然是因為患者未遵醫囑服藥所致。運動、飲食、用藥,三者對於糖尿病控制都極其關鍵,民眾在飲食觀念與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常存在一些誤謬,以為只要避開高「糖」食物就可以了,不自覺讓血糖控制屢屢不佳、進而對醫囑或是藥品療效產生懷疑。 延伸閱讀:不吃米飯 糖尿病就會好嗎? 再者,糖尿病並不常有立即的危險或明顯的病痛,往往讓糖友或照顧者忽略併發症的風險,導致血管、視力或神經系統的病變。更遑論有許多患者是高齡長者,也會增加自我照護的困難度。而現行約有一百種慢性疾病,在許多慢性病控制上,都會面臨到像糖尿病一樣的狀況。 民眾常見的用藥問題 無可否認,藥物仍是慢性病控制極為重要的一環。因此過往諸多健保政策設計初衷,像是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免收部分負擔,皆是希望能夠鼓勵患者規律服藥,以利提升慢性病照護品質。既然如此,民眾常見服藥順從度性不佳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可歸納3點: 1. 複雜用藥疑慮:患者可能偶爾忘記吃藥,導致出現餘藥。尤其部分長者可能無法對自身服用的多項藥品進行分類管理,若原本已有餘藥問題,碰上醫師換藥或加減藥品,反更易加深用藥的複雜度。 2. 常見用藥迷思:部分患者認為藥物傷害肝、腎,或擔心藥物累加性,因而自行減量或乾脆跳過。 3. 慢病觀念不足:慢性病不若一般急性疾病,民眾常常未必會有明顯不舒服的症狀,因此降低規律服藥與領藥動機,反導致在無預期的情況下,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追根於病患對慢性病照護瞭解不夠。以糖尿病為例,研究顯示早期控制得越好,加藥的速度就越慢,越早控制好血糖,藥也能吃越少。 藥品成本或許占慢性病控制部分因素,卻可能並非全部的原因。除了提升自我照護、遵照醫囑用藥外,家人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關鍵。若遇到疾病控制不佳的的問題,建議可先蒐集相關的疑慮,向定期看診的醫療團隊諮詢。慢性病控制是條複雜的漫漫長路,疾病獲得良好控制,才能在保障健康的同時,也珍惜寶貴醫療資源,達成最好的效果。 延伸閱讀: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

行動不便,哪裡有無障礙診所?醫改會「3招」教你速查

行動不便,哪裡有無障礙診所?醫改會「3招」教你速查#醫療改革基金會

文/醫療改革基金會 小林是一位獨居且行動不便的障礙者。最近因為重感冒,吃了家中常備成藥卻未見改善。過往,小林尚有餘力到大醫院做例行檢查,但這幾天感冒症狀難耐且體力虛弱之下,不得已需要出門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好不容易,小林在繞行完重重阻礙的騎樓與人行道後,抵達有提供無障礙設施的診所,卻因診所設置的斜坡板過陡、過滑,他擔心快200公斤的電動輪椅開上去會有危險,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即使小林輾轉請其他就醫民眾協助向診所人員轉達就醫需求,沒想到診間醫生一出來,卻說只能在騎樓幫他稍微看一下。小林覺得在人來人往的騎樓看診,不僅引人注目,心裡還有點不舒服⋯⋯ 行動不便族群將是你我 小林的故事並不少見,與小林一樣行動不便的就醫族群,包括高齡者或推著娃娃車的家長。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每5位國人中將有1位就是老人。 如俗語所說:「生病不會看時間,疾病沒有日夜之分。」如何在安心、安全的無障礙環境中,依不同程度生病的就醫需要,在診所看小病、在醫院看大病,絕對會成台灣未來的醫療服務及社會課題。 如今,就醫無障礙推動上已面臨2項挑戰: 診所多是租賃或購置現成的建物,擔憂不易落實無障礙環境。 社會對於無障礙的精神、設施及設備建置的原則,以及相關法令或替代方案的認識不夠。 早在2013年頒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4年台灣「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內法制化後,就已規範不論面積,建築物須全面無障礙化;於無障礙設施推動上,更須落實在醫院、護理之家、銀行、餐廳、加油站或學校等公共場域,窒礙難行者也可尋求替代改善方案。 該怎麼尋找最近的無障礙就醫資源? 但時隔多年,民眾最可近的厝邊診所仍獨落人後,尚未納入相關規範。既然診所無障礙化的相關法規推動緩慢,若民眾有無障礙就醫需求時,該怎麼尋求鄰近的資源呢? 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先透過以下3個方法查找: 1. 上網查詢衛福部公布的「全國醫療院所無障礙就醫環境資訊」。 2. 透過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可查看診所周遭就醫環境。 3. 使用「健保快易通」App: 「就醫院所查詢/進階選項/特約類別(診所)」 選擇所在縣市、勾選病人有需要的「無障礙服務」(無礙通路、無礙廁所、溝通方式、服務窗口) 搜尋、選擇住家周邊診所,查看是否有提供無障礙服務 醫改會期待,政府應強化國民健康署、全民健康保險署等跨司署連結,運用多元的財務誘因,在各醫療網生活圈建立「友善示範診所」,或透過「認證制度」予以獎勵,並透過輔導、轉介等方式強化跨專業連結,讓無論是短期或長期有無障礙就醫需求的民眾,尤其是高齡社會下的失能長者,都能就近且安心的在基層就醫,落實分級醫療。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

重複就醫又怕吃錯藥?多重慢性病人可依「3原則」自救#醫療改革基金會

文/醫療改革基金會 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會有2成以上的老年人口,扶養、長期照顧與醫療社會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其中,最為人熟知與擔憂的是「慢性病如何治理」,慢性病容易誘發多重併發症,造成障礙、失能等問題,也需要長期的醫療觀察及介入。 每5.5位國人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者 以台灣的現況而言,一半的國人患有慢性病,更在每5.5位國人中,就有1位是多重慢性共病(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多重慢性共病的嚴峻程度,從病人的用藥安全與醫療利用可見一斑。與一般病人相較,在用藥安全面,多重慢性病人的藥品項數為6至18項,為一般平均的2至6倍;在醫療利用面,多重慢性病人的就醫次數約為2倍、醫療點數使用更超出3倍之數。 前述問題伴隨的是,用藥安全風險的提升及醫療利用資源的耗用,多重慢性病人更容易吃錯藥、發生藥物交互作用,以及多重就醫、多重取藥、餘藥等造成醫療資源的不當耗用,還恐因多重共病而影響生活品質與疾病照護,形成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翁月狂跑17診!醫改會批健保署推「整合門診」不及格 如何改善與時遽增的多重慢性病人口,以及面對其衍生的龐大醫療社會照護需求?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曾提出,醫療服務應從分散分科的服務,朝向「以人為中心」與「整合服務」邁進。從個體及其家庭、社區,乃至社區健康工作者、醫療保健系統等由下而上改變。這些改變有數點核心命題,包含:醫療照護的近用與及時性、民眾與專家共享決策、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同照護層級的水平或垂直協作、改善健康專業的勞動條件與減少過勞、加強預防監測體系、強化病人安全、提升診斷的準確性及適當性,並提供資源轉介。 利用「3大聰明就醫原則」整合醫療服務 而從政策回到民眾端,醫改會建議,多重慢性病人或家屬可遵循「3大聰明就醫原則」: 應定期審視就醫與用藥情形 善用可近的醫療資源 有堅定的決心與破除名醫迷思 具體而言,若病人在最近3個月中,經醫師診斷罹患有3種以上慢性病、看2位醫師以上、領有2張以上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品項數達到10種等任一狀況,即可能符合整合醫療服務的資格。其次,為確認自身是否適用整合醫療服務,可以詢問家庭醫師、厝邊診所或藥局,或詢問醫院有沒有提供「整合門診」或「藥物整合」等服務。 最後,改變醫師的醫療行為與病人的就醫行為,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醫病皆需有長期的決心。民眾也應破除廟大和尚靈、名醫才好的迷思,就近善用信任的醫療資源,與醫師合作與共享決策,才能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提升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