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閃靈殺手腦中風 待民眾了解以遠離

閃靈殺手腦中風 待民眾了解以遠離#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二名,而其中的腦中風,發病時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因此腦中風又有「閃靈殺手」的稱號。而奇美醫院表示,雖腦中風可怕,但有徵兆可以提早發現,為「Face-臉-嘴巴歪斜、Arm-手-單側手腳麻木、Speech-說話-突然說話不清楚以及Time-時間-趕緊就醫」,如有以上情況,則民眾要多加注意。奇美醫院解釋,缺血性中風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發生的原因是大腦血管本身快速阻塞,或是由心臟產生的血栓、近端大血管血栓脫落而造成的腦栓塞等,但若能在發病3小時內,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增加病人33%的復原機會。而台灣自從2002年衛生署核准以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發病3小時內之缺血中風病人,至今已經10年。在各醫學中心紛紛成立腦中風中心後,面對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病發3小時內及時施打血栓溶解劑,就可降低病人日後失能的可性。但因為國人對於腦中風的衛教知識不足,目前全國缺血性腦中風接受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比率仍偏低,不足2%。因此近年來,政府更結合醫界與民間的力量,致力於腦中風全民教育的推廣,希望讓「搶救中風黃金救援一二三」的觀念深植人心。而奇美醫院說明,所謂搶救中風黃金救援一二三是指,第「一」時間發現症狀;「二」小時內迅速就醫;「三」小時內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希望民眾能夠認識腦中風的衛教知識,以減少發病後全身癱瘓的可能性。

腦中風最愛秋冬時節!民眾得多加注意

腦中風最愛秋冬時節!民眾得多加注意#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來臨,使得腦中風人數增多,因此在這時節,如有慢性病患者或是高齡民眾,得要多加小心。衛生署台南醫院神經內科黃英哲主任表示,腦中風為秋冬季節轉換之際最重要的神經科疾病,且佔據台灣每年十大死因第二位多年,其中以梗塞佔大多數。一旦不幸發生了,常造成可怕的殘障或死亡,不可不慎。黃英哲解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可概分為二大類,第一類為,不易改變的危險因子,如年齡、性別及某些遺傳。第二類為,經由醫療或生活形態可改變的危險因子,重要的如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高膽固醇。而重點就是在處理這些經由生活飲食型態改變或藥物幫助,來減少中風的發生。因此,黃英哲提醒,如真有腦中風的症狀,請一定要盡快就醫,醫師會安排緊急電腦斷層CT檢查,來分辨梗塞或是出血。如確定為梗塞性中風,醫師會視病人情況安排血栓溶解劑、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製劑來治療。等病情穩定後再安排復健治療。

醫訊/認識腦中風講座

醫訊/認識腦中風講座#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報告,民國91年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排名第二,一年因此死去1萬5千多人,是國民身體健康的大患。此外,每年35歲以上的民眾,約有3萬人首次中風發作,進而死亡或殘疾。為了減少民眾因為腦中風所受的傷害與死亡,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特為辦理健康衛教講座「腦中風知識及辨識發作病兆」講座,針對中老年民眾進行衛教,現場將邀請吳靖農醫師主講,歡迎有興趣的當地鄉親踴躍參加。名稱:中風知識及辨識發作病兆時間:101年9月27日(四)上午10:00~11:00地點:協和社區(高雄市鳳山區五權南路231號)洽詢:07-7418151

陸老翁遊台竟腦中風 治療3個月返鄉

陸老翁遊台竟腦中風 治療3個月返鄉#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大陸77歲的李老先生,來台灣旅遊竟然第一天就腦幹中風了,被緊急送醫後所幸救回,不過在台灣治療三個月他很想家,醫生為了安全,就跟一位護士陪他一起搭飛機去瀋陽,讓家屬非常感動。李老先生在大陸瀋陽是有名中醫師,到台灣旅遊,突然腦幹中風,5月8日住進台中慈濟醫院,經過藥物及手術治療了三個月下來,一直靠呼吸器才能維持生命。老先生表達想回家的念頭,但醫生擔心安危,決定和一名護士一起陪他搭飛機,飛機上老先生非常虛弱,但終於撐到家裡保住性命,他非常感激,一家人都感受到台灣濃厚的人情味。老先生的女兒滿懷感激,不斷感謝台灣醫療團隊,對父親的病情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全力搶救;她表示,她父親長途飛行近3000公里,終於抵達故鄉;目前老先生病情穩定,已脫離呼吸器,轉到呼吸照護中心治療。

壯年突發腦中風 有慢性疾病史須注意

壯年突發腦中風 有慢性疾病史須注意#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腦中風好發於65歲以上銀髮族的觀念要改了,現代人因為工作、生活型態、飲食等因素,腦中風患者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日前彰化一名50歲的陳先生,清晨起床時發現自己左臉麻木、左手左腳無力,不聽使喚,緊急送醫經醫師安排檢查,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轉至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署立彰化醫院神經內科林嶸洲醫師說,陳先生經抽血檢查後,發現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疾病,陳先生卻不知道,加上是勞工,長期處於高溫環境、水份補充不足,可能是誘發腦中風的主因,陳先生住院治療10天病況穩定已出院,但仍須長時間的復健與休養,左側活動能力才有機會復元。 林嶸洲醫師表示,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很多,只要好好地控制並接受治療,就可以大大地減少中風發生的機會。腦中風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建議定期檢查早期治療,超過40歲以上民眾可以定期安排作免費成人健檢。有心臟疾病例如心律不整或心衰竭應於門診治療,有不良啫好習慣抽菸、喝酒的民眾特別要注意,愈早戒煙,對身體愈好,也要避免飲酒過量造成血壓上升過快,導致腦出血。 另外,有腦梗塞的病史,更應重視腦梗塞再次復發的危險,一定要接受治療,其實部份病人中風前是有徵兆的,如暈厥、暫時性失明、暫時性肢體無力等症狀,有以上情形,就要立即到醫院神經內科門診診治。 林嶸洲醫師呼籲,高危群民眾要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避免中暑;年輕族群要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如電腦族或麻將族宜避免長時間久坐,每小時休息至少10分鐘;一般民眾也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適度喝水補充水份,少喝飲料,讓身體更健康,預防勝於治療,不能輕忽。 

預防重於治療 腦中風相關症狀要注意

預防重於治療 腦中風相關症狀要注意#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腦中風是國人第三大死因,一旦發生中風,有約半數的病患會留下明顯的後遺症,甚至造成失能或殘障,雖然中風發作3小時內進行接受血栓溶解治療是目前的黃金處置,但真正能夠接受該治療的中風病患其實不多,大約只有3%~5%的民眾,因此「預防重於治療」仍然是腦中風照護的準則,而搏動性耳鳴也是民眾應該注意的重要症狀。今年七十七歲的蘇女士,過去健康狀況良好,但在數月前開始出現左耳有耳鳴的現象,這個耳鳴的頻率就和脈搏完全同步,在夜晚安靜的時候或是白天運動後常會變得更明顯,此外,她還出現了頭痛和頭暈的症狀。經過詳細的診察,發現蘇女士在頭顱內有一個血管畸形(硬腦膜下動靜脈廔管),並且已經併發了出血性腦中風。由於血管畸形內的血流量非常大,因此隨著心跳,會出現同步的血流雜音,病人也因而感受到搏動性耳鳴。蘇女士後續經過血管栓塞治療後,血管畸形已幾乎不見,而且因為血管畸形發現得還算早,所以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而且半年後追蹤的腦部攝影,腦出血也已完全消失。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主任蔡力凱指出,耳鳴是一個臨床上很常見的症狀,有多種不同的病因、分類和處理方式,其中最需注意的,是區分耳鳴的特質是搏動性或是非搏動性。所謂搏動性耳鳴,是指耳鳴的聲音會和脈搏或心臟的跳動同步,是有節律性的耳鳴;而非搏動性耳鳴則是持續性無節律的耳鳴。蔡力凱主任表示,搏動性耳鳴雖然較少見,但有約一半的病患可能導因於血管畸形(動靜脈廔管)或是頸部血管狹窄,而兩者皆有可能進而發生致命的腦中風,造成血管畸形原因目前不明,在臨床上有一部分民眾是因為該部位發生過外傷;然而頸部血管狹窄則是與三高族群、糖尿病病人等有關,若這類病人有耳鳴徵狀時,應特別注意區分是否為搏動性耳鳴。由於無論是血管畸形或血管狹窄,目前都有機會治療,因此罹患搏動性耳鳴的病人,應即早尋求診療,以避免後續腦中風發生的可能性。蔡力凱主任提醒,民眾若受耳鳴所困擾,應嘗試同時檢測脈搏,以辨別耳鳴的節律是否和脈搏同步,若該耳鳴的確類似搏動性耳鳴,則應即時求助於神經內科或耳鼻喉科醫師,以期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

搶救大腦!把握腦中風黃金3小時

搶救大腦!把握腦中風黃金3小時#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100年國人主要十大死因排序以腦血管疾病為第3名,根據研究指出,患者若在第一時間送往具良善處置能力醫院治療,若在發病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可顯著降低中風後的殘障程度,進而降低長期照顧成本並可促進病人生活品質。高雄衛生局指出,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及缺血性腦中風,住院的急性腦中風患者中約有70%為缺血性腦中風。有鑑於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消防局與急救責任醫院研訂「提昇高雄市急性腦中風病患救護醫療效能計畫」,希望能透過宣導教育,讓民眾即時辨識急性腦中風發作病兆、強化消防局救護技術員急性腦中風教育訓練、增進急性腦中風患者醫療處置效能等黃金鐵三角策略,來提昇民眾對急性腦中風疾病的認知及發作病兆的辨識。 此外,衛生局為了增加急性腦中風宣導教育的普及率,除請消防局、紅十字會高雄市分會及急救責任醫院利用推廣急救教育訓練或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友團體衛教等時機宣導外,同時亦請各區衛生所利用社區衛教、CPR教育訓練宣教育民眾辨識急性腦中風發作病兆等相關知識,並邀請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劉嘉為主任講授急性腦中風衛教宣導重點,以增進急性腦中風衛教宣導效果。 衛生局表示,在腦中風的黃金3小時的救援時間內,能愈早送到適當醫院,才能有愈快來搶救我們的大腦。衛生局也建議民眾可以活用辛辛那堤指標「FAST」,即微笑測試(Face),若臉部一邊歪斜、舉手測試(Arm),若手臂單側無法高舉、語言測試(Speech),若無法說話或含糊不清、記下發作時間後立即報請消防局119協助就醫(Time),以便搶在發病後3小時內完成送醫,由醫院醫師加以詳細評估及檢查,提高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的可能性,來降低急性腦中風患者之不良後遺症,減輕後續家庭照顧負擔。

血管支架年花11億!心臟支架量最多

血管支架年花11億!心臟支架量最多#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衛生署指出,全民健保給付支架的種類,依使用的部位有冠狀動脈血管支架、頸動脈血管支架、胸主動脈瘤支架、腹主動脈瘤支架、腸骨動脈血管支架、淺股動脈血管支架。根據健保局統計,民國100年全年計約有2萬7千人使用,申報費用約11.87億元,其中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嘉惠2萬4千餘人最多。動脈是從心臟運送血液到全身的血管,運送的是含氧量高的血液,因此如果動脈因為粥狀硬化斑塊沉積使得血管內膜增厚,進而阻塞血管,動脈管徑就會變「狹窄」,造成血液無法流通。若狹窄處發生在「頸動脈」會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發生在「心臟冠狀動脈」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腎動脈」會導致高血壓及腎衰竭;發生在「周邊動脈」如淺股動脈或腸骨動脈,則會導致下肢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狀,產生間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甚至壞死,需要截肢。血管支架是一種高科技特殊環狀金屬網,可依需要置放的血管有問題的地方,置放的方式是將一支氣球導管引導至狹窄病灶,利用氣球擴張時撐開狹窄處,再將支架留置固定於該狹窄處,可減少血管壁回縮或血管剝離,維持血管血流暢通。支架一旦置入血管後會被新生的血管內膜永久覆蓋,故不需取出。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目前健保全額給付的是「金屬」血管支架,民眾如符合使用「金屬」血管支架之條件,可無須自費;若自願使用較血管支架昂貴之「塗藥血管支架」,經醫師詳細說明並充分瞭解後,可由健保支付「金屬」血管支架的價格每支16293 元,而超過部分由民眾自行負擔。「塗藥」血管支架是在金屬支架的表面塗藥,藥物會緩緩滲入周圍的管壁組織,防止疤痕組織的增生而再度堵塞血管。與傳統金屬支架相比,塗藥血管支架能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然而,塗藥血管支架也有它的禁忌及副作用,例如可能會產生包括晚期血栓之類的併發症,所以必須由專科醫師詳細評估,以做出最好的治療及處置。此外,較新的「塗層血管支架」是在金屬支架的表面,以雷射切割加塗一層氮氧化鈦製成,能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自101年7月1日起,健保亦已將塗層血管支架納入由病患自付差額的品項。血管支架的使用提供患者開刀外的另一個選擇,與開刀相比,破壞性與風險都較低,但只是治標的方式,並不是治本之道。它的風險包括一般心導管檢查及治療的風險,例如出血、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惡化、過敏休克、死亡等。因此,治本之道,健保局呼籲,民眾平常飲食要清淡,少喝酒,多喝水,並控制體重,避免動脈粥狀硬化及其併發症 (如心臟病或中風)的產生,維持自身的健康。

Menu