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大安、文山)、台北市大安區立委參選人苗博雅,參與過三一八運動,並於2015年投身政治工作,共同創立社會民主黨,期間也強力推動同志友善政策議題,為台灣的性別平權開路。苗博雅於《我們一起向前一步》一書中,分享自己童年、求學、成長、社運、從政的路程,邀請讀者一同走出台灣的美好未來。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北市議員(大安、文山)、台北市大安區立委參選人苗博雅,參與過三一八運動,並於2015年投身政治工作,共同創立社會民主黨,期間也強力推動同志友善政策議題,為台灣的性別平權開路。苗博雅於《我們一起向前一步》一書中,分享自己童年、求學、成長、社運、從政的路程,邀請讀者一同走出台灣的美好未來。以下為原書摘文:
「寧願月花2萬租屋,卻不買房?」買房是許多人一輩子的夢想,但在這個薪水永遠跟不上房價的年代,到底租屋、買房該怎麼選?《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網友看法,有人從「3觀點」摸清拒當房奴的原因,也有人支持買房交屋才是自己的資產,你又是哪一派呢?不妨參考以下網友真心話,找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法。
30歲薪水多少才夠?月薪6萬可以買房子、養小孩嗎?常聽到身邊朋友或家人抱怨生活好苦,但明明薪水已經是剛出社會的2~3倍,甚至更高,卻還是羨慕別人有房有車、靠爸媽養,到底1個月生活要花多少錢才夠?《優活健康網》特選理財作家畢德歐夫所撰此文,點出愛跟較之前,該先認清現實面「這2問題」,否則人比人只會氣死人,還讓自己迷失了目標。
2024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年前卸下台北市長職務後,緊接著又從台大醫學院退休,離開了工作近30年的地方。在卸任後的半年時間,他陸續拜訪台灣各地,甚至出訪日本、美國,試圖從不同角度瞭解台灣未來走向。柯文哲於《柯文哲的台灣筆記》一書中,分享卸任後走訪台灣鄉鎮的故事,也於書中分享真實心情。以下為原書摘文:
40歲以後追夢好像就變成難事,大家都勸你要務實點、少作夢、少幻想,事實上想要達成夢想與目標,必須有2個動機。韓國諮商心理師鄭教暎於《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一書中,引用心理學知識幫助讀者打破「中年危機」的社會偏見,指引讀者在人生中場重新梳理自己、修正人生計畫與擬定未來方針。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知名表演藝術團體「優人神鼓」秉持著道藝合一的精神,強調「先學靜坐,再教擊鼓」,以打坐、打拳、打鼓做為訓練核心,其表獲得演國內外藝術界高度評價。創辦人劉若瑀於《離見之見》一書中,分享劇團的經營理念與故事,為讀者凝聚一個「活在當下」的片刻。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知名音樂製作人、五月天貝斯手蔡昇晏(瑪莎),首波主打歌「諾亞方舟」一問世就廣受關注,更在第23屆金曲獎上,奪下最佳年度歌曲、最佳編曲及演唱類最佳作曲獎。瑪莎也於《昨天的孩子》一書中,首度娓娓細述生活、樂團、搖滾、時代、回憶,除了忠實呈現他本人特有的真誠與幽默,也分享音樂如何教會他成長。 以下為原書摘文:
成為某人的媽媽與妻子後,你是否曾湧上無以名狀的惆悵與虛脫,內心吶喊著:「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在這裡做什麼?」當年齡邁入40歲,人生下半場請掙脫熟悉的陷阱,拿出勇氣探索令自己心動的事物。韓國諮商心理師鄭教暎於《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一書中,引用心理學知識幫助讀者打破「中年危機」的社會偏見。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